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数学探索 提高感悟水平

2022-05-30 07:54孙元忠刘静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孙元忠 刘静

[摘  要]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是一个充满情趣和活力的探究之旅。这要求教师学会采取灵活的措施,助力学习研究的开展,助推学习探究的深入,最终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感悟水平。教师用好温故知新、实践体验、反刍学习等策略,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关注知识学习,使得整个学习活动充满着生命的活力,流淌着智慧的氤氲。

[关键词] 数学探索;学习感悟;教学策略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个富有生命活力的学习,也是一个个性获得显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更是一个数学素养得以积累的体验之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引导放在第一位,使得学生真正融入教学活动,真正成为知识探究者。教师重视学习活动情境的创设以及学习活动的引导,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深入研究问题,进而在探究活动中,获得最为宝贵的学习体验,以提升学生学习感悟水平,促进数学观察、学习思考等素养的平稳发展。

[?]一、温故知新,引发探索

温故而知新,这是一种学习方法应用,也是对教师施教的一种启迪。如果教师眼中没有学生,没有对学生知识积累现状的把握,那么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會走近他们的生活吗?会走进他们的内心吗?会激活他们探究新知的兴趣吗?这些疑问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需要教师冷静地面对学生的现实,科学地采取温故知新的策略,让学生在复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而树立努力学习的信心,以激发他们努力探究新知奥秘的活力,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更具主动性。

教师截取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教学片段,简略地进行教学反思。

师: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去研究,你们愿意吗?

学生的情绪高涨,很乐意接受挑战。

课件呈现:新明果园,买来了新品种苹果树苗312棵,计划分种在2个山坡上,平均每块山坡上种多少棵?

生1:是平均分,312÷2。

生2:我会列出竖式计算,结果是156棵。

师:很好!那你能说说竖式计算是如何做的吗?

生2:先看百位上的3,3÷2够除,商1,写在百位上;再算余数与十位上1合成的11÷2,得出商是5,写在十位上;最后算余数1和个位上2合成的12÷2,得到6。所以结果就是156棵。

师:真仔细,也很正确。我们把商写在哪儿,是不是有一定的规矩?

生(齐):是的!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

师:那下面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课件显示:把2个山坡改编为4个山坡。“4”在闪动着。

生(齐):算式是312÷4。

师:这是为什么?

生(齐):现在是平均分成4份。

师:对!那你会计算这个算式吗?

生3:是这样的,312÷4的竖式中,百位上3比4小,不够除,就把它与十位上的1合起来,就是31个十了,再用31个十除以4,是够除的,商是7,这就和以前的除法计算一样了。

生4:31我也看到了,不过商7写在哪里呢?是在3的上面,还是在1的上面?

师:你的这个问题很好!大家的意见呢?

生(齐):不是说用31个十除以4吗?得到的是7个十,当然应该是在十位上的,就是在1的上面。

……

教师以复习铺垫为切入口,旨在唤醒学生对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思考,首位够除的知识、经验等,使得学习方法得以激活。特别是引导学生探究312÷4的商,应先让学生明白这道除法计算的独特性及商的取值范围。教师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写商时去思考、去研究,学生会发现312÷4的商不会是三位数,也不会是一位数,进而明确商必定是两位数,这对试商学习起着无比巨大的作用,也会帮助学生逐步建构这类除法定商的数学模型,最终让学习得以有序推进,让学习研究不断深入。

正确试商、确定准试商的位置,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够除的学习难点,也是除法学习的关键点所在。教师应学会放慢脚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尝试、互助学习,以实现学习难点的突破,致使整个学习活动更好地凸显自主学习的活力,也能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信心。

[?]二、体验实践,助力探究

实践操作、体验探究是学生获得直观感受的最有效的路径,也是学生积累感性认识、助推学习反思、促进学习深化的重要途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真切的学习体验中对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理解,以促进相应认知的科学建构。

试看“认识量角器”的教学片段。

师:刚才同学们说用三角板的一个角去区分∠1和∠2,这是可以做到的。但是,你能更仔细地区分出∠2比∠1大多少吗?该怎么办?

生5:同测量长度、质量等一样,找出测量角的工具,就是这个量角器。

师:很好!测量角需要一个合适的工具——量角器。顾名思义,它是测量角的大小的仪器。说说你自己对它的认识。

生6:像一个半圆,有很多刻度,也有很多线。

生7:量角器有两组刻度,分别是0到180,不过它们是相反的,90在中间,是唯一的。

师:观察得很细致,还有同学要补充吗?

生8:量角器的刻度在半圆的上面,下面还有一条直线,它和90是连在一起的,可以说把量角器分成了左右两个直角。

师:你真了不起!连这个都能看得出来、想得到,真棒!请大家根据这个发现再去观察一下手中的量角器。

学生继续拿起量角器仔细观察,找到底线、中心线,找到两组刻度。

师:你知道量角器中的1是指什么吗?

生9:好像叫1度,其他的也是一样的,比如90指的是90度,120指的是120度。

师:对!数学上把一个半圆这样平均分成180等份(课件同步展示),其中的1份就是1度。现在你知道了吗?与你的同伴相互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活动,指出不同角,说出不同的度数。

……

认识量角器是一个非常简单的课题,但是要使学生真正读懂量角器,读透量角器,甚至正确使用量角器,其中的学问还是挺多的,难度也是挺大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把认识量角器看作简单的课题去思考,应努力细化每一个环节,着力帮助学生形成较为厚重的量角器表象认知,为学生正确认识量角器、准确使用量角器奠定基础。

案例中,教師引导学生深度观察量角器、说出对量角器的理解等。在众人的学习成果分享中,学生不仅从感官上认识到了量角器,形成了初步感知,建立了量角器的表象,还从细微的观察中发现了量角器中的学问,比如中心点的存在、两组刻度的构造等,并将其深深地烙在了学生自己的脑海中。

[?]三、反刍回顾,深化探究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像牛吃草一样应进行必要的反刍。试想一下,一节40分钟的课堂,学生真的能较全面地接受数学知识吗?真的能建构好相应的数学认知吗?答案不是十分肯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引导学生对学习历程进行积极反刍,让学生在反复的咀嚼中科学地理解知识,领悟知识的本质,更好地建立认知体系。

比如“方程的意义”教学。

师: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学习,说说你对方程的认识。

生10:含有字母的式子,它就是方程。

生11:不对!应该是含有字母的等式,才是方程。

师:对啊!方程是等式,这个是必须的。那还有要说的吗?

生12:前面的讨论都是不够完整的。不一定是字符,也可以是符号,如□×8=40,我认为这也是一个方程。

生13:是的,像一年级的数学书中其实也是有方程的,比如,9-(  )=6,它不也是一个方程吗?

生14:你们举的例子都是对的,但是你们不能忽略掉方程还必须有未知数。

生15:对!应该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未知数可以是字母,也可能是符号,像括号、五角星等,还可以是文字的。

生16:两个条件,一个是未知数,一个是等式。

……

反思知识形成过程是学习反刍的一种体现。它能唤醒记忆,有助于认知积累与感悟,更能加速认知建构。案例中,教师以问题小结的方式,诱导学生去回顾学习,回忆对方程的认识,进而引发了一场争辩。尽管不是一帆风顺,但是学生经历了一个再深入学习、再深化认知的过程,这是加速学习建构的有力举措。通过咀嚼体验活动,学生的反思意识得到强化、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归纳能力得到发展。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引领,让他们顺利地投入数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中,让学习更具目的性,学习效益不断提升;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引领,创设观察、实践、争辩、交流、归纳等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诸多的学习互动中获得真切的体验,丰富和发展其学习思维、学习经验。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