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有效对策探究

2022-05-30 10:48黄小玮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黄小玮

摘 要:文学名著是文学的精华,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人文精神。学生深入阅读名著不仅是语文教学课程的要求,还是提升个人文学素养的需求。文章分析了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的学情,基于教学现状提出了制定教学计划、丰富课堂形式、开拓阅读思维、熏陶德育品行的教学策略,以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名著阅读中汲取人文精神的力量,实现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一、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此前,名著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却总是难以引起师生的重视。部分教师将阅读书目布置下去,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最后教师再着重强调考点让学生记忆,名著阅读的教学便算是完成了。这样的名著阅读教学方式不仅难以有效监督学生完成名著阅读,同时记忆考点这种应试的教学手段也将极大打击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局限其在阅读中的思考范围和方向,限制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要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使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文学名著具备文学典范性,是精选的文质兼美的作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去深度挖掘、思考。基于初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笔者尝试提出以下名著阅读教学对策。

(一)制定阅读计划,构建思维网络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互联网技术为各领域提供了技术平台,突破以往的桎梏,教学课堂中也引进了多种学习管理平台以有效提高班级的学习管理效率。然而随着互联网短视频、短文章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网络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我国未成年网民互联网普及率达94.9%,超三成小学生上学前就用过互联网,首次接触网络的低龄化趋势越发明显。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若利用不当,则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学生心理调节能力尚未成熟,认知能力和自制力不足,容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习惯碎片化阅读和知识灌输,长此以往将逐渐形成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心的不良习惯。

初中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电子产品和互联网的诱惑下,在学习和阅读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因此教师要制定系统的名著阅读计划,由班干部监督学生的阅读进度情况,生生互相督促,慢慢地养成阅读习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入名著阅读的状态,找到阅读整本名著的方法,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在设计名著阅读教学时,要注意细化阅读目标。如在阅读《骆驼祥子》时,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祥子是如何买下第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的?”“祥子丢车后两次喊出‘凭什么时,表达了他此刻怎样的情感?”“你如何理解祥子一定要买车的执着?”等。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效且彼此间有联系,能使学生抓住重要内容并产生思考,最后以问题为线索整合名著的中心内容,借由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经历,感悟到旧社会的黑暗,揭露了底层劳动人民无尽的苦难与挣扎,感叹于祥子最后走向麻木与灭亡的结局。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名著阅读,更深层次地理解书本内容和思想,而不是粗略地看一遍故事情节、记住人物名字。

(二)课堂形式多样,丰富教学内容

文学名著具备鲜明的时代性,部分时代特征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或知识储备为理解文章内容提供帮助,学生在阅读时就会一头雾水。这将会给学生之后的阅读理解带来阻碍,还会成为学生对人物情感代入的“拦路虎”,从而逐渐消磨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对名著形成“艰深晦涩”的印象,出于畏难情绪不愿再主动阅读名著,不利于其今后的语文阅读学习发展。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根据这一学生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以丰富的形式拓展学生知识面,如开展《名人传》名著阅读时,可以向学生展示贝多芬创作的交响曲、米开朗琪罗的雕刻艺术、托尔斯泰的代表著作的电影片段,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这三位名人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为他们对艺术永不止步的追求热情所感染,还能用具有典范性的艺术作品吸引学生的眼球,丰富课堂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开展多种活动,拓展阅读思维

在网络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人们光是接收大量信息便已疲惫不堪,在习惯的驱使下会不加辨别地接受网络信息,对事物的探究精神被慢慢消磨。大部分早已深受网络信息影响的学生也难免形成这样的不良习惯,遇到问题不愿意主动去收集资料、深入了解,而是等着教师在课堂上答疑解惑,全盘接受教师输出的观点。

对于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留出足够的空间去思考、去探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学生留下一道思辨题,不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鼓励他们在课后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辨别、整合信息,如利用权威的信息库、向教师或者长辈请教、采访记录他人的想法等,然后能够主动说出自己的观点,生生之间交流辩论,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如开展《西游记》名著阅读时,选取最具备矛盾冲突的“三打白骨精”这一片段,提问学生“你如何看待孙悟空因三打白骨精与唐僧产生分歧一事?”问题一出,便引起了学生的激烈讨论,大家想法各异:有的认为孙悟空勇于与邪恶做斗争,不被妖怪的外表迷惑,是唐僧冥顽不灵、固执己见;有的认为孙悟空的做法太过激,没有考虑到唐僧的想法;甚至还有的学生从西游记中的佛教角度切入,提出了其中的佛学隐喻。基于班级中热烈的讨论氛围,教师可以举办一个小型的辩论赛,让持不同观点的两者分为正方和反方,然后依次列举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良性的竞争活动符合初中学生期待表达自己的年龄特点。在这类教学形式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提升了学习名著阅读的自信心,在提取原著内容、收集并整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整合信息的能力,加深了对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形象的了解。

(四)借助名著内蕴,熏陶学生德育

新课标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育人功能,名著阅读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能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充足的养料。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生理因素的特点,这个阶段的学生极容易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因此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极为关键,要加强对初中学生德育方面的引导。教师可以将名著内容与德育课程相结合,在德育课堂上引用学生阅读过的人物经历,如《鲁滨逊漂流记》中流落荒岛的鲁滨逊正是凭借着自己以往积累的丰富的生活经验才得以幸存,同时引用鲁滨逊在荒岛上播撒种子、进行种植试验,最终成功种出糧食的文段,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耕种活动,既能亲身感受鲁滨逊种植时的辛勤劳作,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还能从中体悟劳作的艰辛,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又如在《名人传》中深切感受三位极富才华的历史伟人是如何克服生活中的种种苦难,坚持自己所热爱的艺术创作,创造生命价值的意义。在文学名著所传递的积极向上、不畏苦难的价值观念中,学生逐渐形成品德,实现语文课程对学生的有效引领。

三、结语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名著阅读应发挥其重要的作用,提升学生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激发学生阅读时的思辨能力,整合相应的初中课程内容,循序渐进地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合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向,鼓励学生从名著中收获阅读的乐趣。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初中语文教学策略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