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言语品质提升的小学高段散文阅读教学实践

2022-05-30 21:32王加桂
天津教育·上 2022年9期
关键词:谋篇布局言语手指

王加桂

言语品质是语言表达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包括言语的规范性和审美性,是一个人言语能力的客观表现。王尚文教授提出:“语文品质就是指一篇语言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王尚文教授所说的语文品质,其核心内容就是言语品质。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指出:“言语品质常常表现为遣词造句的正误与雅俗,谋篇布局的巧拙与优劣。”可见,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能力是言语品质的集中体现。言语品质影响着言语能力,是学生言语能力外化的客观表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学生言语品质的提升源于言语实践中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和锤炼。散文是文学体裁中的一大类,选入部编版课本中相对较多。散文面对的是真实的生活,彰显着时代的风尚,给人以精神的滋养与美的享受。散文的言说方式高度个性化,用词精当,构思巧妙,有助于学生学习语言,丰富语汇,发展语感,训练思维,建构语言,提升言语品质。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学情,研读文本,设计一些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感悟、探究文本中美好的言语品质,并从中得到借鉴。此外,教师可以基于文本的特点,适当地进行拓展阅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以丰富学生的言语图式;设计小练笔,由读到写,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内化言语图式,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语言作品的言语品质的目的。

一、赏散文之“言”,在探究遣词造句中培养言语智慧

词句是言语大厦的基石。遣词造句的能力是学生言语品质的重要体现形式。阅读是学生学习遣词造句的主要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抓住各种契机,设计言语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言语智慧,锤炼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交流讨论中探究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之处,理解遣词造句对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也能促使学生在叙写自己的语言作品时斟词酌句,运用恰当的词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手指》是丰子恺先生的一篇散文,语言风趣幽默,将五根手指刻画得栩栩如生。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作者风趣幽默的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并圈画出关键词句,在边上简单做批注。教师可以将主问题设计为:丰子恺笔下的手指别有一番趣味,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以此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风趣幽默的語言。

通过品读和交流,学生就会发现:作者通篇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手指当作人来写。“矮而胖”和“大而肥”一般用来形容人,作者却用来描写大拇指相貌平平的样子,形象而又生动;“曲线优美”一般用来形容女子的体态优美,而作者却用来描写中指“相貌最堂皇”的样子,新颖而有趣;“养尊处优”通常指人生活在尊贵、富裕的环境中安于享乐,作者却用它形容中指的地位,别有一番趣味;食指“直直落落”的,姿态没有其他三指“窈窕”,“窈窕”一般用来描写心灵、仪表兼美的女子的样子,这里却用来描写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样子,形象生动而又富有趣味;无名指和小指体态秀丽,样子可爱,工作时却只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附庸”一般泛指依附于其他事物而存在的事物,文中却用来描写无名指和小指遇到工作时只能依附于其他几根手指,十分贴切,又富有趣味。作者善于运用富有生命含义的词语,用词生动鲜活而又充满了趣味性,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不同手指的不同特点。作者运用了一系列生动形象的动词,突出了手指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品读描写大拇指“最肯吃苦”、食指“从事的工作最为复杂”以及描写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的语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动词:拉胡琴、翻书页、揿电铃、拧螺丝、打电话、扳枪机、打算盘、戴戒指、解纽扣、研脂粉、蘸药末、推动笔杆、掏掏耳朵、抹抹鼻涕等,用手指做动作体验文中叙写的手指所做的各种工作,从而体味动词运用的精妙。

作者除了善用具有生命色彩的鲜活生动的词语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之外,还妙用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手法,文本语言还具有对称美和变化美。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比如,当学生品读到描写中指地位之优的句子时,教师可以把“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这个句子去掉,再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这个句子去掉前后不同的表达效果,进而体会这个比喻句的妙处:作者由中指、无名指、食指的样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联想到了《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关公、关平和周仓,手指和人物不仅形似,还神似,这样的比喻不仅新颖贴切,而且使语言更加生动活泼,读来趣味无穷。当学生品读到描写大拇指作用的句子时,教师可以出示这几句话:“例如拉胡琴,总是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翻倒去,叫他用劲扳住。”以这几句话引导学生想象说话:读了这段话,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通过仔细品读、讨论交流和想象说话体会大拇指的作用大、吃苦耐劳的特点。这时,教师可以追问:“我们可以将描写大拇指的这几个句子中的‘叫字去掉吗?”学生经过朗读比较,就会发现去掉这几个“叫”字,就表现不出大拇指勤勤恳恳、最肯吃苦的样子,从而能领会到作者运用活泼的排比句列举大拇指所干的力气活,不仅能使句子读起来富有画面感,而且能凸显大拇指吃苦耐劳的形象。然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句子中的‘死力‘拼命‘用劲可以去掉吗?”引导学生将去掉后的句子与原句进行比较,学生通过品读,体悟作者这样带有夸张色彩的词语,能让我们的眼前产生画面感,而且别有一番趣味。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品读这几句话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教师可以将描写大拇指作用的这几句话用诗歌的形式一句一句地排列下来,引导学生探究作者丰子恺语言风趣幽默在语言形式上有什么独特之处?教师可以让学生读读看,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朗读和分析,发现了这几句的句式都是“……叫他……;……叫他……;……叫 他……”句式对称,读起来朗朗上口。这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把“死力抵住、拼命按住、用力顶住 ”都改为“死力抵住”好不好?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后,发现这样改太死板了,没有变化的美,从而体会对称美的语言中还需要有一些变化的美。

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探究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和技巧,学习作者的言语智慧,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遣词造句的能力。

二、循散文之“路”,在探究谋篇布局中训练言语思维

谋篇布局是作者在一定的写作意图下对所写内容进行综合考虑,为了使文章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统一,而对文章结构进行合理安排,从而使文章各部分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谋篇布局注重条理性和逻辑性,讲究过渡自然,前后照应,详略得当,首尾勾连,结构圆合。谋篇布局的能力也是学生言语品质的重要体现形式。引导学生探究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和技巧,有助于学生在书写自己的言语作品时更有思路,更有章法。在散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循着散文的文“路”训练学生的言语思维,培养学生谋篇布局的能力。

《手指》结构工整、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是学习谋篇布局的典型范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循着作者的文“路”,对文本做理性的梳理,在梳理中经历文本的形成过程,从而感悟其谋篇布局之妙。

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全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出来并画出关键句。学生经过阅读,会很快找到课文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这一句话,再读一读第2~5自然段,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通过阅读和思考,学生会发现2~5自然段是围绕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话而展开具体描写的。然后,教师可以出示2~5自然段,引导学生讨论交流2~5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经过阅读和思考,学生会发现相同之处是:这几段都是从手指的姿态、性格、作用三个方面写的,重点是写手指的姿态和作用,略写手指的性格,而且每一段的构段方式相同。教师可以继续追问:那每一段在描写手指的姿态和作用时所用的笔墨是不是一样的呢?有什么好处吗?学生经过思考和比较之后就会发现:文章有的段落侧重于描写作用,而有的段落则侧重于描写姿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过这一番思考琢磨后,学生会感悟到这样的安排使文章更显活泼,而且富有变化,避免了单调。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探究:作者在每一段中是不是都把笔墨用来描写这一根或两根手指呢?学生经过品读和讨论后会发现:虽然每一自然段的重点在于描写一根或两根手指,但还是会有一两句话提到其他手指,原来作者是把这一根或两根手指放在与其他手指的关系中描写。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拇指和食指的作用都很大,而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作用却很小,生活中可不可以缺少“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呢?学生通过联系生活,认真思考后发现是不能缺少的,生活中握笔、打字、夹筷子、整理东西等许多事情都需要用到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这时,学生就会感悟到原来每根手指都是有用的,只有五根手指团结在一起才更有力量,也就明白了作者为什么把每根手指都要放在与其他手指的关系中来写。教师再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就会恍然大悟:作者这么谋篇布局,原来是想告诉我们: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只有相互合作、团结一致,才能发挥手指的最大作用。接下来,教师可以出示这篇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作者所写的“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的深刻含义:文章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五根手指寓指了各行各业的人;作者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团结一致,汇集成一股抵抗外敌的强大力量;表达出了丰子恺先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情意。这才是作者的写作意图,蕴藏着作者独特的心思。

通过学习,学生经历文本的形成过程,感悟作者谋篇布局之妙,训练了自己的言语思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谋篇布局的能力。

三、拓展延伸,在读写活动中提升言语品质

文本中蕴涵作者美好的言语品质,阅读是提升学生言语品质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中,如果仅仅局限于课文的学习,远不能满足学生言语学习和发展的需求。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课内文本的基础上,要紧扣文本,基于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可以是横向的拓展,也可以是纵向的延伸,以拓宽学生的言语思维,在读写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言语品质。

在学生学习完文本《手指》后,教师可以拓展阅读课外文本《五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文本中哪里让你觉得风趣幽默?圈画出关键词句,在边上写下自己的感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在学生研读文本、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五官各有什么样的特点和作用。通过阅读和交流,学生对五官的特点和作用就有了大概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將《五官》与《手指》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引领学生探究这两篇文章在结构和写法上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通过比较阅读和讨论交流,学生就会发现:这两篇文章在结构上都是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都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都是突出特点,夸大特点来叙写的;都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同之处在于:这两篇文章在构段上有所不同:《手指》的作者丰子恺是把一根或两根手指放在与其他手指的关系中描写,而《五官》每一段都是在聚焦描写五官中的一个,正反两方面展开写,以突出其重要作用。在引导学生比较阅读两篇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总—分—总的结构以《五官》为题,写一篇文章。写作前,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想清楚要阐明的道理,围绕这个道理构思整篇文章,可以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多样的修辞,突出特点,夸大特点来叙写,并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描写五官的作用;也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展开叙述,还可以尝试用上《手指》这一课中所学的鲜活生动的词语。在学生完成习作后,全班进行分享和交流,师生共同评价:看看习作是否将自己想要阐明的观点表达清楚了,是不是把五官的特点和作用都写清楚了。

总而言之,言语品质是语言表达方面表现出来的品质,它是一个人言语能力和内在品质的整体反映和外化表现。散文阅读教学应从提升言语品质的宏观视野着眼,引导学生赏散文之“言”,在探究遣词造句中培养言语智慧;循着散文之“路”,在探究谋篇布局中发展言语思维;进行适当的拓展,以深化认识,在读写活动中提升言语品质。

(邱瑞玲)

猜你喜欢
谋篇布局言语手指
手指背侧复合组织块离断再植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手指操
为建立新中国谋篇布局——重温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谋篇布局,迎接新的挑战
2017青岛谋篇布局
笔穿手指
以五大理念为『十三五』谋篇布局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