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跨境說”平台 敘寫地球村故事

2022-05-30 03:34海潮
澳门月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橫琴創業貿易

海潮

周運賢,博士,澳門人,祖籍廣東梅州,跨境說未來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行政總裁。澳門粵港澳國際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珠海橫琴跨境說網路科技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梅州五華澳門同鄉會、梅州五華澳門商會會長。周運賢現任澳門互聯網經濟協會會長、澳門數字經濟協會理事長,獲評珠澳十大創業榜樣人物、澳門創新創業特殊貢獻人物、橫琴創業之星。其開發運營了粵澳合作產業園重點實體經濟项目橫琴澳門未來中心產業園,其創辦的跨境說企業獲得鳳鳴獎、中國跨境電商傑出服務商等殊榮。

把握時代脈搏

拓展粤澳跨境電商事業

我在美國大學學習的是電腦專業,2010年回到澳門,從事互聯網開發工作。創業之初,我就一直在思考如何將澳門的特點和優勢能嵌入到國家的整體發展鏈條中去。隨著澳門作為“中國與葡語國家商貿合作平台”在國家發展戰略中的戰略定位逐步明確和提升,2015年,我和團隊接手開發的第一個國家級線上服務平臺项目——中葡合作平台上線。

我認為打造互聯網貿易平台必須圍繞著三個使命來做,一是傳統貿易的數字化,二是地方產品的國際化,三就是傳統文化的時尚化。然而,當時有一個無法忽視的現實問題擺在我們的面前:澳門產業結構比較單一,雖有自由貿易港優勢,也有金融、商務、翻譯人才,但技術人才稀缺,創業受限。在澳門要招一個技術人才,不僅比較難找,成本也高。考慮到未來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時,可能需要更多樣化的團隊和更廣闊的市場來支撐,所以我們萌生了想來珠三角一帶找發展機會的想法。

我有一個體會,那就是做企業一定要關注國家政策的導向。在國家尚未正式提出“粵港澳大灣區”概念之前,珠三角的蓬勃發展已讓我們嗅到了發展的機遇。記得2014年1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澳門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澳門同胞要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善於從祖國發展大勢中把握機遇,更好搭乘祖國改革發展的快車。也就是從那個時候响應號召,我們開始前往內地尋找商機。

2015年正好趕上廣東自貿區橫琴片區掛牌,我們算是澳門最早回應號召來橫琴考察的團隊。我們瞭解到珠海利用港口優勢大力培育跨境電商產業,很合適我們選擇方向。而且珠海與澳門陸路相連,橫琴口岸通車之後從澳門過來也就二十分鐘,非常方便。

我們還考察過其他很多地方的孵化器,但感覺橫琴澳門創業谷環境是最美的。當年我和團隊報名參加了橫琴舉辦的創新創業大賽,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邀請進駐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同年12月,我們就在當時還沒有鋪好路的創業谷裏選定地點註冊成立了“珠海橫琴跨境說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我們的主要業務就是致力於從事跨境電商公共貿易服務平台的建設與運營,為所有的進出口企業提供商品的進出口貿易服務。

享受周到服務 增強發展信心

橫琴為澳門創業者提供的周到服務令人印象深刻。當時珠海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向入駐的澳門企業提供一年免租待遇,辦公傢俱備齊,直接“拎包入住”。橫琴新區澳門事務局專門負責澳門有關投資项目的一站式跟蹤服務,小到解決我們員工的食堂餐飲、人才公寓,大到企業註冊、創業輔導、稅收優惠、融資支持。比如政府帶我們去北京參加創業輔導,園區有基金輔導、融資創業輔導。還有一點特別好,這裡會營造一個氛圍,在創業者和創業者之間搭建一個橋樑,讓創業者之間有更多的經驗分享。

進駐橫琴不久,我們設法融到了一筆3000多萬的海外投資,但遇到了政策方面的問題無法到位,急得我們團團轉。無奈之下,我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給創業谷的管理方發了條短信,沒想到,對方第二天就派人來,帶著我到人民銀行、外匯局等五、六個職能部門備案,辦理相關手續。忙活了大半天,最終這筆錢及時到位,當地有關部門全心全意為我們創業者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令我們十分感動,這在國外是沒法想像的事。

另外,澳門單牌車入出橫琴以及“港人港稅、澳人澳稅”等配套政策,也讓我對公司在橫琴的發展前景充满信心。我很驕傲國家為創業者提供如此優質的軟硬件投資環境,讓我們能心無旁騖地創業。

為國內產品賦能 提升市場競爭力

企業的發展要立足自身的優勢,我們作為澳門背景的企業,對接很多葡語系國家,這些國家的需求在國內能找到很好的原材料,但往往由於缺乏深加工和品牌賦能,利潤不高。如何將這些好的產品推出去?我們打破傳統電商模式,通過大數據分析海外市場需求,反向引導國內“智”造。

比如在湖北省十堰市竹山縣,綠松石資源豐富。當地主要是賣原石或粗加工,大量開採導致市場惡性競爭且影響當地生態環境。前些年我們“跨境說”與當地政府商定合作開發綠松石資源。當時我們不主張大量開採,因此主要使用邊角材料,在澳門設計、廣州生產。產品多是時尚飾品,還加入了傳統文化元素。目前產品已經逐漸在粵港澳大灣區推廣開來,並走向海外,每天交易額達200多萬元。

為了加強中國產品在國際上的競爭力,我們運用區塊鏈國際結算系統和自主可控的結算科技發明專利技術,將供貨商、物流、倉儲等資訊記錄上鏈,買家可以借助平臺掌握整個交易資訊、物流資訊、結算資訊,目前我們的“跨境說”全球的採購商已達46萬家。

引電商進農村 參與精准扶貧

在將中國產品推向國際市場的同時,我們也關注著國內的精准扶貧工作。雲南省怒江州蘭坪縣是珠海市對口幫扶地區,2016年,我們跟隨珠海橫琴新區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到蘭坪縣考察。一開始,我們只是想做公益,後來意外發現當地出產的黑松露品質上乘,於是我們萌生了產業扶貧的念頭。黑松露是世界公認的頂級食材,在國外深受歡迎。我們有很多國外客戶資源,如果能打造一條產業鏈,把蘭坪縣黑松露推廣出去,將給當地群眾帶來脫貧致富的希望。

當然,這條路走得並不輕鬆。一開始我們走的模式是“採購+銷售”,有時市場價高了,農戶不願按之前談妥的價格賣給我們。我們拿到的產品也比較混雜,品質參差不齊。我們分析後認為,如果想打響當地品牌,必須打通“分揀、包裝、檢驗檢疫、海關報關”全鏈條,而不是單純做農產品的“搬運工”。於是,我們以共建平台的方式,四處尋找合適的企業承擔不同步驟加工,幫助完成黑松露深加工研發、包裝升級、SC認證等品質提升品牌建設工作。如今,蘭坪縣的黑松露已對接進入粵港澳大灣區及葡語系國家市場。我們還為相關產品植入了溯源晶片,消費者可隨時通過附著在產品上的晶片,用手機獲取產品的生產種植、倉儲、批發、物流和門店零售全過程。依託黑松露產業,使當地164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每月增收600元。

不僅是蘭坪縣,自2018年以來,我們跨境說還承接陽江市的陽西縣、梅州市的五華縣等多個貧困地區的扶貧项目。公司通過線上線下實現超600萬元的扶貧產品銷售額,為貧困地區100餘名電商從業人員提供培訓服務,實現當地人帶當地貨、當地人講當地故事。

跨境說還在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王國度假村酒店內,為雲南怒江蘭坪縣、廣東陽江陽西縣和梅州五華縣搭建了O2O農特產品體驗館。希望利用我們在大灣區的平臺優勢,精准對接中高端消費人群需求。令人欣慰的是,我們參與的上述扶貧地區前兩年都實現了脫貧的目標。

用心付出定會收穫成功果實

“誕生於澳門,成長於橫琴。”這是我們公司網頁上的一句話。轉眼我們進入橫琴開展跨境電商創業已近7個年頭,“跨境說”團隊的業務在不斷努力和探索中前進,我們這支從澳門出來的5人組从初創時僅13人的團隊,目前已經發展成為擁有約200名員工的跨橫琴澳門兩地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團隊中,擁有了7名博士,以及30%以上的碩士,在數據運算領域已擁有34項自主知識產權和10項發明專利。

在完成橫琴跨境電商公共貿易服務平台建設運營的同時,我們還研發出了“跨境產業服務大腦”,專門服務城市的跨境電商、跨境結算、跨境支付、跨境數據的流通。“跨境說”借助大灣區的輻射作用,將業務推向全球:不但為葡萄牙、巴西等葡語系國家市場提供服務,還在2018年成為佛得角的國家數字經貿平臺授權運營商,2018年,促進交易額6億美元。

此外,“跨境說”獲批了外資企業的EDI牌照,也就是獲得了境外內在線數據的交易和處理資格,相當於可以使用全球的流量,目前在橫琴的澳資企業中應該是唯一一家獲此資格的的企業。

在橫琴的創業歷程讓我們增強了在國內發展的信心,2019年,在橫琴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我们把公司的核心數據從美國轉放到了北京一家研究超級計算的機構。我们決心在橫琴發展的信心更加堅定。2019年“跨境說”在橫琴建設了40畝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培訓基地当年8月已投入使用。

大灣區跨境電商發展前景可期

粵港澳大灣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沿地帶,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在這裏創業和近7年時間,我收穫了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收穫了逐夢的舞台,公司規模逐漸擴大,在這裏我們感受到時代發展的脈搏,感受到我們國家的日益強大。

2022年,我們將圍繞中葡數字中樞建設這一初心,緊緊抓住合作區建設的重大歷史機遇,以橫琴為支點,在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一批高度專業化的跨境電商示範產業園,充分發揮橫琴深度合作區的示範作用,實現百千萬的計劃的設想,孵化百家跨境電商企業,千個跨境電商專家,帶動上萬個跨境電商崗位就業,將澳門資源紅利優勢輻射到整個大灣區,輻射到省內、國內更多區域。

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區方案出台和推进,我們對橫琴的離岸貿易充滿期待。離岸貿易,就是訂單流、貨物流、資金流三流分離的一種新型貿易模式。國際上的“離岸貿易”以誠信為主,支付方式自由等,很多企業的離岸貿易都放在新加坡完成。现在有了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平台,我們就可以在橫琴做離岸貿易業務,綜合降低企業的進出口運營成本,橫琴未來一定是商貿進出口數字中樞。

下一步,我们將繼續加大技術的研發,要努力成為參與國際跨境貿易新規則的制定者,力爭在跨境服務領域做到世界最好。實現這個目標,我们已經有了“三步走”的目標:第一步是培養跨境電商專業人才,目前正在研究自貿區跨境電商的人才工程發展課題;第二步,把“產業服務大腦”應用到葡語系國家,通過葡語系國家服務全球;第三步,去美國建一個跨境電商產業園和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台,通過葡語系國家與美國的產業園對接,逐步得到歐美國家的認可,從而讓人民幣成為離岸結算的“主角”。

年輕人橫琴發展大有可為

在澳門和橫琴發展的親身經歷,讓我切身感受到一河之隔的琴澳兩地正在融為一體。我們享受到的不僅是橫琴當地的政策支持,更是國家發展的紅利。我們既是“一國兩制”的親歷者,也是“一國兩制”的受益者。去年12月,我們參與創辦全國首家“一國兩制”展覽館,希望通過該展館,幫助港澳及內地青少年完整理解當代中國國家治理體系、一國之下兩種制度的優勢互補的積極成果。作為“一國兩制”的參與者、受益者,我认为自己有責任和義務,成為“一國兩制”的傳播者。

2021年落地推進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開啟了橫琴澳門合作發展的新篇章。《方案》提出要建設中葡國際貿易中心和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支持粵澳合作建設中葡國際貿易中心和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推動傳統貿易數字化轉型,而這些正是過去六七年跨境說致力達成的事業,如今終於等到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

作為一個在橫琴創業的澳門人,我對如何把橫琴打造成支持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的新平台充滿期待。澳門產業單一,在支持澳門產業適度多元化方面,《方案》提出重點扶持集成電路、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生物醫藥等門檻較高的新產業,對於產業基礎較為薄弱的澳門來說,需要強有力的扶持和引導。

此前,由於澳門和內地制度、法律的差異,澳門人在橫琴的工作、生活還是會有不便利的地方。《方案》明確合作區創業和就業的澳門青年同步享受粵澳兩地的扶持政策,對接澳門教育醫療社會服務等民生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充分考慮澳門人的生活習慣。隨著澳門單牌車橫琴自由通行,“一線”放開之後,“過關”通勤還會更加便利,相信這將打消不少澳門年青人跨境工作生活不便、不適應的顧慮。

橫琴商路廣、稅收少、扶持多、生活掂、通關快,我希望未來有更多的澳門青年勇敢邁出腳步,主動作為,積極融入深合區和大灣區的發展中來,為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猜你喜欢
橫琴創業貿易
「一帶一路」系列報導「一帶一路」國家進口增速首超出口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葉檀 創業不是就業的替代品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
多元選擇 支持台生創業
A Two-Ocean Mediterran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