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2022-05-30 05:58钱青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观察能力习作教学

钱青

[摘 要]观察能力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的阅读、习作教學中,教师可尝试通过在观察中形成有所发现的意识、养成有序观察的习惯、培养勤于记录的能力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质量,促进他们习作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习作教学;观察能力;有发现;有顺序;勤记录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2)31-0087-03

从三年级开始,以特殊单元的形式在每册安排一个习作单元,是统编语文教材在编排体例上的一次创新,而第一个习作单元专题就是观察,足见观察在小学生习作中处于多么重要的位置。观察能力是小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知能力中处于最重要、最基础的能力。

对小学生来说,观察就是看和发现的过程,对接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内容,用适当的语言加以表达;学会多角度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自己的感受……”。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小学生在习作中开展有效观察,以培养观察能力,达到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的意识、养成有序观察的习惯、培养勤于记录的能力,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观察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培养学生观察中有所发现的能力

如果说观察就是看的话,学生可能会认为,自己只要是醒着的,就会用眼睛去看东西,但是为什么看来看去都没有新的发现呢?这就说明观察所强调的看,与平时生活中用眼睛去看某一个东西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观察中所说的“看”,是要求有所发现,也就是需要看出与平时的看有不一样的内容。这就是通常强调的要仔细观察,或者需要带着问题进行观察。这里的仔细观察,关键是要从平时那种大致看一下就行的习惯中慢慢走出来,逐渐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尤其是自己眼前出现新鲜的事物时,一定要努力激发好奇心,要想方设法看到细处,看出新鲜的、独特的内容,可以与平时看到的进行比较,也可以对看到的内容问个为什么。这样把观察和探究结合在一起,就能够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了。

例如,教学《搭船的鸟》(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一课,当翠鸟第一次出现在“我”的面前时,“我”就是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先关注的是它的外形特点,“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此时也是翠鸟给“我”的第一印象,突出的是那吸引人的颜色,尤其是“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这种细微的特点都被捕捉到了;随后观察了翠鸟的动作,伴随着翠鸟的一系列动作,“我”在观察的时候应该是不断在心里生发疑问的,看到“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我”在想“翠鸟进到水里去干什么呢?”,等等,看看“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我”明白了先前的疑问,随之会想“翠鸟捕鱼干什么?”,很快“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就给了“我”答案——翠鸟喜欢捕鱼吃。这样,“我”通过观察弄清楚了,翠鸟搭我们的船不是要和我们一道去外婆家,而是为了方便捕鱼吃。这就是《搭船的鸟》一课带来的对观察能力培养的启发:对新鲜的东西要有好奇心,要看仔细,要边看边想边探究,这样才能培养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为了真正让学生树立仔细观察的意识,力求做到看有所得,笔者带着他们来到学校花圃旁去自由观察里面的花草树木,然后再回到教室里进行交流。因为这个活动本身就带有赛一赛的意味,所以不甘服输的天性促使学生都睁大了眼睛,努力观察出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我发现桂花树与其他的树不一样。花圃里的很多树已经开始落叶了,而桂花树的叶子还是绿绿的,盛开的桂花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我觉得一个个桂花虽然很小,但是它们很团结,一簇一簇地堆在一起,就变成了一串金黄。”“桂花的叶子和桂花的花瓣一样,都是每四片围在一起,片片朝上。”……随着交流的深入,学生对桂花树的观察、发现越来越细致。很多学生表示:下课后还要去树下看一看,发现更多没有被其他同学发现的东西。

二、培养学生开展有序观察的能力

仔细观察,如果是一会儿看看这,一会儿看看那,即使看得再细致,还是未必能够看出事物中藏着的秘密,也就是难以有所发现,观察依然处于无效状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观察需要有序进行。这里的有序,指在观察一个特定对象时,需要根据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过程顺序开展,如从上到下或由下往上、由远及近或由近到远、从外到内或由内而外、从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整体等,有时候还需要采用几种顺序综合起来观察的方法。只有确定了合适的观察顺序,才能使自己的观察显得有条理,观察过程中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其过程结果才会有新的收获。

例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习作例文)中的第5自然段,作者重点观察的是杨梅的颜色。先是按照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进行观察,“杨梅先是淡红的,随后变成深红,最后几乎变成黑的了”,其中的“先是”“随后”“最后”就提示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作者关注了杨梅的颜色由“淡红”到“深红”最后变“黑”的过程;接着,作者又采取了由外到内的观察顺序,“它不是真的变黑,而是因为太红了,看上去像黑的。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不仅变换了新的观察顺序,而且采用了新的观察方法,即由先前的看颜色变为看和尝结合在一起感受成熟的杨梅的独特滋味——甜津津之中含着难以察觉的酸。这一自然段内容读起来感觉清楚明白,就是观察顺序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观察顺序,找出作者表示观察顺序发生变化的词语,再说说:“我们的观察顺序除了按时间顺序,还可以按什么顺序?”当学生给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空间顺序、事情的先后顺序(首先、然后、接着、最后)、地点变化的顺序后,笔者让他们试着将校园的桂花树从冒出花骨朵儿到盛开到凋谢的过程,选择合适的表示顺序的词语,连起来说一说。这样,学生亲身感受到有序观察的意义,在日常的观察和习作表达时,就会有意识地去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了。

三、培养学生获取多维观察的方法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材无非就是個例子。这种“例子”所呈现出来的价值,无非就在于两个:一是示范;二是载体。首先,从示范的角度入手,教师要充分开掘其蕴藏的教学价值,为学生扩展阅读、迁移运用提供支撑;其次,从载体的角度来看,语文教学需要积极鼓励学生从文本的内容入手,为学生搭建语用训练、能力发展的平台。对于观察方法而言,教师不能机械生硬地灌输观察方法,否则学生只能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最终形成的只是知识的累积,而并非观察品质的形成、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的发展。这就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文本的范例和载体功能,在深入实践、细致品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力。

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准确生动的语言,体会连续深入的观察。因此,教师在教学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叶圣陶先生的《爬山虎的脚》时,就可以引导学生紧扣不同语段所展现出来的不同内容,还原作者的观察方法,相机品味语言的生动形象。比如,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爬山虎的叶片、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如何一步步向上爬的。很显然,不同的观察对象,呈现出不同的描写细节,因此作者所采用的观察方式也是完全不同的。先看叶片,作者并没有局限在某一片具体的叶子上,而是着重描写了满墙的叶片,从语段中的“嫩绿”“一顺儿朝下”“均匀”“不留一点孔隙”等关键性词语,就可以相机洞察出作者是站立在远处,整体上远远地看;再看描写爬山虎脚的外形时,作者则将描写的视角聚焦在颜色、形态上,甚至一些类似于“蜗牛触角”的部分都描写得清清楚楚,毫无疑问,作者一定是盯着爬山虎的脚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而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肉眼难以一下子发现爬山虎爬的状态,但作者却能够鲜明地展现出一连串精准的动词,这就意味着作者一定进行了长时间的持续观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将课文中描写爬山虎向上爬这一过程中的动词圈画出来。

从一篇课文所描写的三个不同方面入手,笔者引导学生紧扣语段中的关键性词语,一方面随着语言文字了解了作者所描写的内容,并相机体会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生动有趣;另一方面,又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还原作者的观察方式,进一步积累了相应的观察方法。纵观整个过程,不仅高效落实了单元的语文要素,还为学生提供了可供参考和运用的观察方法,充分彰显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教学理念,可谓一举多得。

四、培养学生多感官参与观察的能力

学生的观察,不应该只有眼睛的忙碌,而应当调动鼻子、嘴巴等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这样的观察,才能真正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适当的时候,还要融入仔细比较和想象联想,将事物描写得更加生动。例如,在写作《这儿真美》前,笔者让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自己觉得美的地方用文字记录下来,如果发现不能写出自己想要的美的话,可以将自己拍的照片、录的视频通过班级群发给老师。

在进行美景的描述时,笔者除了特别重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围绕一个意思写”,还特别注意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观察的引导。例如,一个学生在介绍自己的小区真美时,这样写道:“我们嘉丽花园的小区真美。一进门,你就会看到一块巨石立在椭圆形的水池中央,四面有喷泉不停地喷出水来。继续往前走,就是绿化带了。各种花花草草,生机勃勃……”笔者先肯定了他“写清楚了这里有什么,表达的顺序也很清晰、自然”,而后追问:“喷泉喷出的水是什么样的?美不美?怎么个美法?”“花花草草生机勃勃,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在思考中,自然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描写:“巨石的四面,几个喷泉都在不停地喷出水来,这些水柱先是笔直地冲向空中,到了和石头差不多高时,就弯成了一个个流畅的弧形,散作很多水花,落了下来。耳边,哗哗的水流声,仿佛是动听的乐曲。”“绿化带里,青的草,绿的叶,红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的花,构成了五颜六色的图画。一阵风吹来,小草向我们点头,叶子向我们招手,花儿也摇头晃脑地跟我们打招呼,好像在欢迎我们这些主人归来。”

笔者将这个学生之前的表达和后来的表达放在一起投影出来,引导学生集体进行比较、分析:“哪种表达更生动?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写得这样生动的?如果让你再想一想,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吗?可以从前面学过的课文里找方法哦!”如此,学生兴致高涨,在回忆、运用中不断地将句子表达得更加丰满。

课尾,笔者让学生审视自己的习作,看看有没有写得不生动、不够具体的地方,再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来修改。为了激励学生更加投入写作,笔者设计了星级评价,将本次习作的重点细致地列出来,让学生对照自评、互评。

五、培养学生勤于动笔记录的能力

观察能力的培养如果仅仅停留在有序地开展仔细观察这一层面上,学生的观察所得不能通过文字加以固化,那么最终还是白忙活了,毕竟观察获得的印象虽然可以短暂地留在大脑的记忆中,但小学生的记忆规律决定了他们记得快忘得也快,时间一久,观察所得的记忆就会慢慢消失。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说的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即在留心观察、仔细观察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勤于动笔记录观察情形的良好习惯。

对于勤于动笔记录习惯的培养,有些教师认为就是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其实,动笔记录习惯的培养与写日记还是有区别的。写日记常常是一天结束前回顾当日收获进行的书写,不一定是观察记录方面的内容;而勤于动笔记录强调的是及时性,在学习和生活中无论是留心观察还是仔细观察有所收获时,就需要趁着有记忆,拿起笔用自己的语言将观察所得固化下来。教师在指导学生及时记录的时候,也需要教给学生一些适用的方法与窍门。如身上没有带纸笔时,可以采用树枝、小石块在地上记录的方法进行记录,这样也能够加深印象;信息技术互联互通时代就更方便了,可以借用身边的亲人、朋友的手机,用拍照、录音、编辑短信等形式进行记录。只要能够及时将观察到的发现固化下来,都属于动笔记录。这样培养的不仅是动笔记录的习惯,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捕捉习作素材的能力。

笔者每年都会让班上的学生准备便利贴,教室的墙壁上也专门开辟了一块地方,让学生将当天的观察、发现、感想等记录下来。这样,积少成多,学生间通过这样的文字交流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如此,学生既积累了写作的素材,又从别人的记录当中得到新的启发,促进他们表达能力的提高。

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观察可以让人生发智慧;观察越多,获得的就越牢靠。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学习、表达实践,也强调对学生观察周围事物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事实上,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的就能够成功的,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引领、指导。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更要让学生在坚持留心观察、仔细观察并及时记录观察结果中逐渐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观察能力习作教学
分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提高习作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研究
例谈美术教学观察能力的培养
学生习作难题之解决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