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

2022-05-30 10:48张丰
关键词:立德树人

张丰

摘    要:学校是国家课程方案落地的基础单位。依据国家课程方案与省级课程实施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是每一所学校都要面对的课题,也是学校课程领导力的体现。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要遵循规范性原则、操作性原则、引领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学校要立足本校办学理念,分析资源条件,结合学生特点,规划课程体系,提出课程设置、建设、实施与评价的计划,以及组织、管理与保障的部署。同时,学校要在课程建设与开设中做到“坚持德育为先,落实课程育人”“加强体艺教育,促进健康发展”“突出实践课程,变革育人方式”“开设信息科技课程,鼓励创新实践”“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并处理好学段衔接、学科实践学习、跨学科主题教学方面的难点问题,改进学校的教学管理。

关键词:学校课程;课程实施方案;立德树人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和新修订的各学科课程标准。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课程蓝图。学校是《课程方案》落地的基础单位。如何依据国家课程方案与省级课程实施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这是每一所学校都要面对的课题,也是学校课程领导力的体现。

一、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原则

(一)规范性原则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事关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与课程政策的贯彻落实,须切实保证其与《课程方案》和省级课程实施办法要求的一致性,严格落实保底要求。要强调政策的严肃性,有规章即执行,不允许有违背要求的做法。

(二)操作性原则

作为学校层面的实操方案,学校课程实施方案须符合学校实际与工作逻辑,按照教师能看明白、可执行的标准来表述,要贴近实践,不能华而不实、好高骛远。

(三)引领性原则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须体现课程改革的方向引领,基于问题导向分析,建立主动解决问题的课程管理机制。

(四)系统性原则

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须对教育目标、内容和过程有整体把握与系统思考,注重课程、教学、评价、管理、师资与资源支持等方面的统筹兼顾与协同实践。

二、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的基本内容

《课程方案》强调学校要“注重整体规划,有效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开设地方课程,合理开发校本课程”。这明确了学校层面课程管理的原则要求。学校要立足本校办学理念,分析资源条件,结合学生特点,规划课程体系,提出课程设置、建设、实施与评价的计划,以及组织、管理与保障的部署。

(一)培养目标与办学思想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应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出发,明确培养目标与办学思想。学校培养目标可以是《课程方案》提出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原原本本贯彻,也可以是结合本校办学思想对国家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的校本化阐释。

(二)学校背景分析

制订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前,学校需进行本校的背景分析。在对省级课程实施办法的要求和学校的责任使命有准确理解与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学校要对本校的实践基础、师资与生源特点、资源条件、社区环境、形势趋向、困难制约等作客观分析,以积极谋划学校课程实践,也可以借鉴SWOT分析法,分别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挑战)等方面分析内外部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以使工作有的放矢。

背景分析是制訂学校课程规划与课程实施方案的基础工作,学校可以将其简要内容写进方案,也可以做其他文案承载这些思考。

(三)课程设置与建设

学校应依据省级课程实施办法,提出本校课程开设、课时安排与课程开发的计划。

1.要开足开齐规定课程

学校要科学安排每学期授课科目,明确各年级一学年开设的课程门类、课时分配、课程实施要求、评价建议以及教学时间安排等内容。严格控制课时总量和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可以以半学期为单位安排课程,减少并开科目,提高课程密度。

2.要处理好三级课程的关系

大部分课程是国家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设置的,有明确的课程标准和经过审定的教材。但也有没有明确课程标准、相对开放、需要学校进一步建设开发的国家课程,如综合实践活动,还有由学校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开发的、旨在完善育人实践的、供学生选择修习的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这些补充开发的课程须有正确的功能定位与恰当的学习形态。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基于办学理念与培养目标,梳理所有课程的内在逻辑,形成本校课程体系的个性化阐述。

3.要做好课程建设

学校要制订校本课程的开发计划、课程质量内控标准,事先明确拟开设校本课程的定位、目标、内容、方式、评价、资源以及开发路径等。在课程建设时,要特别重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只能在学校层面才能明确安排的课程建设,要允许在学习时间与空间上有所突破,实现更为灵动的学习策划。

(四)课程实施

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应就如何组织开展教学实践有清晰的思路和组织规划。其主要包括学校层面教学管理的组织安排和教师层面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引。

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如何将专家设计的课程转化为教师理解的课程,并进而成为师生实践的课程,是一个创造性劳动的过程。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进行教与学设计(包括作业)、课堂教学与课外指导、学习评价与反馈。要帮助教师高质量完成教学过程,须建立较为完善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此次修订的《课程方案》特别提出“深化教学改革”的四方面要求——坚持素养导向,强化学科实践,推进综合学习,落实因材施教。这些改进教与学的要求,反映了对当前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刻反思。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应结合本校教学实践的基础,将深化教学改革的要求消化,并转化为本校实践推进的计划。要对课程实施的难点有充分的认知,展开深入务实的研究,通过提高教师团队能力,促进学与教的转型,循蹈正确的路径,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与学习实践。

(五)课程评价

在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中,学校要对如何进行学生课程修习的评价有基本的规划。学生课程修习的评价关键在三个问题:

一是“为什么而评”——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如何“倡导评价促进学习的理念,注重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引导学生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生”?《课程方案》已给出了明确的指引:变甄别为诊断,从他评控制为主转向唤醒自我评价、促进内生成长。评价结果的运用是由评价目的与功能决定的。

二是“评什么”——评价内容。是继续“知识立意”的评价,还是转向“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评价?是只重视结果的评价,还是同时注重过程的评价?是唯智的评价,还是注重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评价?

三是“怎么评”——评价方式。如何提高纸笔测验的命题技术,引导素养测评,遏制简单训练,并建立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的机制?如何探索伴随学习过程的评价,推进表现性评价?如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学科特点采用差异化的评价方式与策略?

(六)组织、管理与保障

要将学校课程规划付诸实施,还应事先就组织与保障有周到的考虑,如职能部门的分工协调,师资等人员的任务安排,工作进度计划及监管评价,工作经费预算,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机制与共享平台以及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活动基地等学习空间等的建设与管理等。学校应从人力、财力、物力、空间、机制等方面系统保障课程的实施。

三、学校课程开设与建设的要点

依据省级课程实施办法,学校应开齐开足国家规定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因为这是学校课程规划的底线,是确保五育并举的关键。特别要重视道德与法治、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防止文化课挤占体艺实践课程。具体要点有:

(一)坚持德育为先,落实课程育人

规范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开展体验性学习、启蒙性学习。重视课程德育,落实全学科育人,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二)加强体艺教育,促进健康发展

确保体育与健康、艺术课程的课时,在可能的范围内应增加体育与健康的课时,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结合大课间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在校参加体育锻炼1小时。增加体育项目与艺术实践的选择性,发展学生兴趣爱好,让每个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能较好地掌握2项运动技能、2项艺术技能。

《课程方案》注重艺术课程的综合化,将原来每周各1~2课时平行设置的音乐与美术打通安排,再增加舞蹈、戏剧与影视等艺术实践内容。不同年级的艺术课程开设与修习模式不完全相同。这给学校课程安排留下了很有想象力的空间。

(三)突出实践课程,变革育人方式

“实践出真知。”实践学习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短板。《课程方案》指出,“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这是对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这两门面向所有年级的必修实践课程的强调,也是对其他文化课程实施的要求。学校要“强化学科实践”“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方式的学习”,着力变革育人方式。

要做好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规划、实施与管理,切实保障开展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劳动实践的时间与条件,并开展班团队活动。要加强专职教师配备,组织能全面协调校内各部门的实践课程领导小组和课程指导团队,引領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这两门实践课程的实施,彰显实践育人理念。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学校须落实: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并在其他科目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每学年组织劳动实践周,组织集体劳动与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通过“家庭劳动清单”等形式,指导落实家庭生活与课外活动中的劳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与服务性劳动的经历中,形成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指导、校本实施的国家课程。依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学校应根据办学特色、学生发展情况、可利用的资源进行课程的统筹规划与设计,正确定位课程性质,合理把握课程要素,遵循课程动态开放的特征,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和专题教育的关系,科学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总体实施方案和学年(或学期)活动计划。

虽然,劳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是两门目标各有侧重的必修课程,但两者又有相通之处,都是五育融合的较好载体。《课程方案》要求“劳动、综合实践活动每周均不少于1课时”。学校可在坚持综合实践活动每周1课时的同时,安排劳动必修课程1课时;也可以采用2课时连排,2门课程前后学期分段实施的模式;还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不被削弱、劳动教育也得到加强的前提下,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必修课每周2课时的统筹实施。

《课程方案》独立设置劳动与信息科技课程,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时的比例被压缩了。但是《课程方案》侧重跨学科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所以作为学习方式的综合实践其实正在加强,其强调学科内知识整合与研究性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此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方向,是综合实践课程实施20年的进展,也是其在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发展中的价值体现。

(四)开设信息科技课程,鼓励创新实践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精神,满足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课程方案》将原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课程独立设置,开设信息科技课程,旨在培育现代公民信息素养。该课程1~9年级是一体化设计的,可在3~8年级独立设课,总课时数在95~286的范围内。至于具体在哪个年级每周安排多少课时,可在省级课程实施办法中规定,也可由学校自主安排。学校可以6个年级均安排每周1课时,也可以只在3个年级各安排每周2课时,或者采用其他方案。不过,在不开设信息科技课程的年级,仍要鼓励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实践,促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增加对信息技术的应用。

独立设置信息科技课程,未必是对信息技术的特别强调,但它隐含了加强科技实践的课程改革动向。重视信息科技的学习与应用,还要大力开展科学探究,推进工程与技术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挖掘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学校要高质量开发实践性的校本课程,即结合育人目标,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学校应“注重统一规范与因校制宜相结合,统筹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将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育人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开发应坚持实践导向,采用跨学科的项目式学习,发展学生的兴趣特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选择学习机会、便利的实践体验机会和开放的应用探索机会。

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应是基于综合性与实践性学习方式的学习活动。因此,可允许或鼓励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实施,增加综合性、实践性学习的比重,发挥其在促进学生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体现课程协同的合力。

四、学校课程实施的难点问题

(一)学段衔接

重视“幼小衔接”,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小学一年級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安排必要的入学适应教育,适当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时组织开展入学适应活动,对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进行指导。注重1~2年级课程的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设计。鼓励小学1~2年级道德与法治、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班队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相关内容整合实施,防止低年级并开科目过多而导致小学生适应困难。

加强“小初衔接”与“初高衔接”的研究,探索不同学段课程的一体化设计和实施,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与进阶性,注意学习方式的有机衔接。

(二)学科实践学习

针对当前教学中“重灌输,轻实践”的问题,《课程方案》提出“强化学科实践”的要求。学生依赖刷题训练的方式得来的知识,是无法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要积极开展基于学科实践的学习,改变过去基本都是听中学、看中学、练中学、坐着学的“静态学习”的弊端,强调学科课程的实践性学习,让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增强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本领。

(三)跨学科主题教学

《课程方案》明确提出“统筹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的要求,“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是本次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修订的最大变化之一。尽管教师们能够认同这一改革方向,但其实践落地却有不少困难。这是学校课程实施方案需考虑的要点与难点。

课程综合化是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21世纪初,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积极推进综合课程实验,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科学等综合课程已在全国推开。浙江全域还坚持进行了初中科学、历史与社会的综合课程探索。综合课程值得进一步探索,但全面推广综合课程困难较大。

本次课程方案修订继续坚持“加强课程综合”的原则,要求“统筹设计综合课程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在课程建设上,要“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探索主题、项目、任务等内容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上,要“推进综合学习,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化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这是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挑战。

在各学科课程中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貌似是一个新课题,其实是对原来就有的学科综合学习的加强,同时增加了学习活动时间的刚性要求。它相当于在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的中间地带切入,从推动课程结构变化转为推动教学形态变化。综合学习可以以主题为线索,组织有内在联系的学习内容,促进知识结构化;也可以以项目为载体,依循问题解决的线索,促进学生探究与建构学习。项目学习也是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只是它更强调基于课程标准来设计学习任务。

在学科与跨学科学习中,教师都应进行这两类学习方式的探索,包括学科主题学习、学科项目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项目学习(研究性学习)。在分工上,前三方面主要由学科承担,跨学科研究性学习由综合实践活动来落实。这也是“统筹各门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综合实践活动安排”这一要求的逻辑联系。跨学科主题学习与相关学习实践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五、改进学校教学管理

在以往的课程制度中,教学管理问题提到很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专条论述“加强教学管理”,要求学校:统筹制订教学计划,优化教学环节;健全教学管理规程,落实教学常规管理。落实《课程方案》,制订学校课程实施办法须有改进学校教学管理的视角。

学校要重视对教学业务工作的综合研究与整体运筹,在规范设置课程、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的同时,健全教学常规管理,从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出发,建立和完善备课管理、作业管理、考试评价管理以及课堂教学视导等教学管理制度,落实学生学习指导。学校还要遵守《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要求,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减少考试次数,淡化横向比较,落实过程性评价,不以任何形式公布中小学生考试成绩及排名榜。

虽然学校教学管理具体反映在教学安排与教学常规两方面,但深层次看学校教学管理,却是两个方法论的问题:一是教学管理是综合的教学业务工作,还是仅仅停留在事务管理?二是以控制性的命令约束为主要工作手段,还是以指导性的促进教师能力提升为主要工作策略?这是学校课程实施方案高质量执行的机制支持。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
坚持“立德树人”的有效策略分析
夯实基本功,做立德树人的中职班主任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求新求实求突破 考师考生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