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教育理念下“田园课程”的探究与实践

2022-05-30 10:48郑鹏
天津教育·上 2022年9期
关键词:物态田园农场

郑鹏

本文中提及的“田园”,意为一种原生态理念,是围绕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以及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一种“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自然自在”的教育,也是场域、空间与情境的体现,在这里课程得以展开,活动得以实施,生命得以活泼、自由快乐地生长,培养身强力壮、吃苦耐劳、情趣高雅、追求卓越、严于律己的儿童,从而获得“朴素而高雅”的教育。我们提出的“童心筑梦”田园课程就是以“儿童”为中心、以“课程”为抓手、以“育人”为指向,实施沉浸式的实景体验学习,引领儿童在成长中滋养童心,树立理想,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促进以“文化”为旨归的学校内涵发展。

一、以物态课程“文化场”,创设鲜明的教学环境

环境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教育资源,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追求有着巨大的教育意义。为此,我校着力进行“行知农场”的建设和打造,为教育教学创设生动鲜明的情境资源,使“行知农场”成为学生“六大解放”的生活教育空间站,实现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劳动课程资源宝库,为“童心筑梦”田园课程建设提供了优质的环境保障。

1.物态布局有“格”。

在“行知农场”中,一草一木俱课程,一亭一桥皆文化。在一块近30亩的洼地上开辟四季花木、谷蔬种植、中医药草、体能拓展、沿湖水产和原生树种等六大功能区,重點打造气象站、采摘园、荷花戏台等教学环境设施。整体布局天然一体、疏密相间、动静结合,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让师生共同自主参与到农场的建设中去,进一步丰富与拓展课程学习需要的设施设备建设。淮扬菜烹饪操作厅、现代农业科技微展厅、“行知田园”网上博物馆等平台,拓宽了学生参与的舞台,丰富了学生的田园生活内容。

2.环境绿化有“意”。

农场环境的绿化与美化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行知农场”通过垦荒、植树、造湖、架桥、筑亭、铺路、修屋、立像、埋桩等,将教材中的核心元素以园林化手法建构物态课程文化体系。由此一来,绿化既给师生美的享受,又具有教育意义。

学校把农场“搬”进校园,精心打造“一池一道两廊三馆”,即文浚池,行知文化大道,行知文化长廊、行知艺术长廊,儿童行知体验馆、小鞠通中医馆、行知书馆。各班级开展“行知田园种植活动”,班班设置种植区,学生人手一个小花盆,根据年龄特点开展各种不同层次的观察、体验活动。

3.课程元素有“道”。

走进农场,陶然亭、行健亭、知心亭跃然在涵清湖上,长廊、农舍和小桥遍布农场,处处洋溢着浓郁的“行知”文化氛围;根据教材中小动物、神话、卡通等元素做成的雕塑模型,与农场的物态环境有机融合,增强了农场的课程文化氛围;气象站、采摘园、菜园、荷塘、菱藕塘、梅花桩、沙地、小荷花戏台等课程设施一应俱全,满足了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课程开发需求,具有较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开阔学生视野,打造现代农业文化墙、新建现代农业科技体验馆、开辟农业试验田等,让学生了解现代农业。真正让行知农场的每一块土地、每一处设施、每一株植物都能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体现出无声胜有声的德育渗透和知识传递。

二、农科项目“实验田”,开拓有趣的田园课程

学校以劳动课程为主体,着力建构三级课程,保证每周不少于1课时,有效丰富田园课程体系,田园课程以“农”为主,但绝不局限于培养传统农业技能。

1.落实基础型课程,探寻田园元素。

学校基于行知农场物态环境,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需要对统编教材进行一定程度的梳理与统整,将拓展探究相融于日常的基础性课程学习中。

基础型课程以四季课程为基础,语文学科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底蕴和审美情趣的培养,着力打造《四季田园写作》《四季田园阅读》等课程。数学学科注重对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田园行知数学实践》课程就是引导学生走进农场,发现数学就在自己的生活之中。英语学科注重语言表达的综合运用,开设“The interesting farm(趣味农场)”。

2.研发拓展型课程,活化田园基因。

拓展型课程侧重于德育课程建设,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实学生的素养。入学仪式“做一粒读书的种子”,引导学生从小在心中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十岁的成长仪式“我与小树共成长”,从小养成一颗感恩的心;毕业仪式“我学小树做栋梁”,为自己立下远大志向;学生从种植小树、培育小树、陪伴小树,见证一棵小树从幼苗成为参天大树,感悟生命的强大,立志做国家栋梁。

3.深化研究型课程,体验田园内涵。

研究型课程是把问题作为起点,把实践作为中心,在自主能力和团队合作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中,体验实践操作的一门课程。研究性课程以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学校充分挖掘校内外优秀资源,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菜单式课程系列,以学时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丝路花雨”蚕桑社团,通过经历长达50多天的养蚕过程,综合运用科学、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的知识,研究蚕的生命周期、蚕的食性特征、蚕桑文化研究以及通过喂养不同食物的蚕测试其蚕丝蛋白含量,等等。麦农小中医社团,以淮小“农香”大麦茶引线开展中医药文化的学习研究。“爱心之家”生命孵化社团,学生亲身经历蛋宝宝从孵化到成长的过程,探究生命成长的奥秘,感悟生命的美好和伟大。

三、学习方式巧用“复合肥”,搭建互动的学习平台

在加强物态性文化基地建设的同时,我们逐渐意识到还应围绕项目落实情况,丰富项目学习方式,搭建更广泛的学习平台,增强拓展文化资源和学习资源呈现与操作方式的多元性,特别是利用现代多媒体和信息技术,在网络虚拟空间建立互动平台,建成课程资源虚拟模型,建立网上“行知农场”,实现人机互动;给植物配上云名片,以提升物态性文化项目的趣味性和教育功能的便捷性。

1.以主题式学习为纽带,把握学科交叉的融合点。

主题式学习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相互联系的信息内容,以结构化的方式进行的一种学习。在“学习主题”这一核心的统领下,就目标指向和顯性的研究内容而开展的结构化建构研究。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章节,“学习主题”为养蚕,可以用这一主题统整学科特点,开发生活中的养蚕资源和信息,以数学、科学、语文、道德与法治和美术等学科为主,进行融合研究和跨界联动,数学学习测量、科学学习养护、语文学习写作、道法厚植文化、美术模拟写生等融合互动,综合了解蚕的生长过程,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帮助学生建立“我的养蚕生活”学习资源库,为探索跨界学习提供融合路径。

2.以STEM教育为契机,探究学科融合的“生长点”。

STEM教育将科学探究(S)、技术制作(T)、工程设计(E)和数学方法(M)有机统一。当学生在解决问题面对真实情境时,不拘泥于分科学习经验的束缚,敢于运用跨学科的技术和手段去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思维方式、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教育方式。

学校行知农场内建有一个温室大棚,是开设STEM课程的绝好资源。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收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书籍后,组织学生走进温室大棚,来一次零距离的考察和互动,积累温室的建造方法和直观体验,合作设计一座温室大棚结构图,聘请相关工程专业设计师和制造师为学生授课,在专业力量的帮助和指导下尝试建造温室,走近“农业工程师”和“农业研究员”,带给学生一种多元混合式的学习体验。

3.以体验式学习为基础,定位学科融合的突破口。

在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的背景下,学生进入农场除了通过亲身观察、亲自实践,体验到与传统的文化课堂不一样的事物,除了解自然知识的丰富多彩和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外,还可以在完成课后作业中进一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英语学科“My Farm”一课中,依托传统的课后作业项目模板重新设计:画一画你自己的农场、写一篇关于农场的英语作文、写出几个形容农场的优美词语等版块。以此达到在传统的授课、作业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广阔的舞台,将已经闻不到泥土香味的城市儿童带进了充满童趣和生机的田园课程之中。

“田园”不再是物态上的“田园”,而是落实“六大解放”的课程资源。田园课程实践活动中留下的每一个记忆必将是学生最美好的体验。“田园课程”不仅是生活与课程紧密结合的载体,而且彰显着生命自觉与儿童本性的生活样态。

(左毓红)

猜你喜欢
物态田园农场
物态变化真奇妙 熔化凝固常见到
“物态变化”知识拓展
农场假期
『物态变化』易错警示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农场
一号农场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
第三章物态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