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群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2022-05-30 20:17杨娅娟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文法木叶概念

杨娅娟

摘要“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到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强化比较多的可能是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似乎从来都不是语文教学的关注点。本文以《中国建筑的特征》《说“木叶”》群文教学为例谈群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思能力。

关键词群文阅读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学科核心素养

统编教材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是“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学习单元,人文主题是“探索与发现”。笔者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时候,选取《中国建筑的特征》和《说“木叶”》两篇学术性较强的论文,围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这个目标,通过理清文章思路——突破关键概念和术语——探讨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方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学习阅读学术性论文的一般方法。因此,笔者将本课的主题确定为“怎么样阐事说理”,教学设计结合事理阐说设计学习任务贯穿学习过程。现笔者将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思考和做法简述如下,以请教于各位方家。

一、整体感知课文,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突出文章逻辑思路的教学重点

我们知道,优秀的学术性文章的写作思路都遵循严密的逻辑思维。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学习重点放在事理、文理上。明确要求学生初读课文时,不要纠结两篇文章所涉及到的概念、诗词内涵的理解,不要过分关注许多地方读不明白,而将重点放在通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证逻辑思路上。

为了引导学生达成这一目的,设计的学习任务是:个人通读课文,小组集体讨论,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回答两个问题。

问题一:中国建筑有几大特征?可以概括为那三个方面?

问题二:“木叶”的艺术特征是什么?

经过学生们激烈争论,初步理清了两篇文章的思路。

《中国建筑的特征》文章论证思路。

中国建筑的特征(总)——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分述)——中国建筑的“文法”(总)——不同民族建筑的“可译性”。

论证逻辑顺序是先总后分再总、先具体(特征)后抽象(词汇、文章、文法)的逻辑顺序展开,层层深入,简洁严密地介绍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

《说“木叶”》一文运用比较、归纳,从现象追问本质的论证方法。论证逻辑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结全文。

二、研读重点段落,引导学生筛选信息,突出关键概念、术语教学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对概念进行阐释、使用的是议论文的表达方式,概念说清楚,文章条理清晰才有保证。阅读过程中,比较准确的理解学术论文的核心概念是把握文章大意的关键。《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有“词汇”“文章”“文法”“特征”这些概念,围绕这些概念的阐释,通俗清晰说明了中国建筑的特征,揭示了事物背后的规律、道理。《说“木叶”》一文在说明古诗词中多用“木叶”而不是“树叶”这个现象时,不仅将“木叶”和“树叶”的不同进行比较,更借助对“木叶”背后“暗示性”的阐释,巧妙地揭示了中国诗歌常用手法“暗示性”。因此,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概念是阅读学术论文关节点,也是提升学生逻辑思维的重点之一,能否领会概念的内涵往往反映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水平的高低。

为了学生达成这一目标,在教学中采取通过师生共同研读《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14、15自然段P58—59)、《说“木叶”》(课文第5自然段P63—64)两个段落,领会作者定义核心概念的方法,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指导学生研读《中国建筑的特征》14、15两个段落,要求学生围两个问题,筛选相关信息,先把文中涉及到哪些概念理出来,然后进行归类,再进行总结概括,引导学生领会作者揭示关键概念的论述方式。

问题1:找出这两段文字中有哪些概念?用课文的语言表述出来。

(1)词汇: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2)文章:将建筑比作“文章”,说建筑中“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将宫殿、庙宇等比做“大文章”,将山亭、水榭、一轩、一楼等比作文章中的“小品”。

(3)文法:一个民族总是创造出他们世世代代所喜爱,因而沿用的惯例,成了法式。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问题2:通过上述概念的整理,大家认为这种定义概念的方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定义概念?(1)描述性定义;

(2)运用语言学的概念进行类比的方法;

(3)原因:如果使用建筑学科专业性语言,会使得大众难以理解,使用类比的方法,可以使得阅读者容易领会和理解,也使得文章显得活泼。

三、师生共同探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自身的内在逻辑,关注学生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比较思维、因果思维的逻辑思维提升

“深层次的思考”,集中表现为在智力活动中深人思考问题,善于概括归类,逻辑抽象性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开展系统的理解活动。要达成学生“深层次思考”的目标,笔者认为应采取营造平等、民主氛围,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思维从个别走向一般,从零散走向综合,从现象走向本质,从而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1.引领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两篇文章的逻辑顺序,总结它们论证逻辑的不同点,着眼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提升。《中国建筑的特征》先以概括方式总结事物的个性,又借用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术语系统来寻找不同事物的共性。《说“木叶”》从具体文学作品中归纳现象、总结规律,并在归纳总结的过程中不断排除“似是而非”的因素,保证观点和论述的严谨。

2.引领学生寻找因果关系,从现象入手,通过比较归纳,层层深入,追究本质,探究事理。

教学中师生依据课文,共同探讨下述两个问题。

问题1:“中国建筑的文法”与“中国建筑的特征”哪一个是事物(现象)?哪一个是事理(规律)?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问题2:“木叶的艺术特征”与“暗示性”是什么关系?

《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特征”“文法”之间,建筑特征为表,建筑文法为里。建筑词汇经由文法的组织,形成建筑的结构,表现出具体的特征。

《说“木叶”》一文在说明古诗词中多用“木叶”而不是“树叶”这个现象时,不仅将“木叶”和“树叶”的不同进行比较,更借助对“木叶”背后暗示性的阐释。

有研究表明:个体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其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学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提升學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可能是一句空话;如果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足够的发展,那么“授人以渔”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我们所实现的顶多就是遵照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发展起来的狭隘的语文思维而已。

[作者通联:湖北罗田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文法木叶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辣木叶水提取物减缓奥氮平诱导的小鼠糖脂代谢紊乱
关于1940 年尼玛抄写的《托忒文文法》手抄本
幾樣概念店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Similarity measurement method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normalized net lattice subspace①
A nearest neighbor search algorithm of high-dimensional data based on sequential NPsim matrix①
文法有道,为作文注入音乐美
超声波法提取长白楤木叶皂苷及其组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