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低年级阅读指导,有效落实“减负增效”

2022-05-30 03:08叶娟芳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阅读指导减负增效低年级

叶娟芳

【摘 要】阅读能力决定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影响着审题和答题水平,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影响。通过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指导阅读方法,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并借助阅读,提升学习的内动力,实现减负增效。

【关键词】低年级 阅读指导 减负增效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提出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当下,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拒绝刷题和“外补”,又要提高成绩,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靠“内增”——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众所周知,阅读能力决定着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影响着审题和答题水平,可见,阅读能力的提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着一定影响。究竟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低年级语文教学之阅读指导定然责无旁贷。在此,笔者将从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方法的指导这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树立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习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便开始追求精神生活。于是,现代家庭越来越重视孩子的阅读,有些家长在孩子牙牙学语时就开始阅读启蒙——讲宝宝故事、绘本故事等,甚至更早,胎教故事也开始盛行。这无疑是一件好事。只是,这样的阅读只出现在少数家庭,并没有得到普及。要全面普及阅读,特别是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还是得依赖学校教育。除了学前教育的绘本阅读渗透(主要是教师讲、幼儿听),小学低年级是树立阅读意识、培养自主阅读习惯的重要时期。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一)营造阅读氛围

“氛围”,有着神奇的魔力,它能影响人们的情感体验,激发人们的行为。因此,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必然要营造阅读氛围。

1.建立书柜

环境布置是营造氛围的基础。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后,让学生自己参与布置班级图书柜,在学生心中植入阅读意识,并且给书柜取个好听的名字,如“××书屋”,也可以在柜门上设计学生喜欢的文字,如“我阅读,我快乐”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图书借阅规则和管理办法,选定图书管理员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建班级图书柜

2.语言熏陶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广告宣传就是这个道理。一个语文教师天天宣传阅读的好处,爱上阅读的学生肯定远比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多。当然,这个“广告”也是有技巧的,可以是教师自己的阅读经历,可以是学生身边熟悉的榜样的阅读故事,也可以是关于阅读的名言,甚至推荐好看的书目……只有将这些阅读“广告”有心却不刻意地插播到学生的心中,才能诱发阅读“商机”。

3.故事引领

爱听故事的学生更容易爱上阅读。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大部分学生识字不多,课外阅读还得从教师读故事开始。晨读、午休、自习课甚至语文课上,在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以后,可以说:“接下来,听老师读个故事。”学生肯定会很喜欢听故事。随着学生识字量增多,有些学生会因为爱听某个故事积极地自主阅读。因为学生的阅读欲望被点燃后,只听是不够的,自己看才是最过瘾的。

有了阅读的氛围,就像埋下了导火索,只要一点点火星,就可以将其点燃,使其绽放。

(二)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内因,如果学生是被逼着阅读的,那么阅读不是“拉锯战”,就是走眼不走心。因此,只有将“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并辅以一定的阅读制度,才能让阅读行之有效。有了阅读兴趣,就会产生阅读行动力。如果说,营造阅读氛围是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奠定的基石,那么教师的“循循善诱”就是学生拾级而上的台阶。

1.吊胃口

电视剧每次都会在关键时刻掐断换集,以吊追剧者的胃口,广播剧也会在听众兴致高涨时戛然而止,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让人又爱又恨。这两者的目的是一样的。那么,我们也可以进行一定效仿。故事講一半,讲到精彩处停止,并说道:“谁想看的,下课可以走进图书馆借阅。”教师还可以在向学生推荐一本故事书时,简单讲讲书中的部分精彩片段,以吸引学生去阅读。

2.尽力夸

夸奖就是一支神奇的魔法棒。当看到某学生带了一本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看的书来教室时,教师可以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夸他会选书,并表示自己也特别想读,让他看完了借给老师看看;当看到一些学生正在认真阅读时,就悄悄地把他们阅读的样子拍下来,也可以让家长拍些孩子在家阅读的照片,并将其展示在电子屏幕上,告诉大家安静阅读的学生最美;如果想推荐学生看某本书,也可以使劲夸这本书……夸着夸着,买书的学生会越来越多,看书的学生也会越来越多。

3.设奖励

如果在精神鼓励的基础上,再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看完一本书奖励一枚书签,看完5~10本书颁发“阅读小明星”一枚,并奖励有签名赠言的故事书等。在奖品的诱惑下,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阅读队伍。要让学生爱上阅读,对阅读产生兴趣,方法千千万万,只要教师有点燃学生阅读这盏灯的决心,肯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适合本班学生的好方法。

有阅读兴趣,就会爱上阅读,就能静下心来阅读。

(三)养成阅读习惯

如果说良好的阅读氛围、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前提,那么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则是自主阅读的保障。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后面的阅读方法也都是空谈。无论哪种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定时间,都离不开早期的督促与训练。

1.确保人手一书

要阅读,当然得有书。确保每人每天书包里必须有一本可供阅读的好书,可以是自己带来的,也可以是从班级图书柜里借的,这是开启阅读的第一步。

2.设定阅读制度

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制度”。在班级里设定阅读时间,是第一条制度。校内阅读主要安排在早晨进校后的晨读和午间阅读这两个时间段,还有其他碎片化时间,可以是课间,可以是自习课,还可以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的等待阅读,通过这些方式帮助学生养成“没事就阅读”的习惯。校外阅读就是以家庭阅读为主,也同样需要设定家庭阅读时间,可以是睡前半小时,也可以是饭后半小时,自己把握时间,只要按时实施即可。阅读习惯培养初期建议以打卡的形式督促阅读或进行亲子陪伴式阅读。

阅读制度第二条:阅读课外书时不做其他事,要一心一意阅读。只有全身心地阅读,才能实现有效阅读,这也是阅读的关键。不只是用眼去读文字,更要用心去读故事,这样才能读快、读懂、读透。无论在什么时间段,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学校,只要打开书本,就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养成自主阅读习惯,一般是从任务型阅读开始,打卡阅读时间或阅读书目等,不管是哪种形式,都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教师的耐心引领和坚持。只有养成了习惯,阅读才能像呼吸一样自然且必不可少,阅读能力也才会稳步提升。

二、渗透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修身养性,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曾经有家长问笔者:“都说爱阅读,就会写作文,为什么我家的孩子看了很多书,还是词不达意、文不通、句不顺呢?”笔者想,这要么就是阅读火候不够,要么就是阅读方法有问题了。阅读不能只用眼睛读文字,更要用心读。学习只有进行有效的阅读,才能切实提高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才能随之提高。

(一)读适合的书

阅读必定是有个过程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应该选择不同的阅读书目。

第一,可以选择教材中的推荐阅读或与课文关联的拓展阅读。统编版语文教材上就有阅读推荐,推荐的书和文章都比较适合相应年龄段的学生阅读。与课内衔接的拓展阅读也是极好的,如学习了《狐假虎威》这一课,就可以推荐阅读其他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这样学生比较感兴趣,也能掌握阅读技巧——寓言都是通过一个故事讲述一个道理。

第二,阅读必须循序渐进,可以从少字多图的绘本到图文并茂的图画书再到少许插图的桥梁书,最后到文学经典。初期可以挑选阅读页码较少的、内容浅显易懂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绘本或图画书,使学生能读懂整本书,从而获得阅读成就感,产生阅读兴趣。这些都是引领学生进入阅读之门的必经之路。

(二)扫清阅读障碍

识字量是影响阅读的一个重要因素。低年级学生大多是因为识字量少、拼读速度太慢,所以很难耐心地读下去,这也是很多学生缺乏解题耐心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指导阅读时,我们也要采取相应措施。

亲子共读或师生共读是常见的阅读指导方法之一。这里的“共读”指的是亲子或师生同一时间一起读同一本故事书,一般由孩子手指着故事书,和家长或教师一起轻声朗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词由家长或教师接读下去。读完故事后,家长和教师还可以针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孩子说说阅读感受,家长和教师要及时肯定孩子的阅读能力。共读的目的也就是让学生不惧怕阅读,爱上阅读。

此外,在自主閱读时,学生难免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从而影响阅读。如果一遇到生字词就停下来查字典或询问他人,不仅会影响阅读速度,还会打断阅读思绪,次数多了会产生阅读疲劳,影响阅读兴趣。因此,学生自主阅读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尝试跳读(跳过不认识的字词),如果跳读会影响理解,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联系前后文猜测、推理阅读等。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先在不懂处做好记号,当这一章节读完时,再来查阅字典,通过回读,解决疑惑。只有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才能促使其爱上阅读。

(三)思考着阅读

阅读不只是为了读完一个故事,更是为了读懂,为了积累和内化。因此,阅读时要有思考,要会质疑,要学会圈读并写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后,教师就应该尝试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如圈画好词好句,写自己的阅读感受等。思考着阅读也可以是创造性的阅读,如读绘本后鼓励学生自己创编绘本,也是阅读的延续。当然,思考着阅读时还应该学会辨别哪些章节可以快速浏览,哪些需要细细品读,如语言优美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精读,通俗浅显的可以快速阅读。这些方法在中、高年级的阅读策略中会具体学习,教师可以在低年级适时渗透,先将“有思想的阅读”这一理念植入学生心田。

阅读能够让人沉下心来,克服浮躁的心理,学生才能静心读、听、思、写,作业效率才会有所提高。减负不能减效,只有让学生沉下心来主动学习,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我会学”,学习有了内动力,加上高效阅读带来的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减负增效,才能让“双减”政策落地开花。

猜你喜欢
阅读指导减负增效低年级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浅谈图书馆的课外阅读指导对策
浅析高中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措施
轻摆渡,济江川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