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797 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过敏原结果分析

2022-05-29 07:23王倩怡欧阳琦韩建平吉建曹文俊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结膜炎尘螨阳性率

王倩怡 欧阳琦 韩建平 吉建 曹文俊

(1.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上海 200031;2.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检验科 上海 200031)

过敏性结膜炎是一类非常常见的眼表过敏性疾病,主要由Ⅰ型及Ⅳ型超敏反应引起,最主要的症状是眼痒,常伴有结膜充血、水肿、乳头、滤泡等体征,但多不具有特异性,需要与其他眼科疾病相鉴别[1]。由于不同地区间地理位置、环境、气候和经济发展差异,导致过敏原种类、分布存在差异[2],因此研究过敏原规律对于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是必要的。本研究回顾了2015~2020年本院眼科就诊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过敏原检测结果,为过敏性结膜炎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5~2020年至本院眼科就诊并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的患者,行血清过敏原筛查及总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检测,共797例,男性442例(55.46%)、女性355例(44.54%),年龄2~79 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13.43±12.87)岁,女性平均年龄(28.73±17.84)岁。过敏性结膜炎诊断标准参考《我国过敏性结膜炎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2018年)》[3]。

1.2 方法

1.2.1 过敏原检测方法 采集患者静脉血4~5 mL于真空采血管中,3 000 转/min 离心10 min 后直接置于2~8 ℃的冰箱中保存,7 d内完成标本检测。所有样本使用吸入性及食物性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试剂盒(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德国)检测血清中的19种过敏原特异性IgE,包含 10 种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和 9 种食物性过敏原,分别为树组合(柳树/杨树/榆树) 、蒿、尘螨组合(屋尘螨/粉尘螨) 、屋尘、猫毛、狗上皮、蟑螂、霉菌组合(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葎草、矮豚草、鸡蛋白、牛奶、花生、牛肉、羊肉、海鱼(鳕鱼/龙虾/扇贝) 、虾、蟹和黄豆。通过EUROLineScan软件分析过敏原检测条,得出过敏原检测结果。

1.2.2 总IgE的检测方法 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cobas 6000,罗氏诊断有限公司,德国)上用IgE检测试剂盒(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的IgE,得出总IgE结果。

1.2.3 结果分级 每种常见过敏原特异性IgE≥0.35 kU/L为阳性。总IgE结果:1岁以下≥15 IU/mL、1~5岁≥60 IU/mL、6~9岁≥90 IU/mL、10~15岁≥200 IU/mL和成人≥100 IU/mL为阳性。

1.2.4 总阳性 包括常见过敏原阳性或总IgE阳性的所有患者。1.2.5 季节 上海地区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为3~5月、6~8月、9~11月、12月~次年2月。

1.3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数据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患者阳性率比较 男性总阳性率为62.44%(276/442),高于女性总阳性率56.06%(199/355,χ2=3.336,P<0.05);男性总IgE阳性率为49.10%(217/442),高于女性总IgE阳性率41.69%(148/355,χ2=4.349,P<0.05);男性常见过敏原阳性率为47.06%(208/442),与女性常见过敏原阳性率44.51%(158/35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6,P=0.472)。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患者阳性率比较[n(%)]

2.2 不同性别患者的常见过敏原分布 男性过敏原排名前4为粉尘螨/屋尘螨(163例,59.06%)、屋尘(32例,11.59%)、猫毛和鸡蛋白(25例,9.06%;17例,6.16%);女性过敏原排名前4为粉尘螨/屋尘螨(118例,59.30%)、猫毛(18例,9.05%)、狗上皮(13例,6.53%)和屋尘(11例,5.53%);除蒿、狗上皮、羊肉和葎草外,其余过敏原种类男性阳性率均高于女性,其中仅屋尘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9,P<0.05);女性阳性率在葎草类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7,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患者的常见过敏原分布[n(%)]

2.3 不同季节的阳性率比较 患者四季之间总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16,P<0.05),以夏季总阳性率66.67%(182/273)最高,春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IgE阳性率以夏季50.55%(138/273)最高,但四季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458,P=0.141);常见过敏原阳性率在四季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91,P<0.05),以夏季52.01%(142/273)最高,春季36.99%(64/173)最低,春季与夏秋冬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季节的阳性率比较[n(%)]

2.4 不同季节的常见过敏原分布 春季常见过敏原排名前4为粉尘螨/屋尘螨(40例,45.98%)、鳕鱼/龙虾/扇贝(9例,10.34%)、屋尘(6例,6.90%)、猫毛(6例,6.90%)、狗上皮(6例,6.90%)和蟹(6例,6.90%),屋尘、猫毛、狗上皮和蟹结果并列第三;夏季常见过敏原排名前4为粉尘螨/屋尘螨(115例,63.19%)、屋尘(21例,11.54%)、猫毛(19例,10.44%)和黄豆(11例,6.04%);秋季常见过敏原排名前4为粉尘螨/屋尘螨(96例,65.31%)、猫毛(14例,9.52%)、屋尘(13例,8.84%)和黄豆(9例,6.12%);冬季常见过敏原排名前4为粉尘螨/屋尘螨(30例,50.85%)、鳕鱼/龙虾/扇贝(5例,8.47%)、猫毛(4例,6.78%)和狗上皮(4例,6.78%),猫毛、狗上皮结果并列第三。其中四季之间粉尘螨/屋尘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5,P<0.05),秋季65.31%(96/147)最高,春季45.98%(40/87)最低,夏秋季与春季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季虾类过敏高于其他季节虾类过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季节的常见过敏原分布

3 讨论

临床上常可见过敏发作而检测不到过敏原的病例,即总IgE阳性但常见过敏源检测阴性;也时常有过敏原阳性但是总IgE阴性的病例,因为总IgE是个动态指标,只要不发病或者过敏不严重,总IgE即可为阴;临床上也有总IgE为阴性并且过敏原检测也为阴性的患者,表明过敏不严重,或为一过性过敏且过敏原也不在我们的试剂盒检测范围内。本研究共纳入797例患者,男性442例、女性355例,在上述的前2种情况中,即男性的总阳性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女生理结构不同,男性活动场所相对较多,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增加有关[4]。

本文分析显示,无论男女其结果阳性率中粉尘螨/屋尘螨均为最高。上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总的来说适宜螨虫生存繁殖[5],这一结果也与一些国内其他地区的报道相符[4,6]。随着工业化发展,在一些邻近国家如韩国,粉尘螨/屋尘螨也是引起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过敏原种类[7]。

从不同季节的常见过敏原分布来看,春季常见过敏原排名前4分别为粉尘螨/屋尘螨、鳕鱼/龙虾/扇贝、屋尘、猫毛、狗上皮和蟹(屋尘、猫毛、狗上皮和蟹结果并列第三);夏季常见过敏原排名前4分别为粉尘螨/屋尘螨、屋尘、猫毛和黄豆;秋季常见过敏原排名前4分别为粉尘螨/屋尘螨、猫毛、屋尘和黄豆;冬季常见过敏原排名前4分别为粉尘螨/屋尘螨、鳕鱼/龙虾/扇贝、猫毛和狗上皮。我们的统计结果很好地反映了天气变化对屋尘类过敏原的影响,由于夏天温度升高,热空气上行携带屋尘入眼,导致夏季对屋尘过敏的人群增多;而冬天空气骤冷下行,屋尘类过敏则相应减少。而对于四季之间粉尘螨/屋尘螨的分布,夏秋季与春季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由于螨虫在夏秋季较为活跃有关[8]。Mimura等[9]在日本的研究中同样发现屋尘螨在秋季阳性率最高。在四季均可见到对猫毛过敏人群,而对狗上皮过敏则常发生在春冬季,也许跟春冬两季温差较大,犬类会进行换毛来适应温度,导致的狗上皮屑增多有关。有研究[10]显示,狗毛过敏阳性率较猫毛低,且相应特异性IgE的水平低于猫毛,提示狗毛过敏原的免疫原性可能低于猫毛,不过这种差异的原因仍需进一步研究阐明。在食入性过敏原类别中,海鲜类食物由于存在大量异种蛋白与组织胺,能够激活人类免疫反应,使不少过敏人群举箸迟疑,本文分析得出春季虾类过敏率高于其他季节虾类过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许能给过敏防治一些参考。而对黄豆过敏人群尚不在少数,这也许跟上海地区喜好“浓油赤酱”,烹调时多添加豆豉、酱油这类主要以黄豆为原料的调味剂的饮食习惯有关[11]。

临床上过敏性结膜炎主要分为以下亚型: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春季角结膜炎、特应性角结膜炎及巨乳头性结膜炎[3]。其中春季角结膜炎、特应性角结膜炎的临床体征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有很大不同,前者较后者少见,但体征往往更严重。而巨乳头性结膜炎常由于隐形眼镜与义眼摩擦产生,它们不应被视为完全的过敏性疾病,而与慢性眼表微损伤相关[12]。我院门诊常见到的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可能是由季节性过敏原如花粉、树木导致;而那些刚配好鼻炎药又跑来配滴眼液的“过敏老病号”,即鼻结膜炎常年发作患者,其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通常涉及对全年存在的过敏原的敏感,如粉尘螨/屋尘螨等[13]。本研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海地区的主要过敏原类型,为过敏性结膜炎的诊疗提供临床参考,但由于是回顾性研究,缺少对患者过敏性结膜炎类型的细化分组,在今后的研究中会逐步增加过敏性结膜炎各亚型的前瞻性后续研究。

猜你喜欢
结膜炎尘螨阳性率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Parkinson and Hypericum perforatum: a medical hypothesis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急性结膜炎患者如何护理?
眼睛痒并非都是慢性结膜炎
跟螨虫在家做伴
告别浪漫“螨”屋
数码
如何除螨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