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学校体育运动,构建积极心理防线

2022-05-30 10:31何水英
客联 2022年8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大脑运动

何水英

随着时代变迁,目前中学生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疫情大环境下,多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凸显,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如何应对日益突出的学生心理问题的挑战?这是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和任课老师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如果学生有困惑找到我们老师,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如果学生有轻微心理问题,我们该如何跟他们相处?如果学生已经罹患抑郁症,除了介入科学的医疗手段和改变家庭氛围,我们能否找到在校园里也能有效帮助他们的方式?

经过我们长期实践探索、文献追踪和访谈交流,我们提出主张:推进体育运动,构建积极心理防线,助力教育教学。我们认为,面对有心理困惑或者心理问题的学生的求助,我们应该坐下来倾听他们的心声,想办法让TA一吐为快(此谓“口动”),再创造條件,引导TA参与运动,达到身体的积极状态(此谓“身动”),期望以“口动”、“身动”带动TA“心动”,从而为心理问题的疏解甚至解决创造积极条件。这就是我们的“三动”心理辅导策略。本文聚焦于其中的“身动”,探索其作用、原理、操作策略。

一、体育运动的作用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体育运动的作用就是锻炼身体。体育运动当然有强健体魄、增强体质、让人具有充沛的体力、改善精神面貌的效果,但运动还有更多的作用,除了让我们的身体发生良好的改变,也能够让我们的思想往好的方向变化,从而在认知和心理层面能够发挥良好的作用。

中学生开展体育运动的价值不仅是为了身体的健康与升学,更是为了人的未来以及终身的发展。通过开展体育活动,除了能够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锻炼效果,增强基础技能,还能对其综合素养的提高带来帮助,让其做到全面发展。借助体育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可以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极大限度地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并且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健康个性、健康人格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体育能让人内心充满喜悦、扩展思路、思维更加清晰,同时体育也可以疏导人的心理,引导人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相关研究表明,有规律的体育运动能很好地改善人的身体素质,如增强心肺功能、预防各种疾病等,也能让人保持心情愉悦、维持心理健康,所以健康教育与学校体育有十分紧密的关联。

在现代社会竞争中,人才间竞争的压力是激烈的,只有品质良好的人才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长期的体育运动以及终身体育意识能够促使学生保持精力充沛,培养自信心与自制力,以坚持不懈的毅力、自信的心理素质克服学习、生活及未来工作中的困难,并与团队合作共事,理性处理问题,遇事不卑不亢,不急不躁。

二、体育运动的作用机理

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我们的身体在塑造精神方面具有强大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被极大地忽视了。那么那些能够影响头脑中内容的外在因素,即大脑之外是如何改变大脑之内的呢?

研究表明,我们的身体动作,姿势,以及感觉到的温度等,除了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对数字和词语的理解,甚至影响我们的创造力。除此之外,身体还影响我们对他人行为,意图和情绪等的理解。从人体运动学家到流行病学专家都已反复证实:体能越好,大脑功能就越好。

(一)运动促进大脑活动相关的物质平衡分泌

从大脑的生理机能方面,运动能够促进各种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各种与大脑活动相关的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大脑内的主要压力因子(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因子/CRF、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平衡,也能促进相应的化学物质在身体里的传播。慢性压力、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常常伴有人体中这些和大脑活动的有关的化学物质分泌失衡或传导不畅,因此运动对这些症状的改善都有良好的作用。

(二)运动之后大脑的学习和认知功能会提升

学习的过程是在大脑的微环境中,在大脑细胞之间建立新连接以传递信息。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携带化学信号穿过突触间隙,把信号传送出去。运动让我们的大脑做好准备,短时提高大脑记录和处理新信息的潜能。人在运动完后,血液会立刻回流,这正是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刻,可以用于处理需要敏锐思维和复杂分析力的事情。想要达到这种效果,运动的外部指标(例如跑的有多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尽力(让心率在一个较高水平)。

压力会让我们的工作记忆流失,而锻炼会让支持工作记忆的脑区发动起来,所以锻炼能够提高思考能力、改善情绪,缓解压力。一次短时间的锻炼,就可以让工作记忆不多的人拿出更好的表现。锻炼也可以提高创造性思维,会帮助大脑从新的角度看待事物。学习带来的压力是困扰高中生的一个常见问题,通过运动提升学习效果和能力,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减轻学生的慢性压力和其他心理负担。

(三)通过日常体育运动提高大脑应对压力的能力

神经学家认为,压力对大脑有一种像疫苗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在有限程度下,压力触发了大脑的过度补偿机制,从而使它们自身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神经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压力接种。轻微的压力可以激活神经元内在的修复和恢复机制。轻微的压力产生了一种增强细胞适应性的应激反应。适应性就是清除废物的酶、保护神经的因子和阻止细胞自然死亡的蛋白质逐渐增加的过程。这些要素可以看成是时刻保持警戒准备迎战下一次压力的军队。增加这些要素的最佳方法就是给自己一点压力。而进行体育运动是一种可计划的、可控的给自己“施加压力”的方式,运动的压力是可预知和可控制的,而这是心理学的两个关键变量。规律地进行体育运动,是在日常给自己进行压力接种,提升大脑应对压力的适应性的简单易行的方式。

(四)运动能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自我效能感高的人通常会表现为对自己的期望值高、遇事理智处理、乐于迎接应急情况的挑战、能够控制自暴自弃的想法——需要时能发挥智慧和技能。运动可以给人带来“可掌握”、“可执行”的感觉,提升自我效能感;强壮健康的身体也会让我们对于周遭世界的看法更加积极。当我们运动时,除了感觉愉快之外,还会赋予我们自我掌控感。

对于焦虑情绪,无论引发焦虑的是怎样的危险或困难,我们都应该主动应对,以“做点什么”来回应。如果我们主动采取应对措施,而不是被动担忧,就会减轻焦虑水平,而体育运动正是一种可以影响大脑“做点什么”的积极方式。对于抑郁情绪,如果已经在情绪低落的状态,运动一下就会让心情变好,那种知道自己就要好起来和自力更生的感觉将改变心态。只要能养成这种习惯就能大大改善情绪。

(五)运动可以提供社交环境

有些运动本身就带有社交属性,例如各种球类运动。有社交属性的运动可以提供社交环境和机会,帮助恐惧社交的人展开社交活动。

另外,养成运动习惯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加入运动小组。社交互动的刺激让神经元开始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动,既难以捉摸又具有挑战性,不但能令人满足还让人感到愉快。当把这种心理活动和运动的准备作用融为一体时,那么大脑的生长潜能正在充分发挥。运动把构建学习所需的材料准备就绪,而社交互动则把这些材料整合并固定到位。

(六)运动所锻炼的大脑区域掌管人的精神和心理活动

我们的大脑并不能清晰地区分生理和心理,管理生理的大脑区域通常也是管理心理的大脑区域。有大量证据表明,大脑中掌管注意力、意识和运动的区域之间有大量重叠,它们共用着一部分重叠的神经传导路径。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身体来影响,甚至创造心智。

体育运动和以身体为中心的冥想、知觉,以及学习训练身体和头脑的练习,能够帮助人获得身心的连接。

(七)在自然环境下户外运动的额外好处

自然对于人类心理的影响已经超越了自然美学的吸引,自然环境和工作记忆的提升有着紧密的关系,而工作记忆的增加会提高专注力和自制力。到户外去运动,不仅仅能让人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欣赏到自然美景,获得内心平静,自然还会适当地捕捉我们的非随意注意力,从而让我们大脑的其余部分得以休息,这种休息会对我们的机能造成巨大的影响。

三、学校体育运动的操作策略

加深对体育的正确认知,促使学生积极投身于体育锻炼,在强健体魄、提升体育成绩的同时,还能促进智力发展。“体教结合”是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首先,学校应该更加重视体育教学的日常工作。其次,在体育教育中,教师要注意在每个环节都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获取体育学习、健康知识的情感需求。最后,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促使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主动构建体育知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完善体育类教材内容

在开展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学科特点,用科学方法、从锻炼身体与培养良好品质入手,传授体育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拓宽学生体育知识的广博,锻炼身体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另外,教师参照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熟知程度,对课堂内容适当予以补充,诸如各类运动项目的基本规则、自我保护、伤病预防,以及突发情况的处理等。不仅如此,教师在对课堂素材选择的时候,还要将学生的年龄范围、性别、心理特点全部考虑进来。

(二)重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学校在体育课堂中着重传授给学生体育基本技能,往往忽视了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需要制订一系列的培养方法与措施来完成目标,在不断的体育运动中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第一,了解常规运动中的卫生保健与自我保护,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第二,在日常体育课堂中,体育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调动学生想象与创造能力,开发学生体育方面的潜能。第三,以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与激情,提高自主锻炼能力。第四,以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健康的体魄,以科学的体育方法,增强体育能力。

(三)开展体育竞赛活动

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们真正体会到运动的乐趣所在,并愿意积极参与之后,就能更好地投入进来。为此,体育教师在日常授课时,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有趣的竞赛活动,促使教学内容变得更为丰富,让学生们在竞赛和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强化对体育课程的认同感,形成优良的参与意识。另外,在开展集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自己也能一同参与进来,以此使得师生的关系有所促进,变得更为密切,缩短彼此的心灵距离,为未来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创设优良的条件。另外,学生们通过参与活动,还能慢慢认识到竞技精神的价值所在,显然这比体育运动本身的胜负更为重要。又如,在班级内部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参照男女生的运动能力基础,将学生们分为多个小组,每组的整体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以此开展竞赛活动。通过比赛之后,学生们的团体意识就会有所强化,为个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采用“开放式”体育教学

在进行高中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开放式教学的方式。通过这一形式,能够有效突出学生们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们形成优良的自主意识,完善知识结构,强化个人技能。另外,在授课的时候,教师需要做到足够民主,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征求学生们的个人建议,以此对教学内容展开调整。例如,在某些课堂中,教师带着学生们完成热身运动之后,就可以直接让学生们自由活动,但要设置一定的主题和活动范围。大家参与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教师在整个运动场来回移动,观察学生们的活动情况,适当提供建议,帮助其更好地锻炼技能,并防止伤病。在成绩评定的时候,教师可以参照学生个体层面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标准,以此完成评估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运动之中。如此一来,学生们就能在真正意义上成为课堂的主人,使得个人特点和优势能够全部发挥出来,进而为形成优良的终身体育意识创设良好的基本条件。

在学校开展体育运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作,需要做多角度、全方面的工作。比较明显的短期活动有举办各种大型活动体育嘉年华、田径运动会、各类专项运动比赛、举办体育文化周等。比较明显的长期活动有设置如上所述更为丰富的体育课程、建设体育运动需要的场地和场馆等。

四、结语

体育与智育相互联系、辩证统一。智力的增长和发展要求体力也要得到相应发展,而人体素质的提高又会促进智力的进步,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在中学教育中注重良好结合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健康知识,有助于学生养成健康行为,不仅能给学生的饮食行为、习惯带来直接影响,还可以持续干预学生的生活、学习习惯。教育与体育的融合能极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增强意志力、提升社交能力、提供合适的解压方式、甚至让学生在运动中探索生命的意义等等。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推进学生“身动”策略,让学生以充沛的精力、健康的心理面對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挑战!

参考文献:

1.(美)瑞迪,哈格曼著,浦溶译.运动改造大脑[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美)康奈尔,麦卡锡著,方菁等译.运动塑造孩子的大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

3.(美)贝洛克著,李盼译.具身认知:身体如何影响思维和行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大脑运动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不正经运动范
呆呆和朵朵(13)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