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转”肠癌的黑科技

2022-05-30 15:31
祝您健康·养生堂 2022年8期
关键词:肠癌免疫治疗直肠

受访专家

姚宏伟

主任医师、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分中心胃肠外科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外科青年医师学术研究社结直肠外科研究组副组长、中华消化外科“菁英荟”结直肠外科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MDT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转移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擅长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的腹腔镜微创外科手术,直肠癌的影像/病理诊断、个体化手术治疗及综合治疗,结直肠肝转移的手术及综合治疗,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肠梗阻的导管治疗以及微创手术治疗。

让人难以抉择的肠道手术

相信大家都知道,如果肠道的中间段发生了癌变,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癌变的肠段,然后将剩下的两端肠道缝合起来。而如果是肠道的尾部,即直肠发生了癌变,为了彻底去除癌细胞,防止复发,手术中需要将直肠下面连着的肛门一起切掉。术后,医生再给失去了肛门的患者造瘘,让患者从造瘘口将粪便排在粪袋中。可想而知,这样一来,患者的生活质量将大大下降。在临床中,面对后面这类患者,医生既想保住患者的生命,又不想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太大的影响,时常陷入两难。

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的姚主任向我们介绍,直肠有着“短、窄、挤、多”的特点,是肠道中最危险的15厘米。“短”指的是肠道的总长度有5米左右,而直肠的长度仅10~15厘米,如果长了肿瘤,可能需要全部切除。關于“窄”,姚主任解释,骨盆像一个漏斗一样,肛门就位于这个漏斗的漏嘴,直肠也就在这个漏斗的最窄部分,限制了手术中的操作空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挤”则是因为直肠位于骨盆的最下方,周围有负责排尿的膀胱、女性的子宫和卵巢、男性的前列腺和精囊腺等,此外由于脂肪的存在,肥胖的患者的这一部分会更加拥挤,做手术很容易伤及其他器官的功能。而“多”指的是发病率高,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大肠癌中占50%以上。

68岁的张叔叔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张叔叔在2004年因为尿血去医院就诊,发现自己患上了输尿管癌,切除了左侧的输尿管和肾脏,术后工作生活恢复如常。可是好景不长,在2006年8月,张叔叔又发现自己患上了结肠癌,累及降结肠,因此他接受了手术,切除了病变的肠管并予以吻合。而张叔叔第三次患癌就发生在2022年2月,肠镜检查中查出张叔叔患上了直肠癌。由于病变位置十分接近肛门,张叔叔也面临着“保肛还是保命”这一选择。

哪种便便是肠癌的表现

其实在确诊第三次患癌之前,张叔叔也发现了一些征兆。例如在今年2月,张叔叔基本上每天要上10多次厕所,有时有便意却排不出。可他一直将这些症状误以为是肠炎的表现,也因为怕疼而一直没有进行肠镜检查,才迟迟没有发现自己已经患上了直肠癌。

姚主任介绍,其实通过观察粪便的性状也能发现直肠癌的蛛丝马迹。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认为便后出现鲜血就不用太担心,一般是痔疮产生的,而深色的黑便才可能是肠癌的信号,其实不然。姚主任介绍道,痔疮的确是流鲜血便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它就是一种血管发生病变、增生弯曲的疾病。但是有血管发生病变的疾病远不止痔疮一种,肿瘤就是其中之一。血的颜色越鲜红,往往提示着肿瘤越靠近肛门。因此,姚主任总结,直肠癌导致的粪便带血偏鲜红或稍暗的暗红色,而大肠部位的出血由于在肠道内时间较长,发生氧化,则最终成为黑便。关于痔疮和直肠癌的辨别,姚主任解释道,由于痔疮就位于肛门口处,因此其导致的便血的颜色会更加鲜红。此外,虽然二者的出血都可能是喷射状的,但如果是直肠癌导致的喷射状便血,则提示肿瘤可能离肛门更近。姚主任还补充,请专业的医生进行指诊检查也能有效地分辨是痔疮还是直肠癌。

除此之外,姚主任还介绍了其他性状的粪便提示的问题。较细的便便往往提示排便的部位有先天性因素或创伤、肿瘤等原因导致的狭窄,从而将粪便塑形成较细的形状。而粪便带上了黏液或排出了脓液往往提示有炎症反应,有些肿瘤患者如果发生了肿瘤坏死组织的脱落,也可能有黏液便的表现。

直肠癌便秘竟然也分真假

除了通过粪便的性状发现直肠癌的蛛丝马迹,姚主任还介绍了其他发现直肠癌信号的方法。姚主任讲述,当直肠的某一段出现了肿瘤,导致了肠道局部的狭窄,因此导致大便排出困难,在肠道内停留较长时间,水分被吸干,也表现为排便干硬,这其实是“假便秘”。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感到腹胀、常有便意却排不出,这是因为身体误把肿瘤当作便便,才发出了错误的信号。而当直肠癌的肿瘤增大至一定程度,导致局部出现了不全性肠梗阻时,就出现了真正的便秘。

姚主任还介绍了一些分辨老年人的常见便秘和直肠癌便秘的方法。直肠癌导致的便秘多数会有直肠、排便相关的症状,例如去卫生间的次数多却排不出。而真正的便秘一般不便血,直肠癌便血则非常普遍。

三个“逆转”肠癌的黑科技

姚医生介绍,肿瘤在早期都不易被察觉,一旦被发现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肠镜是广为人知的一种发现直肠癌的手段,但是,很多人都因为听说做肠镜检查很痛苦而不敢去做,这也让不少患者错失了尽早发现肠道病变的时机。姚主任带来了一个“肠癌筛查黑科技”,它甚至可以比肠镜更早发现肠癌风险,此外还有两个“逆转”结直肠癌的医学黑科技。关于“肠癌筛查黑科技”,姚主任介绍道,筛查即是在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时、可以用于正常人的检查方法,而这项黑科技无创、非侵入性,简单易行,十分方便。

1.粪便基因检测

姚主任的同事高医生带来了一个小管子,正是这个肠癌黑科技。这个管子是用来收集粪便的,之后再去检测粪便中的遗传物质,更早期地检测肠癌,即“粪便基因检测”。我们可以在家中用管子留好粪便,再带到医院进行检测,十分方便。

相信不少人都知道抽血可以做基因检测,可为什么粪便也能用来做基因检测呢?高医生解释道,当粪便经过肿瘤区域时,会与肿瘤产生摩擦,肿瘤上的一些细胞就会脱落下来,与粪便混合在一起,这部分细胞的遗传信息就会被检测到。如果这些细胞是异常的,则会有一些信号,可以被提前检测到。这种检查甚至可以在癌前病变时检测到异常,可以替代肠镜作为一种筛检方法,但因为它毕竟是从基因水平进行检测,无法代替肠镜这种直观的影像。

姚主任建议,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可以进行粪便基因检测,如果检测结果发现异常,则应当进行肠镜检查。对于以前在肠镜检查中发现息肉的患者,粪便基因检测可以作为肠镜前的筛查,如果筛查结果为阳性,往往提示着息肉有复发,或者已经到了早期癌或者癌症阶段。此外,粪便基因检测还可以作为肠癌患者术后检测的工具。姚主任还补充,粪便基因检测的综合费用与肠镜相当,而且在医保范围内。

2.肿瘤免疫治疗

第二个黑科技可以“逆转”肠癌。高医生介绍,这种黑科技就是“肿瘤免疫治疗”。正常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肿瘤细胞并杀灭它,而在一些老年人或免疫系统有问题的患者体内,肿瘤细胞会分泌特殊的物质,逃避人体的免疫识别,不停地复制繁殖,形成肿瘤。而免疫治疗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药物激活已经被抑制的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抗肿瘤的免疫功能,这样免疫系统就能杀死肿瘤,而且免疫治疗给身体带来的副作用远小于放疗和化疗。

下面这张图就来自姚主任的患者,她在经过肿瘤免疫治疗后,肿瘤一点点消失了。

但是具体的治疗方案还须谨遵医嘱,也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这种治疗方式。姚医生说,只有患遗传性的大肠癌并且具有免疫缺陷的患者才可能从肿瘤免疫治疗中获益,而这类患者在大肠癌中约占5%。前文提到的张叔叔就属于这5%,他已经进行了一次免疫治疗,据他所说,免疫治疗基本没有不适,也感觉排便状态在变好,便血便秘的问题都消失了。

3.自然孔道手术

但是对于不适用于免疫治疗的人群就没有办法了吗?其实不然。姚主任还带来了第三个黑科技,它就是被称为“自然孔道”的手术黑科技。人体有许多孔道,比如鼻孔、耳朵孔、口腔、肛门、尿道等,如果从这些地方进入体内进行手术,创伤将会比微创手术还要小。根据这个思路,医生会通过肛门将内窥镜伸入患者体内再进行手术,不仅创伤小,而且更加精准,给患者尽可能保留更多的直肠,更可能保住肛门,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编輯    姚宇澄)

猜你喜欢
肠癌免疫治疗直肠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肿瘤免疫治疗发现新潜在靶点
男性长期看电视更易患肠癌
肾癌生物免疫治疗进展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23例原发性小肠癌临床分析
Toll样受体:免疫治疗的新进展
PPH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直肠黏膜内脱垂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