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门槛模型的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与经济增长

2022-05-30 17:03张苗苗
理论观察 2022年9期
关键词:经济增长

张苗苗

摘 要: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土地推动发展的效力减退、以地谋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本文基于面板门槛研究国有建设用地扩张对地方经济的影响,认为经济的发展不能过度依赖土地出让,且不同地区存在异质性。东部地区土地出让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达饱和,而中西部地区出让面积尚小于门槛值,尚可在一定程度增加土地出让,不过由于西部地区土地禀赋条件相对差,土地使用效率低,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始终较小。

关键词:以地谋发展;国有建设用地出让;经济增长;面板门槛模型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9 — 0077 — 08

一、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机制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土地的数量是有限的,但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土地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土地扩张来源之一是低价出让工业用地推动工业化,其二是高价出让商住用地助推城市化,这使得土地成为主导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1-3]。

国内外学者经过多年研究得出建设用地增加对地区经济增长是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在有的地区表现为促进作用,而有些地区表现为抑制性或是二者之间关联性很弱[4]。一方面建设用地的扩张对地方经济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经济增长与城市用地面积扩大的关系一直得到多位学者测验[5-7],刘守英[8](2012)認为中国独特的以地谋发展模式,在过去30年间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学者(尹锋等,2008;姜海等,2009;Cela,2019)[9-11]从不同角度论证建设用地规模扩张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重要贡献,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在因素。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12](2011)认为若土地要素若过度被重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就会面临挑战。杨继东等[13](2020)基于1998—2014年全国31个省的数据,认为通过土地财政维持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田文佳等[14](2021)构建了一个城乡多部门模型,研究发现城乡转型过程中过度扩张会损害经济增长。总结而言就是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以及土地问题的诸多潜在因素累积,依靠土地为推动力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同时区域不均衡的问题突出,东中部地区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普遍低于西部地区[15]-[16]。

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建设用地规模不断扩增,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要素市场化和资本化的过程[17]。以下通过对2001-2016年全国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金变化状况(图1左)以及出让金占GDP比重(图1右)的分析,发现在此期间出让金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性。自2001年以来,建设用地规模在波动和结构转换中趋于快速扩张,可能原因是随着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推出,用地规模需求增加,土地出让金也连年快速增长。尤其自2008以来,土地出让金呈现出强劲增长走势。在达到2013年的高峰后出现明显降温,这是因为国家开始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建设用地审批愈加严格。

目前学者对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面积之间的关系测验较少,并且研究中多采用简单线性回归方法。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之上基于2009-2017年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国有建设用地扩张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为政府部门制定科学的土地政策奠定基础。

二、模型构建和变量说明

(一)门槛模型的构建

Hansen[18]于1999年首次介绍了门槛模型(threshold regression),该方法克服了主观设定结构突变点的偏误。该模型实际上相当于分段函数,即门槛变量qit小于门槛值τ时,门槛变量的系数为γ1;qit大于τ时,系数为γ2,见下(1)式,Xit为核心解释变量,I(·)为示性函数。

Yit=γ1XitI(qit≤τ)+γ2XitI(qit>τ)+μit+εit(1)

本文在Hansen的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基础上,借鉴郑思齐等[19](2014)以及刘守英等[20](2020)的研究,设定如下形式的门槛回归模型:

Yit=γ1landI(land≤τ)+γ2landI(land>τ)+λXit+μit+εit(2)

(二)变量选取

土地资源推动地方经济主要通过城市建设用地宽供应拉动经济发展,这主要体现在GDP的变化上,因此选择GDP代表经济发展水平。选择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面积(land)为门槛变量((2)式),检验土地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

本文的控制变量Xit选择如下:1.人均GDP:

采用人均GDP衡量当地人民生活水平;2.政府干预程度(SRC):本文采用地方公共财政支出与地区生产总值(GDP)的比值衡量政府干预程度;3.对外开放程度(Open):使用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根据当年汇率换算后)占GDP的比重来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高低。4.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3_gdp):根据其他学者的研究和指标的实际含义,用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反映城市的经济结构。

(三)数据来源

本文基于2009-2017年全国242个地级市数据①,所用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中国国土资源统计年鉴》以及一些统计公报。其中剔除掉了新疆、甘肃、青海等个别西部省份的存在大量数据缺失的城市,因该模型要求样本为平衡面板。不同地区存在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差异,故将样本数据分成了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检验其建设用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差异②。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详见表1。

三、实证分析

根据门槛回归分析的要求,设置网格搜寻点数,并借鉴Hansen(1999)的“自举法”检验。若检验样本确实存在门槛效应,则进一步估计门槛回归结果。本文使用Stata16.0统计软件,通过反复抽样300次迭代次数重复检验得到结果。如表2是城市建设用地出让对经济发展的门槛效应。

表2显示的是全国、东部和中部、西部以及中西部地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门槛的门槛估计值以及置信区间。首先进行门槛个数的检验,结果表明:全国的建设用地出让面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1%的水平显著具有双重门槛,但不存在三重门槛;东部和中部地区仅分别在5%和10%的显著水平存在一重门槛;西部地区在1%的水平存在双重门槛;中西部地區存在一重门槛。

根据以上的门槛个数,根据式(2)进而得土地出让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如下表3表示以GDP为因变量的门槛模型参数估计结果。

首先在全国层面的模型,国有建设用地出让面积对GDP影响的门槛值为1112.42和2448.80公顷,当该地区的建设出让面积小于1112.42公顷,其对GDP的拉动系数为0.62;而当面积介于1112.42~2448.80之间时,对GDP的拉动系数为0.25;而当超过第二个门槛值后,影响系数仅为0.002且不显著。显然随着城市建设用地出让面积的增加,土地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力在减弱。表明经济的发展不能过于依赖土地出让,地方政府通过土地维持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持续。

分区域来看,城市建设用地对GDP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异质性。东部的城市建设用地对GDP影响的门槛值约为1085公顷,未达到门槛值前,建设用地对GDP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数达到0.69,高于全国均值;而当超出这一值后,系数接近0且未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过度出让反而不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观察东部地区的数据,发现其多数城市出让面积已超过1085公顷,说明东部土地出让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消失,未来不能过度依靠出让土地来提升经济。

中部地区模型中,城市建设用地对GDP影响的门槛值为2461.16公顷。城市建设出让面积小于门槛值时,GDP会随着土地出让面积的增加而增长,观察中部地区的数据,发现该区域大多数城市土地面积尚未达到门槛值,表明中部地区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其建设用地面积。

西部地区对GDP影响的门槛值为2505.96公顷,高于全国和东部地区的值,这也与西部地区有更广袤的土地面积相关。西部地区的土地出让面积小于该值时,建设用地面积与GDP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通过对比西部地区的土地出让数据,发现西部绝大多数城市出让面积小于2505.96公顷,表明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出让仍显不足,目前尚可扩大其建设用地出让面积。但要说明的是,本文涉及到的西部样本城市(主要是陕西和四川各地级市、重庆市等)不够全,可能并不能很好的代表西部地区的整体状况。

在中西部地区的模型中,城市建设用地对GDP影响的门槛值为2789.26公顷,与西部地区的面板回归结果近似,这是因为抛去数据缺失的样本,本文涉及到的西部样本城市经济发展好于西部平均水平,所以门槛回归近似中部地区回归结果。中西部地区土地出让面积小于2789.26公顷时,建设用地与GDP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当出让面积大于2789.26公顷后,城市建设用地对GDP的显著正向影响消失,表明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有限的。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近些年来国家为了刺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在政策上偏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但由于土地禀赋较差,效国不甚显著,我们也可从表3中qit的系数观察到,中西部地区的土地效率低于东部。

根据以上面板门槛回归结果,得出全国(图2左上)、东部地区(图2右上)、中部地区(图2中间靠左)、西部地区(图2中间靠右)、中西部地区(图2左下)门槛估计值在95%置信区间的似然比函数图,详见图2。由检验结果可知:以上地区的门槛值均是真实有效的。

四、稳健性分析

考虑到单一指标测度可能存在的片面性,本文重新使用国有建设用地成交价款衡量门槛效应,构建如下(3)式含有国有建设用地成交价款的模型以对模型进行稳健性分析。检验以城市建设用地出让金收入为门槛变量时,建设用地出让面积对城市GDP的影响。根据(3)式的门槛效应显著性检验见下表4。

Yit=γ1landI(LP≤τ)+γ2landI(LP>τ)+λXit+μit+εit(3)

表4是国有建设用地成交价款对经济发展的门槛估计。可以看到,全国的建设用地成交价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东部、中部、西部、中西部地区分别是双重、双重、一重、一重门槛。即均对经济发展具有门槛效应。

表5表示以GDP为因变量的土地出让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估计结果。发现各变量的系数尽管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作用方向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全国层面的模型依然表明增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对GDP的拉动作用是逐渐下降的;东部地区的分析对GDP由显著的促进作用到系数接近于零且不显著;中西部地区目前出让面积还未达到门槛值,还可在一定程度上还可增加土地出让面积,不过土地效率低于东部甚至全国平均,同时要着力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根據以上面板门槛回归结果,得出全国(图3左上)、东部地区(图3右上)、中部地区(图3中间靠左)、西部地区(图3中间靠右)、中西部地区(图3左下)门槛估计值在95%置信区间的似然比函数图。由检验结果可知:以上地区的门槛值均是真实有效的。

总而言之,稳健性检验结果再次说明,地方经济的发展不能过于依赖土地出让,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宽供应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力虽存在区域异质性,但均表明该种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长期难以为继。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2009-2017年24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了中国国有建设用地出让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了在采取不同的土地出让策略下对地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转变。实证研究表明:(1)在全国层面的模型中,城市国有建设用地对地方经济增长的门槛值为1112.42公顷和2448.80公顷,超过第一个门槛值1112.42公顷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是下降的,说明依赖土地谋发展终究是难以为继的。(2)分区域来看,城市建设用地对地方经济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存在异质性。首先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出让面积已超出门槛值,土地拉动经济的效力已消退;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出让面积目前尚在门槛值以下,未来还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增加国有建设用地出让。但由于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系数较低,故依然不能过度依赖出让土地来发展经济。

过度增加土地出让反而会抑制地方经济增长,这一现象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土地扩张在一定时期内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如果任其不理性的扩张,也必然会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建设用地出让与其广袤的面积相较仍显著不足,且土地的使用效率低,虽然近年来国家为刺激西部地区的发展,也一直在用地指标上向西部倾斜,但是绩效不佳,土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系数较小。

启示各地要因地制宜,合理制定用地和经济政策[21],若规模过大,不仅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减弱,还可能会出现抑制作用。各地区发展阶段不甚相同,中、西部地区总体上还能有限的增加土地出让以推动经济增长。建议要进一步协调经济发展和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提高建设用地使用效率,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本文还存在个别潜在的局限和问题。由于个别省的基本指标有缺失,尤其是西部经济不发达城市,所以本文关于西部地区的结论可能不能很好的吻合实际问题,未来可以通过收集数据或者通过其他指标对结论进行进一步检验。

〔参 考 文 献〕

[1]蒋省三,刘守英,李青.土地制度改革与国民经济成长[J].管理世界,2007(09).

[2]陶然,陆曦,苏福兵,汪晖.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J].经济研究,2009,44(07):21-33.

[3]王媛,杨广亮.为经济增长而干预: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策略分析[J].管理世界,2016(05).

[4]Song W. Decoupling cultivated land loss by construction occupation from economic growth in Beijing[J]. Habitat International, 2014, 43(43):198-205.

[5]赵可,徐唐奇,张安录.城市用地扩张、规模经济与经济增长质量[J].自然资源学报,2016,31(03):390-401.

[6]姚青,舒帮荣,雍新琴.淮海经济区城市用地全要素生产率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J].长

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28(08):1823-1832.

[7]欧阳晓,朱翔.中国城市群城市用地扩张时空动态特征[J].地理学报,2020,75(03):571-588.

[8]刘守英.以地谋发展模式的风险与改革[J].国际经济评论,2012(02):92-109+7.

[9]尹锋,李慧中.建设用地、资本产出比率与经济增长—基于1999—200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的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8(02):13-27.

[10]姜海,曲福田.不同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响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01):70-75.

[11]Cela Tomor,Ramadani Ibrahim. Construction coefficient in the settlements of Gllogoc Municipality(Republic of Kosova)[J].Bulletin of Geography:Socio-Economic Series,2019, 43(43):

[12]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城市化、财政扩张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1(11).

[13]杨继东,崔琳,周方伟,赵文哲.经济增长、财政收入与土地资源配置——基于工业用地出让的经验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41(08):29-43.

[14]田文佳,程宇丹,龚六堂.基于土地视角的中国城乡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21,21(03):909-930.

[15]党秀静,杨丽.土地财政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研究——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31(04):64-69.DOI:10.19676/j.cnki.1672-6995.000027.

[16]黄文彬,王曦.政府土地管制、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21,44(08):131-153.

[17]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自然,王宏淼,袁富华.资本化扩张与赶超型经济的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10,45(05):4-20+122.

[18]Hansen,B.E.Threshold effects in nondyna-

mic panels:estimation, testing ,and inference[J].Journal of Econometrics.1999.93(02):345~368.

[19]郑思齐,孙伟增,吴璟,武赟. “‘以地生财,以财养地——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 2014,(08):14-27.

[20]刘守英,王志锋,张维凡,熊雪锋.“以地谋发展”模式的衰竭——基于门槛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20,36(06):80-92+119+246.DOI:10.19744/j.cnki.11-1235/f.2020.0087.

[21]王翔宇,高培超,宋長青,陈小强,王成新.不同尺度下城市用地扩张与经济增长的脱钩关系——以山东省为例[J].经济地理,2021,41(03):97-104+125.

〔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经济增长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人力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的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