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四因说分析

2022-05-30 12:59周艳艳
美与时代·下 2022年9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摘  要:構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是当前网络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从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出发审视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活动,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从质料因的角度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要依赖经典;从形式因的角度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本质样貌只能来自于传统文学评价体系;从动力因的角度看,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需要多方合作;从目的因的角度看,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需要协调各方目的。

关键词: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亚里士多德;四因说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媒介的审美性研究”(19BZW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亚里士多德总结了早期希腊自然哲学家对事物运动的看法,指出了事物形成和运动的四种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在《物理学》中,他指出,“(1)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事物内始终存在着的那东西,是一种原因,例如塑像的铜,酒杯的银子,以及包括铜、银这些‘种的‘类都是。(2)形式或原型,亦即表述出本质的定义,以及它们的‘类,也是一种原因。……再一个(3)就是变化或静止的最初源泉。……再一个原因(4)是终结,是目的”[1]。一般认为,质料因是指构成事物的原始质料,就好比造房屋的砖瓦;形式因是指构成事物的样式和原型,就好比造房屋的图纸或建筑师头脑里的房屋;动力因是指推动质料变成形式的力量,就好比把砖瓦变成房屋的建筑师;目的因是指事物产生和运动变化所追求的目的,就好比建房屋是为了居住。这四大原因是亚里士多德分析可观测事物的方法论[2]。

如果将当前网络文学研究中的“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活动视为一种文化构建,采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来思考这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可以得到关于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一些新发现。

一、从质料因的角度看,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也要依赖经典

亚里士多德的“质料”是指在事物运动中不变的东西。就“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而言,其所需的材料就是构建过程中不变的东西。这种东西只能是作品本身。因为无论使用何种归纳方式来对材料进行“运动”,作品本身是不变的思考之基。那么问题在于,网络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作品有何不同。

传统文学评价的根基是经典文学作品,从这些经典作品出发,批评家获得自身批评理论的解释力并获得自身的价值。著名批评家布鲁姆在其《西方正典·序言与开篇》的第一句这样谈自己的文学批评和经典的关系:“本书研究了二十六位经典作家,并试图辨析使这些作家跻身于经典的特性,即那些使他们成为我们文化权威的特性。”[3]很明显,经典作品是批评家借以进行批评活动的最佳范本。布鲁姆将莎士比亚、但丁、乔叟、塞万提斯、蒙田、莫里哀、弥尔顿、萨缪尔、歌德、华兹华斯、惠特曼、狄金森、狄更斯、艾略特、托尔斯泰、易普生、弗洛伊德、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卡夫卡、博尔赫斯、聂鲁达、佩索阿、贝克特等26位作家作为西方“正典”文学的经典作家并进行了分析,以此构建自己对文学史的理解。

网络文学评价的根基也是文学作品。然而,这些作品是不是经典,是什么意义上的经典,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传统作家从一开始就不承认“网络文学”一词的合法性,更遑论承认网络文学也能产生什么“经典”了。然而,如果我们放开胸襟,将“经典”不要仅仅理解为传统文学意义上的“经典”,而是“具有典范意义的好作品”,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在网络文学本身的巨量作品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具有典范意义的好作品,比如《甄嬛传》《将夜》《庆余年》《大国重工》《亵渎》,等等。与传统文学作品相比,它们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不足,然而,在网络文学自身的序列中,这些作品可以说得上是佼佼者了。而且,随着这些作品的传播,它们也在不断地提纯、改编,最终可能会形成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作品。通过对这些新的经典作品的把握,网络文学批评就有了自己的标杆,也会根据这些经典作品形成自己的评价“惯例”,最终形成有网络文学活动自身特色的批评体系。

二、从形式因的角度看,网络文学评价

体系的本质样貌只能来自于传统文学评价体系

“形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是事物之所以是事物的“原因”或“本质”。那么从“形式”的角度来看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它的内容、构造方式和呈现方法就是它的“形式”。这个“形式”来自哪里呢?只能是来自于传统文学评价体系。因为文学评价是一个历史性的活动。它不是今天针对网络文学才出现,而是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比如,《尚书·尧典》中的“诗言志”、孔子的“兴观群怨”、贺拉斯的“寓教于乐”、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康德的审美判断力、叶燮的“才胆识力”,等等。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更是将艺术性和思想性作为评价作品的核心原则。因此,构建网络文学批评体系不能忽视上述这些思想资源。不过我们一定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

纵观目前有关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想,有一些评价内容和展示方式正是因为对传统网络文学批评的充分吸收才受到学界的一定认可。如欧阳友权提出的网络文学批评的“树状”结构。他指出,“从‘文学与‘网络的双重属性看,对网络文学的评价既要有‘文学的维度,如思想性维度、艺术性维度,也不可脱离‘网络的评价维度,如媒介维度、产业维度,还需要有二者融合而成即‘网络文学的整体评价维度——影响力评价。也就是说,思想性维度、艺术性维度、媒介性维度、产业性维度和影响力维度,便是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构建时需要持论的基本维度”[4]。在这个评价树中,欧阳友权认为“思想性维度”和“艺术性维度”是核心维度。这两个维度其实也是传统文学批评的核心维度。这充分表明了网络文学批评界对传统文学批评内容的吸收。另外,周志雄在《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维度及构建路径》一文中指出,“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应系统地考评网络文学,应有相应的价值维度、理论维度、审美维度、文化维度、技术维度、接受维度、市场维度,既要注重评价的有效性和通约性,又要能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5]。他着重分析了网络维度、审美维度、商业维度和理论维度。我们看到,其中的审美维度、商业维度、理论维度也是传统文学批评所关注的批评维度。上述两位批评家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他们构建的批评标准(维度)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离不开对传统文学批评的吸收。

三、从动力因的角度看,

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需要多方合作

所谓构建动力分为谁有资格建构和谁在建构,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从谁有资格建构的角度看,按照文学批评史揭示的惯例,批评主体或者是如柏拉图、康德、黑格尔这样的哲学家,或者是贺拉斯、韦勒克这样的文学理论家,又或者是刘勰、圣勃夫这样的文学批评家,都是文学研究的专业人士。网络文学时代之前,他们既有资格又实际通过自己的各种著述实际构建文学批评话语(包括学理基础、批评方法、批评成果等)。但网络时代造成了谁有资格建构与谁在建构之间的差异。有资格构建的可能不屑于构建,而实际的构建者可能并不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构建资格。前者由于传统文学理论家对网络文学不屑一顾,后者则来自网络文学活动的特点:基于开放性的网络平台,与作者互动、评价文本成为技术赋予网络文学读者的天然权力,尤其是读者中的部分人士具有一定的文学理论素养,对作品能够提出一些深刻且精彩的批评(起点、豆瓣等平台有不少精彩的读者评价),他们就成为实际的建构者。

因此,所谓“建构”的活动就不能仅仅是专业理论人士(很多还并不乐意)的事情,还应该考虑这部分读者的意见,吸收他们的批评成果(虽然很散乱)。然而这一活动的困难在于,专业理论人士和读者在文化环境、学理储备、评判立场上有较大差异,很难聚合。大致可以说,身份和学理决定立场,立场决定了批评的角度,批评的角度决定了批评的结果。批评者是什么身份?基于什么立场进行批评?从什么角度进行批评?(学院的理论性角度?官方的思想性角度?还是民间的娱乐性角度?)有这些差异,批评结果往往会有不同。而“评价体系”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普适性,因此必然面临融合不同批评者的艰巨任务。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但这却是将“个人批评意见”转为普遍性批评法则的唯一途径。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者注意到这个问题,提出了多方融合的批判构建思路。如单小曦提出“合作式网络文艺批评范式”。他指出,“一个时期之内(网络文化的一代成长为批评家主流群体之前),要想对中国网络文艺形成切实有效的批评,需要建构学者、作者、编者、读者四方主体合作的批评形态。学者—作者—编者—读者‘四方合作主体已经不再表现为传统现代性那种个体化的自律性的孤立、封闭、凝固的主体范式,而是一种具有‘数字现代性特征的新型主体范式”[6]。陈海在《中国艺术报》中指出,“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需要作者和读者的参与。尊重作家对当代文艺批评的意见,平等对话,充分沟通。弄清楚作家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学评价体系,或者说什么样的评价机制可以激发其创作热情。同时也要照顾读者的审美需要,脱离学术论文的桎梏,使用读者喜闻乐见的评论语言,生动明快地展示自己犀利而独到的评价思想”[7]。上述学者的思路是一致的:与传统批评活动不同,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构建需要多方合作,这样才有充足的动力去完成。

四、从目的因的角度看,构建

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需要协调各方目的

学术研究是为了探究对象的规律,它排斥当下极端的功利性目的。然而,研究者具体的学术研究活动却不是漂浮在天空之上。自然科学的研究往往有明确的功利目的,人文科学也要面向现实,面向生活。因此,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也有自己的功利目的。“目的”涉及的是主体的愿望。网络文学活动涉及四大主体:读者、作者、学者、官方。他们各自的目的不同。

读者的目的是看到好的、免费的作品。他们看起来似乎并不需要什么评价体系。作者的目的是自己的作品受欢迎,名利双收。他们看起来似乎也不需要什么评价体系。尤其是有作家坚持:创作不能理论先行,要遵循艺术审美规律。这样看起来,似乎只有学者和官方需要评价体系。其实不然。无论是读者想看到好作品,还是作者想要创作出好作品,他们都离不开一定的文学批评。有效的文学批评活动会反馈给作者,让他更好地创作。精彩的文学批评作品会吸引读者,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学者和官方是最直接想要评价体系的两大主体。学者基于学术研究的内在发展逻辑而展开评价体系的思考,获得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学术共同体对一部作品进行具有公共性的评判。如果没有一定之规,那么文学评价将成为自说自话,谁说都有理的个人感觉。这样不利于对一部作品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公正的评价。官方往往从规范新兴文艺活动的要求出发,需要用某种文艺规范来对网络文学进行规训,使网络文学作品符合官方的批评要求。

因此从目的的角度,读者、作者、学者、官方构建网络文学批评体系的目的是不一致的。目的不同,想要构建各方都满意,能够被普遍承认的评价体系困难重重。

虽然如此,就如亚里士多德所言:目的是第一位的。虽然网络文学活动各个环节的主体目的不同,但无论是读者、作者、学者还是官方,大家最终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能够构建一个各方都满意的评价机制。什么是各方满意?即通过这种评价机制,读者可以读到更多的好作品,好作者可以被关注和支持,学者可以借此公正地评价,官方可以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学活动。这一最终目标是网络文学批评体系最终有可能完成的根本原因。在具体操作中,也正是有了这一最终目的,各方才能相互容忍、相互协作,构建各方认可的网络文学评价体系才变得有可能。

总之,从亚里士多德有关事物运动的“四因说”来考察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活动,可以从质料、形式、动力和目的等四方面获得如下启发:从质料因的角度看,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不能忽视文学经典的作用;从形式因的角度看,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应该积极从传统文学评价体系中吸收养分;从动力因的角度看,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需要整合多个主体的批评动力;从目的因的角度看,构建网络文学评价体系需要协调各方目的。希望上述啟发能够被学界重视,促进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顺利构建。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张竹明,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2:50.

[2]张文婷.论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D].西安:西北大学,2009.

[3]布鲁姆.西方正典[M].江宁康,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1.

[4]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树状”结构[J].当代文坛,2021(6):4-14.

[5]周志雄.中国网络文学评价体系的维度及构建路径[J].中国文艺评论,2017(1):57-64.

[6]单小曦.合作式网络文艺批评范式的建构[J].中州学刊,2017(7):149-155.

[7]陈海.网络文学如何建构自己的评价体系[N].中国艺术报,2017-08-28.

作者简介:周艳艳,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网络文艺和新媒体美学研究。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网络文学评价体系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诞生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评价体系小改革职业技能大提升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