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

2022-05-30 10:48黄丽容
高考·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有效运用高中生物

黄丽容

摘 要:生物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基本课程,基于新课程改革,不仅出现不少新颖、个性的教学方法,还对传统教学方法有所改进或创新。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问题教学法打破传统的单纯讲授教学模式,活化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更好地内化知识。本文主要对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做探讨,同时分享部分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即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其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与形成技能,培养他们自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师生互动、一起探索知识奥秘的平台,使其围绕问题研究和讨论,提升他们的思考与创新能力。

一、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简单介绍

高中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出现问题属于司空见惯的事情,问题主要源自他们对生物课本内容的研究和讨论,对实验操作与探究的困惑,以及对生活中生物现象的思考和认识,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源泉,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成为广大一线教师所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问题教学就是高中生在生物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针对学习进程及重难点提出的主要问题,以及错误率较高的问题,让他们去发现、探索与解决,使其学习效率变得更高。

从另一方面来讲,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能够得到完美诠释,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生物本身就是一门以问题为导向的自然学科,生物学中涉及的不少概念都是通过对问题的整理、总结与归纳得出的。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是新时期教育改革和进步的发展趋势,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日思夜想的结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持续加大,问题教学法的优势愈加明显,是传统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形式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引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手段,有助于他们学习效率的显著提高。

此外,问题教学法正在不断刷新与拓展,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高中生物教师对这一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虽然会遇到一些阻碍,但是并不妨碍进步,这表明问题教学法符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根本要求,还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具体表现[1]。

二、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虽然高中生物教学模式发生很大的改变和创新,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部分教师依然会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不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得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不够积极和主动,对生物知识的学习更是没有爱好与兴趣。这样的教学不仅吸引力不强,更是缺乏实效性,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而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同样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课堂安排不够合理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认为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占据着主体地位,整个课堂时间都由教师来把控,由于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一般都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提出的问题较少,学生没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导致他们只是掌握一些基础知识,没有进行实践,更是缺乏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所以学习效果不佳,没有深入内心。

(二)问题教学缺乏创意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十分乐于创新,喜欢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自主学习和探究,虽然一些教师也在运用问题教学法,但提出的问题较为简单,缺乏创意,他们只需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即可。这导致整个课堂氛围死气沉沉,师生、生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与互动,学生很难体会到生物学习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受到影响。

(三)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大部分高中生物教师认为本职任务只是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高考中获得高分,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地应用问题教学法,没有将过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而是自己大讲特讲,难以发挥出问题教学法的导向作用,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只是为高考而制订,这样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充满学习压力,思维空间和自我发展受到限制,他们很难取得预期的学习成果[2]。

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有效运用

(一)以教学情境为依托,明确提出问题目的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高中生物教学摆脱以往教学模式的束缚与禁锢,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让他们在问题分析与解决过程中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同时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与辨析能力。因此,要想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师首先需以教学情境为基本依托,采用实物、实验或信息技术创设情境,由情境中引出问题,明确提问目的,引发学生的求知渴望,促使他们自觉踊跃地参与学习[3]。

例如,在展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教学时,教师先在课件中出示生物酶牙膏、加酶洗衣粉等实物图片,由学生谈论在生活中还接触过哪些酶,使其发表各自的见解,引起他们学习酶的热情。接着,教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内容,了解酶的本质和探索历程,引出问题:如何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使其回顾有关有机物的检测方法,然后在课件中展示医生用双氧水给伤者消毒的图片,由此创设情境,讲述:双氧水就是过氧化氢,能分解产生水和氧气,细胞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过氧化氢,氧化性很强,对细胞有伤害,但细胞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将过氧化氢及时分解,变成氧和水,过氧化氢酶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指导他们运用实验探究。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讨论问题:酶和无机催化剂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酶有什么作用?使其结合实验及问题展开探索,让他们结合实验结果得出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的结论。

(二)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促使学生自主探究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有助于对学生探究思维的培养,极力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问题驱动下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有效内化与吸收生物知识。高中生物教师在课堂上应用问题教学法时,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目标精心设计问题,优化提问的侧重点与切入点,以问题的导向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注重培养他们的探究性思维,使其学习和思考行为更為有效,推动高效生物课堂的形成[4]。

教师在进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一节的教学时,学生阅读“问题探讨”中的内容: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用它染色时,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细胞不会着色。学生思考:为什么活细胞不能着色,而死细胞却可以?推测细胞膜作为细胞的边界,具有什么功能?使学生明白,研究细胞膜的功能与其结构是密不可分的。要想研究细胞膜,首先需要分离出纯净的细胞膜,用什么材料比较合适?给出细菌、草履虫、叶肉细胞和成熟的红细胞四个选项,学生讨论后认为成熟的红细胞最为恰当:因为其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复杂的细胞器,便于分离出较为纯净的细胞膜。那么,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这些化学成分是如何组合在一起形成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特点又是什么?学生随着这一系列问题展开学习,由浅入深,形成一定的逻辑链,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素养得到了提升,形成生命观念中的结构与功能观。

(三)巧妙设置课堂问题,提倡小组合作完成

虽然高中生拥有一定的生物学习经验与独立思维能力,但是认知能力并不是特别强,再加上高中生物知识同初中相比显得较为抽象、难懂,学习过程中仅靠个人极易遇到困难,以至于他们陷入困境之中,影响正常学习进度。这时高中生物教师可采用问题教学法,在课堂上围绕所授内容巧妙设置一系列问题,由学生先独立思考,当遇到障碍或疑惑时,让他们在小组内一起分析与讨论,使其思维发生碰撞与交流,最终在合作互助下完成学习任务[5]。

比如,在进行“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教学时,教师先询问:人们通常将花盆摆在向阳面还是背阴面?为什么?学生结合常识知道是向阳面,原因是让植物多接受光照,多进行光合作用。教师追问:有些植物工厂内悬挂发红色或者蓝色光的灯管,白天也开灯,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对光合作用有影响吗?提倡他们先思考,再合作探讨,使其发现目的是提升光合作用的强度,因为叶绿素吸收最多的是红光与蓝紫光。接着,教师提问:如果植物幼苗缺乏色素,通常会呈现黄白色,即为“白化苗”,这类幼苗会持续正常的生长吗?由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他们得出结论是“不能”,因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当种子中储存的养分耗尽就会死亡。之后,教师提问:植物的生活需要色素,依靠色素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那么植物细胞一般含有哪些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别是什么颜色?各种色素在绿叶中的含量是否一样?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使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完成。

(四)鼓励学生自主发问,增强生物学习能力

在新时期教育背景下,课堂的主體已由教师转移至学生,究根结底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人翁,只有让他们全程、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才能够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具体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来说,为有效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师可先根据教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初步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然后鼓励他们根据个人理解与认知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不断扩充问题内容且顺利解决问题,使其生物学习能力和自信均有所增强[6]。

在这里,以“细胞的分化”教学为例,教师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捐献骨髓的视频资料,提出问题:白血病的病因是什么?什么是造血干细胞?为什么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白血病?

学生一边观看视频,一边思考问题,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思维变得活跃起来,从而积极参与到新课学习中。接着,课件出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细胞结构图,引导学生思考: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一样吗?要求学生自主思考:什么是细胞分化?通过阅读教材内容,引领他们概括出细胞分化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认知与归纳能力。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造血干细胞可以形成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不同的细胞?是细胞中的基因发生了改变吗?学生通过胡萝卜经组织培养产生完整植株示意图,以及非洲爪蟾的核移植示意图得出结论:细胞中的基因没有发生改变。学生发出疑问:既然细胞中基因没有发生改变,那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推测这些细胞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不同。同时学生通过教材中红细胞与肌细胞中基因活动状态不同导致合成的蛋白质不同,从而引起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最终总结出:这是细胞中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质疑、分析、讨论、总结,遇到问题及时提出来,产生认知冲突,一起分析与解决,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合理利用问题教学,促进学生拓展延伸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为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仅仅讲授课本中的知识,还要适当地扩大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生物视野,增进课堂内外之间的联系,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使其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对此,高中生物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可合理利用问题教学法,由课内顺利延伸至课外,使其主动搜集相关知识素材与信息资料,丰富生物教学内容,扩展他们的生物眼界,加强对学生生物素养的培养,推动他们获得更为全面的发展。

在“人类遗传病”的教学中,教师先在课件中展示一系列患者的图片,如:侏儒症、甲状腺肿大、白化病、多指、并指、抗维生素D佝偻病,引导学生思考:哪些是遗传病?什么是遗传病?学生讨论得出: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遗传病有哪些类型?教师再展示单基因遗传病的图片,介绍单基因遗传病的概念与分类,强调概念中“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运用表格汇总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特点与病症,以及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相关内容,帮助他们了解与掌握本节课的理论知识。接着,教师着重讲解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课件中展示一些遗传病的危害的实例,设置以下开放性问题:人类遗传病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预防遗传病的发生?什么是近亲?优生的措施有哪些?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其了解人类遗传病的危害、预防措施、近亲的概念,提出一些优生建议,使其进行拓展性学习。随后教师要求学生联系已有知识自己找出问题,培养他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结束语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问题教学法的教育价值与积极作用,打破传统“一言堂”式的束缚,也不是简单的提问与回答,而是利用问题的驱动性功能让学生主动思考、合作探讨、深入研究与积极互动,使其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分析与处理问题掌握相应知识,继而加深他们对生物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实现高效生物课堂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汤浚羽.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1(9):33-34.

[2]周爱花.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3):36-37.

[3]吴玲.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初探[J].试题与研究,2020(33):12-13.

[4]许幸幸.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概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6):271.

[5]杨小舟.问题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智力,2020(12):77-78.

[6]柳志军,黄鸣.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3):161-162.

猜你喜欢
问题教学法有效运用高中生物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基于卓越电气工程师培养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改革
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