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及专业建设思考

2022-05-29 14:32何勉佟建波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电子专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何勉 佟建波

【摘要】本文通过深入玉林市及其周边城市企业、中职学校了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了解企业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提出明确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专业建设方向、实施课程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强化实训室建设、注重“双师型”教师建设等改革路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 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建设 电子专业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05-0019-04

为了深化中职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该专业内涵建设,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各环节,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本课题项目组成员深入南宁、柳州、桂林、玉林、钦州等地的企业与学校,对电子电器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企业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招聘的需求量及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情况,电子电器行业的岗位分类、具体工作任务及技能要求,以及同类中职学校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开设情况、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和发展情况等内容进行调研,探索电子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即实现校内实训环境与企业实际工作车间环境相融合、校内教学实训案例与企业实际生产项目相融合、学校学生培养与企业“订单式”培养相融合,致力把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成为品牌专业,为地方电子行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一)調研对象

调研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各层级员工与学校教务科(处)工作人员、专任教师、电子专业在校生以及历届毕业生。其中,企业调研方面主要针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相关单位,共计调研15家,调研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技能等;学校调研方面主要针对中高职兄弟院校电子专业发展定位、师资建设情况、课程设置与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学生培养情况等内容进行调研,共计调研10所。通过调研,笔者对玉林市及其周边地区电子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兄弟院校电子专业建设方向,电子专业毕业生岗位能力、就业情况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二)调研工具与方法

本次调研方式主要包括发放调查问卷、现场座谈、实地走访参观等。通过网络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1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000份;召开企业专家及电子专业毕业生现场座谈会8次。

1.行业人士访谈法

提前设计好访谈的问题,与中职学校管理层、专业教师、企业管理层以及一线员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就电子电器行业发展的前景、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课程体系优化方向等进行调研和咨询,重点了解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工作及其岗位素质能力要求,必备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其他素质等。

2.问卷调查法

提前设计好调查问卷,问卷涉及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具体岗位设置情况,电子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基本素质要求等信息,以问卷星为调查工具,采取抽样调查方法,随机抽取调研企业员工、中职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填写的网络问卷,并做数据统计与分析。

3.实地考察法

调研期间,参与调研的教师对企业和中职学校都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对企业的考察主要是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岗位职责及任职要求,以及主要产品的生产或开发流程、产品工艺、人才需求计划及校企合作意向等;对中职学校的考察主要是参观实训室,了解实训室实训设备配置情况以及实训课开设具体情况,同时了解兄弟院校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师资培训、校企合作等情况。

4.毕业生反馈法

在调研过程中,通过微信、QQ、现场面谈、电话交谈等方式,收集电子专业毕业生对专业教学改革、课程设置、实训方式等方面的意见或建议,了解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等。

5.文献查阅法

利用图书馆、相关学术网站查阅3—5年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的相关文献著作,收集、分析和整理数据,并对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汇总。

二、调研结果分析

(一)电子行业发展情况

1.电子产品发展迅猛

国家工信部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年来,中国电子产业以每年25%以上的增长速度迅猛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制造业中心。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电子产业发展最发达的地区。

随着新时代背景下电子行业的迅速发展,新工业、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电子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可以说是遍及了各行各业,智能控制、电子信息的有效融合促进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从消费者角度看,电子产品,尤其是融合5G高端技术的智能数字产品浮出市场,产品定位价格合理,极大地激起消费者的需求。

2.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电子技术

从互联网时代到物联网时代,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一系列物联网的应用体现着电子技术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对新时代电子技术技能人才综合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3.家电产品维修人员需求有所下降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家电产品的生产集成化、模块化,家电维修由复杂繁琐的元器件检修过渡到模块的更换,由此对维修人员的要求有所下降。另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家电产品价格相对不高,一旦家电损坏,人们大都选择重新购买新产品而不是维修损坏的家电,从而导致家电产品维修人员需求有所下降。

4.广西电子行业的发展情况

目前,广西电子信息制造业处于平稳提升阶段,逐步形成以南宁、桂林、北海为轴心,在柳州、玉林、梧州、贺州、钦州等地辐射壮大的局面。2021年,广西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业务收入已达到263.1亿元,同比增长78.8%。

(二)企业对中职电子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1.人才数量需求情况

参与本次调研的企业共有15家,主要调查的问题是“企业最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企业对中职电子专业学生的岗位需求是什么?”。从调研数据分析来看,广西电子信息产业逐步发展壮大,广西区域电子信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主要是生产线上的操作、管理、检验人员以及设备安装、调试及维护人员,而专业技术人才及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企业急需的紧缺人才。对中职电子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主要是电子产品的设计、装配、优化、调试、保养、维修、销售以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少量企业需要电子产品设计的岗位人才。

2.电子专业岗位收入情况

不同岗位人员的工资有所差异。在广西,电子产品设计岗位对人员的能力、知识、技术等要求最高,因此电子产品设计人员工资收入较高,与其他岗位工资相差较大。电子专业各岗位对应工资如表1所示(单位:元):

3.企业对电子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

根据调研结果可知,企业对电子专业人才的要求更看重其职业素养。企业为了实现生存、提质、发展、突破的目标,注重人才职业素养要素考核,进而提升企业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创造效益;但企业对中职电子专业毕业生总体评价不高,因此中职学校在后续的教育教学中,应在课堂上融入思政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4.企业对电子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1)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

企业希望电子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自学能力,在校期间能够掌握以下技能:一是熟悉电子元器件的种类、型号规格,掌握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二是有一定的电子电路识图能力,能根据故障现象分析电路故障原因,排除电路故障;三是具备一定的程序设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四是掌握电子产品生产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2)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

企业希望电子专业毕业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快速地接受并适应新事物,能够主动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等。

(3)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

企业希望电子专业毕业生有一定的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跟同事关系融洽,能够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等。

(三)学校调研分析

本次调研通过现场座谈、参观实训室、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与兄弟院校进行沟通交流,收集兄弟院校关于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专业建设发展方向、课程设置情况、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建设、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面的有效经验,为今后调整中职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发展方向提供宝贵的经验。以下是兄弟院校提出的建议:

一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需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深入了解人才培养的中心、重心和核心;二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符合中職学校的发展规划,结合本专业特点,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为准则,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三是课程设置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的方向进行规划,需要结合企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需求进行考虑;四是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使师资力量能够满足专业发展的需求;五是实训室建设体现专业的发展及建设水平,专业实训室、创新设计室的建设要基于理实一体化建设思路,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效结合,实训设备符合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新时代发展,促进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与企业工作实际无缝衔接;六是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使电子专业毕业生符合企业用人需求。

(四)学生意见分析

1.电子专业在校生意见分析

本次调研对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广西梧州农业学校、广西桂林农业学校、广西农牧工程学校等4所中职学校2019、2020级电子专业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300份,有效问卷300份。通过问卷数据汇总、整理与分析,得出学生对专业理论教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满意度评价,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在校期间对实践教学较满意,但理论教学满意度较低,中职学校今后需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提高学生对理论教学的满意度。

2.电子专业毕业生能力需求反馈分析

本次调研采用填写线上调查问卷以及电话直接沟通的方式,针对电子专业2015—2018届毕业生,从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是否满足企业的要求,所学知识是否满足目前的工作需要,以及毕业生对母校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人才培养的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通过与电子专业毕业生沟通交流以及从问卷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在校所学专业知识基本符合企业的要求,电子专业毕业生认为在校学习期间获取的专业技能、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素养对当前的工作有较大的帮助。

三、未来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一)明确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学校在培养电子专业人才过程中,要坚持“育人为本,德技并重”的教育理念,强化德育,实现“三全育人”,构建电子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企在培养理念、传授专业知识、师资培养的融通,促使学生从理解和掌握电子专业知识体系到满足企业岗位需求能力的递进、到个人创新发展的递进、到创新设计能力综合提升的递进,实现“教学做合一”,从而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学习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调整专业建设方向

从调研中发现,家电维修人员需求有所下降,电子信息产业及电子智能化的迅猛发展,倒逼中职学校从以往家电维修、家电售后服务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向朝着电子智能化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以适应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需求。

(三)实施课程改革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中职学校要对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现有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完善。将“1+X”证书制度与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相融合,将“1+X”证书标准融入课程教学中,认真分析本专业对应企业主要工作岗位、具体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并根据专业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素质教育与技能训练并重,加强专业课程体系整合优化,以工作岗位为目标,细化具体岗位工作任务,融理论研究、实践实训、创新设计为一体,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突出职业能力的“教学做合一”的课程体系。

(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针对企业的调研可以看出,企业为了招到满意的人才,他们愿意和中职学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校企合作过程中,中职学校应加大力度,争取建立更多的企业合作机制,保证学生的就业率与对口率。根据教学计划与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电子专业学生到企业参加认知实习、轮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与企业管理模式,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这样的安排既是实习过程又是学习过程,学生既学到技术,又熟悉了产品结构和工艺流程,还可以拿到工资,“边做边学边创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积极性。

(五)强化实训室建设

中职学校在建设实训室过程中,在确保实训设备、场地能够满足实训教学基本要求的同时,应坚持教学与生产相结合、服务于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的原则,立足职业教育,使实际教学具有真实的职业氛围,在现有设备基础上逐步扩充实训室,融入企业文化,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过程,力争建成集实习、实践、示范、生产为一体的标准化、规范化的实训基地,从而形成专业示范、行业引领、特色鲜明的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实训基地。

(六)注重“双师型”教师建设

依托学校服务型教师发展中心,中职学校应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学术研讨班,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支持和帮助专任教师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深入企业参与工程项目设计,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实施师傅与徒弟共进步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多设计一些实用的电子产品等,真正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在一定时间内,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中职学校应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德才兼备、具有技能服务能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课题项目组深入企业和中职学校展开调研,经过统计分析数据得出中职电子专业人才培养建议,为中职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促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为进一步开展新工科背景广西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充实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彭远斌.浅谈中等职業学校专业调研的思路与流程设计[J].教育科学论坛,2020(36).

[2]范瑞敏.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云+端”智慧实训教学现状调研报告[J].江苏教育研究,2020(3).

[3]劳泰伟,梁有勇,罗贵庆.广西中高职(本科)衔接人才培养模式调研报告[J].广西教育,2019(26).

[4]薛利华.新能源汽车营销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调研报告[J].时代汽车,2020(23).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厅2020年度重点教改立项课题“‘新工科’背景广西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三融三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为例”(GXZZJG2020A050)、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自筹经费重点课题(B类)“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广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2021B3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勉(1980— ),广西兴业人,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人才培养、智能控制技术;佟建波(1986— ),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学校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模式、智能化控制。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电子专业专业建设人才培养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中等职业教育电子专业吸引力提升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关于高职院校电子专业教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