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

2022-05-30 18:39陈健茹
师道 2022年9期
关键词:师者英才讲台

陈健茹

“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

——广东省第十一届师德主题征文活动优秀作品选刊

编者按: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的通知》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有效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省教育厅委托广东教育杂志社组织开展了主题为“赓续百年初心,担当育人使命”的第十一届师德主题征文及微视频征集活动。经各地各校逐级遴选推荐、网络查重、专家评审,共评选出师德主题征文获奖作品408篇,微视频获奖作品36个,优秀组织单位20个。本刊选刊部分获奖文章,以飨读者。

时光荏苒,恍然如梦,蓦然回首,自己竟在教师这条路上默默摸索了六年,渐渐完成了从一名师范生到一名教师的身份转变。这些年来,我享受过为人师者的乐趣,亦尝过为人师者的不易,更是参悟过为人师者的迷障,直至如今,渐渐拨开云雾,见得月明。

一、入障:初心尽碎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孟子所云人生三乐之一,大抵为人师者都有这样一个美好而奢侈的愿望,我也不例外。

走上三尺讲台最初的那一年,我曾无比期待自己接手的第一批“英才”能在自己的“传道授业解惑”中成为璀璨的未来之星。于是,我单纯地憧憬着学生能在我的指导下轻而易举地理解每一篇课文,期待他们能通过勤奋学习获得满意的成绩,希望他们未来不仅能学富五车,还能踏实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然而,这些如同一个个梦幻泡影,在从教的第一年里便已被“雨打风吹去”。

犹记得那一年,师范院校毕业的我在当地的教师招聘考试中落榜,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在一所外来工子弟学校暂时安定下来教初中语文。那年的9月1号,我不再是学生,而是以教师的身份走进教室,踏上讲台,开始了这条漫漫教师路的跋涉。然而,怀揣着美好的期待踏上讲台没几天,我便发现,台下坐着的那群学生并非自己想象中那样渴望知识,他们大多无心听讲,连开口读课文的都屈指可数,课后真正完成作业的寥寥无几,成绩更谈不上有什么光彩!更有甚者,当你费尽心思想要去感化那些“问题学生”,伸出手去想把他们从不思进取的泥沼中拉出来时,他们不仅无动于衷,甚至甩开你的手,宁愿沉沦。即使你苦口婆心地找其促膝长谈,却仍撼动不了他们的心。

直至今日,我仍能清晰地回想起当年第一次被学生气哭的情形。那是学期末的一天,上课铃声已经响过许久,我走进教室时,学生仍在座位间追逐打闹。那一刹那,我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爆发,拍着讲台,冲着他们大声呵斥。接着,看着他们无所顾忌的冷漠面庞,我瞬间感到了莫大的悲哀和委屈。那是我第一次被教师这个职业的孤独感和无力感深深击中,忍不住夺门而出,恍恍惚惚走回办公室。回想自己这一年来的付出和努力,泪水突然间就如断了线的珠子般不受控制地滑落。残酷的现实如此讽刺地给我泼了一大盆冷水,让初为人师的我热血凉透。我质问自己,究竟是哪里出了错?为何这40平的教室里,我们师生间的距离竟远得让我无法跨越?到底教师这条路是不是真的适合自己,路漫漫其修远兮,又是否值得我“上下而求索”?

大概是听到了我隐隐的啜泣声,同事递过来一张纸巾。她耐心地开导我,以她多年的经验提点我:教书是一场盛大的修行,孺子可教也好,朽木不可雕也罢,他们带给你的欣慰抑或折磨,都将是你漫长的教书生涯里必经的历练,也终将会成为你一路成长的“养料”。我似懂非懂地记住了她这句话,平复了情绪后既委屈又无奈地重回教室继续去上课。

二、悟障:重拾初心

时光如逝水,匆匆而过,一年后我终于在招教考试中入围,按名次被分配到一所城中村小学教书。或许真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吧?在经历了最初满心热忱的破碎之后,我才逐渐明白,对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种人生乐事,得之我幸,不得之时也该学会坦然接受,然后尝试去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们共同成长。如此,也算是践行了孟子所言的另一人生乐事——“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了。

城中村学校的学生质量如何可想而知。可是,这难道就可以成为一个师者放弃奋斗的理由吗?为此,我捫心自问:何为师者?又该如何去“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每一个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甚至需要用整个教学生涯去探究才能给出答案。

来到新学校,我竟被安排教一年级。面对一群调皮的小孩,我一下子懵了,手足无措——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没有成型的行为习惯,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一年级新生身上的一切都纯白得如一张未曾晕染过的宣纸,而我又从未接触过,该如何入手才不误人子弟?

这些担忧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看惯了这群纯真的孩子每天笑靥如花的模样后,我内心才渐渐地明朗起来——身为人师,我的奋斗目标不应该只是考卷上那冷冰冰的数字,而是教会这群纯白如纸的孩子如何在人生的画卷上绘出更丰富的色彩,教会他们如何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温暖和美好,学会快乐而健康地生活,期待他们能真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想通这些后,我豁然开朗。

我告诉自己,他们或许不是所谓的“英才”,但说不定是未经雕琢的璞玉。直至今日,我与这批学生已经一起学习了六年。六年的时光里,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故事,创造了属于我们之间的美好回忆:第一次带他们出去秋游,第一次六一儿童节陪他们游园,第一次辅导他们参加元旦汇演取得第一名,第一次上公开课他们认真地配合我,第一次收到家长的肯定评价……那么多值得铭记的“第一次”激励着我,也见证了我们一路的成长。

当然,有欢笑就必然有失落。面对不尽如人意的成绩,我满心的失落与无助;总是强调安全规范,却总有孩子不撞南墙不回头;面对总是收不齐的作业,背不全的课文,我曾多次情绪失控地在课上大声批评;面对班上的后进生,我付出的努力和耐心仿佛打了水漂……那么多烦心的事,那么多无可奈何的瞬间,仍时不时地冷却我从教的热忱和激情,但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失落与重燃间,我终于渐渐明白了当年同事提点我的那段话。无论如何,我尽守自己为人师者的职责,传授他们知识,包容他们的过错,指引他们成长的方向,见证彼此一路走来的收获。即使没有令人惊喜的回报,但只要他们能每天甜甜地微笑、健康地成长,而自己也能获得心理上的坦荡和满足,那便是最好的回报,也是最大的成功了。

回溯和这群学生一起走过的六年,我由衷感谢这群忠实的小粉丝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他们给了我很多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感谢他们带给我的烦恼和挫败,一次又一次地让我跌倒又爬起,让我逐渐拥有了“降妖除魔”的技能,更加坚定地,一步一个脚印,朝前方走去。

三、破障:初心不违

如今的我已渐渐明白,教育的目的就是唤醒孩子们的发展潜力、领悟能力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美好情感。我需要做的,便是努力提升自己,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

责任编辑 晁芳芳

猜你喜欢
师者英才讲台
诚聘英才
我只说给月光
爱在讲台
陈俊玲 师者应有“常流水”
师者风范
招揽英才
招揽英才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江枫:诗人气质 师者襟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