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学”课堂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2022-05-30 16:07姜冬胡建顺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三学教学设计课堂

姜冬 胡建顺

[摘  要] “三学”课堂这一诞生于一线教学实践的理论甫一问世,就得到了初中数学教学同行的热烈欢迎. 对“三学”课堂的理解与实践,关键在于从理论上建立起对“三学”课堂的正确理解,在实践中形成关于“三学”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以“学材再建构”为基础,要以“学法三结合”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保证,要以“学程重生成”作为评价“三学”课堂教学理论是否落地的重要指标. “三学”课堂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策略可以浓缩为:教师重点分析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思考如何通过学材重构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素材,思考如何通过学法优化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程,最终结合“三学”课堂的基本要求去评价、反思教学过程.

[关键词] “三学”课堂;教学视角;教学设计

对于初中数学一线教师来说,运用一个适切的理论指导自己教学非常重要.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多元特征,随着教育教学理论如同雨后春笋般地涌现,选择什么样的理论成了横亘在初中数学教师面前的问题. 就笔者的观点来看,作为一线教师既不要排斥那些看起来高深的理论,同时也要在一线教学的专家型教师的教学成果中汲取智慧. 江苏省南通市的中学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李瘐南老师,一生致力于“自学·议论·导学”的研究,并提出了“三学”教学思想.

所谓“三学”,指“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生成”[1]. 这一诞生于一线教学实践的理论甫一问世,就得到了初中数学教学同行的热烈欢迎. 如同笔者这样的普通教师,更多的思考集中在如何运用好“三学”理论,如何将这样的教学理论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 显然,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从理论上建立起对“三学”课堂的正确理解,在实践中形成关于“三学”课堂的具体教学策略. 其中,理论理解是前提,而实践策略是关键. 没有前者,后者可能就是盲目的;没有后者,前者则可能是空洞的. 只有将理论理解与实践策略结合起来,那么“三学”课堂教学理论才能在更多的一线教师的课堂上落地生根. 本文就以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平行四边形”教学为例,谈谈笔者对“三学”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究.

“三学”课堂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新视野

教学设计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对某一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进行预设,并且为有可能出现的生成提供预案的过程. 对于“三学”课堂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来说,首先要认识到“三学”课堂的基本架构,即将课堂分为课首个体自学、课中小组共学和课尾全体检学三个有机组成部分. 在此理解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认识到“三学”课堂应当坚持以“让学引思”的教学主张为内核,要在教学中做到教师层面的“让”“引”并重,学生层面的“学”“思”结合. 事实证明,只有通过教师深刻地“让”、精彩地“引”,引导学生学习,引发学生思考,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真实发生、深度发生[2].

这是对“三学”课堂教学理论的充分解释,为一线教师在“三学”课堂的视野下认识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 对此,笔者认为可以形成关键的一个方面的理解: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要以“学材再建构”为基础,要以“学法三结合”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保证,要以“学程重生成”作为评价“三学”课堂理论是否落地的重要指标. 具体来说,“学材再建构”的原则是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将学生熟悉的素材引入初中数学教学,设计出更符合自己所教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教学设计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数学学习方法,领悟了数学思想,那么这样的教学设计才真正体现了其策略性;“学程”是学生的学习进程,是学生认知规律与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有机结合,只有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着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需要的过程不断涌现,那么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

由此综合来看,上述认识就是“三學”课堂视野下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具体教学策略形成的源泉.

“三学”课堂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策略

基于对“三学”课堂教学理论的理解,然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寻找有效策略,教师可以考虑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的视角进行学材再建构,并从“学法三结合”的角度进行学法指导[3]. 由此总结“三学”课堂视角下数学教学设计策略,可以浓缩为这样的内容:教师重点分析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思考如何通过学材重构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素材,思考如何通过学法优化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学程,最终结合“三学”课堂的基本要求去评价、反思教学过程.

苏科版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教学中,首先提供图片让学生思考“图片中有你熟悉的图形吗?”然后给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再介绍平行四边形的记法;在证实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过程中,通过旋转与逻辑推理等方法来证实结论,并且判定“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从教材这样的设计来看,逻辑是清晰的,素材是科学的. 那么结合具体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学材重构时可以这样来设计:

首先,给学生提供平行四边形素材时,更多的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寻找. 如台阶两边的金属扶手、晾衣架的伸缩装置等. 对于初中生来说,如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和讨论,那么学生就会在不断举例的过程中形成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准确认识. 在教学设计中,笔者基于教材重新设计了一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 后来的教学实践表明,无论是学生通过剪切的方法去得到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还是学生用自己手里的笔去搭建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都确实能够促进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表象的建立.

其次,让学生证明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时,可以加一个环节:根据直觉判断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还是中心对称图形. 这样一个设计并不多余,其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本质区别——学生认识到证实轴对称需要的是对折,证实中心对称需要的是旋转;在此设计的基础上,对于证实过程可以采用开放的思路,即让学生通过直观想象或逻辑推理等去证明,只要言之有理、符合逻辑即可. 后面的教学实践表明,有的学生能够根据直观想象,猜想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点是对角线的交点,然后用笔尖钉住这个点去转动平行四边形,发现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重合;当然,有的学生会通过逻辑推理,寻找到证实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方法. 以上两种方法都是学生自主想到的,可以看作教材向学材转变后的一次再建构,是学生在学法探究过程中的有机结合,是学程生成与优化的充分体现.

良好的策略运用保证“三学”理论的延伸

对于新学习与实践“三学”理论的教师来说,首先接触到的一定是理论,即使是观摩相关的课堂,所形成的认识也是一种理论性的认识,只不过这种理论是属于教师的朴素的理论,但正是这种朴素的理论,其对教师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教师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的认识会提升,提升后的认识要想变成真正的课堂教学措施,最重要的一座桥梁就是教学策略.

在“三学”课堂教学理论的视野下,只有有了良好的策略理解与运用,教师才能真正建立起“三学”课堂,才能将“三学”理论延伸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延伸到自己的课堂之上,从而成为促进学生知识建构、优化学生学习与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助力. 在这样的实践中,才能证实“三学”课堂教学理论扎根.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数学课程受到了大量的关注与重视.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需求. “三学”课堂教学理论既是对初中数学传统教学的有效继承,又是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无论是对“三学”课堂的探究讨论,还是学习借鉴,笔者都认为“三学”课堂教学理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其策略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参考文献:

[1] 包丽. “三学”视角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以《三角形(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例[J]. 初中数学教与学,2016(18):20-22.

[2] 陈荣春. “三学”课堂:以“让学引思”为内核的深度学习变革[J]. 江苏教育研究,2017(01):37-41.

[3] 李海涛. 三学课堂:追求有效教学的典范——以“平行线(第1课时)”教学设计为例[J]. 中小学数学(初中版),2016(10):60-62.

猜你喜欢
三学教学设计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初中数学线上教学“三学一练一辅”模式探究
昆山市以“三学三小三结合”赋能党史学习教育落地落实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