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盏花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AMI心功能、CK-MB及PAI-1的影响

2022-05-30 03:26邓海燕陶元王芳郑文权乔增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灯盏心功能统计学

邓海燕 陶元 王芳 郑文权 乔增勇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为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引发局部动脉血运不畅,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所致[1]。AMI 起病急、病情危重,患者大多预后差。据既往学者报道,AMI 是全球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因此对AMI 进行早期诊治对改善预后意义重大。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在心肌严重损伤后释放,是用于诊断AMI 的最早标志物[3]。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PAI-1)是纤溶系统的重要抑制因子,PAI-1 水平紊乱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破裂等,进而加重患者病情[4]。单硝酸异山梨酯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相关研究发现,其能有效控制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显著降低AMI 患者CK-MB 水平,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耐受性[5]。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从灯盏细辛中提取出来的灯盏花素治疗AMI 疗效理想[6]。本研究旨在探讨灯盏花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AMI 心功能、CK-MB 及PAI-1 水平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住院部收治的227 例AMI患者。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AMI 的诊断标准,心电图显示2 个以上相邻导联ST 段损伤性抬高和/或伴有异常Q 波[7];②年龄在80 岁以下;③纳入研究前1 个月内未服用过影响激素水平的药物。排除标准:①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者;②合并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疾病等疾病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119 例(单一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108 例(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灯盏花素分散片治疗)。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受试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s),n(%)]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2 groups[(±s),n(%)]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s),n(%)]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data between the 2 groups[(±s),n(%)]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χ2值P 值n 性别男74(68.52)79(66.37)0.117 0.732女108 119 34(31.48)40(33.61)年龄(岁)58.41±3.31 58.48±3.39 0.102 0.919体重(kg)63.51±1.23 63.64±1.31 0.308 0.759梗死部位前、侧壁30(27.78)35(295.41)0.079 0.961下、后壁45(41.67)48(40.34)心内膜下33(30.56)36(30.25)

1.2 方法

两组均在入院后绝对卧床休息,予以吸氧、连续心电监护1 周。口服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以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生产厂家:鲁南贝特制药)口服,20 m/次,2 次/d。观察组:予以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服用方法同对照组)口服+灯盏花素分散片(生产厂家:漯河南街村全威制药)口服治疗。灯盏花素分散片服用方法:每次2 片,3 次/d。以1 个月为1 疗程,两组均连续服用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8]: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1.3.2 CK-MB 及PAI-1 检测方法

两组研究对象均于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清晨行空腹肘前静脉采血5 mL,注入EDTA 及抑肽酶的试管中,立即进行超高速离心(3 000 r/min,r=10 cm,20 min),分离血浆,置于-70℃冰箱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K-MB、PAI-1 水平,仪器:日立76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试剂盒。

1.3.3 心功能

根据美国卡维地洛(US Carvedilol)研究标准[9],比较并分析两种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后的心功能指标。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每搏量(stroke volum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

1.3.4 不良反应

从两组患者开始治疗时开始观察不良反应事件(血压下降、心源性休克、治疗过程中出现再梗死)发生情况,并将不良反应事件详细记录在病历报告本中。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2 groups[n(%)]

2.2 两组治疗前后CK-MB、PAI-1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K-MB、PAI-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K-MB、PAI-1 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K-MB 及PAI-1 水平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K-MB and PAI-1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CK-MB 及PAI-1 水平比较(±s)Table 3 Comparison of CK-MB and PAI-1 level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值P 值n 108 119 CK-MB(U/L)治疗前53.63±7.42 53.14±7.35 0.499 0.618治疗后28.89±3.37a 37.32±3.98a 17.132<0.001 PAI-1(pg/mL)治疗前1162.45±735.31 1153.89±731.34 0.088 0.930治疗后671.14±582.78a 839.32±667.45a 2.013 0.045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DD、SV、LVEF、LAD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观察组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108 119 LVEDD(mm)治疗前51.63±6.33 51.89±6.45 0.306 0.760治疗后46.28±5.68a 9.81±6.05a 4.520<0.001 SV(mL)治疗前35.76±10.35 35.91±10.67 0.107 0.915治疗后52.73±12.46a 46.46±11.30a 3.976<0.001 LVEF(%)治疗前45.31±5.65 45.54±5.69 0.305 0.761治疗后55.14±6.88a 51.75±6.41a 3.843<0.001 LAD(mm)治疗前43.65±5.24 43.29±5.17 0.521 0.603治疗后36.89±4.13a 40.26±4.75a 5.678<0.001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41%vs5.8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AMI 的发病是复杂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已经成为中老年人首要的死亡病因。近年来受环境因素、饮食习惯、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AMI 发病率呈不断增长的趋势[10]。防治和降低AMI 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已成为临床医师重点关注及研究的热点。

单硝酸异山梨酯属于硝酸酯类抗心绞痛药物,既往研究显示,对处于发病早期的AMI 患者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降低患者心肌张力、血压发挥了关键作用[11]。孙成磊等[12]发现,通过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后,AMI 患者心肌功能、冠脉血流均得到显著改善,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也有学者研究发现,部分AMI 患者在经过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后,临床症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甚至出现恶化[13]。有学者通过动物实验发现,灯盏花素具有调节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脂、减轻炎症反应、抑制血小板凝集等诸多作用[14]。目前,灯盏花素已在治疗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脑梗死、脑血栓等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对AMI 患者予以灯盏花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发现联合治疗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88.89%,显著高于采用单一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的AMI 患者。AMI 病程长,患者需长期服药,而长期服药单硝酸异山梨酯后患者易出现耐受性,难以到达预期治疗疗效。对AMI 患者采用灯盏花素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痛的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疗效。

PAI-1 是一种单链糖蛋白,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相关研究证实高水平的PAI-1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破裂,进一步诱发血栓形成,PAI-1 可作为预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首次发生AMI 的关键指标之一[15]。研究发现,CK-MB 主要来源于心肌细胞,且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表达水平较高[1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CK-MB、PAI-1 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这一研究结果与Yan 等[17]所得结果相符。证实AMI 患者在通过增加灯盏花素治疗后,AMI 患者心肌功能恢复更快。

LVEDD、SV、LVEF、LAD 等心功能指标可直接反应患者心功能状态[18]。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提示灯盏花素能有效改善AMI 患者心室充盈压,降低心肌氧耗和室壁应力,还能够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促进心功能恢复。且灯盏花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并未增加AMI患者不良发应发生率,可见灯盏花素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对AMI 患者予以灯盏花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可提高治疗疗效,改善心功能,降低CK-MB、PAI-1 水平,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案,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猜你喜欢
灯盏心功能统计学
关于投稿的统计学要求
作者书写统计学符号须知
冠心病合并心衰介入治疗后BNP水平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心脏再同步治疗慢性心衰对心律失常与心功能水平的影响
统计学方法规范
灯盏花
综合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效果观察
黑暗中的灯盏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