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技主题教育实施模式探索

2022-05-30 10:34李梅
广西教育·A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科技教育实践

【摘要】本文论述南宁市月湾路小学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学校文化理念相结合,开展以“探月”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将视野投向无尽的宇宙空间,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好少年。

【关键词】科技教育 探月主题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2-0074-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科技创新竞争的后备力量,科学素养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明确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着力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科学教育水平。通过实施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育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夯实人才基础。

南宁市月湾路小学作为南宁市青秀区“高规格定位、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公办学校,抓住新时代的强劲脉搏,以“寻光—追光—发光”为办学理念,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追星问月蓝色星空科普园,致力于培养具有月光般高尚品行、爱国爱家、智慧善学、灵动多彩的新时代追光少年。依据办学宗旨,我校精心设计了以“探月”为主题的科技实践活动,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研究性学习和科学兴趣活动为抓手,通过从小培养学生对太空、物理、天文等方面知识的兴趣,引领学生将视野投向无尽的宇宙空间,激发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好少年。

一、立足学校特色,构建主题教学实施框架

我校立足办学理念及原有的星空科普教学经验,设计了以“探月”为主题的系列科技实践活动。该项活动的实施模式以链条式呈现,是一种具有完整性、全面性的实践程序,主要包括学校、教师、学生这三个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因素,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理念、教学理念,全面系统分析和考虑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学习因素、性格特征、智力发展水平等,并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等,成立专门的教学小组,根据实际问题,制定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的活动方案,由学校提供配套措施,以保证主题教学顺利实施。

我们精心设计了“探月”主题科技实践活动的流程框架,包括准备阶段、计划阶段、活动开展、成果展示、总结阶段五大环节(如下图)。准备阶段包括组建教学小组,规划配套支持工作;计划阶段包括确定任务、设计教学方案、确定教学流程、协调任务分工;活动开展包括按计划实施教学、统筹过程,确保活动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成果展示包括学生完成观月卡、探月手抄报、航空模型制作等任务;总结阶段包括相互交流学习、总结得失、撰写论文、课题报告等工作。五个教学实施环节循序渐进、相辅相成,是主题教学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二、紧密结合主题,认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一)从生活入手,用心寻找主题

科技主题教学要善于从生活入手,用心寻找主题,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观察与感受转化为知识,在形成知识后又用于指导生活实践,实现“主题式教学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目标。中华民族绵延五千年,一代接一代探索星空、瞭望天际,留下了许多诸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浪漫主义传说,传诵着无数观月赏月的经典诗文。为此,引领学生穿越历史,诵读经典,提升“探月”主題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我校“探月”主题实践活动的有效切入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除了在校学习,校外生活也是他们获取知识、激发灵感的重要源泉。例如,我国中秋节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于是每逢中秋佳节,我校都会邀请学生与家长代表到校一起赏月,共同制作月饼,缝制香囊,吟诗作画,寻找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进入“探月”主题,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最精彩的活动是“观月”环节,学生、家长在科技老师的指导下,一起调试天文望远镜,等到夜幕降临,月亮缓缓升起,学生们透过天文望远镜一睹月亮真容,教师伺机讲解关于月球的有关知识及人类登月的相关案例,体现了“教师在生活中教、学生在生活中学”的理念。同时,我们还在现场举办以“月”为主题的诗词朗诵,组织学生声情并茂地诵读一首首流传千古的优美诗词,学生们将心托明月,为中秋佳节添上了一分跨越时空的美好。这样的主题实践与生活场景巧妙结合,能让学生徜徉在文化与科技海洋中畅想未来。

(二)从内容入手,精心设计主题

主题教学的具体内容要在合理的框架内进行,既不能脱离教育发展规律,又不能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设计主题教学内容有助于教学的顺利推进,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受到启迪,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我校从内容入手,设计了一系列主题活动:邀请科普专家走进校园,为学生带来“九天览胜·风云气象”科普知识讲座,引导学生在互动游戏中领略宇宙的魅力;举办科普大篷车活动,为学生带来长征系列火箭模型、嫦娥系列探测器模型、北斗卫星模型等精美的高仿真模型,让学生现场观摩和体验,从中感受中国航天科技的强盛与伟大,从中培养科技兴趣,激发探索求知欲;与科技馆开展联建活动,让学生在科技馆里演航天情景剧、讲科学家的故事、参观科技展品、体验科学实验,培养科学探索的精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科技的魅力,从中增长了见识、培养了兴趣、提高了素养,放飞了科学梦想。

(三)从实践入手,切实强化主题

主题教学活动强调社会实践的第一性,小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启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主题教学的实效性。

在我校的“探月”主题实践活动中,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是学生创新的舞台,通过开展“科学故事启润心田”“走进科技创造梦想”“巧绘科技引领未来”“科技比赛绽放光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浓浓的科技氛围下学科学、用科学,在多主题活动、沉浸式学习、动手实验、科技秀、航空模型表演、海洋生物展等实践体验中,培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

在“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我校与广西科技馆、广西气象学会、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广西自然博物馆、南宁市科技馆、南宁中心血站共同开展“巧手做模型,追逐航天梦”“科技大篷车走进校园”“火箭向前冲,快乐又出发”“认识我们的身体”等科技主题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浓厚的校园科技氛围。

(四)从情境入手,主动融入主题

在主题教学中,运用合理的情境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学生主动融入教学主题,不断丰富、活跃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21年12月9日,神州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我国空间站以天地交流的方式开展太空教学。我校选派了二十余名学生代表们走进了“天宫课堂”南宁分会场,与航天员们直接对话,现场聆听航天员的精彩讲解及参与科技小实验制作。这一主题情境,让学生们的自豪感及爱国情油然而生,点燃了心中的航天梦、科技梦。

2022年3月14日是“国际天文馆日”,在组织学生参与了“天宫课堂”后,我校又在这一特定日子模拟航天员现场授课,在广西科技馆向社会公众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探秘八大行星,点燃科技梦想”的大型公益科普活动,带领现场的学生、家长一起探寻八大行星的奥秘;学生现场表演了名为《筑梦九天》的情景剧,学习了八大行星的知识,动手制作了炫彩星球。丰富有趣的活动方式,让学生们进一步走近行星、了解星空,激發了对神秘宇宙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五)从作业入手,适时升华主题

特色主题作业是我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拓展与延伸。为更好地升华“探月”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校设计了“月湾四季探月行动”特色作业,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通过参与有益的活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锻炼生活本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例如,每到寒暑假,我校都会专门为学生设计精美的观月卡,以29天为周期,每天打卡,引导学生每天通过观察月亮、画出月亮形状、写观月日记等方式,记录月亮一个月的变化规律。接到任务的学生们,在假期里每天晚上都会兴奋地跑到阳台、操场、小区空旷地仰望星空,把观察到的月亮形状画在观察卡上,并写下当时的观察感受。通过在假期中的观察和探索,学生们不仅了解了“新月”“满月”“上弦月”“残月”等月相知识,还知道了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关系。

一份份图文并茂的“探月”特色作业,再现了我校学生丰富多彩的假期生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让“探月”主题得到了升华。

三、活动成效与启示

(一)活动成效

1.培养了学生的科技兴趣和动手能力。2020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校内外大型科技“探月”主题实践活动共计31场次,参与人数从2020年的948人增长到2021年的1 226人。学生不仅在活动中获得了快乐,还增长了见识,培养了科技兴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20年,我校学生获得各级科技类奖励128人次,2021年获奖人数增长至269人。

2.提高了教师的科技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设计与实施“探月”主题实践活动,我校教师开展科技教育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发掘与整合科技教学资源方面,教师更关注科学前沿、社会热点及我国“探月”工程的发展,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在教学观念方面,教师从运用过去的“课堂+课本知识”单一育人模式转变为现在的“课堂+主题活动+科技节+创新大赛+科技研学”多样化综合育人模式。两年来,我校科技教师应邀到广西科技馆主讲科普公益课1场、校内5场;教师指导创编的情景剧《逐梦九天》在校内外演出5场次。

3.形成了强大的家校育人合力。我校通过开展亲子科技探秘研学、家长“探月”微课堂、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家长参与学校科技教育的积极性。例如,我校有一位家长从事火箭卫星发射环境控制工作,他了解到学校正在开展“探月”主题活动,便主动录制了相关视频,为学生讲解我国登月工程、火星探测计划、载人空间站等方面的知识,受到学生的喜爱和其他家长的称赞。受此带动,许多家长都发挥各自优势,为学校开展科技主题活动提供帮助,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

4.促进了学校办学工作全面开展。我校通过开展“探月”科技主题实践活动,带动了学校环境、管理、教学、德育等方面协同发展。例如:为了保证科技教育顺利开展,学校投入资金配置设备,建设专用教室和科技活动室,进一步优化了办学条件;以科技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为载体,编写了《我的悦湾时光》校本教材,促进了校本课程建设与改革;通过开展科技主题活动、建设学生社团,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进一步推进了素质教育;加强文化宣传和教研成果展示,促进学校办学水平迈上新台阶。

(二)活动启示

1.善于营造科技教育氛围。在“航天日”“科技节”“中秋节”等节日,举办与节日主题相应的科技实践活动,促进科技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并通过寒暑假观月活动、科技创新大赛、校外研学等多种实践形式,营造科技教育的浓厚氛围。

2.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将教育信息技术与科学教育深度融合,推行不同主题的场景式教学、活动探究体验式教学,形成科技馆VR、全息投影、体感互动等高科技沉浸式学习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3.建立校内外科技教育衔接机制。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等校外资源,通过制作航天模型、画科学幻想画、设计科技小报、讲科学故事、做科学实验等形式,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实现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协同育人。

总之,我校通过开展包括“探月”主题在内的一系列科技主题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增强了他们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一步,我校将紧扣特色办学主题,继续优化办学条件,提高科技教师队伍素质,探索开展更丰富的科技主题实践活动,为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的好少年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许新健.小学科技教育的优化路径探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9):109-110.

[2]姜振玲.关于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6):30.

[3]魏江良.小学科技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10(9):19-20.

注:本文系2019年度南宁市中小学优质学校创建专项A类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悦文化的行动研究——以月湾路小学为例”(YZXXA007)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梅(1968— ),广西南宁人,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音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管理等。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科技教育实践
探究如何利用科技教育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
科技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打造“三有”宣传特色营造浓厚科技氛围研究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初中科技教育中优化教学策略探析
创建科技教育特色,提升科技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