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分析

2022-05-30 10:48杨文心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

摘 要: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发展可以追溯至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工笔画技法的萌芽。花鸟是工笔画门类中最为核心的题材之一,蕴藏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在工笔花鸟画中,线条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既是绘画艺术表现的基础,同时也是画面布局与形象勾勒的灵魂所在。将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条表现作为研究核心,从历代发展、古今运用和自身感悟这三大层面出发,对其进行系统性的深入剖析,有助于推动当代工笔画创作的新發展,具有一定的导向性作用。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绘画线条;线描艺术

在中国画创作中,线条是至关重要的基本构成要素。线条的表现过程被简称为“勾勒”。用笔顺势称“勾”,逆势称“勒”,一般使用于精密工细的花鸟画。所谓“势”,这里可理解为线条的节奏,抑扬顿挫间便可描绘出物体的真实质感。在传统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随着社会背景与文化潮流的变迁呈现出各不相同的视觉效果。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线条不仅仅是勾勒对象轮廓的外部工具,同时还是画家反映艺术趣味、表达创作情感的重要手段。在新时代环境的影响下,工笔花鸟画的创作迎来了一次巨大变革。中西方艺术的融合性发展促使线条表现方式产生改变。随着国民审美观念的转变与审美情趣的提升,如何在画面中运用线条成为当前亟待探究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将对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进行详尽分析,旨在推动当代工笔花鸟画艺术的新发展。

一、传统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

发展脉络

工笔花鸟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重要的艺术流派,画家们使用工细精巧的表现手法将自然题材进行呈现。线条作为工笔画创作的核心要素,在最终效果的展示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其各个历史阶段的梳理分析,有助于推动当代工笔画的发展与进步。纵观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将线条表现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唐朝之前、唐朝时期、五代两宋和明清时期。

(一)唐朝之前

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同时也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分水岭。根据历史阶段进行划分,唐朝之前都可称为线条运用的原始时期。早在两千多年前,先民们便已学会了使用线条勾勒形象、描述情景。地区文化的差异导致展现出的图像有着不同的视觉效果。以著名的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为例,此时的线条表现粗犷浓重,苍劲有力,与彩陶上几何纹样的质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淳朴古拙是原始时期线条的突出特征,绘画工具简陋与文明发展相对落后皆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时至魏晋南北朝,线描艺术已经逐渐走向风格化,例如陆探微、张僧繇的“疏密二体”、顾恺之的“高古游丝描”等。可见此时的线条表现已经引起了画家们的普遍关注,并逐渐呈现出崛起之势。而后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水平的不断进步,线描艺术也逐渐开始向精致化与复杂化发展。

(二)唐朝时期

唐朝是花鸟画作为独立画科逐渐成熟的时期,在广义的花鸟画定义中,鞍马、牲畜等皆在表现之列。因此,这一时期线条的运用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鞍马题材为例,繁荣昌茂的盛世大唐不乏贵族游戏之景。在张萱所作的《虢国夫人游春图》(图1)中可以看出,马匹的线条流畅饱满,细腻均匀,将唐代以丰润为美的审美趣味表现得淋漓尽致。虽说此时的线条缺乏抑扬顿挫之感,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已经成为画家绘画功底的直观体现,象征成熟与兴盛。《虢国夫人游春图》中使用的线条数量不多,且独立凝练,但是每一根线条都充满强烈的表现力,惟妙惟肖的马匹神态为画面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综上所述,唐朝时期工笔花鸟画中的线条运用,体现出了“致广大而尽精微”这一特征。物象本身似有一股贯通的气势,挺拔雄健,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线描方面的一大突破。

(三)五代两宋

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画家由北至南的流动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其中以南唐和西蜀最为突出。从线条的运用角度来讲,此时的线描艺术日臻成熟,不仅承袭了绘画中书写性用笔的特点,同时还强调形神兼备这一表现效果。黄筌与徐熙二人形成了五代时期最为核心的两大花鸟流派。他们风格迥异,素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称。以黄筌为例,作为赫赫有名的西蜀宫廷画家,他任宫廷画师四十余年,奇珍异兽所阅无数,因此画面中总是充斥着富丽繁盛的时代气息。《写生珍禽图》是其传世之作,此画中绘制了二十多种动物,它们刻画精细,神态逼真。这与画家精湛的线描技法有着莫大的关联。众所周知,花鸟题材表现的核心所在就是对其神韵气质的精确表达。黄筌的线条虚实有致,顿挫有法。物象的结构处皆能用线衔接自然,将动物的原有质感表现得恰到好处。可见其功力深厚,造诣极深。在前人铺垫的基础上,宋代工笔花鸟画直接进入了全盛时期。大批量的花鸟画家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创作体系,赵昌、崔白、黄居■等皆在此列。此时线条除了继承五代时期精致顿挫的表现效果之外,还添加了一定的写意元素。画家们将作品中的笔墨元素放大,通过写意性质的线描进行表现。工笔花鸟画开始逐渐打破规则刻板的固有模式,展现出逸气横流的全新面貌。此时的线条具有工写兼具、工意融合的特点。总体来说,五代两宋时期工笔花鸟画的线条富有精密细致、气韵生动之美。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随着国力日渐昌盛,社会和谐稳定,大众对于绘画艺术的审美需求开始日益攀升,工笔花鸟画再次盛行。此时的中国传统绘画受西方文化影响,逐渐呈现出融合性的艺术表现特征。以郎世宁所作的《嵩献英芝图》(图2)为例,画面中心的山石上伫立着一只雪白的苍鹰,苍鹰周边松石环绕,一派祥瑞之景。这幅作品虽说表现的是中国传统题材,但写实逼真的物象塑造让画面充斥着西方油画的独特质感。由于明清时期的工笔花鸟画大多表现富贵长寿等题材,因此在作品的呈现上通常强调传达出气势恢宏、精致富丽的视觉效果,所以线条力量感的传达十分重要。可以说明清时期中国画中线条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阶段,为后人临摹及创作提供了重要借鉴。

二、基于“六法论”的线条运用

我国传统工笔花鸟画讲究“以线立骨”。南齐著名的艺术理论家谢赫曾在“六法论”中提出了古代中国画评判的六大准则,分别是“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摹写”。其中的“骨法用笔”与线描之间存在着莫大的关联。说到“骨”字,我们通常会联想到坚硬、挺拔等形容词。在绘画艺术中,“骨”代表着作品中传达出的一股贯通气势,如同人体内部的经脉一般,是生命力的一种特殊体现。线条在勾勒的过程中游走于畫面之间,画家的思想与画纸上的墨色相辅相成,气韵与骨相的结合使绘画创作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最高境界。“应物象形”同样也是线条表现的准则之一。从字面角度来看,“应物象形”指的是对实体物的外部轮廓进行模仿表现,也就是所谓的“写生”,但是这并不仅仅是简单的造型再现那么简单,对于物象质感、神态的表现同样重要。以花鸟画中的禽鸟为例,在禽鸟外部轮廓的勾勒过程中,大部分时候是以虚线碎笔为主,而非使用实线。因为鸟类羽毛柔软蓬松,造型边缘会形成一条隐约的线,如若过实反而会破坏物象的原有质感。《庄子·知北游》中记载:“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可见唯有用心体会表现对象的外在轮廓与内在神韵,才可精准描绘,不失偏颇。

三、新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艺术表现特征

新工笔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符合时代语境且表现风格极为鲜明的绘画现象。它由中国传统工笔技法衍生而来,在继承传统审美意趣的同时,又融入了丰富的西方艺术形式与观念,是当代艺术革新浪潮中的新兴产物。相较于传统工笔画,新工笔更注重追求写实唯美的视觉效果和深入人心的观念性表达。线条的弱化是新工笔现象中最主要的艺术表现特征之一。以张见所作的《蓝色假期之一》为例,画面中描绘了一位身着泳衣的年轻女性,她面对泳池、背向观众而立,头部微转,神态淡然。少女隐约的躯体笼罩在淡蓝色的背景之下,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了下来,世界只剩下极致的宁静与悠远的平和。与传统工笔画用线不同的是,画家并未对少女的外部轮廓进行清晰的勾勒,而是使其融于背景之中,形成一种“形景交融”的表现效果。张见在《新工笔文献丛书·张见篇》中这样描述:“有什么样的线就会有什么样的画面效果。一味强调线本身,它已经变成一种功能性目的,我们需要在线以外看到更多更丰富的东西,无论是用线还是没骨,关键问题不是怎么画,而是画得好不好。”

形成线条弱化这一现象的原因分为多个层面,首先是视觉层面。受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当代工笔画家开始尝试由意象造型到写实造型的转变,但鉴于中国画创作向来使用毛笔勾勒轮廓,笔势顿挫婉转,具有极强的写意性。因此,画家往往通过弱化线条的方式来追求西方素描一般的形式美感。其次是观念层面,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发展导致当代大众不得不置身于快节奏的生活之中,焦虑、疲惫是一种人们共有的日常感受,此时人们对于绘画艺术的审美需求更倾向于安宁平稳。因此,线条的减弱可以打造出一个隐秘而深刻的审美空间,观众的心灵也会在这一空间中得到平复。虽说当代中国画中的线条表现效果纷繁错杂,但唯一不变的是都立足于传统,尚古情怀依旧。

四、有关当代工笔花鸟画中线条运用的思考

线条既是工笔花鸟画的基本构成,同时也是作品本身传达意境感受的核心。若想创作出一幅形神兼备的工笔花鸟画,那么就需要不断提升线描艺术的表现能力。

首先是磨砺品格,提升文学修养。画家的品格及文学修养直接决定着作品气韵的传达。唯有保持良好的个人思想,坚持独立创作,淡于世俗纷扰,并时时充实自我,才能够创作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绝世佳作。因此,画家在日常创作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技能技法方面的提升,而忽略自身内涵的培养。其次是认真研磨,勤学苦练。对一名合格的画家而言,优秀的人文底蕴固然重要,基础技能也是必须掌握切实的。正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勤加练习才是重中之重。当然在练习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模仿重复,唯有自省反思才能推动技法的更快发展。最后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创新尝试。当代画家既要加强对古人优秀作品的鉴赏与临摹,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需要保持创作意识,根据时代发展,结合国民审美需求,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趣味和价值观的艺术作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五、结语

线条在工笔画的创作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简单的造型表现方式,更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特立独行的文化符号,是画家们营造意境、抒发情感的灵魂所在。在经济与文化飞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画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的重大责任。线条只是国画创作中的一个微小缩影,此类要点不胜枚举。我们应当积极探索绘画表现过程中的核心要素,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出符合时代审美趣味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梁葵.中国工笔花鸟画艺术传承与发展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9(4):31-32.

[2]张明亮.谈工笔花鸟画创作中的“崇真尚美”[J].美术观察,2020(8):142-143.

[3]刘晓妍.当代工笔花鸟画与南宋工笔花鸟画的比较研究[J].美术大观,2016(4):43.

[4]于占江.工笔花鸟画中线的应用[J].美与时代(中),2022(1):20-22.

[5]董一丹.中国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运用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8(6):16.

[6]毋晋芳.浅析高校工笔花鸟画教学开展及改进策略[J].艺术科技,2017(12):402.

[7]栗军.浅论工笔花鸟画中线条的美学意义:评《工笔花鸟线描详解》[J].新闻爱好者,2017(3):100-101.

作者简介:

杨文心,硕士,江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绘画与书法(国画)。

猜你喜欢
工笔花鸟画
十二届美展中花鸟画创作态势对今后花鸟画创作的启示
当代工笔花鸟画发展探索
工笔画中静物题材的创作感悟
刘新华工笔花鸟画艺术创作中诗性的解读
探析“虚静”观对工笔花鸟画创作产生的心理影响
探究装饰性因素对工笔花鸟画的影响
浅论于非闇工笔花鸟画
商业需求对工笔花鸟画教育理念的影响
苏百钧工笔花鸟画立意研究
论现代工笔花鸟画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