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策略初探

2022-05-30 05:58薛华红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语文能力语感

薛华红

[摘 要]古诗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感是提升学生的古诗文理解能力的重要因素。在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结合古诗文的具体语境,借助教材对字句的解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展开联想,深入感悟古诗文的整体情感,这样能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巩固、强化和迁移。

[关键词]古诗文教学;语感;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31-0066-03

同样一段古诗文,有的学生读几遍就能知晓大意,有的学生却百思不得其解,这就是有无语感的差别。语感是一个人直接、快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体会、吸收的过程,是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感是学习古诗文的基础。教师要认识到语感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有计划、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古诗文中的教学资源,如韵律、语境、字词释义等,并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诵读促进学生对古诗文的感知,借助语境的渲染深化学生对古诗文的情感体验,通过字词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文的含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古诗文奠定基础。

一、按照节奏诵读,启发语言感知

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基础环节,也是关键环节之一。要想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要充分把握诵读环节,引导学生依据古诗文的韵脚进行诵读,节奏恰当,抑扬顿挫,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古诗文的韵味,体会其中的节奏韵律,以启发学生的语言感知意识。学习古诗文首先要学会划分古诗文的节奏。古诗文的节奏包括文言断句和文言停顿,学生不仅要学会断句,还要学会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适当停顿,以读出古诗文的节奏韵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带领学生读准古诗文的字音,再引导学生划分古诗文的节奏,让学生按照节奏诵读,并帮助学生感受古诗文中的重音、轻音、语调等,以体会古诗文的语言韵律,促使学生形成语言感知能力。

例如,在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示儿》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诵读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诗文的含义,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文中的情感思想,感受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教师可先带领学生读准每句诗的发音,尤其是诗中容易读错的字词,如“元(yuán)”“乃(nǎi)”等;然后为学生进行诵读示范,让学生明确本诗字词的基本读音;最后,让学生根据本诗的内容和语言规律划分诗的节奏:“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依据划分的节奏进行诵读。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进行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划分节奏呢?”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诵读,感受潜藏在诗文中的规律:节奏依据元素劃分,比如‘家祭与‘无忘之间的停顿,就是两个元素之间的停顿。这种划分节奏朗读的方式能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形成语言直觉,从而初步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语言感知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文教学中通过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思考,“文章不厌百回读”,读得多了,文章的意思就明确了,语感在反复诵读中形成;二是注意诵读的节奏与韵律,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示范,让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注意诗文的抑扬顿挫与节奏变化,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三是要注意避免单调性的诵读给学生带来的厌倦情绪,教师可以采取多种诵读形式激活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诵读积极性。由于部分学生对古诗文缺乏一定的积累,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将领读、跟读、齐读、自读、示范读等诵读形式结合起来,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有新鲜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结合语境品读,深化情感体验

相对于抽象思维,大多数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根据这一思维特点,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依据所学内容,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构建具体的古诗文语境,让学生能够沉浸在特定的语境中学习古诗文,并积极开展基于语感培养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内容,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思想天马行空,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优势,深入发掘古诗文的内容,借助图片、视频、音乐等构建起符合古诗文主题思想的语境。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示儿》是诗人陆游在年迈时给自己的子孙写下的一首诗。诗的大意为:“我原本知道死去之后什么都与我无关了,唯一令我心痛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国家的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把这件事告诉我!”可以发现,这首诗的情感较为矛盾,一方面表达了看不到国家统一的失望,另一方面体现出对国家统一的期盼与渴望,哪怕是通过祭祀的方式,也想要知道国家统一的好消息。这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的体现。在教学本诗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战争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体会战争中百姓生存的艰难、社会的混乱、礼制的崩坏,以及青壮年远离家乡参与战争的离乡之苦等,凸显出本诗的特定语境。

在特定语境之中,教师提问:“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却因病而面临着再也看不到祖国统一的景象,眼前都是百姓艰难求生的场景,你会怎么想?请带着问题继续品读诗文。”在这样的语境下,学生再次阅读诗文,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断句与停顿,确定升降调。这是学生根据自身的情感感知和语境体验自动生成语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感受到诗中“但悲不见九州同”与“家祭无忘告乃翁”两句话的鲜明情感对比后,能调整自己的语速和语调,加深对诗文的情感体验。之后,学生发散思维,根据教材中的字词释义,对诗中所描述的画面展开联想,在脑海中形成与诗文内容有关的图像,从而获得对古诗文的语言感知。

本诗的语言质朴简单,对当时混乱的社会环境的描述仅限于“不见九州同”和“王师北定”两句话,作者在面临死亡时没有顾影自怜,也没有对自己的子孙有过多的交代,而是将国家统一的愿望作为自己的遗愿。在教师营造的语境之下,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作者的爱国情怀,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自己身处乱世、生命垂危,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诗文想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增强了语感。在理解诗文的基础上重现经典,加强理解记忆,是十分有效的古诗文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人此情此景的神态、语言、动作、语调,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当时的情景,这样的再现过程就是语感体现的过程,也是语感提升的过程。

三、把握句式特点,促进语感形成

在古诗文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和词的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掌握重要的句式。汉字是集音、形、义于一体的文字,它特有的音韵之美,再加上押韵、平仄、对仗、节奏等句式特点,使得古诗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古诗文诵读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给人以美的享受。古时的诵读类似于唱,有一定的韵律。教师在教学中要凸显古诗文的音韵之美,让学生在模仿体会的过程中增强语感。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的平仄使得读起来抑扬顿挫;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韵脚“枝”“知”“时”的运用,体现了诗的和谐美和音乐美……这些特有的音韵给人以美的享受,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起到很好的作用。又如,古文《守株待兔》的节奏、语调也有较明显的音韵特点。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体会课文的语气、语调,感受语言的张力,理解古文的内容,从而形成语感。

四、联合生活自读,强化语感效能

要想开展基于语感培养的古诗文教学活动,教师就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面对的困难,把握现代生活与古诗文内容之间的较大差距,为学生引入相对应的生活现象、元素、词汇等,拉近学生与古诗文之间的距离。教师要考虑到古诗文语言较为难懂,学生对古诗文的语感节奏感受较为困难等情况,提出根据自身生活经历对古诗文的大意进行理解,同时默读古诗文,感受不同语句中的抑扬顿挫和语调变化的教学要求。在自读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反复尝试不同的诵读方法,利用不同的语调诵读古诗文,并感受其效果,进一步强化语感效能。教师还可以将古诗文内容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分析古诗文的内容特点,适当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古诗文所描绘的情境,将自读成果展示出来。这样以真实环境强化学生的诵读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感。

例如,在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一诗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客船”等词语,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两天一夜野营”的亲子活动,让学生在家长和教师的陪同下来到当地的港口、江边、湖边等地,扎帐篷野营,观赏水边的景色,欣赏水边停泊的客船、岸上立着的指明灯,欣赏月升月落的过程,聆听野外夜晚的鸟啼声。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教师提出具体的任务:①请大家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在此情此景中诵读《枫桥夜泊》;②观察这样的夜色里有没有“西沉的明月”“惊叫的乌鸦”“幽暗的渔火”“孤零的客船”等景色,结合此情景,入情入境地诵读《枫桥夜泊》。

通过开展生活体验活动,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诗文,拉近学生与诗文之间的距离。由于与诗人的心境不同,学生对景色的描述重点自然不同。教师可以基于这一情况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加深对诗文情感的理解,辅助学生更好地诵读诗文。诵读的目的是创新学生感知诗文的方法,让学生在有韵律的诵读中加深对诗文语言和情感的感知,从而强化语感效能。

五、借助阅读训练,迁移语感技能

在以培养学生语感为目标的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并将学到的知识、经验、方法等运用到古诗文课外阅读中,以达成知识迁移的目标。学生在每个学期都需要阅读和背诵一定的课外古诗文,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然而,部分教师往往忽视这一活动,对学生的课外古诗文阅读活动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督促,不利于学生语感的巩固和迁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课外古诗文阅读,为学生制订具有针对性的阅读计划和评价方案,以促进课外古诗文阅读活动的顺利推进。教师可通过安排阅读时间、开展阅读活动、展示阅读成果、交流阅读经验等方式,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把古诗文阅读贯穿到课内外学习的始终,从而改变以知识为中心的文言文教学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四项语文核心素养,从而实现语感技能迁移。

例如,教师可在每个学期印发课外古诗文阅读手册,要求学生在每周自主学习并背诵一首(篇)古诗文,周五在班内举行诵读比赛,评选出优胜者并颁发奖状。在竞赛性活动的激励下,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能够更加主动地阅读课外古诗文,对学生语感的巩固和迁移起到了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语感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重要素养之一。具备良好的语感,不仅能够支持学生阅读更深层次的古诗文,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古诗文中的人生哲理,從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语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要贯穿在古诗文教学的始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古诗文的内容组织开展诵读活动、创设古诗文教学情境、集中讲解古诗文中的字词含义,以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古诗文,培养和强化学生对古诗文的语言感知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学生较为熟悉的生活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古诗文。同时,在拓展课外古诗文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语感的强化和能力的迁移,夯实学生的古诗文学习基础,达到语感培养的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张文.挖掘语文要素 促进语感生长:以统编教材二年级下册《沙滩上的童话》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2020(10):64-66.

[2] 唐明.小学低段古诗教学策略:以贺知章《咏柳》为例[J].语文建设,2020(6):33-35.

[3] 王书月.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古诗词教学策略[J].语文建设,2019(1):40-43.

(责编 韦於坊 韦 雄)

猜你喜欢
古诗文教学语文能力语感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古诗文教学对培养人文素养的思考
如何培养学生在学习古诗文中入情入境
浅论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古诗文教学的利弊
从“意会”走向“言传”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