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

2022-05-30 02:36葛春元
学周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能力培养双减

摘 要:随着2021年“双减”政策的出台,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工作更加依托于学校和家庭,需要学校教育做出相应的改变,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质量,特别是需要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语文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学科,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从“双减”政策的要求出发,针对性地开展语文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打好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8-0136-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8.046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新时期教育的中心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阶段,抓好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来说可以说是受益终身。为了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2021年上半年“双减”政策正式出台,要求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不仅有利于减轻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利于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对于社会稳定非常有帮助。

“双减”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在学生教育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学科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学科和重点学科,不仅是母语教育的重要学科,也是影响学生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学科。可以说,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小学教学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一直是重中之重。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的被动式学习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勤于动手,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这实际上就是强调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那么,在“双减”背景下如何来培养小学生在语文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探究。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教师方面

新课改已经推进了较长时间,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也更加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旧有的教学理念依然存在,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坚持采用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知识内容教学占据了课堂教学的绝大部分时间。这实际上还是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二)学生方面

小学阶段的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尚未形成,他们比较听话但是主动性不强,大部分学生还是习惯于在课堂上听讲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特别是在课下,小学生往往认为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也就完成了语文学习任务,在主动阅读、练字等方面积极性不高,这样应付式的学习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效率较低。特别是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作业量大幅减少,如何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也就成为现在语文教师需要直面的突出问题。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必要前提

在我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其发展变化也比较大,新的教育政策要求、学科教学要求、教育教学方法与理念的变化都比较大,而且变化比较频繁,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和理念上要与时俱进。“双减”政策的实施,对于学生减压和家长减负来说都是好事,而对于教师教学来说,如何实现对学生的“减负增效”,也就是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实效性,成为必须要面对与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既要认真学习“双减”政策,以政策为指导开展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也要研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學环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设置课后作业,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逐渐实现增效的目标。

对此,首先需要学校强化对政策学习的培训,可以把“双减”学习与“五项管理规定”结合起来,引导教师正确理解“双减”政策的要求,保证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政策要求相一致。其次,要重视教研组的集体智慧与力量,把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以及学习、碰撞,实现对小学语文教学指导思想上的优化。再次,提升教师个人备课的针对性,在小学语文备课环节把备《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备教材与备学生三者紧密结合起来。另外,还应特别注意,要备教法和学生的学法,在此基础上确定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这一内容。这一系列的举措能够使教师在思想上明确努力方向,从而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观念上的转变。

(二)重视引导学生有效预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预习是教学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先导,同时,预习也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同样重要,是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从常规的小学语文教学安排来看,教师给学生安排的预习任务一般都是让学生阅读课文、识字组词、标注段落等,这些预习要求对学生来说就是简单地完成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后,对于文本内容的深度理解根本起不到辅助作用,也难以实现教师预期的预习目标,导致预习效果较差。

郭沫若先生曾经说:“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来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这实际就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有效成长。所以,在预习环节要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比如,在自读课文环节,要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把生字词在文中标注或者勾画出来,以便学生能够在语境中来感受和理解预习的内容。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能够辅助自主学习的工具,如《新华字典》来进行组词、认字。如果感觉教材内容单薄,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新的教学资源,如微课或者是与之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源,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所学习的内容,这样预习的针对性会更强。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制作导学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把学习目标、基础知识梳理、重点问题探究等相关要求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的预习方向更加明确。

为了使学生重视预习环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新课开始前,通过对学生的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对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肯定和鼓励,同时可以让他们介绍自己预习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形成榜样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学生重视预习工作。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够为课上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准备。

(三)调整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新课改要求学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强调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些方面的能力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密切相关的,所以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单一的讲授法,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或者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通过调整教学方法,给学生创造体验、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尝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功能。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教育信息化水平越来越高,信息技术已经较为普遍地进入中小学课堂。相对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多样化地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不懂就要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视频给学生简单介绍孙中山先生,让学生对孙中山先生有一个直观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谈学习本课后的收获与体会,学生对于“不懂就要问”这一核心问题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入,从而实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实际上,应用信息技术还能够辅助学生进行课下的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给学生推送一些辅助其学习和探究的资源,如给学生推送相关的微课资源,引导学生课下通过观看微课复习相关内容。这样,不仅能够发挥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实效。

其次,创设具体情境给学生体验学习创造条件。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多体现出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同时也受自身兴趣爱好的影响,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表现为对于喜欢做的事往往积极性较高,而对于不感兴趣的事则很难投入其中。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这一学习特点,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给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其情感体验的情境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利用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的关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司马光》这一课时,因为所学习的文章是文言文,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如何真正理解文中的每一个词成为难点。对此,教师可以以课本剧的形式来呈现“司马光砸缸救小伙伴”的经过,这样的情境教学法会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在进行角色扮演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分析文本,通过各种途径来查找学习资源,这样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再次,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小学语文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一部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可能难以真正完成教学任务,这会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差距越来越大,不符合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目标。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结合学生的层次差异进行分组,通过“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组成小组,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在互帮互助、互相竞争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四)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学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想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态度是非常关键的。这就需要教师积极营造有利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因为环境能够影响人也能够塑造人,它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自主性,从而爱上语文课。旧有的小学语文课堂往往是以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为主,这样的课堂教学氛围往往会使学生感觉被动和压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受到压制。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需要提升教师对语文课堂的掌控力,能够根据学习内容采取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地思考,并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认识。对于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也要敢于大胆地说出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之处,并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这样学生才会逐渐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五)调整评价模式,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教学评价教师不仅能够发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还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但是,在旧有的评价体系中,因为受应试教育等功利思想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评价更多的是结果性评价,也就是对学生做题情况或者是考试分数进行评价,这实际上难以呈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也就难以发现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因为教学评价往往是小学生比较在意的内容,所以教师要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来进行评价,使学生更加关注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把课上的表现和课后的表现全部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度评价,使学生知晓怎样做才能够进一步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在“双减”背景下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总之,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育人工程,“双减”政策的实施给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求之一,语文教师要从学生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喜燕,罗石生.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下),2013(9).

[2] 张瑞全.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6).

[3] 李琴.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J].课外语文(下),2015(5).

[4] 杨素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養[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37).

[5] 毕胜航.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的学生观及其转变研究[D].西南大学,2014.

[6] 李亚娟,王小丁.寻教育之本——论课程改革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9).

作者简介:葛春元(1966.8— ),男,汉族,甘肃张掖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能力培养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