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短歌行》中诗人“忧”的内容及解“忧”的办法

2022-05-30 15:06茅磊磊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2年10期
关键词:功业贤才短歌行

茅磊磊

《短歌行》是曹操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大致可以概括成一个字,就是“忧”。那作者究竟在忧什么?如何才能解忧呢?接下来,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忧”的内容

《短歌行》一诗感情深沉,文中多次出现了具有感情色彩的“忧”,给读者一种慷慨悲壮之感。诗人既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忧虑,又有“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志向。不难看出,《短歌行》的诗眼是“忧”。在诗中,它总共出现了三次。但是,诗人忧虑的内容和普通人的却并不一样。具体来说,诗人的“忧”包含以下内容:

(一)忧人生苦短。

在诗歌的开篇,诗人描写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在这样的场合,曹操的心情本应该是愉悦的,但他却满腹忧愁,发出了“人生几何”的感慨。无论多么动听的乐声都拂不去他内心的阴霾,唯独美酒能让他暂时忘掉烦恼。那么,作者到底在为什么而“忧”呢?其实,他在诗歌中已经回答了。“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他忧的是人生苦短。

(二)忧贤才难求。

在诗歌中,诗人还引用了《诗经·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和《詩经·小雅·鹿鸣》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在诉说女子对心爱之人的情思;诗人引用此句意在表达自己对天下贤才的渴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原意是野鹿在阳光下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地啃食着青草;诗人引用此句,是为了表明自己一定会珍爱贤才。可是,“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贤才像明月一样难得。这不禁令诗人感到更加忧愁。

(三)忧功业未成。

曹操之所以这么急迫地想要召集天下贤才,是因为他想要尽快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一心想一统天下,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但他当时功业未成,所以感到忧愁。

无论是人生短暂还是贤才难求,实际上都与诗人功业未就有关。这种忧是与诗人心中的志向并存的。他希望自己能够一统天下。正是因为有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他才会一扫前人抒发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想要抓紧时间招揽天下人才,及早建功立业。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曹操的英雄本色。

二、解“忧”的办法

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统一天下。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大败而归。当时,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他忧心不已。

心有忧,就要解。那么,他是如何解忧的呢?

在诗歌的开篇,曹操就提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的“杜康”是酒的代名词。酒虽能一时消除诗人内心的忧愁,但不是一劳永逸的好办法,只能一时自我麻痹而已。在诗歌的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他在这里引用了一个典故——周公吐哺。相传,周公为了招揽天下贤才,在接待求见之人时,即使是在沐浴,也会多次挽束头发,停止沐浴;即使是在吃饭,也会赶紧吐出食物,出门迎客。因此,后人常以“周公吐哺”来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想要消除内心之忧,就必须尽快召集更多的贤才,在他们的辅助下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表达了诗人希望人才能聚集到自己麾下的心情。但“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中的“天下归心”并不仅仅指天下人才都到自己这里来,也指代着诗人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展现出其雄心壮志。

总之,《对酒当歌》和《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都是政治性很强的诗歌,主要是为实现当时曹操的政治目的而服务的。但是,他却充分发挥了诗歌的长处,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的手法,取得了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功业贤才短歌行
短歌行
成员关系对协作提取成绩的影响*
短歌行(组诗)
从《诗经·大雅》看周德的建立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评《短歌行》中典故的运用
五张羊皮
从白居易诗歌中的“麒麟阁”看白居易的思想倾向
《短歌行》涵咏品赏式教学设计
网络上流传甚广的数学题
试论“迷惘的一代”与“建安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