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

2022-05-30 09:17廖丽丽王远芳
大学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信息化

廖丽丽 王远芳

[摘 要]文章以信息化为背景,以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研究对象,立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现状,结合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际,通过课程教学实验的方法,探索在信息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为大学英语教师和研究者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英语水平。

[关键词]信息化;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2)11-0169-04

引言

文化是语言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培养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1]强调:“外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外语语言能力、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高校需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文旨在通过探索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为大学英语教师和研究者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英语水平。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信息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调研;通过实验研究,探索信息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通过揭示信息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交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发掘信息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层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一、信息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

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两种:常态规律性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非常态不规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前者可通过传统课堂学习初步获得,后者通过线上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线下互动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而获得。大学生跨文化知识的构成、获取途径、构建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高校必须多途径、多方位了解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构建途径,让学生参与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跨文化知识输入方式多元化。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发现: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知识向度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本研究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主要指的是知识能力、行为能力、情感能力和语境能力。

二、信息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广西3所大学(1所综合性大学、1所应用型大学、1所高职院校)2020级非英语专业学生,他们已经上了一年大学英语课。我们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共回收有效问卷414份。

(二)研究工具

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以王爱芹[2]编制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为参考,结合广西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课程学习实际编制而成。根据王爱芹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分类,本问卷内容主要覆盖知识因素、情感因素、行为因素与语境因素,具体各维度所含题项见表1。

本项目通过问卷星对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14份,问卷来源分析见表2。

(三)研究问题

本研究结合问卷调查与实验研究,主要调查两个问题:1.广西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体情况如何;2.广西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四)研究结果分析

1.广西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体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表3、表4),广西高校大学生在大学英语课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项目总体均值为3.09,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这说明大多数学生对跨文化知识掌握不够,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均值等级指数标准参照Oxford &Burry-Stock[3]的划分标准,即均值指数大于等于3.5为高频指数水平,均值指数位于2.5和3.4之间为中频指数水平,均值小于等于2.4为低频指数水平。)

2.广西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各维度情况

在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各维度中,语境因素指数最高(M=3.17),依次为行为因数(M=3.16)、情感因素(M=3.14),指数最低的为知识因素(M=2.94)。各维度指数水平为中等(M=3.10)。根据王爱芹[2] 的研究:语境因素最主要指的是交际双方对社会环境的认知。行为因素指的是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适当的方式和不同文化的人进行接触而产生的行为方式。情感因素主要指学生为避免文化冲突而改变交际行为习惯的意愿。知识因素指的是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对方国家的历史、政治、价值观等方面的了解。从表3可以看出,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比较欠缺,但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较敏锐地感知交际环境。

3.广西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各题项情况

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中的Item3 (我能够感知并辨别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指数(M=3.36)最高,差不多达到高频指数水平。其次是Item11(我能够注意到语言使用的具体场合)(M=3.25)。而指数最低的是Item1 (我能够掌握英语语言并且在跨文化交际中熟练运用它)(M=2.73),其次是Item2 (我非常了解西方的历史、政治、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M=2.74)。由此可以看出,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认为最难之处在于无法熟练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以及对西方历史、政治、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因此,学校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以及加强学生对西方历史、政治、价值观等方面知识的学习。

三、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路径及反馈

针对广西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调查结果,本研究选取广西某高校的2021级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学实验,开设跨文化交际公选课课程,加强大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流,让学生对西方历史、政治、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根據顾晓乐[4]与邵艳春、周志远[5] 所提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模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结合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实际,本文制定的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如表5所示。

首先,在跨文化知识输入阶段,由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跨文化知识(与课本相关的跨文化知识),学生自行组织开展跨文化交际活动,并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呈现活动成果,这个阶段属于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其次,在线下输入阶段,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时候,除了进行相关文化知识讲解,还通过开展相关主题讨论活动,让学生体会各国不同文化的差异,进而深入了解各种文化。最后,通过实施跨文化交际活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文化语境,进行现场模拟对话,开展不同场合下的语言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了解。

本研究使用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学生进行了2次测试,广西高校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前后测结果对比如表6所示。在前测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项目总体均值为2.46,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指数趋于低等水平,这说明实验班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不够,跨文化交际能力较低。我们通过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实验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教学实验,实验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显著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均值由原来的2.46提升至4.38,达到高等水平,这说明本研究制定的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有效。

同时,从表6可以看出,在各维度的前测与后测指数提升对比中,语境因素指数最高,行为因素指数排第二,虽然知识因素提升指数较低,但是在后测中,知识因素中的各题项分值均达到了高等水平(Item 1:M=4.18;Item 2:M=4.21;Item 3:M=4.33)。Item 10(我能够了解并注意到交际双方的生活习俗和社会大环境)提升指数最高,说明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交际中的跨文化语境体会更加敏锐。Item 7(在交际中,我能够有意识地将对方的文化和自己的文化进行对比)提升指数排第二,说明学生在交际中具有较强的跨文化对比意识。Item 6(我愿意在跨文化交际中按照对方所接受的行为方式进行交往)提升指数为第三,这说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能敏锐地感知不同文化语境,有较强的意愿进行跨文化交际。Item 3 (我能够感知并辨别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提升指数虽然最低,但其在前后测中指数都较高。通过以上对相关题项的分析,说明通过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四、结论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课程教学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对信息化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调查,得出广西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如下。

1.在线上线下教学中,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西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大多数学生的跨文化知识处于中等水平,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般。这说明,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急需提升。

2.在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各维度中,语境因素指数最高,依次为行为因数、情感因素、知识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的跨文化知识比较匮乏,但是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交流,并且愿意做出改变以适应交际环境。

3.通过对跨文化交际课程实验班学生进行实验发现:经过一个学期的实验,实验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有显著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均值由原来的2.46提升至4.38,说明本研究制定的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是有效的。

针对信息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现场,要结合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实际,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特点,创新信息化背景下广西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融入跨文化知识,设置相关跨文化交际活动。在跨文化知识的教授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录制小视频、执行跨文化知识小任务等来完成作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授课程知识的同时可以通过相关跨文化主题的设置以及现场模拟对话,让学生置身文化语境中进行语言交流,深入体会各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而提升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对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开发第二课堂,引导学生通过课外不同途径来增加自身的跨文化知识储备。第二课堂活动包括英语读书报告会、英语角活动、跨文化知识讲座或欧美电影观影活动等。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与实践,将跨文化意识培养贯穿于第二课堂的各个任务环节中,通过任务驱动学习,多维度地创造真实的交际场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学习跨文化知识,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其跨文化知识水平。

最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将外语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起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跨文化语境、整合立体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方式方法、助推学生自主学习。通过网络资源与课堂的结合,输入多元文化知识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课堂互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提升学生英语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2] 王爱芹.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新框架的构建[D].石家庄:河北科技大学,2010.

[3] OXFORD R L,BURRY?STOCK J.Assessing the Use of Language Strategies Worldwide with the ESL/EFL Version of the 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SILL)[J].Sy?

stem,1995(1):1-23.

[4] 顾晓乐.外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之理论和实践模型[J].外语界,2017(1):79-88.

[5] 邵艳春,周志远.大学英语跨文化三维互动课堂教学实践模式构建[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7(1):1-5.

[责任编辑:苏祎颖]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