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2022-05-30 10:48徐建英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腊八粥写作能力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中,加强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更是促进学生核心素质发展的必然举措。

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读与写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通过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世界,通过写作强化学生的学科思维。从语文教学视角出发,语文阅读与写作互补互依、融合一体,语文教师将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可以通过写作带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实现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双提升。

二、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不足之处

1.读写教学目标模糊,教学主题不明确

目前,有的教师在引导学生语文阅读时,存在着阅读素材选择盲目、阅读心得总结片面等问题。小学生处于思想启蒙的初始阶段,也是阅读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语文阅读素材的选择直接影响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有的教师选材盲目、缺少对学生阅读心得的指导与督促,导致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效果不理想。语文阅读教学缺少阅读主题的设定,会导致学生语文阅读过于盲目。语文教师不能一味地强调学生阅读,而忽略对学生阅读方法的传授。同时,小学生因年龄小、学习经验不足,对书籍的理解能力存在着较大差异,这就需要语文教师通过创新方法给予讲解与引导。

2.读写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参与感较差

就目前阶段而言,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中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在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有的小学语文写作课程的开展依然是单独实施的,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融合度不高。学生在进行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没有积累写作素材的意识,语文阅读与写作的关联性不强;另一方面,有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其教学内容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阅读素材的选择与学生的生活感受衔接不完整。更重要的是,语文阅读是一个学习积累的过程,关键在于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懂得在阅读时联系生活,从阅读中获取对生活的感悟,从生活中感悟阅读知识。由于读写教学与学生生活衔接性不强,导致语文教学难以发挥实质性作用。

3.读写教学内容局限,缺乏实践活动的实施

读写教学内容直接决定着小学生学习的方向与结果。就目前阶段而言,有的学校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仍然局限于课本,缺少对教学素材的有效拓展。教师的思维有一定的限制,不能根据语文课本的内容进行教学主题的拓展,从而导致读写教学效果不理想。不仅如此,有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思维与理念局限于固定层面,教学模式较为程序化。另外,在读写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地点大多在语文课堂上,缺乏校外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三、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的路径

1.借助多媒体,提高教学实效性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需要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将教室的多媒体设备作为读写教学的媒介与重要工具,通过读写教学内容的创新化设计,采用视频、图片、音乐等方式,将语言文字转换得更加形象,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及声情并茂的阅读世界,可以真正体会到阅读的意境。例如,在进行《鲁滨逊漂流记》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提前搜集并制作好相关的教学课件,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关于该课主题的视频、图片,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走入作者的世界,进一步感受主人公诚实、善良、勇敢的品质。而后,还要在阅读教学中为学生标注文中重要的词语、名言佳句等,并让学生模仿文章中的遣词造句。最后,教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细读与品悟,并在学生阅读结束后进行阅读心得或相关主题作文的写作。通过多媒体设备的有效运用,可以使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2.联系生活,延伸教学素材

语文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實际密切相关,语文教师在开展读写教学实践时,需要将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例如,以《腊八粥》阅读教学为例,首先,在阅读教学开展前,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同学们,你们喜欢喝腊八粥吗?腊八粥与中国哪个传统节日有关呢?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进行讨论,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性;其次,在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每组学生轮流发言,分享生活中与腊八粥有关的故事。通过发言分享,语文教师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将阅读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学生的生活视角出发,去带领学生精读文章;最后,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并有效地开展家校联合教育,让家长陪伴孩子完成熬腊八粥、喝腊八粥、谈腊八粥的家庭作业环节,并让学生写下心得体会,从而通过写作总结关于《腊八粥》一文的学习感悟。此类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使学生掌握到课文的思想与精髓,更能亲身体验生活乐趣与亲情温暖,使得学生的写作充满真实情感。

3.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提高读写的衔接性

知识来源于实践,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对读写结合的认知,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有关“植物”主题的教学时,将阅读教学内容设定为“我认识的植物”课外实践活动。语文教师带领学生从课堂来到课外,组织学生到校园附近的花园、生态园等地点观察植物。在观察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所观察到的植物进行记录与总结,而后,教师分别询问学生的观察结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总结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语文教师在进行读写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实际表现,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参考,强化教学内容与生活情境的连接性,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提高读写教学的实效性。根据当前小学语文读写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借助多媒体优势、读写教学联系生活等方式,提高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徐建英(宿迁市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腊八粥写作能力教学内容
说说腊八粥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腊八节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腊八粥等
MISHM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