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微课策略及课程思政的实践分析

2022-05-30 17:36杨如丽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9期
关键词:高校体育微课教学课程思政

摘  要:在“五维”教育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日益完善的今天,更多的高校体育工作者开始将“课程思政”和微课教学作为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思路,并提出诸多切实可行的执行理念与策略。文章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围绕“体育教学中微课策略及课程思政的实践分析”这一主题,分别就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微课使用和课程思政建设两个方面提出策略性建议,旨在帮助学生以更良好的状态和更高的效率开展多元学习,助力他们早日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高校体育;微课教学;课程思政;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27-0105-04

高等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输送高级人才的任务,最应体现出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和渠道多维性。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定义不断丰富,道德素养和社会价值观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元素;与此同时,随着教育信息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教学模式陷入“有心无力”的窘境。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很多高校体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没有真正树立起“课程思政”意识,对体育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缺乏基本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这些教师对于体育也存在着“唯线下主义”的片面认识,没有认识到微课教育在体育工作中的巨大应用价值。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培养,而且会对专业教学成果的扩大带来反作用。

一、微课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微课与其他行业相互融合时展现出独特的优势,有的甚至还成为其核心竞争力。在教育方面,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微课的应用对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数字技术的动态演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实现思政教育目的。运用微课可拓宽学生的接触面,丰富学习资源,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1]。

(一)依托微课教学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

1. 授课方式的信息应用

在室内教学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可在讲解体育理论知识或展示运动项目动作要领时,利用微课教育平台的视频展示或伪实景投影功能进行虚拟视觉教学;而在室外教学课堂上,高校体育教师可通过便携设备还原上述内容的场景操作流程,以此来对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学习提供更为精细、直观的指导。授课方式的改变,能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且微课也具有反复观看的优点,学生可对自己掌握不好的要领进行多次观看,从而提高自身的体育综合能力。

2. 教学管理方式的信息应用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日常训练、考核成绩的管理也是高校体育教师的重要工作内容。对于这些工作的开展,高校体育教师同样可借助微课教育平台附带的数据整合功能来进行,将学生的各项体育条件和考核成绩以数据的形式导入平台或软件的数据库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完成对各项信息的可视化整合。这与传统统计方法相比既节约了时间,也使统计结果更准确,方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二)依托微课教学实现教学内容多元化

1. 融入多角度体育知识和技能教学

对于很多体育项目来说,其中的知识和技能既有固定的“硬性内容”,也有“见仁见智”的“软性内容”,而后者常常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理解和条件做能动的吸收。高校体育教师要正视这一事实,在学生完成课内基本教学后,还要建议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接触并尝试更多关于“软性内容”的教学讲解,并从中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知识信息。

2. 融入多类型体育项目教学

在学生通过微课资源开展自主学习时,高校体育教师不要对学生具体的学习项目过多干涉,应当在保证基本专业课程教学和训练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通过一些关联项目的学习实现专业素养的联动提升,同时帮助学生形成更多具有个性化成分的体育运动项目素养[2]。

二、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一)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树立学生的体育精神

1. “拼搏进取”的强者精神

几乎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都蕴含着人们“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这些追求从本质上来讲便是一种成为强者的渴望——这也是体育魅力的集中体现。高校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端正学生的学习和训练心态,引导他们将运动當作一个展现自己力量和技术、彰显自己能力和魅力的舞台,鼓励他们在运动中不断为自己树立超越的目标,号召他们勇敢面对、克服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从而磨炼出顽强的意志和永不服输、敢于超越的豪情,最终树立起“拼搏进取”的强者精神。

2. “公平至上”的规则精神

一场富有参与感和观赏性的体育比赛必然要以规范全面的规则作为存在、开展的前提,否则就违背了体育精神中最为核心的“公平至上”原则。高校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之前首先强调比赛所应遵守的规则,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规则来活动;当发现有学生在活动中存在违反规则的行为时,教师不要直接予以制止,可通过反向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感受破坏规则可能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令学生深刻体会到规则在“约束”自己的同时也在保护自己、成就自己,从而使学生真正意识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

3. “友谊第一”的尊重精神

体育之所以能够在如此长的发展历程中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绝不只是因为它所具有的对抗性、竞争性,更在于它所表现出的“友谊第一”的人文主义情怀——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甚至可以被看作体育精神的核心。高校体育教师要在开展教学时不断完善对学生尊重精神的培养,借助一些细节性环节的安排或温馨片段的记录、展示来引导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所具有的“温度”,帮助学生在挥洒汗水、追求胜利的同时也体会到源于人与人之间尊重的涓涓暖流。

(二)在课程教学中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念

1. 对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塑造

虽然“体育无国界”,但体育可以成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一块绝佳阵地,而爱国主义对于点燃学生心中通过参与体育事业而“为国争光”的火种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结合这一点认识,高校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学习和训练时,应当引导学生将目光从运动项目本身上升到体育事业中,向学生宣传发展体育事业对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国际影响力以及优化国家的国际形象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为学生介绍一些我国优秀运动员凭借过硬的实力和良好的作风在体坛上为祖国争得荣誉的事迹,以此作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有效手段,让学生将对体育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热爱有机地融为一体。

2. 对学生集体主义情怀的塑造

由于传统体育思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和训练时,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竞技水平,也经常喜欢在团体表演性质的活动中一味地彰显自我,这对于他们集体主义情怀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当在充分考虑学生能力以及训练的进度、目标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增加团队体育模式在日常教学、训练中的比重,多组织学生和不同的搭档打配合,一方面增进学生间的情感和默契,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团队配合技法,继而实现其技术素养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双向完善。

3. 对学生荣誉感的塑造

人之所以拥有崇高的道德,就是因为人的心中有着荣辱分明的判断标准,都渴望通过自己的行为来获得无上的荣耀。高校体育教师要在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的荣誉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看待,无论在日常练习、阶段性考核还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比赛中都要培养学生的“仪式感”意识,对成绩优异、进步较大或有着其他突出表现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表彰和必要的奖励,让他们能够切实感受到运动以及自身的努力拼搏所带来的荣誉感、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增强他们继续奋进、不断超越的精神动力。

(三)在课程教学中构建学生的健康心理

高校体育教师应以各种运动作为载体和手段,引导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他们良好的自信心,并对未来的个人发展形成更为明确的打算和规划。具体来说,高校体育教师可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认真观察、发现学生的强项和进步之处,及时对他们提出表扬和肯定,同时对学生的技术性问题做进一步的指导;而当学生在练习中表现出消沉的状态时,教师也要予以必要的关怀和鼓励,依托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生理和心理调节功效来帮助他们摆脱不良情绪的干扰,重新发现生活和运动中的美好[3]。

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利用微课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借助线上微课形式开展理论精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

绝大多数非对应专业高校生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能力、思维模式或者认知习惯等方面并不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很难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保持全程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这一点在涉及一些理论知识密度较大的技法课程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在进行一些涉及较多概念性内容或核心知识点的课程教学时,高校体育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主要的教学阵地转移到线上平台,依托微课这种具有显著课程要点集中呈现优势的线上教育模式,利用视频等更具感官作用效力的形式来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信息。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将在多感官资源的充分挖掘和作用發挥下表现出更高的效率,缩短课程知识从多元载体到学生脑海中的思维路径,同时优化学生的理论学习体验,以起到事半功倍的理论教学效果。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为准确地学习有关“篮球比赛阵位”方面的知识,教师可利用网络资源制作或直接下载现有的微课视频,以图块化的形式来表现不同类型的篮球比赛常见阵位,并通过模拟比赛推演或者互动视频教学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各类篮球比赛阵位的概念、形式、优势、短板以及对每个队员的赛场要求等。通过微课形式,让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有更详细的理解,这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有着巨大的作用[4]。

(二)依托线下互动活动组织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是获得了教育界公认的至理,自然也适用于体育教学。高校学生大多处在身心发育的“进行时”,有着较强的通过实践活动实现自我成长的必要性,同时在主观意愿上也有着较强的自我表现、价值创造诉求。高校体育教师要尊重并顺应这一客观事实,在通过微课等形式开展线上理论知识讲解的同时,还要将相当规模的资源投入对学生线下实训的组织和指导中。在开展这一项工作时,高校体育教师要突出对小组合作和互动模式的应用,以在线上理论教学阶段预留或设置的问题为主题,安排学生结成不同规模的小组围绕主题开展对应的实践训练,促使学生在彼此合作的状态下完成对学习成果的深度理解、二次吸收和灵活整合,同时引导学生实现各自认知成果、思维经验和操作技能的有效流通、交换。另外,这种线下训练还能够为学生搭建起更具表现感的自我展示平台,更好地激发出他们的参与诉求和训练潜能。

如同样是对篮球比赛阵位方面的教学,教师可将之前在线上微课教学中提出的诸如“封板防堵”“全场送球”或“远断反攻”等赛场上的项目活动作为主题,按照“强弱搭配”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五人小组(也可以“三人篮球”的模式取代),鼓励学生利用训练机自行尝试、磨合不同阵位在执行主题项目时的优缺点。在这期间,教师也要参与到活动当中,一方面为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提示,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学生的训练进度和表现来搜集对应的信息,为后续的线上辅导准备翔实参考。

同时,体育赛事是彰显体育魅力和活力的主要舞台,更是培养、展现参与者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载体。很多体育比赛都是集体性的,需要个人的优良体育素养和团队的默契合作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基于这一认识,高校体育教师要根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进度,并结合学生的能力和趣味取向,有意识地组织一些团体竞技类项目的竞赛,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彼此配合来共同拼搏、争取胜利,使学生的情感和默契在活动中得到进一步增进[5]。

(三)融合雙项教学开展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共同进步

高校学生大多处于快速成长期,每个人在多个能力方面均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且这种差异很难通过人为手段完全消除。出于对这一事实的尊重,高校体育教师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中均要体现出对学生个性化条件的必要考量,一来依托线上教学的便利性随时随地获取、分析每个学生的课程学习信息,并借助线上平台和软件制作电子学情档案;二来依靠线下教学的把控性对具有不同学习特点和水平的学生展开分档、分类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最终实现带领全体学生同步发展的预期目的。

例如,对于竞技足球这一难度较高的板块,教学时教师可在线上授课的过程中根据知识讲解的进度安排一些远程模拟检测,通过系统反馈而来的学生知识复述速率和准确率,大体了解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和个体理解状态,并在下课后借助大数据软件将这些数据整合成体现不同学生课程学习水准的档案表;在线下指导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分别实施具有不同侧重的引导,以赛场环境下队员间的精准传球和边场带球作为针对薄弱生的训练重点,而对整体情况较好的学生则可将指导层级提高到对方防线的穿插突破等模块高度。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主要策略外,高校体育教师还要突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对“立德树人”教育宗旨的践行作用,依托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彰显体育精神和体育魅力的镜头,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体育作为一种普世文化所蕴含的“正能量”;同时,教师还可在线下教学中进一步挖掘小组合作模式的德育资源,扩大学生的合作范围,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感受到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价值和乐趣等。

可见,在体育教学中利用微课,既能起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同时也在体育教学中践行了课程思政,让思政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体育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最大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

参考文献:

[1] 王捷.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中微课应用研究——评《大学体育:微课版》[J]. 中国高校科技,2021(07):111.

[2] 阴甜甜. 基于微课的线上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构建[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10):37-39+88.

[3] 王珍. 微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4):71-72.

[4] 闫坤. 论微课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才智,2017(28):18.

[5] 陈富荣. 大学体育教学中微课的应用思考[J]. 考试周刊,2017(69):112.

[6] 张国栋,王晓塘. 微课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0):337.

(责任编辑:邹宇铭)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体卫艺专项重点课题“新时代慕课、微课融入体育课程思政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编号:T-b/2021/25);2021年校级教育教改研究课题“新时代课程思政融入《瑜伽与健康生活》教材创新实践研究”(课题编号:JYJG202110)。

作者简介:杨如丽(1977—),女,硕士,金陵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高校体育微课教学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的意义及方法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微课在高职人体机能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