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亨:“中国定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的天下”

2022-05-30 10:48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林家日军

“雾峰林家的家训是‘国比家大,作为林家后代,我有责任为台胞的解放奋斗。”

林正亨(1915-1950),林祖密之子,中国共产党员。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返回台湾从事地下工作。1947年参加二二八起义,之后加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1950年1月30日在台北马场町英勇就义。

1915年,林正亨出生于厦门鼓浪屿,父亲林祖密牺牲时,林正亨年仅十岁,决心肩负父辈未酬的壮志。全面抗战爆发后,林正亨投笔从戎,考入南京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据林正亨之子林义旻(后改名林为民)回忆:

1939年,父亲从军校毕业后,正赶上昆仑关战役。姑姑说:“那时,你父亲被日军重重包围。他带领情报排30多名士兵从日军围困中突围,子弹像炒豆般响个不停。突然,一发炮弹在正亨身边炸开,弹片击中他的钢盔。钢盔左侧被击穿,留下一寸多长的洞口。幸好他头部没有受伤,而身边几个战士已经牺牲了。他们整整打了四天四夜,才突出重围,那时全排30多人只剩十几个人了。”

父亲还参加过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妈妈告诉我:“1944年初,你父亲熱血沸腾,想参加远征军。我对他说:‘老大不满两岁,我又要生老二了,家里没有钱,你走了我们怎么生活啊!你爸说:‘抗日要紧,没有国,哪来的家!你们投亲靠友吧。”行前,父亲拍了一张戎装照,上面用钢笔写着:“戎装难掩书生面,铁石岂如壮士心,从此北骋南弛,戴日月,衣霜雪。笑斫倭奴头当球,饥餐倭奴肉与血,国土未复时,困杀身,心不歇!”

父亲率领部下跟随炮兵团深入敌后,找到敌人的驻处和炮兵阵地,用无线电把坐标发给炮兵团,让火力覆盖敌人阵地,消灭敌人。他们先后攻占了日军盘踞的孟关、加迈等地,日军兵败如山倒,8万日军有6万人死在阵地上。在缅中的最后战役中,父亲的指挥连在敌后被日军发现。日军轮番发起冲锋都被打退,又派来空降兵把他们包围。子弹打光了,战士们用枪托、刺刀和敌人肉搏。

父亲抄起步枪和八个包围他的日本兵拼刺刀,左挡右刺杀死了几个日本兵。他不顾脸颊被马刀砍伤,左右手也挨了刀,雪白的骨头露了出来,依然奋力拼杀。敌人的刺刀戳进他的后背,身负16处伤的父亲倒在血泊中。

打扫战场时,父亲的战友不相信一向身强体壮的他会轻易死去,在死尸堆里翻找,终于找到了浑身是血、昏迷不醒的父亲,把他背到战地医院抢救。在医院治疗四个月后,父亲才痊愈回国,但因为伤了筋骨,手再也握不了拳。

抗日战争胜利了,残疾的父亲被授予少校军衔,却成了国家编外人员,被遣散回家。他思念久别的妻子儿女,于是搭便车到重庆去找他们。父亲一年多没和家里联系,不知妻儿已随姐夫一家去了广州。他听朋友说妹妹林冈是苏联塔斯社驻渝记者,便去找她。

几十年后,林冈回忆起这段兄妹重逢的情景,还止不住热泪盈眶:

1945年底,我在塔斯社工作。一天上午,突然听说有人找我。一个头发胡子都很长很乱的人,穿一件破烂长衫站在我面前,他腊黄的脸上有一道伤疤。我愣了一会儿,不知他是谁。他嗫嚅地说:“我是正亨啊!”我不敢相信,一年多前那潇洒英俊的小伙子,怎么会变成如此苍老落魄的样子。我问他,你现在住在什么地方?他木然地回答:“你去看看吧。”我打电话给新华社记者鲁明,让他陪我们一起去。

我们来到重庆七星岗一个简陋的小旅馆。正亨住在阁楼上一个很小的房间里。那里只有一张床,草垫上铺着一张破席。看到这情景,我难过地掉了泪。一个舍生忘死的抗日英雄,回国后却落到这个地步。我那时住在塔斯社宿舍里,哥哥住不进去。鲁明自告奋勇地说:“我去找朱老(中共外围组织中国劳动协会主席朱学范),他在重庆做工会工作,可以帮正亨安排工作和住处。”

朱老把哥哥安排在劳动协会做码头工人工作。哥哥晚上做我的保镖,陪我到各处采访。那时,国共谈判刚破裂,两党斗争十分激烈。记得有一次,郭沫若、王若飞在重庆校场口给群众做报告,国民党特务前来捣乱,把会场搅得一塌糊涂。哥哥在前面帮我挡驾开道,我才完成了采访任务,把这一事件报道出去。

林义旻回忆:

父亲过去对国民党政府是认可的,可回重庆后,他发现前方将士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艰苦奋战时,国民党权贵们却在后方过着纸醉金迷的腐朽生活。后来,他在朝天门码头看到地痞流氓欺压百姓,国民党特务横行霸道的情景,思想深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认识到,中国的未来不属于腐朽没落的国民党政府,而应该属于一心为民的中国共产党。他坚信“中国定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的天下”。

1946年6月,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国共谈判破裂后,组织上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他军校毕业,懂得军事技术,可以参加新四军;另一个是他的故乡在台湾,可以回台湾从事党的秘密工作。

父亲考虑到自己的条件,决定回台湾从事革命工作。父亲的岳母曾对他说:“你上半生已对国家作了大贡献,如今身体落下残疾,下半生该为自己和家庭想想了。你带全家去印尼,我们可以出一笔钱,让你做生意,过安稳日子。”父亲说,雾峰林家的家训是“国比家大”,台湾人民还在受苦,作为林家后代,自己有责任为台胞的解放奋斗。父亲的岳母看他态度坚决,就给他20根金条,作为回台湾安家经商的本钱。

回到台湾后,林正亨开了一家皮鞋店,作为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他还在家中秘密组织读书会,传阅进步书籍,团结台湾进步青年。

1949年8月,林正亨被捕。他在狱中受尽酷刑,但始终坚贞不屈,尽全力保护了台湾地下党组织和其他地下党员。

1950年1月30日,林正亨被押赴刑场,他昂首挺胸,一路高呼:“祖国万岁!人民万岁!”英勇就义。(详见本刊2022年第7期《虎穴忠魂:台湾英烈最后时刻》)

林义旻回忆:“父亲‘家国同构,国比家大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我。记得那是1960年的暑假,我刚读完高中二年级。学校党支部书记对我说:‘《北京日报》社选中你,要培养你当记者,你现在就去报到。我回家后写信将此事告诉正在外地工作的母亲。她回信说:‘你正在上高中,学习成绩很好。我们家就你这么一个儿子,生活再难也要让你上大学,你等大学毕业后再工作吧!这时,我想到,让我去《北京日报》社工作是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的决定,是党对我的召唤,我是共青团员,应该服从党的决定。于是我给母亲写了一封数千言的回信,信中提到父亲决定参加远征军出国作战时对母亲说的话:‘我们林家把‘国比家大当作家训。这封信深深感动了母亲,她流着泪给我写了一封回信,表示支持我的想法。不满18岁的我进了《北京日报》社,一直工作到退休。”

(责编/李希萌 责校/张超、陈小婷 来源/《血沃宝岛:中共台湾英烈》,《血沃宝岛》编写组著,人民出版社、九州出版社2022年4月第1版;《雾峰林家——台湾第一家族绝世传奇》,王颖著,九州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家国同构,国比家大——我的父亲林正亨》,林为民/文,《黄埔》2019年第3期;《雾峰林家:三代抗日英豪》,赵征南/文,《文汇报》2015年11月3日等)

猜你喜欢
林家日军
侵华战争中的日军“三羽乌”
林家琪、李鸿禹作品
捶醒穿日军制服、行纳粹礼的无知
张明堂救“仇敌”战日军
林家立设计作品
有趣的发现
林家坤阴火理论在慢性肾衰竭疾病中的应用
旺仔的夏天未成单
日军“特攻战之父”大西泷治郎
对日军编制和军衔称谓的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