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生活 点亮阅读

2022-05-30 05:48金肇迁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爬山虎细节文本

金肇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在语文阅读过程中,只有将文本与生活“链接”,才会激发文本的活力,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一、联系生活经验,激发阅读热情

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是指导阅读的关键步骤,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积极情感,才能主动探寻其中的奥秘,体会阅读的乐趣。基于此,在阅读指导中,教师应利用文本中的信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促使学生迁移情感,主动参与阅读。然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将自己的印象和文本中的内容进行对比,进一步了解作者的创作特点,同时跟随作者的描写重新观察生活中被忽略的美。

例如在《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的教学指导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热情,采取了生活化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发现许多学生虽然见过爬山虎,但是并没有细致地观察过爬山虎的脚,不理解为什么爬山虎总是会铺满整个墙壁。针对此,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关于爬山虎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在视觉感官的刺激下对爬山虎的外形,重点是“脚”的特点产生印象。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阅读:通过观看纪录片,你对爬山虎肯定有了一个新的印象。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自然科学观的科普人员,你会用怎样的语言向前来参观的学生介绍爬山虎呢?这样的设计激发了学生表达的热情,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以及生活经验,纷纷从不同的角度介绍爬山虎,并通过阅读形成情感共鸣。这样的教学设计首先将生活中的现象用视频展现出来,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是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多个生活领域进行关联,从而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也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发展。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强调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在参与的同时能够自主思考、积极探讨,最终实现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在开展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在教学设计上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如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等。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的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基本学情,这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留意生活细节,挖掘阅读深度

对生活的细心观察是学生深入品读文学作品的关键。但在小学阶段,许多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的能力,对生活的细节不够了解。因此,在阅读中常常把握不准作者的用意,难以深入阅读。对此,教师在链接生活的教学设计中,应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促使学生将情感纳入生活体验中来,促使学生深入阅读。

例如在教学《麻雀》这篇课文时,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深刻认识文章的主题,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设计了如下预习任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生活,看一看动物之间表达情感的方式,你是否也看到过动物界中“母亲”保护“孩子”的例子。在问题指导下,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认真观察动物,或者通过短视频观察别人镜头下的动物,形成对动物之间亲情的理解,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然后回归文本,理解为什么老麻雀会勇敢面对强大的猎狗,进而为深入阅读做好情感铺垫。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生活细节进行观察,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经验,探寻各种生活现象,体会其中的情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学生展开文本阅读,迁移情感,生活和学习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在开展小学语文深度学习的过程中,虽然教学形式更加靈活了,但是仍然需要注意不能偏离教材,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拓展。为此,语文教师可以围绕教材内容明确一个细节,围绕该细节开展相关的主题研究活动,合理地规划研究活动。例如,在进行《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在完成了基础的教材内容讲解之后,可以将“只有一个地球”作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对主题的理解提出一些小的主题。比如有的学生提出“我是地球小专家”的小主题,还有的学生提出了“写给全人类的一封信”的小主题。语文教师再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相关内容的阅读,并在阅读之后分享自己的阅读收获。在这种专题研究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而且综合能力和素质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三、反馈生活体验,勾起阅读应用

链接生活,应用语文,可以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的作用和价值所在,同时促使学生主动运用语文知识,更加深刻地感受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价值,促使学生情感升华,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导中,教师应链接生活,促使学生积累知识,丰富经验,并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之中,以便于更好地生活。

例如在《飞向蓝天的恐龙》的阅读指导中,教师依据文本的特点,设计综合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扮演讲解员的角色,为更多的学生介绍恐龙的历史。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把阅读内容延伸到生活中,学以致用,从而让阅读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再如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围绕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交流设计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体会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与父母之间的沟通。然后教师利用课后写作任务,指导学生根据启发给父母写一封信。我们知道,教育的目的是更好地生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将情感延伸到生活中,重新体会亲情。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课上只能进行一些基础性知识的教学。为了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可以在完成课上教学之后,通过布置合理的课后学习任务,在课后进行有效延伸。例如在学习《巨人的花园》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在课上可以通过情境创建,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通过切身的感受与体会,了解巨人的心理变化,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及这篇课文的寓意。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对故事进行改编,或者对故事进行续写,可以通过想象创建一些新的情境。除了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之外,综合性学习方式也有多种,比如对文本留白处的填写、仿句造句练习等等。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过程中,链接生活是优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联系生活经验,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引入生活细节,促使学生深度阅读;回归现实生活,促使学生应用语文。这样才能将阅读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的语文阅读真正回归生活。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新姚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爬山虎细节文本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细节取胜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