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环视细看

2022-05-30 10:48李征红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形容词背景对象

李征红

摘要中学生作文突出的问题是“空洞”。材料的无序和表达上的苍白,呈现出的作文常是:选材摊大饼式地求大求全,什么都想写;缺少真实情境,没有具体有力的事例细节支撑;表达好用概括性词语,缺少过程性描述,点到即止。想要突围走出作文的空洞,不仅需要写作技巧的指導,更重要的是写作思维和智慧的培养。

关键词作文聚焦背景过程写作能力

叶圣陶精辟地指出:真正地教育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生活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开始写作吧》作者雪莉·艾利斯说:作为一名作家,最难的任务就是淘汰那些把我们引向上百万个不同方向的素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故事,这些故事藏在心中,等着我们去发掘。写作就是收集删选和锤炼生活中闪亮素材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作家而言尚且艰难,更不用说是初中生。所以我们的写作教学更多地要关注“前写作”。写作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凝视”,通过聚焦写作对象、环视写作背景、细看写作过程的凝视,观察者才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体。

一、聚焦写作对象

写作的第一步应该是看到。一个人一件事可能在我们面前出现100次,如果不注意,就不能进入我们的视线。而有些人有些事只碰到过一次,却会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作文空洞的根源就在于:辨别不出要写什么。不知道写什么很多时候其实是不知道选择什么。一来现实中纷繁复杂的生活,常会让人恍若置身“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花海,失去辨别能力。二来生活是连续的。一篇文章却是在这样连续不断的生活过程中挑选一个重点来刻画。写作上的看到,是有意识地注意和发现,也是写作者的心灵化、情感化、思维化地看。注意地看是写作的第一座门,凡是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

纪昌学箭的故事形象地再现了从看见到聚焦的过程。纪昌向神射手飞卫学射箭,飞卫先让他练习不眨眼睛,再让他练习视小如大、视微如著。刻苦训练后,纪昌看虱子如车轮一般,看其他的事物都如山丘一样大!不同于匆匆扫视的看,看到和聚焦是定睛凝视,它的潜台词是区别、捕捉。能看到花海中,这一朵玫瑰与那一朵玫瑰的区别,能捕捉到这一朵花的与众不同的独特处。

这聚焦的过程就是寻找写作对象的过程,一旦写作对象确认了,方向素材就有了,就能规避“不知道写什么”和“什么都想写”的问题。也正是在聚焦中,提纯了情感,变得对一朵玫瑰情有独钟。大家作品《背影》《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荷叶·母亲》《老王》《台阶》《散步》都直接聚焦人生最难忘的瞬间。我们仔细品味这些文章中的这样的瞬间,我们会惊讶地发现,时间是短暂的,又是永恒的。是流逝的,也是凝固的,以至于某一个瞬间总和自己的命运紧密相,让我们的生命每每回想起这样的时刻总会不由自主地深情涌动。

具体到写作中,可以聚焦到某一特定事件的特别时刻。这样的“特别时刻”里蕴藏着自己真正的生命故事,常常是很多故事的合集,也通常是情感爆发点。它可能是看落日的那一刻;在桥头和爷爷告别的那一刻;在树叶上刻上我们在一起的那一刻;当骊歌响起的那一刻;也可能是“百日誓师的时候,读完爸爸写的信,抬头看见爸爸满头白发的那一瞬间”;“刚出生的妹妹握住我的手指的那一刹那”;“刚和弟弟吵完架,他脸上挂着泪,分半块巧克力给我吃的瞬间”。

也可聚焦到一个特殊的地点。如:凤凰树下,回家的列车上,在新修的校门口……还可以聚焦到人物的一处特质。例如:最会削铅笔的妈妈,双鱼座的好朋友,抠门的姥姥等等……时间不舍昼夜地奔逝,可总有一些时刻让自己停下来。不断地寻找让自己生命停下来的时刻,是对自己写作素材最好的盘点和凝视。

感人心者莫乎情者,找到了深情涌动的时刻,就几乎找到了初中作文的核心价值。这些人生一个特点事件的一个瞬间的追问,既是让学生从生命生活中盘点,更是整合人生故事,让学生成为真正创作者的开端。

二、环视写作背景 1.树立读者意识

中学生写作的时候往往有一个误区:认为自己写了读者就能理解。所以即使捕捉到具体写作对象,可却没有能力再现真实清晰地情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读者意识。写作不是作者的独语,而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如果写作心里装着读者,表述的时就会觉得没有那么多理所当然。通常倾诉的对象越具体真实,行文时越容易有表达的欲望,真情更容易流注到文中。

在日常审题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对宽泛模糊的题目稍作修改,加活生生的倾诉对象,就会使陌生的题目更容易驾驭。譬如,广州中考题《改变一点点》,若把写作对象定为:“给低年级的同学”“20年后的自己”“坐在最后一排的后进生”……写作对象一旦确立,表达的闸门也会大开。

2.明确背景意识

这种“以为自己写了读者就能理解”的误区,也常使学生的作文表述背景模糊,让读者不得其解。写作都是特定的时空背景的具体表达。通过聚焦寻找到的与众不同的玫瑰在不同背景下,表现的意义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同样的人物、事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形象也有很大的区别。

《新闻报道与写作》的作者说“不使用背景材料,几乎没有什么报道是全面的。”背景是写作中一个重要的要素。它是对事件和人物的说明注释,提供了人物行为活动的背景,交代了事件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同时又可以补充事实,增添情趣,让读者更快地走进文本。

同样一篇以“奶奶做的一碗咸汤”为主要事件的作文,背景不一样,塑造的奶奶的形象也是大相径庭的。(1)生病还坚持给我做汤的奶奶;(2)抗疫期间以居委会为家的奶奶。(3)痴迷刷抖音的奶奶。生病坚持给我做汤的奶奶,看到的是把晚辈放在心上,细致入微让人感恩的奶奶;为了抗击疫情一着急把汤做咸的奶奶,可以看到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奶奶;痴迷抖音,把汤一不小心做咸的奶奶,看到的是一位与时俱进,时髦潮流的奶奶。

环视背景是把读者放在心上,在读者和自己的生活之间架设了一条沟通的桥梁。虽然背景信息虽然大都只是寥寥数语,却能打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隔膜,让彼此都能置身其中,更具感染力。

三、细看写作过程

即使选择了写作对象,心里装着读者,背景交代清楚。不少学生的作文读起来还是不生动,不吸引人,是因为不少学生停滞在儿童思维和语言上。儿童思维和語言的典型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常用抽象笼统的词语,尤其是事件过程和感受偏好使用概括性强的形容词和动词。如果能细看过程,可以发现把概括性强的形容词和动词,描述和分解开来,文章顿时会生动丰富很多。

1.巧用描叙

维果茨基说:“抽象概念往往被翻译成具体行动的语言。“明智”一词是指,当我热的时候,不要站在穿堂风中。”事实上,当读者阅读一篇文章时,如果没有嗅到、尝到或者触摸到词语,那么所有的形容都是不能打动人的。

《西游记》用儿童语言可以描述为: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殊不知,整个西游记吴承恩用了93回百万字来描述千辛万苦!形容词是延展性特别强的词语,把形容词转化成具体地描述,反而能更形象地再现事物特点,让人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李逵是《水浒传》中耳熟能详的人物。李逵出场时和戴宗、宋江同在琵琶亭上吃酒。他先是“便把手去碗里捞起鱼来,和骨头都嚼吃了”接下来又“便伸手去宋江碗里捞将过来吃了,又去戴宗碗里也捞过来吃了,滴滴点点淋一桌子汁水”。通篇施耐庵未着一字点评,可是李逵头脑简单、莽撞粗鲁的形象却跃然纸上。可见,描写记叙比形容更能使文章丰满充实!

把形容词具体化为故事、情境,可以增进理解。故事越多,情境越丰富,理解越广泛越深刻。形容词正是在被赋予鲜明的个人理解时,它才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而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感受。

2.动词分解

动词有很强的表现力,因此被称为语言中的宝石。阿·托尔斯泰说过:“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因为如果一个人从马上爬下来、从马上跳下来、从马上飞跃下来和从马上啪嚓跌下来——这全是不同的动作,是描写人的不同状况的。因此,必须首先找到能说明物体准确动作的准确动词。

古今中外的许多作家都是十分重视动词的提炼的,李白的“举”头望明月、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都是动词运用得准确精妙,可谓一字传神。一个“举”字,勾勒出露浓之夜,忘却寒冷,痴痴望月思乡的诗人形象。一个“闹”字再现了百花争艳、蝶飞蜂舞的生机勃勃的春之意境。一个“绿”字,把春风拂绿江南的动景,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统编版教材中的:鲁迅写孔乙己“排”出几文大钱;背影肥胖的身子向左微“缩”;母亲“扑”了过来;“排”“缩”“扑”都是大家们津津乐道的妙笔。

尤其使一系列的动词连用,常常能以一当十,能够生动地再现情景,让读者身临其境。

沈从文小说《生》中六十岁的傀儡戏老人,在烈日下表演。沈从文把钻进傀儡的动作,分解成:“他把傀儡扶起,整理傀儡身上那件破旧长衫,又从衣下取出两只假腿来,把它缚在自己裤腿上,一切弄妥当后,就把傀儡举起,弯着腰,钻进傀儡所穿衣服里面去,用衣服罩好了自己,且把两只手套在假腿里,改正了两只假腿的位置”。用“扶”“整理”“取”“缚”“举”“弯”“钻”“罩”“套”“改正”十个动词连用,把老人生之艰难形象逼真地描绘出来。把人物不易流露的内心世界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极具感染力!

美学家朱光潜说:字上的含糊,是因为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表面上看像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动词的分解既能减少写作的神秘感,又能让学生学会凝神细视生活。

陶行知先生形象地形容教育如桶开矿,泥中含金,金中有泥。开矿者取泥内之金,去金中之泥,然后成为贵品。写作更是如此,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真正写作困境,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生活上起了变化,才算教育上起了变化。

写作看对象、看背景、看过程是教学生不断凝视的过程,这种凝视让学生向外部扩张知觉的同时,又引导学生向内自省观察。在不断挖掘自己的过程中,生活才不是浮光掠影,回忆才不是淡淡的影子,才能形成真正的写作观察能力!

[作者通联:福建厦门集美中学]

猜你喜欢
形容词背景对象
神秘来电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认识形容词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