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壮医养生思想探析抑郁症的防治

2022-05-30 10:48李娜娜蓝绍航周祖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2年8期
关键词:壮医抑郁症

李娜娜 蓝绍航 周祖亮

【摘 要】 抑郁症是当今最常见的情志病之一,严重危害民众身心健康。壮医养生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保健身体、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在壮医学“三气同步,阴阳平衡,气血调和,三道两路通畅”等特色理论指导下,从“内外调和,三气同步”“祛毒补虚,平衡阴阳”“均衡气血,形与神俱”“中正平和,怡神悦情”四方面探析壮医养生思想对抑郁症防治的应用原则。

【关键词】 壮医;养生思想;抑郁症;预防调摄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2)16-0007-04

Exploring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Based on Zhuang Doctor's Health-Preserving Thoughts

LI Nana1 LAN Shaohang2 ZHOU Zuliang1*

1.Basic Medical College,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200,China;

2.Zhuang Medicine College, Gu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ning 530001,China

Abstract:Depress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emotional diseases today, which seriously endangers people'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The Zhuang doctor's health preservation thoughts has distinctiv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health care and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basic theories of Zhuang medicine, such as “synchronization of the three Qi,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harmony of Qi and blood, and unobstructed three Dao and two Lu”,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principles of Zhuang doctor's health maintenance thought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harmony, synchronization of the three Qi”“eliminating toxins and tonifying deficiency, balancing Yin and Yang”“balancing Qi and blood, nseparability of the body and spirit”“reaching state of proper harmony and peaceful, making the mood happy”.

Key words:Zhuang Doctor; Health-preserving Thoughts; Depression; Prevention and Adjustment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1],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弱甚至丧失、有自杀倾向和自杀行为等[2]。近年来,抑郁症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并给患者带来极大经济负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2030年后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最大的健康挑战[3]。目前臨床中使用抗抑郁药物虽然能缓解抑郁症患者部分症状,但因药物副作用大、依赖性强及患者依从性差等诸多缺陷,使治疗过程受到较大限制[4]。抑郁症具有发病普遍、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防治相对困难。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不可忽视日常生活的养生调摄,否则难以获得长期疗效。

壮医药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壮医养生理念是壮族医学智慧的结晶,是保健身体、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5]。抑郁症属于壮医学“巧坞病”范畴,其发病机理与身体道路不畅、气血失衡、毒虚致病、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等密切相关。壮医养生思想的“内外调和,三气同步”“祛毒补虚,平衡阴阳”“均衡气血,形与神俱”“中正平和,怡神悦情”是防治抑郁症的有效方法。

1 内外调和,三气同步

壮医三气同步理论反映了壮族先民朴素的宇宙观念[6],主要是指人禀天地之气而生,人的生长壮老死生命周期受天地之气的涵养和制约,天地之气为人体造就了生存和健康的一定“常度”[7]。一般而言,天气在上主降,地气在下主升,人气在中主和,若升降相宜,中和涵养,则共同维持人体与自然界的一定“常度”[8]。古语有云:“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壮族长寿老人的生活作息遵循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黎明即起,既昏便息,一直保持着顺应天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良好习惯[9],从而使机体气血充盛调和,阴平阳秘,情绪稳定,神清志明,精力充沛,神采奕奕。但随着今天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不断增大,起居无常、昼夜颠倒已成为常态。昼夜节律紊乱是导致“昼不精,夜不瞑”恶性循环的主因。《素问遗篇·本病论》载:“又或遇戊申戊寅……久而化郁,即白埃翳雾,清生杀气,民病胁满,悲伤。阳明不迁正……甚则喘嗽息高,悲伤不乐。”着重强调了自然乖变与人体相应生理病理改变的对应关系。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其变化规律直接影响万物的荣枯生死,人顺之则延年益寿,逆之则多病短寿[9]。研究[10]表明,在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的造模方法中,昼夜颠倒是一个重要的刺激方法。陈紫莹等[11]把调整人体昼夜节律作为抑郁症临床治疗的出发点,对抑郁症患者采用昼夜分时治疗策略,从而达到缓解或减轻临床症状的效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防治抑郁症的首要方法,必须顺应天地昼夜晨昏,寤寐有序,因时制宜,保持内外调和、天地人三气同步,使机体阴阳趋于平衡的健康常态。

2 祛毒补虚,平衡阴阳

壮医重视毒病,形成了“毒虚致病论”等医学理论[12]。由于壮族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毒物丰富多样,可分为有形之毒和无形之毒[13],有形之毒诸如毒草、毒树、毒药、毒虫、毒蛇、毒水、毒矿等;无形之毒诸如寒毒、火毒、痧毒、瘴毒、燥毒、蛊毒、湿毒等。毒虚致病论是壮医重要的病因病机理论。一方面,当邪毒入侵人体,正邪相争,气血逆乱,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三道两路受阻,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运行,从而导致疾病丛生;另一方面,当人体正虚,脏腑气血骨肉失于濡养,三道两路功能减退,从而内生水毒、痰毒、食毒及瘀毒等诸毒,导致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致病。因此,壮族人民在日常的养生保健中,十分重视防范邪毒内侵及扶正补虚。陈攀[14]根据壮医毒虚致病学说,提出抑郁症的主要病因为毒、虚或毒虚夹杂。在祛毒解毒方面,壮医有许多独特而有效的方法。壮族人民的服饰以青蓝色为主,为蓝靛所染,其具有“避邪”、解毒的作用。当清晨瘴气雾露弥漫时,外出赶路则必口含生姜以辟秽。此外,壮族人民历来就有逛药市、佩药囊、睡垫药等防毒祛毒的习惯[15]。其中,逛药市是壮乡特色民俗之一[16],尤其是在端午节这天,男女老少相约上山采药或逛药市,除了能饱吸百药之气,还能活动筋骨、振奋阳气、愉悦心情、增强信心、克服抑郁,可有效预防疾病,健康长寿。壮医佩药疗法是在壮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抑郁症患者,选用古贝、苍术、细辛、勾芒、红蕉、琼枝、藿香、樟脑、佩兰等舒畅气机、芳香解郁之品,佩挂于人体一定部位,利用药物的特殊气味,通过皮肤吸收或鼻腔吸入,祛毒外出,畅通三道两路,平衡气血阴阳,使天地人三气同步运行,从而达到疾病好转或痊愈的目的。

壮医强调在临床治病时,祛毒和扶正补虚同时进行,以提高人体抗病能力。在养正补虚方面,壮医重视壮药道地药材和血肉有情之品相结合,除使用蛤蚧、首乌、黄精、土党参、土当归等补养之品外,多配用血肉有情之品,药食结合是壮医防病治病的一大特色。壮医以壮药道地药材配合血肉有情之品养正补虚,配合五谷和酒健运谷道,畅通两路,通过合理摄入饮食、药膳和酒等来达到补益气血、调理阴阳的目的,内养正气,外避邪气,自然可以有效防范抑郁症。

3 均衡气血,形与神俱

壮医病机学说强调“疾患并非无中生,乃系气血不均衡”[17]。气血失衡是疾病产生的主因,气血失调与抑郁症的发病、发展密不可分。《素问·八正神明论》载:“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可见,机体形神与气血涵养息息相关,气血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为基,精神为用,气血调和则神志得以濡养,思维敏捷,精神充沛,情绪稳定;气血失衡则心神失养,神机受累,萎靡不振,心神不静,形体不和,五志七情失常。壮医学的“龙路”是人体内血液的通道,其主要功能是为内脏骨肉输送营养,“火路”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指挥部,具有主宰精神活动和统筹、思考的功能[18]。壮医强调“两路”宜畅不宜滞,人体气血在“两路”的调控下运行输布,外达皮肉肌肤,内至脏腑筋骨,为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输送营养和排泄糟粕[9]。壮医热敏探穴针刺、药线点灸、刮痧、经筋、熏洗、拔罐、热熨、滚蛋、药锤、药浴等外治疗法均具有良好的调和气血作用。其中,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壮医药线点灸,其作用机制是通过灸灼体表网结,产生温热及药效刺激,畅通三道两路,调整气血平衡,鼓舞正气,祛邪外出,从而恢复人体身心健康[19]。《素问·至真要大论》载:“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调理气血法则贯穿于抑郁症治疗的始终。潘海珍等[20]研究发现,通过运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抑郁症能够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血浆的SP含量及临床症状,临床疗效显著。

抑郁症为形神俱病,其发生发展与形神失调密切相关[21],重视形神一体观是从根本上改善抑郁症患者的低动力症状[22]。《素问·上古天真论》载:“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形以载神,神以养形,密不可分,形神统一是生命形体与精神高度和谐平衡的状态,是生命功能正常的基本特征,也是延年益寿的重要保证。壮医养生重视运动与静养相结合,强调形神并调,形神合一,形神相守。在壮族民间,保留了一些沿袭至今的传统健身活动,如抛绣球、赛龙舟、拾天灯、板鞋舞、板凳龙、踩高跷、舞狮子等,一般在农闲或者节假日时开展,并在运动劳作之余亦注意休息静养,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动静相宜,形与神俱,畅通“两路”气机,调节脏腑气血平衡,恢复天地人三气同步协调,保持心神安定,从而有效改善或预防抑郁症患者的低动力症状。

4 中正平和,怡神悦情

壮族人民重视情志养生,在生活中践行“中庸”之道,保障了人体道路的通畅。《礼记·中庸》载:“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天下万物存在的最佳状态。如果人的精神情感中正無偏,合乎节度,始终保持趋于一种“中和”的常态,就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寿蔽天地,无有终时,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素问·上古天真论》载:“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壮族长寿老人的生活一般比较简单规律,性格豁达开朗,喜怒调节有度,民风淳朴,关系融洽,因而少有情志方面的病症。

壮族人民自古以来能歌善舞,生活充满欢歌笑语,少有忧愁苦闷。壮族民间素有“歌海”之称[23],农历三月初三是壮族地区最为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和歌圩日,每逢此佳节,人们身着盛装汇集于“歌圩”,用对唱山歌的方式进行社交活动,到处可听到嘹亮悦耳的歌声。《儒门事亲》卷三载:“喜者少病,百脉舒和故也。”《临证指南医案》卷六载:“医家不察……不知情志之郁,由于隐情曲意不伸……盖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壮族人民多以欢悦的歌唱形式来排除内心杂念和不良情绪,调畅情志,颐养心神,令“火路”气机舒畅,使“巧坞”发挥正常功能,气血调达,天地人三气同步,机体始终保持“中正平和”的状态,自然可以有效预防由心理因素导致的抑郁症。

5 小结

壮族人民在医疗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传承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医药文化。壮医养生思想作为壮医养生实践的指导思想,强调顺应自然,注重调畅情志,为壮族民众的身心健康需要提供了具体遵循的法则。壮族民众在养生调摄过程中对情志病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壮医养生思想对抑郁症的防治具有独特优势,形式多样的养生方法为防治抑郁症提供了有效途径,值得深入挖掘并应用于具体的医疗实践。

参考文献

[1]王静,孔令茵,雷炳业,等.抑郁症的脑复杂网络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20,37(6):780-785.

[2]YUAN Y,MIN H S,LAPANE K L,et al.Depression symptoms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older nursing home residents in the USA:a latent class analysis[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20,35(7):769-778.

[3]REDDY K S.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5 providesGPS for global health 2030[J].Lancet,2016,388(10053):1448-1449.

[4]朱建峰,金卫东.抗抑郁药物的不良反应[J].医药导报,2018,37(10):1198-1202.

[5]邓家刚,蓝毓营.壮医养生的理论与实践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5):157-158.

[6]王柏灿.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的理论渊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10(4):42.

[7]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25-29.

[8]覃保霖.壮医学术体系综论[J].内蒙古中医药,1985(3):15-16.

[9]蓝绍航,李娜娜,张青槐,等.壮医养生“中和”思想探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1,27(11):1699-1702.

[10]薛涛,邬丽莎,刘新民,等.抑郁症动物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5,23(3):321-326.

[11]陈紫莹,吴丽丽,严灿.基于阴阳消长规律探讨抑郁症分时治疗策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5545-5547.

[12]蓝毓营.壮医毒虚致病学说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146-2148.

[13]庞宇舟.壮医毒论浅议[J].时珍国医国药,2008(11):2810-2811.

[14]陈攀.基于壮医毒虚致病论探讨抑郁症发病机理[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4):19-20.

[15]唐振宇,庞宇舟,蓝丽霞,等.壮医养生法则初探[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1):21-22,40.

[16]钟鸣.壮药与养生保健[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3):72-74.

[17]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壮医药线点灸疗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14.

[18]庞宇舟,林辰,黄冬玲.壮医药学概论[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43.

[19]黄瑾明,林辰.壮医药线点灸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6:19.

[20]潘海珍,潘利锋,李方存,等.壮医药线与空线点灸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浆中SP、NPY水平影响对比研究[J].北方药学,2016,13(5):126-128.

[21]周苗苗,刘冉冉,刘鑫,等.《内经》形神一体观辨抑郁症[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2):286-288.

[22]羅玮,刘玲.《黄帝内经》重阳思想在抑郁症低动力症状治疗中的应用[J].吉林中医药,2016,36(3):221-223.

[23]范小婷,陈攀,林辰,等.壮医养生思想在失眠调摄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9,25(6):769-771.

(收稿日期:2021-12-08 编辑:刘斌)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壮族古医书《祖传秘方》的医药理论挖掘与研究”(编号:2020GXNSFAA297197)。

作者简介:李娜娜(1995-),女,汉族,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古籍与医史文化。E-mail:476478067@qq.com

通信作者:周祖亮(1974-),男,汉族,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医史文献、医药词汇。E-mail:zhou3273302@163.com

猜你喜欢
壮医抑郁症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壮瑶药研发中心启用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壮医敷贴疗法文献记载及应用概况
壮医平衡气血原则临床研究进展
壮医对腰肌劳损的认识的评述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壮医刺血疗法和骨刺散外敷治疗颈椎病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