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指向深度学习

2022-05-30 18:43鲍笑利
江西教育C 2022年9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双减小学英语

鲍笑利

摘   要:“双减”政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动作”,它强调教学质量的“增”与学生课业负担的“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落实“双减”政策,不仅要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还要反思课堂教学质量,从“教学生学”到“教会学生学”,提高学生“学”的能力,让学生学得有自信、学得成功、学得开心。为此,本文从“设置教学情境、优化问题设计、任务驱动教学”三个角度着眼,就如何以深度学习助力“双减”,扎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分享自己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   “双减”   课堂教学   深度学习

“双减”政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动作”,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举措。“双减”强调教学质量的“增”与学生课业负担的“减”,也就是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切实落实“双减”政策,不仅要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还要反思课堂教学质量,从“教学生学”到“教会学生学”,提高学生“学”的能力,让学生学得有自信、学得成功、学得开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相对于强调“知识本位”的浅层学习,深度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全身心体验及主体参与,主张学生在丰富的学习体验中产生深刻的学习理解与真实的情感共鸣;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析、理解、建构知识,并主动解决问题;强调学生关键能力与高阶思维的发展,指向核心素养的落地。深度学习与“双减”政策的初衷不谋而合,都突出了“素质育人”的教学理念,主张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习负担,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从“设置教学情境、优化问题设计、任务驱动教学”三个角度着眼,就如何以深度学习助力“双减”,扎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提质增效”的教学目标,分享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设置教学情境,引发真实参与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在英语课堂中,教师首先要能静下来思考:“如何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对此,教师首先要能精准把握班级学情,准确地了解班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班级学生最近喜欢玩的游戏、讨论的话题、喜欢看的读物等,关注学生的英语生活,寻找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结点。此外,教师要坚持情境化的教学模式,营造真实、具体、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多样化、多维度的情境活动,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感知,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共鸣与主体参与,有效激活课堂的“学”,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4 Hobbies这单元的Story time时,笔者在课前利用视频软件录制了一小段采访,采访内容聚焦单元主题“hobbies”,并以学生熟悉的教师为对象。在采访过程中,教师热情地跟學生分享了自己的爱好:

I like reading and watching films.

I like singing and swimming.

I like running.

I like cooking and drawing.

在这个视频中,笔者引导学生关注句式,并提取其中的相关动作,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单词时态的变化。随后,在视频采访的基础上,笔者切换到“My hobbies”的话题,引导学生以直播的形式向各位教师分享自己的爱好。通过这个趣味互动,笔者激活了教学主题,嵌入了词汇教学,并引发了学生对话题的讨论与交流。

二、优化问题设计,关注思维过程

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基本保障。“双减”背景下的英语课堂应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文本背后的主题意义,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优化问题设计、创设问题语境、开展有意义的思维训练,指导学生在主动发现、质疑、分析、批判与评价中不断深入文本,探索英语学习的奥秘。在问题的预设中,教师要提高问题的思维含量,既要有对基础知识的提问,又要有基于主题的深挖与拓展,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与生长点进行有效追问,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挖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发散性。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 At the snack bar这单元的Story time板块时,笔者以问题驱动学生的阅读探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语篇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在热身环节中,笔者借助希沃白板,以“大胃王”的闯关游戏,引导学生在猜食物的过程中,投喂“大胃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阅读的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主动关注问题,逆向思考:“怎样询问别人想要什么?”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概括句型,了解句式的用法,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意义建构。在应用环节中,笔者以问题驱动学生的阅读探究,既给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又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表达的空间,帮助学生从阅读走向表达,指向高阶思维能力的训练与发展。

三、任务驱动教学,发展学习策略

深度学习重视整合化、生活化和结构化的学习方式。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学方法,从注重知识的讲解与传递,转向注重方法的指导与训练,以探究性的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指向学生的深度学习,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释放学生的学习能量,给予学生语言实践与运用的空间。在设计教学任务时,教师要精心设计相对应的学习支架,以学习支架为学生的自主或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教学支持,以支架建构知识框架,提供有效的学习示范或学习指导与建议,如对话支架、语篇支架、问题支架、思维导图、合作指南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方向性、目的性。教师还应以任务驱动教学,以支架提供支撑,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有效发生,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及学习策略,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3 Our animal friends这单元的Cartoon time板块时,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趣味绘本故事All about animal babies,以绘本任务推动阅读实践。在解读这个故事的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拼图阅读的形式,以阅读单为学生提供阅读支架,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拼图阅读的形式,主动解决阅读单中的相关问题。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动物妈妈们如何照顾自己的宝宝,在阅读中,笔者引导学生聚焦“How do animal moms take care of their babies?”这个问题,围绕绘图及文本展开探究。在阅读中,笔者指导学生找出动物妈妈照顾宝宝的关键词,如“carry their baby、teach how to get bugs、lick her baby、feeds the baby”等,思考“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animal moms?”这个问题,并在思考中,为妈妈赋予更多标签,如teacher、helper、doctor等,从而深化学生对故事主题的认知,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笔者通过主教材与绘本故事的有机融合,扎实训练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迁移在Story time板块中学过的与动画相关的词汇及句式,促进学生的迁移运用。

总之,“双减”政策的关键不仅在于学习负担的“减”,还在于教学质量的“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回归学生本位,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关心他们“怎么学”“学得怎么样”“是否有收获”,以学生的“学”衡量课堂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英语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朱雪珍.双减政策下如何提高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效率[J].校园英语,2021(47):242-243.

[2]杜晓萍.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索[J].学苑教育,2022(14):64-6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王浩小学)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双减小学英语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