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微课,优化初中写作教学

2022-05-30 10:48张亮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言 2022年8期
关键词:写作技巧景物初中生

张亮

新时期,微课成为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教学的主要应用模式之一,为拓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知识获取渠道、知识学习方式的更新提供了借鉴。从本质上说,微课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模式,教师可以依托信息化技术,为写作训练提供资源支持,进行有效指导,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写作微课概述

写作微课实质上是一种关于写作的学与教的新模式,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按照学生对写作方法与技巧的认知规律,对碎片化的教学内容、过程乃至扩展素材等结构化的数字资源进行呈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写作微课一般包括课堂教学、视频练习测试、教师点评等几个部分。写作微课强调教学目标要明确、课例视频要丰富、辅助性教学资源要适当,其中辅助性教学资源特指与写作主题相关的资源,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动画、教学PPT、教学图片、教学视频、教学反思、教师点评、练习测试、学生反馈等内容。

由此可知,微课既非某堂传统写作课程教学的“浓缩”,也非某堂写作课程的局部节选,而是教师在分解写作教学知识点后进行的相对独立、完整视频库的重构。写作微课具有内容针对性强、主题聚焦某个写作技巧或写作知识点等特点,初中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个性化需求有选择地进行学习。

二、微课优化初中写作教学的表现

1.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微课是一种动态的教学资源,教师借助它可以在5-15分钟内给学生简洁呈现学习内容。借助微课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删减写作课程中的非必要内容,仅保留最重要的知识点,可以避免学生产生视觉疲劳,能够让他们在课程学习中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同时,以短视频为载体浓缩展现写作背景、主题内容的方式,也可以对初中生形成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能够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由于受年龄、时代、阅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多数初中生不能理解写作主题或方法。而利用微课教学法,可以视频图画加教师解说的形式,科学、形象地展示写作主题以及方法巧,打破初中生对写作课程的认知壁垒,帮助他们快速明确写作要求。同时,教师通过微课聚焦写作重难点,集中、透彻讲解写作技巧,可以通过“一点一突破”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及技巧。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写作微课是以写作指导视频为载体,围绕某一知识点开展教学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难点,根据学生的特殊学习需求,对某一写作技法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在探索写作奥秘过程中产生创新意识。而通过若干个前后呼应、逐一串联、层层提升的写作拓展类视频设计,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组织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的眼界,为写作创新实践的开展提供充足保障。

三、微课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明确训练主题

选题对初中写作微课程教学设计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微课应用的效果。为确保选题适合学生的写作训练需求,教师可以事先分析现有文体,剖析将不同写作内容制作成微课的意义。一般来说,对于文体概念类的固定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的意义不大,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直接通过口述或PPT的形式教学;至于写作课程中存在的易混淆点、易出错点、重难点,则需要制作成微视频,以便学生学习和掌握。

以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专题“学习仿写”为例,该单元以民俗为主题,选编了《社戏》《春酒》《安塞腰鼓》《庆祝旧历元旦》几篇文章。其中《安塞腰鼓》是一篇以陕北高原腰鼓以及高原民俗民风、精神气质为主要内容的抒情散文,运用了排比、比喻、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突出了安塞腰鼓气势的壮阔。教师可以选择该篇文章,要求学生在赏析文中精彩片段的基础上,模仿作者的写作手法,选取一个场景写作。在仿写时,教师应给予学生自由,允许他们模仿文中动静结合的手法写作,或者模仿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作,也可以模仿间隔反复的结构写作。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录制指导学生仿写技巧视频的同时,录制指导学生描写场面的视频。

2.准备训练素材

确定选题后,教师需根据写作主题确定微课主旨。以主旨为引导,进行素材收集、准备、加工,提前将所需讲授内容组织起来,对课程重难点与易混淆点、易错点进行细化,从而进一步明确问题引导方向,用小视频彰显问题产生的原因,为下一步初中生任务清单的策划做好铺垫。

微课教学素材的准备需要渗透“微写作”的设计理念。在素材准备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初中生写作中存在的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晰、语言不优美问题,准备各种场景图片、场面视频以及范文片段。

比如,在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抓住细节”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红楼梦》片段、《开学典礼》片段以及与人物描写有关的“课间活动时” “运动场上” “当考试收卷铃声响起时”等视频素材,为初中生了解动作、外貌、神态、语言在细节描写中的应用提供范本。必要情况下,教师可以准备范文以及对应的场景图片,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写作技巧。一般视频制作可以选择WPS演讲实录+快剪辑APP,对前期收集的资料剪辑处理,形成时长在10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同时利用WPS制作PPT,满足“片段导法”的教学需求。

3.策划训练任务单

运用微课指导写作,可以解决学生耗费大量精力、时间写作,但作文内容不生动的问题,助推学生的个性化写作。为了顺利发揮微课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优势,教师可以在素材收集、加工处理的同时,拟定任务清单,为学生正确利用微视频提供指导。

以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教学为例,该写作专题的教学目标为:赏识性朗读经典片段,探究、分析景物描写的技巧;解读示范文本,掌握景物描写的基本方法,点评他人或自己的作文,根据点评内容修改。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细化学生的学习任务:观看微课,赏读经典片段,寻找描写节点;分析描写技巧,进行景物描写小练习;再次观看微课,根据教师反馈,进行自我写作成果的诊断, “对症下药”,科学修改;内部交流评价,推荐一篇优秀文章进行交流评改。

4.重点突破写作难点

在明确写作主题、收集写作素材、设置写作任务清单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录制有针对性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突破写作中的重难点。

比如,针对当前多数学生作文存在的“观点不明确”问题,教师就可从“确立文章的观点”“凸显文章的观点”两个方面录制微课视频。该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从志向、拼搏等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确立观点,并运用简洁的语言阐述,为撰写“初三我来了”的议论文做准备。

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敬业与乐业》等文章的结构,并阅读《谈骨气》一文,进一步把握议论文的结构。布置完写作任务,教师可以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几个方面,再次分析上述文章中心论点的得出过程,在分析过程中点出“凸显文章观点”的技巧,即“在恰当位置直接点明中心论点”, “确立分论点为中心论点提供支撑”“选取适当材料为中心论点提供论证”。

讲解写作技巧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再次阅读任务清单上以“诚信”为话题的议论文,思考并阐述文章证明观点的方法以及所选择的论证材料,如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主体提出两个分论点、结尾总结观点等,帮助学生掌握写议论文的技巧,为后续写作奠定基础。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短视频顺次展示“在文章中凸显观点”“选取适当材料支持观点”“拟写提纲”等技巧,并在标注案例的同时,将上述过程与前期提出的话题征文活动联系起来。或者以表格的形式,从开头、主体、结尾几个方面,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确要点,解决学生写作时存在的“观点不明确”问题。比如,开头提出“人应当志存高远”这一总论点,主体生发出“志存高远引领个人走向成功”“志存高远推动社会发展”两个分论点,结尾回扣总论点等。

四、微课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要点

1.科学选材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写作占据了中考语文试题的“半壁江山”。在传统的写作教学中,由于学生阅历较少,写作素材储备不足,加之缺少有效的指导,所以作文多存在内容虚假、空泛等问题。

对此,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或者从网络中搜索其他教师的视频进行剪辑并加以利用,针对学生写作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如“对话描写”“借物喻人”“介绍家乡的景物”“详略得当”“想象作文专题——走近童话”“写作五部曲思维训练‘确定中心”“写入作文——传神的细节描写”等。

2.多维展现

多维展现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需要教师借助微课元素(语言、图片、视频),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维度带领学生回忆与之相关的生活内容、阅读内容,使他们在仔细品味并思考后,形成书面语言。

以“融情于景”的写作教学为例,该节课的训练目标是要求学生学会从作者的情感角度分辨景物描写的优劣,并让学生掌握运用恰当的景物描写表现内心情感与烘托气氛的方法,同时在叙事文章中对不同情景下的同一种事物进行差异化描写。

在课程开展之初,教师可以通过“一叶知情” “雨落心扉”两个环节,展示若干写景状物的句子。并将对应的景物图片作为背景,从正反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如“芦苇长得高大而繁茂,遮住了河流上方的天空”与“苇子还是那么恶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是天上”,点明描写景物时融入情感对激活客观景物、感染读者所起的作用,引入主题。而在“雨落心扉”环节,教师可以在征求学生同意的前提下,引入一名同学的周记,结合相关的场景图片或音乐,分析景物描写在渲染气氛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与全班学生共同修改微课中展示的片段,使学生认识到相同景物在不同人眼中或同一人不同心境下的差异。

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可以从语言修饰入手,展示一段用手机随手拍摄的视频“未开花的爬山虎”,播放后暂停15分钟,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用几句话描写“雨中爬山虎”,并将其作为《秋天的怀念》的开头。学生写完,教师可以再布置一道趣味写作题:展示郁达夫《秋》的片段以及对应场景,要求学生用几句话描写“雨中爬山虎”,并将所写文字作为《秋》的结尾。开展趣味性的写作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技巧讲解

不论是常规练习还是应当考试,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都至关重要。对此,教师可以在微课中融入写作技巧,向初中生传授几种常用的写作技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常用的写作技巧引入微课堂,通过若干个图景文结合的案例,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然后,再通过小练笔的形式巩固所学知识点,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指导心理描写类的写作技巧时,为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心理刻画得生动形象且具体可感,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微课指导的方式,代替课中直接出示作文题目与要求的做法。

以“让心灵说话”的主题写作为例,先导入《猫和老鼠》动画片中的片段,引导学生观察猫和老鼠的表现,对动作、神态刻畫对反映人物心理的作用产生初步认知。然后,教师可以在“心有灵犀——猜一猜”“心意相通——探一探”“心有共鸣——看一看”“心领神会——写一写”等几个环节,穿插环境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内心独白等,对写作技巧进行分层指导。配合巧妙的悬念、动感的画面,为学生搭建思考的平台,使他们轻松地掌握“心理描写”的技巧。并将每个环节编成口诀,通过微视频配乐播放,如“内心独白来凸显,略显单薄不生动;具体动作抒胸臆,细腻神态现心声;环境描写相映衬,恰当修辞添神采;直接间接两相宜,真实生动众人赞”等,让学生对心理描写技巧形成深刻的印象。

猜你喜欢
写作技巧景物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四时景物皆成趣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写写冬天的景物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技”可循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挖掘最佳训练点渗透写作技巧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浅说电视新闻解说词的写作技巧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