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路径探析

2022-05-30 07:02吕晓燕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8期
关键词:常态化志愿服务高校

摘要: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是新时代推动公民道德素质提升的重要途径。高校是志愿服务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良好志愿习惯养成和志愿生活方式形成有重要意义。为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高校应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加强理论指导和宣传、拓展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完善保障机制。

关键词: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

作者简介:吕晓燕,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2206)。

中图分類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8-0141-04

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青年志愿者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将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列入十大重点项目,对相关工作进行规划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自2017年12月1日起,国务院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正式施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贺信中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志愿服务搭建更多平台,给予更多支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表明党中央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常态化,同时也体现了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重要性。

一、高校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的必要性

高校是志愿服务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中坚力量,因此,高校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过程中,应该积极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

(一)志愿服务常态化利于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时代新人

志愿服务作为高校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代的大学生群体以“90后”“00后”为主,他们成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性格特点是思维活跃、自我意识较强、吃苦耐劳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较为缺乏。志愿服务是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最紧密的社会实践活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还能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能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得到他人赞许与认可;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对大学生是另外一种“精神教育”,不仅能培养大学生的奉献意识,还能培养其责任意识和团队意识。这种“精神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它能丰盈大学生的思想,使其将志愿活动作为一生的习惯,在志愿活动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

(二)志愿服务常态化利于和谐社会构建

开展志愿服务工作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的重要方式。在弱势人群权益保障方面,大学生志愿者可以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送去温暖;在社区建设领域,大学生志愿者可以进社区开展防火防盗防诈知识宣讲、教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在环境保护领域,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走上街头宣讲垃圾分类知识、清洁公共设施、植树造林;在大型文体活动领域,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在马拉松赛场维护秩序、在文艺表演现场提供引导服务和安保服务;在抢险救灾领域,大学生志愿者也可以利用专业知识给消防、公安等部门提供技术帮助。总之,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在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发挥作用,从短期来看,可以传播文明风尚,为共建、共治、共享“美好生活”作出贡献,从长远来看,还能有效促进社会矛盾的缓解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志愿服务常态化有利于中国梦的实现

志愿服务精神既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力量”的重要支撑。习近平在给“本禹志愿服务队”的回信中,要求青年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人民奉献,在为实现中国梦的大舞台绽放青春梦想。新时代,志愿服务已经将大学生的个人梦想和中国梦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有机结合的载体和平台。许多大学生志愿者活跃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主动参与扶贫、减贫的乡村振兴实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也有很多大学生志愿者在安静的街道上“逆行”,成为城市中一种别样的“风景”。志愿服务常态化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从身边小事做起,把个人的涓涓细流汇入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汪洋大海之中。

二、高校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的问题

志愿服务常态化不仅是因为志愿服务有助于和谐社会构建,更在于通过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完成。近年来,高校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学校层面缺乏制度设计

首先,高校对志愿服务定位不准。长期以来,高校都是把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而未把志愿服务当作一项常态化项目开展。在志愿活动组织与管理上,存在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学校没有专门的志愿活动管理部门,管理者或身兼数职或年龄较大,对新情况新问题不了解,也就是说,高校在开展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对领导型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不够重视。其次,在志愿者筛选上,未覆盖全体大学生。高校为了提高志愿服务效果,倾向于把志愿服务锻炼的机会给予表现积极的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大部分普通学生长期被忽视,而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是绝大多数人参与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最后,在志愿服务的持续性上,高校缺乏长期规划。大多数高校为了完成指标任务,只要求大学生在志愿者网站上注册,对于注册后是否经常参加志愿活动并不关注,更缺少持续的追踪反馈机制。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存在“被志愿”的现象,缺乏自觉性和志愿情怀,导致许多大学生只是在校期间有参与志愿活动的热情,毕业后就脱离了志愿者队伍。

(二)高校对志愿活动的指导及关注不够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三大职能。相较于志愿服务实践而言,高校对志愿服务的相关理论研究比较滞后,现有理论成果也未形成体系。一些高校只组织志愿服务活动,而不注重活动评估,更缺乏专门的志愿服务理论研究团队对活动实践进行指导。在实践活动中,一些高校只求完成任务,不关注志愿者的个人体验,更没有进行价值观引导。可想而知,青年阶段的大学生志愿者并不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志愿服务过程中,面对各式各样的问题,往往有心无力,没有获得良好的体验感和成就感,面对这种情况,志愿者原本积极乐观的心态可能会变得消极失望,导致对志愿活动产生抵触情绪,乃至与志愿服务渐行渐远。这既不利于志愿活动常态化,也影响志愿者的成长。

(三)高校对志愿活动的组织和宣传不力

大多数高校都存在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单一的问题,表现为总是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协助疏导交通等,学生容易产生倦怠感。此外,高校对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也明显不够,随着入学时间的增长,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热情逐渐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学生志愿服务加入第二课堂后,大多数学生存在完成学分任务就退出的心态,并没有志愿服务的自觉意识和习惯。调查表明,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内涵的认识有限:71.2%的大学生只是基本了解志愿服务的含义,近20%的大学生处于完全不知道的状态,只有约10%的大学生非常清楚[2]。这一数据表明,高校的志愿服务氛围不够浓厚,究其原因,是高校对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和宣传不力的结果。

(四)志愿服务常态化缺乏保障

首先,经费来源不稳定甚至严重不足。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需要经费支持,如材料费、交通费和工作餐费等。然而,高校关于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经费筹集和管理机制不健全,往往很难筹得充足的活动经费,制约了志愿服务的发展及其育人功能的发挥。其次,人身安全保障不足。大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不确定因素和复杂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到条件艰苦地区进行长期志愿服务会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这就要求有健全的社会保险和保障机制保障大学生志愿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这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一些高校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前缺乏必要的安全教育或教育流于形式,对于为志愿者购买意外险也不重视。最后,在平台的接续上,高校缺乏和社会志愿平台进行对接的机制,导致学生寒暑假或毕业离校后因自主意识不足、渠道狭窄等原因逐渐脱离了志愿服务团队。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常态化的优化路径

(一)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

近年来,各高校陆续将志愿服务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将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量化为积分,并将其作为奖助学金评比的重要参考。还意味着高校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逐渐制度化。为更好地发挥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高校应立足学校实际,从组织机构、项目实施、日常管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不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过程,还要重视志愿服务质量,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体悟志愿精神,获得个人成长,从而把志愿服务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而不仅仅只是为了完成指标注册要求。从加强志愿服务团队协作角度来看,高校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建立“老带新”“朋辈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志愿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助。

(二)加强理论研究和宣传推广

高校应加强对志愿服务的研究工作,在志愿服务开展过程中,除了完成规定任务,带队老师要带领学生及时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形成研究报告,这一过程既能加深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内涵的认识,也能将这种认识升华为理论,指导以后的志愿服务实践,同时还培养了大学生的学术思维和探索精神。各高校应以学术研讨会、学者论坛等活动为载体,加强合作交流,推动志愿服务理论建设。此外,在日常的活动开展中,高校应重视志愿仪式、标志、口号等的设计,并统一志愿者队服、徽章、活动物料的使用,提升志愿者对团队的认同感,在校园中形成志愿服务氛围,从而引导更多大学生树立志愿服务意识,让高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形成品牌化、项目化。

(三)拓展志愿服务活动形式,优化志愿服务团队结构

在实践中,高校应逐步丰富志愿服务内容,拓展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育人功能,提升志愿服务的内涵,发掘志愿服务蕴含的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着力构建与劳动教育内涵契合、育人导向符合、价值引领相通的志愿服务育人渠道,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劳动型志愿服务活动之外,还应向知识型、文化型拓展,破除人们心目中“志愿服务就是体力劳动”的刻板印象,比如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可走进社区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帮社区居民修理电子产品;舞蹈社团志愿者可走进社区教大家跳健身操;演讲协会志愿者可走进幼儿园给儿童阅读绘本;医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可给群众讲解急救知识等等。大学生志愿者在实践中既能发挥专业特长,又能体会到助人为乐的成就感,进一步调动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而对志愿精神产生具体而深刻的体悟,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担当精神。此外,還需优化志愿队伍的人员结构,鼓励教师参与、家庭共建、异校合作、校企合作等,多方携手参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文明建设贡献力量。让志愿服务变成时时可为、处处可为、就近就便、持之以恒的生活方式。

(四)完善保障机制,为志愿服务护航

首先,项目资金是否充裕关系到志愿活动能否顺利进行。高校应利用好政府拨款、公益筹集、企业资助等多种渠道,保障志愿服务活动资金充足。要合理利用活动资金,把经费用在“刀刃”上,确保志愿者的交通餐饮住宿等费用得到保障。其次,志愿者的人身安全需要得到保障,调查显示,“有15%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财产或者人身安全受到侵犯,71%的志愿者表示受到侵犯后会影响其今后参加志愿服务”[3]。对此,高校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为参加活动的志愿者购买意外伤害险。再次,高校应完善志愿者激励举措,增强志愿者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如,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团建活动,还可将志愿积分兑换成当地的旅游景点门票等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强调: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N].人民日报,2019-07-25(1).

[2]林彩燕.社会功能视野下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论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4).

[3]吴思豪,金慧燕.高校志愿服务常态化路径研究——以宁波南高教园区高校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6).

责任编辑:赵春燕

猜你喜欢
常态化志愿服务高校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高校郭明义精神建设的常态化机制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