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最可爱的人》文本语言组织形式下的家国情怀

2022-05-30 10:48宋惠娟于保东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语言形式家国情怀

宋惠娟 于保东

摘 要 课堂教学具有文本教学与文化教育的双重属性,《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本教学应围绕“有组织的语言形式象征性地表达家国情怀”的核心大概念展开,深挖文本选材的精巧典型性、语言的生动组织性、情感的多重感染性等特质。文化教育应关注对学生家国情怀的精心培育,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中学生的血脉中赓续,达到以文化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 核心大概念 革命文化文本 语言形式 家国情怀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七课,本单元以表现家国情怀的革命文化为主题,以“有组织的语言形式象征性地表达家国情怀”为核心大概念架构本单元的教学框架。该课的教学应在梳理文章脉络的基础上,从文本选材的精巧典型性、语言的生动组织性、情感的多重感染性三个方面体悟传承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

一、课前准备走进历史,厚植情感奠基教学

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以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为弘大历史背景,这与现在的中学生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学生很难贴近文本进行体悟感知。在课前安排学生利用网络、书籍、影视作品等方式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并与同学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抗美援朝历史背景的认知。课前准备任务群如下。

1.查文献。通过网络或书籍查找抗美援朝资料,初步了解文本语言的大背景。关注数据,包括持续时间、参战人数、死亡人数、参加战役数等。关注战争的重要意义,包括国家社会影响和国际影响。思考,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看影视。利用周末观看电影《金刚川》 《长津湖》。假设你是当时的战地记者,你会采访哪一个人物?为什么?你会问他哪些问题?你认为他会如何回答?写一个采访提纲。

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让教育发挥最大的价值。革命文化的历史空间与当下学生有着跨时代的隔阂,要想让革命文化真正走进学生心底,就要注重搭建跨时空桥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拉近历史,搭建学生与文本沟通的桥梁。

本任务群,学思并举,以学生思维延展为出发点,使信息的单向摄入转变为多元多向摄取,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为课堂教学奠定了知识和情感基础。如对抗美援朝战争背景资料的查找,给予数据和影响两个角度的思考提示,引导学生对战争初步感知,学生的初步感受使得摄入信息的同时融入学生情感,给冰冷的数据带来温度和直观的感觉体验。观影时,人物的话语、神情、动作等,使处于历史时空的人物变得立体、鲜活,更具感染力,更容易走進学生内心。同时,让学生以战地记者的角度参与到电影情景中,增强对作者身份的认同感。

在导入授课时让学生相互交流课前准备心得,在思维的碰撞中拓宽学生综合体验渠道,在交流中深化文本背景认知。

二、剖析语言组织框架,理清文脉探析典型性

篇章结构是文本的骨架,是作者编织内容、抒发情感思路的外显表达。剖析文本犹如“庖丁解牛”,熟知文本的“骨骼”结构才能把每一部分完美地剖解。因此,掌握文章脉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围绕“最可爱”,什么是“最可爱”的衡量标准,为什么抗美援朝的子弟兵最可爱的,抓住这条主线就能将文章脉络提炼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以下环节,引导学生梳理文脉。

活动一:字句情深颂“可爱”

1.本文是一首对志愿军战士的赞歌,作者是如何饱含深情赞颂可爱的志愿军战士的?快速浏览文章,找出赞美志愿军战士的语句。

2.魏巍说,在写这篇文章时“就只选择了几个例子,在写完后又删掉了两个,事实告诉我:用最能代表一般的典型例子,来说明本质的东西,给人的印象是清楚明白的,也会是突出的”,本文保留的三个事例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议论抒情往往是作者最直接的情感表露,引导学生关注议论抒情句能很快理清文章脉络。在寻找作者赞颂志愿军战士的语句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让学生对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有整体的认知。

作为一篇通讯,素材的选择、事实的阐述是构思的首要环节,是文章结构的灵魂。魏巍从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火场救朝鲜小孩、与防空洞吃雪战士谈话三件事证明志愿军战士的可爱。三件事的连接是以每个事件后作者的议论抒情语句为纽带完成的。这些语句一唱三叹,勾连照应,使得文章层次清晰、情感真挚。

本文以作者真挚热烈的情感抒发为骨架构建文本,情感是研读文本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梳理作者对三个事件的评价我们发现,作者对于志愿军的称呼由第八段中的“可爱”到第十二段的“最可爱”再到第十四段的“第一流”,是不断深化的。教师通过追问,以此引导学生探究原因,思考事例顺序的不可更改性。

“松骨峰战斗”描写志愿军战士奋勇杀敌,杀敌是作为军人的职责,这种行为虽英勇但不及思想感情打动人心。马玉祥火场救朝鲜小孩发生在打完仗下阵地时,马玉祥没有接到任何命令,却冒着生命危险,两次冲入火场救出朝鲜小孩,映射出中国志愿军不仅英勇作战,而且拥有跨越国界的、毫无私心的博大情怀。“与防空洞战士的谈话”三问三答,流露出志愿军战士甘为人民吃苦、牢记祖国和人民的嘱托、贡献大要求少的爱国主义情怀。三个事例由行为到思想,由外在到本质,让我们从部分志愿军战士身上窥见志愿军战士的整体精神全貌,让我们确信这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

建立在三个事例内在联系的基础上,以魏巍自己的话作为出发点,进一步引导学生体悟三则事例的典型性。三则事例有群体、有个体,有战场上、有从阵地下来时、有休息时,有行为、有思想,覆盖面广,对表现志愿军战士的精神品质有很强的代表性。多一个事例就显得多余,少一个就缺乏完整性。在众多的采访素材中,这几个事例的组合更具代表性。

三、深挖文本组织形式,剖析人物精神内核

文本语言组织形式不仅体现在文章的结构框架上,更体现在语言组织中。紧扣单元大概念“有组织的语言形式象征性地表达家国情怀”的教学更应从文本的描写展开活动设计。

活动二:言行举止绘“可爱”

研读三个事例,从人物言行中体会志愿军战士的“可爱”。

作为通讯,以人物的言行为主要描写内容表现人物精神。在教学中,剖析人物的家国情怀,同样离不开对人物言行的深度挖掘。松骨峰战斗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最悲壮的战斗之一,剖析这部分内容应立足“悲壮”,引导学生抓住志愿军战士的动作进行分析和品读。作者没有用大量笔墨描写战斗的场景,而是用“喊”“摔”“扑”“抱”一笔带过。却把重点放在交代战后烈士遗体情状的描述上,文章抓住志愿军战士遗体的动作“抱”“掐”“摁”“握”“衔”“扣”等词,渲染出战斗的惨烈,在文字中,我们就可以窥见烈士们生前拼死搏斗的壮烈场景,烈士的遗体宛若一尊尊雕塑屹立在我们眼前。朗读中重读动词,引导学生深化体会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痛恨以及他们英勇无畏、顽强不屈的英雄主义精神。

战斗环境是行为发出的先决条件,对战斗形态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更应立足行为所发生的语境。这场战斗时间紧迫、地形不利、敌众我寡、敌强我弱,面对敌人疯狂逃命,严峻不利的环境,志愿军战士的行为更能衬托出其英勇顽强。

作者以沉重、緩慢的笔调写下了他们的名字,给读者传递出深沉的情感:“王金传、邢玉堂、胡传九、井玉琢、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本句应以低沉、缓慢的语调诵读,让学生感受悲壮,感受志愿军战士们伟大的英雄气概。

教师可用第一个事例做示范,让学生自主分析后两个事例。第二个事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动作描写,“踹”“扑”“摸”“拉”“抓”“抱”“跳”“钻”等动作,不仅表现出当时环境的危险,也能体现出马玉祥奋不顾身救助朝鲜人民的国际主义情怀。还有语言描写,“我能够不进去吗?我不能!我想,要在祖国遇见这种情形我能够进去,那么在朝鲜我就可以不进去吗?朝鲜人和我们祖国的人民不是一样的吗?”“不管你哭不哭,不救活你家大人,谁养活你哩!”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的巧妙结合不仅增强了真实感,还体现了马玉祥对敌人的痛恨、对朝鲜人民的关爱,正如作者所说:“他长着一幅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的淳朴可爱。”他是普普通通的战士,是千千万万战士中的一个,他的国际主义精神也是千千万万战士所具有的精神。

第三个事例是魏巍与一名普通战士的促膝长谈,对话是解读文本最先被关注的部分。学生在分析谈话过程中志愿军战士的三答体现了“三观”:为了祖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而甘愿吃苦的幸福观;思念故土却牢记使命,抗美援朝未完成前誓不回国的忠诚责任观;为国为民做出巨大贡献却仅想要一块铜子儿大的“朝鲜解放纪念章”的无私奉献观。在剖析文本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笑”。在“笑”中体会战士的朴实与平凡,他也会觉得苦,也会思念故土,也会有欲求,在爱国情感的浸润下,这些苦变成了乐,化成了淳朴真挚的“笑”。苦与乐的矛盾冲突中,“笑”是爱国情怀滋生出的奉献之花。

与前两个事例塑造的不畏牺牲的英雄形象相比,这个吃雪的战士更贴近于一个普通人,于平凡中见伟大,一个普通人身上却具有如此深沉的家国情怀,这也正是其“可爱”之处。

前两个事例所讲的英雄人物都有着自己的姓名,而这个与魏巍谈话的战士,魏巍是有机会和渠道得知他的姓名的,但作者在写作时,却有意无意隐掉了他的姓名,使得这个战士的形象从个性化的个体泛化为群体形象,每一位志愿军战士都能与他的形象重叠,成为群体的象征。

文章中所涉及的人物是多方面的,除了志愿军的形象,还应引导学生关注“我”的言语表达方式。与“我”对话的是谁呢?是“朋友们”——读者,这样的称呼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我”运用连续发问、反问、设问、反复、排比等手法直抒胸臆地对志愿军战士热情讴歌,营造情感激流,不断激发读者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拓展延伸文本语境,继承精神赓续基因

硝烟已散,精神不灭。“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代仍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中学生在感悟历史的同时观照当下,继承弘扬抗美援朝精神,才是语文课堂应有的使命和责任。

活动三:挖掘当下“新可爱”

“最可爱的人”仅是对抗美援朝志愿军的称谓吗?当代哪些人可以被称为“最可爱的人”?请结合他(她)的事迹阐述理由。

进入新时代,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依旧历久弥新,抗美援朝精神在新时期成为不畏牺牲、默默奉献,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的代名词。一批又一批“最可爱的人”为祖国建设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学生在联系社会现实寻找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时,是对“抗美援朝”精神理解的深化,赋予这种家国情怀以时代的印记。

课堂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的结束,将课堂延续到课下、融进学生的生活中,实现教育效能的最大化。

[作者通联:宋惠娟,山东东营市实验中学;于保东,山东东营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语言形式家国情怀
大学校训文化探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交际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课文的核心教学价值,阅读课堂之本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汉英思维差异新究:语言、表达和文化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抛开繁花锦簇,实实在在、完完整整解读语文文本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