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使用中的教学困惑与策略

2022-05-30 22:15张小春
高考·上 2022年7期
关键词:新教材应对策略高中历史

张小春

摘 要:通史体系下的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与模块专题式旧教材相比,具有诸多创新和亮点,但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惑与挑战。基于课标要求及问题导向,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高中历史必修新教材的使用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期抛砖引玉,交流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新教材;教学困惑;应对策略

现行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由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两类组成。其中必修教材即《中外历史纲要》,分上下两册,采用通史编写体例,概述了古今中外的历史发展进程。它与模块专题式旧教材相比,具有诸多创新和亮点,但使用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惑与挑战。为此,笔者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1],并结合自身教学体会,对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的教学策略,做一初步探究。

一、高中历史必修新教材使用中的困惑

(一)教学内容与课时矛盾突出

高中阶段的历史必修内容,旧教材按政治、经济、文化模块分为三册,安排在高一学段和高二上学期进行讲授;新教材按通史体系把教学内容压缩为两册,要求高一学段完成教学任务。在不增加周课时的情况下,历史必修内容要在一个学年学完,未免内容有点过多。可以说,目前使用新教材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内容多课时不足。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共有十个单元、30课内容(含活动课),单元标题均带有“与”或“和”字,超三分之二的课题含“与”或“和”“到”字,近一半的课文有四个子目,说明这些课的主题不止一个,知识含量过大。教学计划显示一个学期讲授新课的时间约为18周,加上考试、运动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因素的影响,教学课时还会减少,这样必然导致教学时间紧张,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二)教学重点不易把握

新教材按通史体系编写,同一历史时期均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因必修内容总教学时数的减少,使得每课的知识点大量增加,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以第6课(《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下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为例,涉及的知识点高达18个:隋建立、隋统一、隋炀帝广建粮仓和兴建洛阳城、开通大运河、唐建立、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曲辕犁、唐代民族政策、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成亲、唐蕃会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五代十国、周世宗改革等[2]。本课时跨越379年,主题涉及朝代更迭、治乱兴衰、民族关系和经济发展,这么多知识点要在一节课内完成教学,怎样定位和突破教学重点,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把握到位。

(三)课文浓缩理解困难

新教材总体容量大,涵盖的知识点多,加上教材字数的限制,在文本方面出现了高度浓缩的现象[3]。也就是说一些课文的叙述高度概括,缺乏具体史实说明,理解难度大,对学生的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第17课《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包含“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边疆危机与甲午中日战争”“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四个子目,正文出现了18个历史人物、11个年份、约30个历史概念。其中对“太平天国运动”影响的概述,既高度浓缩,又极具抽象,教师如果不补充具体的史实来说明和解读,对中国近代史进行纵向联系,学生很难理解“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中央权力下移”等抽象性结论。同时这一结论又与第18课的“东南互保”事件具有内在逻辑关系。随着地方官僚集团崛起和中央集权的削弱,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南方各省督抚不顾清政府向外“宣战”的决定,私自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进一步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四)辅学栏目设置过多

新教材除正文外,还设置了“单元导语”“本課导入”“学习聚焦”“学思之窗”“历史纵横”“思考点”“史料阅读”“历史图表”“探究与拓展”等9个辅学栏目,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和拓展对教材正文的解读。然而课堂时间有限,繁多的辅学栏目,扩大了课文知识点的涵盖面,加重了教师和学生解读教材的负担。这些栏目有无必要及如何使用,在实际教学中都值得反思商榷。同时辅学栏目过多,使教材的编排呈现分散性,有点眼花缭乱,也不利于学生对教材正文的阅读。

(五)语言表述不够准确

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语言讲究科学性、准确性、史论结合、通俗易懂,要符合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而阅读统编高中历史新教材,发现在语言表述上也有一些瑕疵。如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对秦统一历史意义的概述就值得商榷。第一句“秦的统一,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引用了司马迁《史记》中的原文,尤其是“北向户”一词太深奥,造成文本理解上的困惑。第二句“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很明显它属于统一的原因,而不是历史意义。第三句“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中用“交往交流交融”表述,有重复累赘之嫌。

二、高中历史必修新教材使用中的策略

(一)重新整合教材结构,突出重点教学内容

一是对每课内容进行整合。新教材知识点偏多,有些子目结构不尽合理,导致教学重点内容不突出。因此,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与该课主题,在研究新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整合子目结构,把课文中的关键知识点作为教学重点,以点带面,没有必要进行全面讲述。如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新教材分设3个子目,即“秦的统一”“秦朝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对照课标要求,笔者把教学重点放在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措施上,对课文子目结构进行调整,将第一目扩展为“秦的统一”“秦巩固统一的措施”两个子目,后两目合并为“秦朝的速亡”。第一子目按历史逻辑关系分条件、过程、意义三点展开讲述,可以淡化过程。第二子目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思考,探究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对策?第三子目着重分析秦朝速亡的根本原因,从中认识暴政不得人心、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这样整合既没有偏离课标要求,又突出了教学重点,使学生更好把握课文,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是对单元进行整合。新教材采用单元式结构,每个单元由2—4课组成。课程标准提倡大单元主题学习,所以要围绕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备课,打通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内容主旨,提炼若干学习主题,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以《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为例,其主题为“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包括《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辽宋夏金元的文化》等四课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整体考虑教学内容,进行主题式的单元整合,按政治、经济、文化思路拟定三个学习主题,进一步优化教学结构。当然单元整合并非简单的拆分重组,而是按课标要求进行宏观梳理,深化单元内的纵横联系,使历史知识融会贯通。

(二)大胆取舍宁缺毋滥,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新教材每课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又设置了不少辅学栏目,如果照本宣科,面面俱到,教学进度无法按时完成。面对新教材和新问题,需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大胆取舍教材内容,抓住主干和重点,精选利用辅学栏目,化繁为简。教学内容的取舍还须考虑与初中教材的衔接。初中历史对重大历史事件或现象的描述比较具体,主要告诉学生“是什么”,强调知识的识记;高中历史注重对历史事件或现象因果的理解,探究“为什么”“怎么样”,强调思辨能力。教师要注意区分初高中历史的差异,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分析历史原因及影响能力方面。

如:第25课《人民解放战争》含四个子目,知识点非常密集,若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节课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笔者备课时大胆取舍,抓住“全面内战爆发及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这一主干,重点分析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灭亡的原因和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因素及意义。教学程序上以问题导入:抗战胜利后,存在哪两种不同的建国方针?为此国共两党做了何种尝试,取得了什么成果?但是,国民党为坚持独裁统治,很快否决“双十协定”和“政协协议”,发动了全面内战,与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战争,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在国统区形成第二条战线,加速了国民党统治的崩溃。关于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因初中教材有过详述,这里不必展开,建议以课文“思考点”为题,引导学生结合具体史实分析,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统治为什么会覆灭?进而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及深远影响。

(三)抓住主线解读关键,总结历史阶段特征

这里所说的“主线”是指某一历史时期占主导地位或主要统领事务发展的线条;“关键”是指重要的历史概念。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抓住主线,以线带点,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准确解读关键概念,分析其内涵与外延,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运用时空观念架构新教材,总结历史阶段特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宏观把握历史走向。

以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为例,在教学设计上:一要紧扣“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形成”这条主线,以线带点,层层展开,形成互相印证的逻辑关系。具体表现为:政治上——诸侯争霸,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变法运动成为时代潮流;经济上——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始使用,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上——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文化上——私学兴起,文化下移,思想活跃,百家争鸣。二要利用辅学栏目对关键概念进行解读。结合《春秋列国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了解“春秋五霸”“三家分晋”“战国七雄”的时空坐标;参考“历史纵横”中的解释,理解华夏认同的内涵;以“思考点”为题,对“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及影响展开探究,认识“百家争鸣”是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三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社会转型。

(四)选好角度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上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多向思维的能力。那么,高中历史教学怎样选好角度设计问题呢?一要整体构思,分层设问。从教学内容整体考虑,按照层次进行构思,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问题链。二要突出重难点内容。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探究并突破重难点问题,如果核心问题解决了,课堂教学目标也就基本达成。三要掌控问题的难易梯度。设计的问题如果过于简单,课堂表面虽然活跃,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提高;如果过深过难,学生答题没有任何思路,只能保持“沉默”。因此问题设计应注意梯度,即问题链中要包含易、中、难等不同层次的问题,以适合各个层面学生的需要。

如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在备课过程中,笔者依据上述方法,设计出以下问题链:1.西汉建立后,面临哪些严峻的社会问题?2.为摆脱困境,汉初统治者推行什么政策,成效如何?3.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和开拓疆域,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上各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成果?4.东汉初年出现“中兴”,后期则走向了黑暗,其兴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你能列举史学、文学、科技方面的主要成就吗?教学实践表明,这种层层相扣的问题链能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通畅,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五)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高中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新教材的编写立足于此,着力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科思想方法,培养问题意识和实证精神;发展历史思维,形成自己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认知;渗透学科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4]。所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5]。

学科核心素养在中学课堂教学中落地,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渐进过程,贵在持之以恒。笔者建议在日常的历史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渗透的亮点。如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其中有不少考古史料(甲骨文、青铜铭文等)和文献史料,应指导学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侧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与方法。又如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可充分利用“学习拓展”中的材料,课堂激情朗读与课后查阅资料相结合,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司马迁、霍去病、张骞、苏武、马援、班超等历史人物的事迹,学习他们昂扬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感悟他们的家国情怀,从中受到深刻的人生启迪。

结束语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面对新教材使用中的问题与困惑,一线教师应当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新的教材观和教学观,在历史核心素养统领下调整教学策略,依据学情用好、用活教材,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组织编写.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赵启佳.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特点及使用策略刍议[J].贵州教育,2020(6):25-27.

[4]方穎.高中统编历史教材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J].福建教育,2020(10):32-35.

[5]徐蓝.关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0):25-34.

猜你喜欢
新教材应对策略高中历史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