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二战”研友:“上岸”路在何方?

2022-05-30 10:48易星澜
心理与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劣势二战考研

易星澜

提起“二战”,可能多数人想到的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可对于考研群体来说,“二战”这个词背后更有沉甸甸的深意—— “二战”还可以指初次考研失败,而选择继续投身到备考中,再次考研的“壮举”。由此还可推及“三战”“四战”“N战”,以下统称为“二战”。将考研比作“战”,尤可见其竞争之激烈,选拔之残酷。

2022年是考研报名人数井喷的一年,共457万人,是2017年报名人数(201万)的227%,你没看错,仅仅5年的时间考研人数翻了一倍还多。而在如此快速膨胀的考研大军中,“二战”的比例也逐年攀升。以云南大学为例:云南大学2020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比56%,已经超过了总人数的一半。2021年往届生考研人数占比更是高达63%。虽然往届生考研并不能跟“二战”直接划等号,但根据往年的调查数据估计,全部考生中“二战”的比例至少能有三成。也就是说,457万考生中,至少有130万的“二战”大军。

作为一名曾“三战”上岸的老考研人,笔者借此文跟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分享一些心得,尤其是心理层面的“二战”上岸攻略。

明确的目标可以产生强大的动机

对于什么样的情况更适合“二战”这个问题可谓见仁见智,有一些情况是大家比较认同的,比如第一次考研因为复习时间不够而没有成功,或离分数线只差几分而惜败。还有的同学虽然可能分数差得比较多,是由于目标院校或专业的选择有误,或學习方法效果不好,如果再来一次,或调换所选目标,或改变学习策略,也有再战一次的决心和对上岸的憧憬。

在这里我更想说说哪种情况不推荐“二战”,简单来说就是目标模糊或目标过强。首先来看目标模糊,有的同学第一次考研失利后,对于“二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而没有下定决心。根据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个体完成各种任务的动机是由他对这一任务成功的期待及对其赋予的价值决定的。换句话说,如果你十分期望自己能考上研究生,并由此对个人提升带来的好处看得很重要,这将为你提供足够的动机去备考;反之则动力不足,很容易白白耗费了时间。然而,目标过强也不利,俗话说过犹不及,当你将考研看作自己唯一的出路,赌上一切唯独不能输的时候,也容易由此产生巨大的精神压力,阻碍和干扰正常的复习状态。

失败是成功之母,变劣势为优势

“二战”的研友都有过考研失败的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劣势,但也有很多积极的方面与因素,要学会变劣势为优势。

有不少同学经历过一次考研的失败后,就开始自怨自艾,怀疑自己的能力,在“二战”过程中一直不够自信,甚至惧怕即将面对的考场,形成了心理阴影。然而,这部分同学可能忘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过分放大了失败过的弊端,而没有看到其中蕴含的积极面。

每次失败也都是一种积累,可以收获宝贵的经验。对于考研来说,总结失败经验更是非常重要,然而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失败的原因肯定不是单方面的,可以参考归因理论中的两维度四象限去总结,两个维度分别是内外因和是否可控,由此形成四个象限,分别是可控的内因、可控的外因、不可控的内因、不可控的外因。如此找到失败的原因后就可以扬长避短,改善可控的部分,尽量回避不可控的方面。

除此之外,已经考过一次的经历也让“二战”的研友能在整个备考环节更加轻车熟路,无论是报名还是确认,各个环节已然熟悉,不会打乱固有的复习节奏。对于上考场也不会再有第一次因陌生而产生的紧张感。

远离备考倦怠,及时给心理“充电”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尤其是对于“二战”的考生,投入备考的时间多为半年以上。在这样一场“耗竭战”中,除了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方法、顽强的毅力外,及时给心理充电也是必不可少的。

说起给心理充电,其实是指主动给自己增添一些积极心理体验的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欣赏与肯定。我们每个人的一大部分积极体验来自对自我的认识,如果你不喜欢自己,常常埋怨自己,心情也不会晴朗。考研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状态波动而着急,从而责备自己,如此下去心理能量会越来越低。相反,如果你能更多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值得肯定的地方,多去关照这些部分,能量就会提升,复习状态会越来越好。

2可以量化的成就感。不同于高考,高三下学期恨不得每周一次统考,考研备考中可以量化的结果反馈非常少。你可能一直在背书,或者一直在做题,但你不知道你离能考上还差多远。这会让长时间备考的你极度缺乏掌控感和成就感,甚至陷入迷茫。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不妨参考那些可以抓得住的量化指标,比如学习时间,或具体的学习成效(如可以流利背出某章节的30道大题)。甚至可以给自己每一天的复习表现打分,并且相信每一天的高分终究会换来最终考场上的高分。

3轻松愉悦的时刻。长期的学习过程当然是枯燥的,而渴望娱乐和放松的心情也是非常正常的。磨刀不误砍柴工,不是投身“二战”就不能容许自己有放松和愉悦的时候,相反,这些心灵的调剂还是非常重要的,哪怕每天挤出10分钟留给自己的爱好,也能“回血”“充电”。

4不妨做做“白日梦”。可以通过冥想的方式,在头脑中想象自己考上研后的生活,读研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等。可以天马行空,不受约束地去憧憬,既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成分。

5感激身边的一切。感激也是一种强大的积极情绪,开动你的“感激神经”,感受身边所有值得感激的人或事物,可以是父母;可以是朋友;可以是食堂的阿姨;甚至一个好天气。由此而产生的积极体验可以助我们更好地投身备考。

最后预祝所有研友不忘初心,不负韶华,顺利上岸!

猜你喜欢
劣势二战考研
劣势或许会成为优势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工作十二年后,我才去考研
近亲繁殖:并非全部是劣势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二战那些事(连载)
公立医院优势变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