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 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初探

2022-05-30 10:48张丽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2年9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张丽

[摘    要]责任担当意识的有效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更好地完成社会发展所赋予的使命。初中生不仅要有作为学生的学习责任担当意识,还要有作为学生的家庭责任担当意识,更要有作为社会一分子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对学生自身来说,要有为满足自身发展所具备的自身责任担当意识,初中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是从学生的日常各科教学开始,尤其是道德与法治教学。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责任担当意识;社会担当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就是从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有效利用道德和法律的手段完成学生行为意识的约束作用。初中的责任担当意识也需要道德和法律的有效指引,告诉学生什么是责任担当,作为初中生必须要有哪些责任担当。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有效渗透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学会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负责,让学生能够在未来更好地发展,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一、学生的学习责任担当意识

学习责任担当是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的体现,也是学生对于教师教学负责的体现。提高学生的学习责任担当意识,不辜负教师和家长的教育,更好地完成自身能力的提高,在学生学习责任担当意识中,要进行学生的终生学习意识的培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不只是作为学生该做的事,它是社会参与者都要完成的事。从社会上的不同角色参与、不同社会地位出发,引导学生了解学习对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学生利用学习来丰富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公司职员利用学习来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公司领导利用学习来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等等。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不受年龄限制的。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开始,就要学习适应社会环境;渐渐婴儿长大了,变成幼儿,又要学习说话、走路等;慢慢地到了上学的年纪,就开始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生活技能的学习;然后步入社会以后,又要进行人际交往以及适应社会复杂环境的学习;直到退休离开工作岗位,人的一生都是在学习中度过的,学生要有一个终生学习的基础认知。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学习,只要有供我们学习的内容,我们就可以展开学习的过程。

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学习新天地》这节课的教材内容,教育学生要学会利用生活经历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使用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还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力。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担当意识,教师必须要以身作则,有效利用自身职业生涯中的不断学习,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让学生了解,虽然教师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经验,但还要进行不断地学习,不断吸收当下最前沿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以便能够跟得上教育的发展,跟得上教学的节奏。如當下教学中情境教学和活动教学,就是通过教师不断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学生最受用也是学生学习效果最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看到教师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可以给学生带去源源不断的动力。教师除了传道授业,也是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因此,教师要以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为例,教会学生承担学习的责任,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完成学习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

二、学生的家庭责任担当意识

家庭责任担当是初中生作为一个家庭中的个体,发挥自身家庭效用的有效体现。提高学生的家庭责任担当意识,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责任担当意识,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关爱老人的责任担当意识。由己及人,从自己的父母出发,感受社会中所有老人的不易。在家庭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中,要完成学生对于父母的宽容理解、分担家务以及为父母分忧的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形势下,快节奏的发展使得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时间和精力来陪伴自己的子女成长。这并不是他们所愿,他们想给子女提供一个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就必须牺牲大量的时间,进入社会打拼。这就使得当前的学生大多在只有晚上才能够和父母长时间地相处,而父母由于一天的工作疲劳,又没有精力陪孩子,这就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极大地不平衡,让学生失去了存在感。教师要充分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让学生能够理解父母的行为,感恩父母对自己的付出。在自己的课余时间,完成适当的家务活动,不仅能够减轻父母的负担,还能够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教师利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教会学生在家庭中如何扮演好家庭的一分子,及时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父母之忧,一部分来自社会的压力,还有一部分来自孩子。对于孩子的成长不能够亲自陪伴,对于孩子的生活习惯和生活品行的养成不能给予时刻的指导,对于孩子的学习不能给予重要的关注等,这些都是孩子给父母带来的忧虑。通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生活习惯、生活品行进行有效的教育,让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也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培养学生为父母分忧的意识。

教师要通过挖掘教材内容来完成学生的家庭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亲情之爱》讲解的就是家的意义,家不仅是身心的居所,更是心灵的港湾。虽然社会上每个家庭的相处模式都不尽相同,有的和谐美满,有的磕磕绊绊,但是这些都是爱的体现。在家庭中,我们要尽情地体验亲情、享受亲情。教师在《爱的碰撞》这个环节的讲解中,可以举例来讲述这个环节的内容。教师可以以自己为例,讲述一个发生在自己和孩子身上的事情,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感受教师的良苦用心,然后把这种情感延伸到自己身上,就能更深刻地体会父母口中的“我们都是为你好”的正确含义,理解父母确实是为自己好,只是因为生活经历不同,导致出现一些生活上的争端。教师可以给学生几分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想一想未来应该怎样和父母相处,让父母也能够了解学生的想法,拉近父母和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引导,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谅和发现父母的不易,进而提升学生的家庭责任担当意识,让学生做好家庭中的角色,减少和父母之间的冲突,增加和父母之间的和谐快乐,在家庭中营造一个更和谐幸福的氛围。

三、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学生要意识到自己在社会发展中充当的角色,并能够好好地利用这个角色,来完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社会责任担当不仅是学生对于社会责任的正确认识,更是学生对于社会义务的有效完成。伴随着社会发展,衍生出学生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通过有效完成社会责任担当,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纵然是微不足道的,但却是必不可少的。

在社会发展中,必然会有一些道德意识薄弱的人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也有一些人利用道德绑架来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这些都是不道德的事情,作为初中生,要通过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给社会上的人进行或多或少的影响。从学生自身出发,完成道德观念的切实执行。对于法律的传播,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学生优势,在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完成法律意识的传播,如交通法规的执行。另外学生也要学会使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生命安全。正确认识自身的未来发展,为社会发展增添一些力量。学生作为社会发展中坚实的后备力量,在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中,要进行学生参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的渗透。教师利用道德与法治的有效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优秀的法律意识,让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能够在道德和法律的约束范围内完成。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更优秀、更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让学生把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为学生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要通过丰富教学形式来完成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社会生活》这节课让学生对社会责任担当有一定的认知。教师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是社会的一员,自身的发展必须依托社会这个大背景。学生的成长是在社会中完成的,并从社会中获取了社会生存技能。学生未来的发展更是要在社会中完成,并在社会发展中展现自我价值。教师可以积极组织一个实践活动,如“我的社会生活”,让学生依据这个主题进行社会生活的观察活动,然后讓学生写一个观后感,把自己在观察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感受都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感受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感受社会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自己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针对社会发展应该出一份力。这就是学生思想观念的提升过程,让学生学会为社会做一些小事,利用自身有限的能力,积极地参与社会建设之中。让学生产生良好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然后让这种意识陪伴学生成长和学习,让学生能够找到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能够顺着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

四、学生自身的责任担当意识

学生自身的责任担当意识是学生对自己负责的具体体现,培养学生自身的责任担当意识能够提高学生对自我价值的高度认知。从学生未来发展方向上给学生一个积极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不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又或者是对自己,能够有一个更好的交代。遵纪守法是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基础目标,也是学生更好生存和成长的重要保障。遵纪守法给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正是这些规章制度的约束,才能给学生创造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平台,让学生有更好的发展。培养学生自身的责任担当意识,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质。有效地完成这些精神品质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在担当自身责任的过程中,更加勇敢、更有毅力。在学生肩负自身责任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坎坷和挫折,精神品质的培养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事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这也是学生自身责任担当的重要依据。学生自身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发展以及社会地发展。自身发展是对学生自身价值的一个有效呈现,社会发展是学生对社会给予学生的培养和教育的反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社会中学习、并回报社会这样的一个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让学生自身的责任担当意识更好地作用于学生服务社会的学生自身发展理念,这也是社会教育的终极目标,为社会发展持续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活力和力量。

教师要通过完善评价体制来完成学生自身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发现自己”的学习中,教师利用这节课的学习,教育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己。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更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够给自己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保障。教师在讲解完“发现自己”以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开展一个“发现自己”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利用学习内容,对自身做一个全面地评价,然后教师再引导其他学生针对这个学生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自评和他评的方式,以及教师的及时总结和整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这时教师再进行讲解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让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责任。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名人事迹,来引导学生提高自身的责任担当意识,名人事迹经过历史的淬炼,其中融入了后人正面的、负面的评论。让学生在学习名人事迹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地认识一个人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需要自身最坚韧的意志力以及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坚定决心,才能让这个人走到最后。因此,学生时期对于自身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欲望,也能够激发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教师要有效地利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挖掘教材内容、丰富教学形式以及完善评价体制出发,创新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并积极地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进行深层次地渗入,让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完成自身对学习、家庭、社会以及自身的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切实地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价值的有效体现。

参考文献:

[1]潘攀.新时代背景下初中道德法治课对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研究[J].文渊(中学版),2021(3):1457.

[2]刘鑫.浅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32):101-102.

[3]曹婷.基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提升学生责任担当的实践研究[J].生活教育,2021(12):38-40.

[4]吴长乖.试论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J].情感读本,2021(6):25.

[5]朱宇钧.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学生责任担当素养的路径探析[J].教育,2021(44):31-32.

(责任编辑:吕研)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
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时政引入策略分析
创新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优化
用PPT及微视频搞活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