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有效设计小学数学作业的实践

2022-05-30 21:32武福海
天津教育·上 2022年9期
关键词:探究性错题数学教师

武福海

在“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也有了新的教学要求,不仅需要有效调整学生的作业量,同时要重视将作业设计内容和设计形式进行优化,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效设计分层作业,助力每一名学生都能在作业练习中掌握数学知识,获得学习成就感;重视在课堂中安排习题训练,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基础知识。教师进行作业批改时,要重视学生的作业内容,并引导学生改正错题,做好错题整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此外,“双减”教育环境下,延时服务的出现,也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时间,教师要优化教学方法,重视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并积极鼓励学生完成探究性作业,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尊重个体差异性,设计分层作业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如何在有效应对教育政策要求,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效锻炼其数学思维,构建数学模型,保持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小学数学教师一直在思考并用心解决的主要工作难题。通过研究以往的教学案例,并结合当前的数学教材,考虑到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能力,数学教师要尊重班级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计分层作业,解决班级中学生学习能力不同、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的教学难题。小学生因各种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影响,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而兴趣是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必须重视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其学习主观能动性。所以,分层作业设计中,必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提升学生学习幸福感为指向,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自信为目标,最终实现在整体教学中,班级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例如,数学教师通过摸底小测验后发现,班级中一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数学应用题几乎不得分;还有一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学习习惯不佳,对各运算步骤练习不重视,导致因步骤缺失而丢分的情况明显;还有一部分学生属于优秀学生,这部分学生各项学习能力都较强,在课堂教学中能快速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并愿意与教师就数学问题进行积极讨论,课堂学习利用率较高,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数学提高练习。教师通过测验考评分析,并结合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情况,就作业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后决定,对优秀的学生增加一定的作业难度,以此有效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其掌握更多数学知识,加深其学习难度;对班级中基础知识掌握良好,但学习习惯不佳,成绩忽高忽低的学生加强习惯作业练习,更重视过程及学习技巧的练习;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设计的作业更偏重概念理解以及基础题型。此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作业练习后,教师可以再一次开展小测试,以此不断完善作业设计形式及设计内容,让学生一步步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找到数学学习的幸福感。

二、重视课堂训练,提升教学质量

“双减”背景下,要想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确保课后练习作业“量少质优”,数学教师要将教材后的练习题与配套的资源评价练习册进行有效研究。通过研究后可以发现,教材中的练习题与资源评价中的练习题有许多重复,若教师将二者的练习题都放在课后进行作业布置,则将大大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增加不必要的练习量,同时也与教改初衷相违背。为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思考将以往的作业设计进行完善,将一部分练习题放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巩固,也便于教师进行流动性批改与指导,强化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毕竟在扎实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学生完成课后练习作业的速度和质量都会提升,也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幸福感,使其不将数学学科知识学习当作一项负担,而是可以游刃有余地高质量完成。例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二位数”相关知识内容时,这一部分知识并没有太多需要讲解的概念类知识,只需将运算步骤及注意事项讲解给学生就可以了。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剩余的课堂时间带领学生进行教材上的习题练习,在学生练习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发现学生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若问题出现在个别学生的身上,则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提升学习效果;若问题普遍存在,则需要进行重点讲解,教师在黑板上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细化讲解,让学生可以完全学通、学明白。这样的课堂练习结束后,教师再布置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的质量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完成任务量会减少,学习质量和效果却会有明显提升,有效实现提质增效的教育目标。

三、批改作业重内容,强化学生能力

在以往的作业批改环节,教师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当学生拿到作业本时,上面会有教师的完成批注,这样的批改方式虽然会让学生明确自己错在哪里,但却不利于学生数学探究意识的激发,更与教育初衷存在偏差。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要重视批的过程,关注学生的作业错误点,并做好有效记录。而对“改”这个环节加以调整,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第二天的作业批改时,重点关注学生的批改效果。教师批作业,而学生進行有目的地改作业,与“双减”教育改革要求相符合,同时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并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当学生拿到作业时,发现不再有详细的批改内容,其会将注意力放在错误的题目上进行细致研究,会留意自己是计算错误、审题错误,还是抄题出现错误。当这三个问题都思考后,学生会独立完成作业并加以改正,也能保障正确率,这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分析能力,使其在下一次的作业完成中不再犯这样的错误;若学生通过三个问题思考后,还是没有明确错误在哪里,其会主动向教师与其他学生请教,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强化其学习认知;即使没有没有向其他学生或教师请教,其也会在课堂教师讲解作业错误情况时认真听讲,找到问题所在,最终改正。总而言之,无论过程如何,教师批作业,学生改作业,都将会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并满足“双减”政策要求。例如,学生在学习“小数除法”相关知识内容时,会遇到大量的计算与思考题型,这类题不仅需要学生认真思考并计算,还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已经学过的数学知识,并将运算过程有效掌握。但一部分学生在完成除法运算应用题时,往往会将题目中的关系式混淆,找不出什么是总量、什么是单量。这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重视只批不改,让学生进行再一次的独立思考,直至将关系弄清、题目读懂,这样才能真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小学数学知识并不难,学生需要练习的不单是计算的熟练度,更要学会分析题目,找出等量关系式。

四、错题整理重方法,夯实学生基础

小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时,经常会出现一定量的错题,在以往的教学内容中,对错题的重视度并不高。教师批作业后,学生进行改正,抄写一遍或二遍后,这项学习内容就结束了,但在下一次的作业完成中,学生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甚至是一模一样的错误。通过研究后发现,学生在改正作业时,只将错误纠正,并没有思考错误的形成原因,是自己没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点,还是因为运用错误的计算公式,还是因为学习习惯不良?这样的错题解决方案并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更不利于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将错题的整理方法教授给学生,并使其明确错题整理的重要性,从而有效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例如,当学生出现错题时,教师要向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将错题记录在专门准备的错题本上,并将错题完成抄写在错题本的左上角;接着,在错题本的右上角书写正确的解题过程;最后,在错题的下方画一条横线后,写上这道题目的主要考点,以及自己产生混淆的知识内容,有效帮助学生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此外,为有效提升错题本的利用率,使其存在价值被充分利用,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定期进行错题本整理,将错题进行有效分类。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数学概念图等方式进行错题整理,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架构,以此帮助学生在复习时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的复习与巩固。

五、延时服务重运用,提升服务质量

“双减”背景下,课后延时服务逐渐在小学学校推行,这不仅能有效解决家长辅导作业难的问题,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降低教师的作业批改难度。在以往的作业质量调查中发现,班级中大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都较好,但有一部分学生的作业完成质量较差,对待作业态度不认真,甚至敷衍马虎,不仅为教师的教学辅导工作带来难题,同时也不利于小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运用好延时服务,向学校申请数学学科的独立辅导时间。数学学科是小学阶段的重点学习科目,其对小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为此,若可以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增加每周一次的独立服务计划,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要明确这段时间并不是讲解新课的时间,也不是带领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复习与巩固的时间,而是教师进行作业跟踪辅导的时间。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就学生的作业完成态度、作业完成质量以及作业完成方法进行有效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业的速度,使其学习能力有效增强。例如,完成对“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后,教师发现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掌握不佳,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困难。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每周一次的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布置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相关作业,从而利用足够的时间就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进而帮助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全掌握这一知识内容,学会解决问题,锻炼数学思维能力。为提升延时服务质量,教师需要就学生的完成时间进行设定,一方面可以有效约束学生的做作业时间,使其集中精力完成作业,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作业完成速度,提高其思维运行速度。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做“小先生”,让学生为同学进行习题讲解,这样不仅能锻炼讲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助力其解题思路更明确,同时也利于学生同步思考思维的碰撞,助力班级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内容。

六、设计探究性作业,锻炼学生思维

设计探究性作业时,教师要将其与现实生活有效联系,从而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进而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对数学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设计探究性作业,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双减”教育政策要求相符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其探究学习能力,让学生发现数学学科学习方法。有效设计探究性作业,并充分发挥其设计作用与教育价值,还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对教材有充分的研究,并对班级内学生的学习认识能力有整体的认识,这样才能使探究性作业设计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会因为探究作业难度太大,影响学生的探究兴趣,使探究性作业设计失去设计意义;也不会因为探究性作业难度太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探究性作业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学情角度出发,并重视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利于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更利于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学习“统计图”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将这类知识點设计成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统计图,发现其利用价值与作用,从而真正意义上明确统计图知识的学习重要性。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统计图中的统计内容不限,只要确保有统计意义与价值,就可以完成统计作业。这是一道探究性作业,更是一道开放型作业,内容的设计完全由学生自主决定并完成,不会因为特定的统计内容,使学生之间出现模仿与抄袭的问题出现,还会因为作业的新颖性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渴望。因为教师设定的统计内容不限,学生的统计内容可以是班级中学生的零食喜好统计、课外书籍阅读喜好统计,还可以是地理面积统计以及常住人口数量统计等。这样的探究性、开放性作业,将大大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动力。

七、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明确“双减”教育的真正含义,并有效运用到数学作业设计中,这样才能在响应教育号召的基础上,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作业的设计形式与设计内容要积极创新,在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将内容有效丰富,将设计形式多元化,最终有效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其学习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吴淑媛)

猜你喜欢
探究性错题数学教师
『压强』易错题练习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圆”易错题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