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故事(二题)

2022-05-30 01:45刘立勤
百花园 2022年11期
关键词:座山雕小媳妇丑角

刘立勤

厨师罗五常

剧团最牛的角色是导演。导演就像单位领导,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电影开始前或结束后的演职员表里最显著、占时间最长的,那肯定是导演的名字。

早先的班社没有导演,排练剧目的人叫“说戏的”,也有的叫“老戏母子”。他们肚子里都有几十本或者一百多本戏,剧本、唱腔、道具,从“一末”到“十杂”,都装在他的肚子里。排练剧目的时候,他一样一样从肚子里往外倒腾,一个一个地口传身教。等到大家都会了,便穿好戏服,在舞台上试演一遍,戏就成了。这就像罗五常做大烩菜,炸酥肉、搓丸子、煎豆腐、泡粉条、洗白菜……然后倒进锅里一烩,勾芡撒调料,再炖炖,最后撒上葱花,浓香扑鼻的大烩菜就好了。

罗五常的父亲罗老师就是一个说戏的精怪,都说他肚子里就有几百本子戏,可以做到一年三百六十天,天天不重样。民国的时候,他走州过县四处说戏,是陕南三市二十八县响当当的人物呢。

可惜这样的老戏母子没有传人。

瓮城剧团名叫汉剧团,事实上是唱现代京剧,后来唱花鼓,他的一肚子汉剧没地方倒。儿子罗五常倒是聪明伶俐,也在剧团工作,却是一个做饭的厨师,打死都不愿意学戏。

罗五常的饭做得好。那时穷呀,吃啥都是对付,将就果腹就行。罗五常不将就,他讲究。单就是一个普通的烩面片儿,别人把萝卜白菜炒熟,倒进煮熟的面条锅里,用个大铲子搅拌均匀,不结疙瘩就行了。他不,他做的拌料得先用葱姜蒜爆香,里面有白萝卜片、胡萝卜片、青菜叶子、绿豆芽、油炸豆腐条,拌进面锅里一搅,色彩丰富,香气袭人,美味又漂亮。

那时都穷,下乡演出别说是挣钱,有时连顿饱饭吃都没有,常常用洋芋充饥。那些小演员见了洋芋就口吐酸水,宁愿饿着肚子也不吃。罗五常在洋芋上做文章。他中午把洋芋蒸熟拍碎,用五香大料炒着吃;下午把洋芋磨成泥,做成洋芋馍;第二天又把洋芋做成洋芋煎饼;第三天再把洋芋做成洋芋丸子汆汤……他变着花样地做,把小演员的肚子喂得圆滚滚的。

我记忆最深的,还是他做的大烩菜。炸丸子、红烧肉、煎豆腐、泡粉条、炖白菜,他对每一个程序都精益求精,每一份配菜都精致讲究。他说:“做菜就像演戏,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所以,他做的大烩菜总是食材丰富又精美,吃过就念念不忘。

罗五常不做饭时,喜欢看戏,看导演排戏,看演员演戏,看乐队伴奏。那时已经有导演了,那导演牛气冲天,把演员、乐队,甚至把老团长都收拾得屁滚尿流。老团长虽说是老戏母子,但现代戏不懂呀,便任由导演收拾。罗五常不明白,导演咋那么牛×?

他爹比画着说:“那导演肯定是个二百五。”

那导演真是二百五。戏排好了,准备晚上公演献礼呢,演“小炉匠”栾平的老肖得了绞肠痧被送进了医院。杨子荣是英雄,有备选的B角的,栾平哪配有B角?老团长建议让导演上。

导演草鸡了,说:“我我我不会唱,也不会演哪……”

那是非常时期的政治任务呢,出了问题老团长可担待不起。

眼看要出大事,罗五常搓搓手站起来,给老团长说:“让我试试看。”老团长睁大眼睛疑惑地盯着他,说:“那是一个硬角色,而不是一盘硬菜。”罗五常做了两个“小炉匠”的动作。不等老团长说话,导演连忙说:“他行他行……”老团长也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让他顶上了。

罗五常真是一个好演员,唱腔合辙嘹亮,一招一式非常到位,把“小炉匠”的奸诈狡猾猥琐可恨刻画得入木三分,还把杨子荣勇敢机智威猛过人的形象衬托得更加高大。就连那牛气冲天的导演都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的“小炉匠”。

演出结束,老团长苦口婆心劝罗五常当演员,他却一百个不答应。

他说:“我爹仅仅是个说戏的,现在成了啥?”

也真是,他爹因为说戏,被批斗过上百次,还被打断了双腿。

须生老米

老米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双眼目光如炬,鼻如悬胆,一看就是一个光彩照人的人物。自然,他饰演的都是一些高大上的正面角色——古典戏剧的关公、皇帝,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的李玉和、《林海雪原》中少剑波、《杜鹃山》里的雷刚等,光芒四射,威武雄壮。

老米私下里说,自己最喜欢演丑角,他在学员班偷偷学会了许多丑角戏。《十五贯》里的娄阿鼠、《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沙家浜》中的刁德一,他唱得真是好呀!到了剧团,老团长让他唱须生,他很不乐意,一再要求唱丑角。老团长拿出娄阿鼠的长袍让他扮娄阿鼠,拿出座山雕的大氅叫他演座山雕。虽然他竭尽全力,但是……唉,怎么说呢?不伦不类,一点儿都不像个坏人,扮出的娄阿鼠一看就是落难公子的模样,饰演的座山雕瞥一眼就知道是地下党员。连他自己都觉得磨不开脸,他只好委曲求全作古正经地去唱须生。

他真是演须生的料,不仅扮相俊美,唱功也好,音域宽阔,字正腔圆,每次演出总是迎来掌声一片。观众非常喜爱,特别是女观众。剧团里就有几个女演员喜欢他,社会上喜欢他的女戏迷更是成串。她们争相用自己的手法表达自己的爱意。他一脸得意,心里很是受用。那年月男女关系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培养一个演员不容易,老团长担心他年幼把持不住自己,闹出什么事儿,便及时敲响警钟,晓以利害,让他走正道。而他也及时刹车,立马做出一副正人君子的严肃模样,高高在上,让人难以接近。

越是这样,越是让人着迷,喜欢他的女戏迷更多了。不仅有少女,还有小媳妇。有个小媳妇胆大心细有心机,弄得他神魂颠倒,把持不住了。据说,他放下那么多小姑娘不喜欢,偷偷和这个小媳妇好了起来。听说这小媳妇名声还不怎么好,但架不住他喜欢呀。他前半夜在舞台上唱杨子荣,扮李玉和,演雷刚,后半夜就偷偷和那个小媳妇唱《西厢记》,演《站花墙》,快意无限。

还是老团长厉害。老团长说水浒英雄要接受招安,落魄的公子都会状元及第。老团长给他封了一个演员队长,把他从那个小媳妇的床边拉了回来。他继续当少剑波,扮李玉和,演雷刚。他更加成熟了,戏唱得更好了,赢得的掌声更多了。自然,喜欢他的女戏迷也更多了。据说,他又和某个戏迷有了故事。还是老团长懂人惜才,推荐他当了副团长,他才及时收手。接着,他当上某位副县长的乘龙快婿,日子红红火火,让人羡慕嫉妒。

副县长几年后到市里工作,把老米调进了市剧团。他的戏唱得好呀,没几年他就成为市里最红的须生,在省城都有了名气。他那么帅气,那么红,传说和市剧团的当家花旦关系不一般,为此和妻子闹得很不愉快。就在大家怀着复杂的心情关注着他下一步做何行动时,他的妻子遭遇车祸,高位截瘫了。大家叹息之余,都觉得他会离婚,然后调进省城剧团,开始新的生活呢,却听说他改行了。

他改行是为了照顾妻子,妻子的生活离不开人照顾。离开了那个行当,关注他的人就少了。不过他的故事還是不断传来。传说中的故事很多,很多都是和女人有关。这也怨不得他,谁让他生得那么好看呢?就像美女,哪个不被人议论一些真真假假的故事?有人说他和那个当家花旦一直好着,有人说他和某个女老板有染,还有人说他和瓮城原来的某个相好还保持着来往。

传说只是传说,我知道的是他到文化馆当了个管戏剧的干部,接着当上了副馆长、馆长。他一直照看着自己的妻子。因此,他还当选过市里省里的道德模范,报纸上有整版关于他的事迹的报道,看得让人敬佩不已。据说省里要把他的事迹报上去,参加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却有人告状,说他私下和某个业余演员关系不正当。组织赶忙调查,事情虚虚实实说不清。等调查清楚,那趟车已经开走——评选全国道德模范的事情告吹了。

他虽不在乎,但领导觉得惋惜,要提拔他。还是传说——本来是提拔他当瓮城的副县长的,他申请去市文化局当了副局长。不过他的副局长当得好,懂业务,善沟通,正派公道,上上下下都喜欢。后来又当上了局长。遗憾的是当局长那年,他妻子去世了,他也没有再续弦。

去年秋天吧,老米退休了,他回到瓮城,在一个业余剧团唱戏。本来是让他扮须生呢,他坚持演丑角。他的须生演得好,他的丑角演得真不怎么样,依然有种让人说不出的怪怪的感觉。不过他唱得很高兴,私下也高兴,和一班中老年女粉丝跳交谊舞,唱卡拉OK,猜拳喝酒,热闹非凡。

[责任编辑 易小元]

猜你喜欢
座山雕小媳妇丑角
丑角的“通知”
林海雪原(节选)
小朋友们一起学党史,阅读“红色经典”
拆 台
难看的相貌
一百元
掐喉咙
国家优秀院团丑角专场演出暨丑角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综述
京剧中的丑角
智取威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