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2017-09-22 10:41徐启海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师生互动

徐启海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一大批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如“自主学习模式”“活动式教学模式”“小组完成任务型教学模式”等。纵观其核心都是围绕新课程改革的主题——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众多一线教师也充分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通过对话与交流,创设能引导学生愿意参加、积极参加的教学情境,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对话、沟通、探索的平台。但是实践越多困惑越多,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往往存在于形式与表面,不能使“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落到实处。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讨如何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营造动态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师生互动;动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40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情感的变化,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学生得以健康的发展。可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构建有效的师生互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兴奋、愉快的状态,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学会敢于在课堂上表明自己的观点。通过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课堂教学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且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培养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有重要意义。

一、精心准备教学设计,注重互动环节

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备课,因此,教师重视备课环节,对于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师生互动是必要的。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时就充分准备,才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最大限度的提升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发现教材中那些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表演活动来展现教学的内容,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示出来。如在上《网上交友新时空》时,笔者课前根据教材内容并结合生活实际,准备了的小品,把针对网友的邀请见面后可能出现的情景让学生展示出来,让大家真正懂得了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需要慎重,从而达到本课教学目标。这种方式把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实现了快乐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一过程包括:一方面是重新组合那些原来的经验知识,另一方面是要形成新信息的内涵。在课堂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很多因素如性别、喜好、空间位置等都会对生生互动产生影响,学生的兴趣爱好性别如果是相同的,或者是位置靠得比较近,就会有更大的可能有互动行为。对此,我们教师应该运用这些互动规律,让学生有合适的健康的积极的互动。如《男生与女生》这一课中讲到优势互补时,我们可以把全班同学分为男生和女生两个小组讨论,男生组讨论在日常班级生活中女生可以为男生做什么,女生组讨论男生可以为女生做什么?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一下子就提起来了。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懂得,男生女生各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对方的优势,做到优势互补,促进自我完善和共同发展。当然课堂讨论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既有小组讨论,又有自由讨论,也有师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互动参与的同学要多些,广泛的人际交往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活跃。所以,教师应该经常设计人数较多的课堂讨论小组,人数界定在10-12人最好。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参与教学互动

道德与法治课不只是单纯的知识性的活动,也是情感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 “亲其师,信其道”的心理效应,强化师爱的作用,建立对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把教师当朋友,学生才能真正参与教学互动。在传统课堂上,教师是权威,学生是服从者和接受者,要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实际需要的是师和生之间平等、信任。因此,师生互动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努力构建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师生的交往中,要求教师从传统的教师观念中走出来,要改变自己的角色,要由不对等的权威转变为平等的交流者。允许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师生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争论辩,讨论,各抒己见。在课堂学习中,要尽力营造轻松、愉快、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种氛围下,心情会舒畅,学习思维也会变得更加活跃起来了,才能多次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无论学什么知识,都会变得有趣。我们要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只有充分调动师生互动的作用,才会让学生的潜能得到释放。

三、创设教学情境,搭建师生互动的平台

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有助于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信息的有效传递。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增加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趣味性和理论联系实际性,这样既避免道德与法治陷入枯燥、乏味,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无意识心理,调动他们的认知潜能,从而高速掌握和消化所教的学科知识。教师应设计和营造教学情境,用情景结合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了解上课的内容,产生探究的欲望。每次上课前,笔者都会准备一些与当堂课相关的电视电影、歌曲、小品、新闻材料等。比如,在上《少年有梦》这一课中,笔者运用多媒体教学列举一些因为有梦想而成功的例子,比如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成功的那一段接受媒体采访的视频,张海迪的故事等,让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有梦想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学生内心世界里有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他们带着对新知识学习的渴望和好奇,迅速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为师生互动的展开创造了良好的开端,有利于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随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互动教学实践的深入开展,对师生互动的理论探索日益完善,而实践操作层面也在不断做细做实。但如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这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技能和教育智慧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从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情感、心理、专业素养等各个方面,来促使师生互动的实现,要把握好互动的时机和方式;要正确處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留“白”,为课堂的精彩生成打好铺垫。

(作者单位:云南省楚雄州姚安县龙岗中学 675300)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师生互动
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