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阅读的特性及指导策略

2022-05-30 10:48张梦雅
天津教育·上 2022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绘本小朋友

张梦雅

幼儿阶段,是人一生中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所接受的教育会对人的成长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随着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幼儿的早期阅读。因为从幼儿时期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开阔孩子的视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强同理心,对幼儿今后的成长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一、当前幼儿早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部分幼儿教师将“阅读培养”简单地等同于“读书认字”,认为阅读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幼儿认识更多的生字。因此,在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过于强调识字,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多识字。这种教育方式与引导幼儿阅读的初衷相背离,不但不利于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幼儿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并有可能导致幼儿错误的阅读习惯,对阅读产生排斥心理,降低幼儿阅读的兴趣与积极性。此外,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幼儿在早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幼儿年龄小,容易忽略幼儿的体验与表达,将“阅读课”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自以为将绘本内容给幼儿通读一遍就算完成了任务,这导致了很多幼儿虽然看过绘本,但是却对绘本的故事没有印象,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书中的内容,这种阅读引导方式耗费了教师与幼儿双方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却是一种无效的阅读。

为了改变这些现象,提升幼儿早期阅读的效果,作为幼儿教师,应当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出发,用科学的策略指导幼儿学会阅读。

二、幼儿早期阅读的特点

1.整体性。

幼儿早期阅读的探索过程也是语言学习的过程,幼儿语言的发展具有整体性特点,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时应从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语言发展情况出发,结合实际,实施整体性阅读引导策略。幼儿的早期阅读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他们翻阅自己感兴趣的绘本或图书时,阅读其实就已经开始了,幼儿的阅读不似成人的阅读,成人在阅读过程中多以书本中的文字为主,而将插图作为阅读文字的辅助,幼儿则不是这样。幼儿的阅读是整体性的,绘本上的文字他要看,漂亮的插画他也要看,那些页眉上边边角角画的小装饰他也要欣赏一番。因此,作为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而应当顺应幼儿阅读整体性的特点。有些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绘本时,为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增加识字量,往往要求幼儿在阅读绘本时将重点放在理解故事情节、认识绘本中的生字方面,这种方式强制性地干预了幼儿的阅读,容易导致幼儿对阅读的抗拒心理,不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开放性。

幼儿的阅读学习和语言发展具有开放性,阅读之后的互动交流对于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儿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在幼儿阅读这项活动中不应给予幼儿过多的约束,应该让他们自由发挥,自主学习,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进行阅读,只有这样,幼儿才会觉得“阅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才会在心中埋下一颗兴趣的种子。

3.整合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无法像小学生一样系统、专注地进行学习,由于他们还处于学习的早期阶段,是培养兴趣的关键时期,如果教师在阅读引导中出现了内容单一枯燥、无法引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情况,那么幼儿很容易丧失对阅读的兴趣。幼儿的早期阅读应当和其他各个领域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给幼儿营造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让阅读成为他们成长中的快乐,而非压力。因此,教师应该顺应幼儿阅读整合性的特点,将阅读与游戏或者其他学科活动进行有效结合,让幼儿在快乐中阅读,也在阅读中收获快乐。

三、优化幼儿早期阅读效果的指导策略

1.尊重幼儿的阅读习惯,用习惯引导阅读。

幼儿的早期阅读具有整体性,因此幼儿的阅读过程也是一种探索的过程。每一本书在幼儿眼中都是一个新鲜有趣的“大玩具”,需要他们“探索”每一个细微之处。幼儿的阅读是探索式的,很多在成年人眼中不重要的内容在他们眼中常常会“熠熠发光”。因此,许多幼儿在阅读时不仅会关注绘本最重要的文字和插图,而且会关注一本书的整体——封面、版权页、页眉页脚上的图案,甚至是书本封皮上的条形码,这些内容都有可能成为幼儿关注的重点。有些教师在阅读课上经常会注意到幼儿对着“不重要”的内容“发呆”,并因此认为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幼儿对阅读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不利于幼儿阅读兴趣的养成。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阅读特点和习惯,并且借助这些习惯引导幼儿自主阅读。

例如:在閱读儿童绘本《我爸爸》的时候,小朋友们首先看到的是封面上一个扮鬼脸的男人,他们就会思考封面上的这个男人是谁?为什么要扮鬼脸?他为什么穿着睡衣?当小朋友盯着绘本的封面“出神”时,教师不应催促幼儿翻开绘本抓紧时间阅读正文的内容,而要尊重幼儿的好奇心,并且鼓励幼儿对自己关注的内容提出疑问或者发表看法。《我爸爸》的封面引发了不少小朋友的兴趣与思考,几位小朋友的提问引发了全班小朋友对绘本的好奇心,然后教师便可以通过绘本的图画进行引导,让小朋友知道整个故事表达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通过阅读绘本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来猜测故事内容并绘声绘色地讲述出来,这不仅提升了幼儿阅读的完整性,而且丰富了幼儿的词汇量及想象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绘本进行一些识字引导,如《我爸爸》的故事是围绕着“爸爸”展开的,几乎绘本的通篇都出现了“爸爸”二字,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个绘本让小朋友们认识“爸”这个字。如果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的过程中,从每一本绘本中都选出几个重要的字让幼儿学习,幼儿在故事中学习识字,并不会觉得识字无趣,而且久而久之,幼儿便可以掌握一些基础词汇,阅读的兴趣也会越来越高。

2.促进幼儿在阅读方面的交流互动。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作为幼儿教师,在引导孩子们阅读时,不能够过于枯燥呆板。有些教师因为幼儿年龄小,担心他们在阅读中抓不住重点,因此对幼儿的阅读过程处处加以约束,使幼儿在阅读中束手束脚,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正确的方式是给幼儿的阅读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促进幼儿在阅读方面的交流互动,让幼儿在交流中阅读,在交流中理解绘本内容。

例如:在阅读《妈妈,买绿豆》这一绘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一下:“你们在生活中看见过绿豆吗?绿豆一般是从哪里买来的?绿豆是做什么用的?你们吃过绿豆冰沙、喝过绿豆汤吗?”小朋友们会对这些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便开始兴高采烈地讨论。通过这些讨论,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观察力会得到提升。然后,教师再引导幼儿进行绘本阅读,使他们能理解绘本的情节与人物。在丰富幼儿语言的同时,让绘本的故事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幼儿便可以意识到:读书不是一件“假大空”的事情,绘本中所写的内容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3.让幼儿在趣味活动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幼儿的学习是一种注重趣味性的探索,兴趣才是引导他们阅读的最佳动力。因此,教师切莫将阅读课变成一门一本正经、规规矩矩的课程,而应以充满趣味性的方式引导幼儿阅读学习。幼儿教师可以将阅读与其他内容相互结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将阅读与美术相互结合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美术的学习中进行阅读渗透,又在绘画的过程中促进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阅读《小动物去郊游》这一绘本时,教师可以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自己去郊游的经历,想一想小动物们去郊游时还会遇见哪些事情:有没有遇到小麻烦?自己是如何处理的?在幼儿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与讨论的内容画下来。这既提高了幼儿的美术学习,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能力与想象力。将幼儿的阅读与其他学习内容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而且有助于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

从小培养阅读习惯,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奠基。作为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特点,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左毓红)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绘本小朋友
绘本
绘本
绘本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Let’s DIY Po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