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学家J.K.施赖奥克的中国研究

2022-05-30 02:27李子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评述

李子薇

内容摘要:海外学者对中国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也出现了众多汉学大家,J.K.施赖奥克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针对民间信仰、儒学、社会风俗等方面展开了专业化的学术研究,其著作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与理论价值,尤其是对安庆的寺庙研究,较好地揭示了华北地区民间信仰的内在逻辑。同时,施赖奥克还对当时的美国汉学研究诸多成果进行了评述,在学术史上也有较大意义。目前,该学者的中国研究学术研究成果尚且没有学者进行过系统整理,笔者进行了初步的整理,并结合相关论著进行了评述,为海外中国研究填补部分空白。

关键词:施赖奥克 中国研究 评述

J.K.施赖奥克(John Knight Shryock)是美国著名的学者、心理学家,1890年4月28日生于美国费城,在大学中获得了神学学位,并曾在教会任职。1916年,他作为传教士来到中国,曾在安庆圣保罗中学任牧师,1923年至1927年任该校校长。施赖奥克在中国待了9年,其中8年在安庆,因此他对当时安庆的社会生活情况比较熟悉。施赖奥克被认为是美国中国学研究出类拔萃者之一,不但西学根基深厚,接受过专业学术训练,能以科学方式从事中国研究,而且在中国进行长期学习研究后,中文造诣较高,熟谙中国典籍资料,著作有较高的学术性。和20世纪早期的大多数海外中国学研究者一样,施赖奥克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他对中国文化有广泛的兴趣,其专著主要有《近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 安庆的寺庙及其崇拜》(The Temples of Anking and Their Cults:A Study of Modern Chinese Religion,1931)和《国家宗教:儒教的起源和发展》(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ate Cult of Confucius,1932),对中国的民间信仰、宗教文化作出了非常富有启发性的研究(后文将详细论述)。

论文和翻译方面,1929年与Huang Kuei Yuen合写了《“道”在〈论语〉中的运用》(The Use of the Word Tao in the Confucian Analects)[1],1930年与Huang K'uei合写了《“仁”在〈论语〉中的运用》(The Use of the Word Jen in the Confucian Analects)[2],都是对儒家文化的关注,这与前文提到的《国家宗教》一书有着紧密联系;1932年,与切恩(T.S.Chen)合写了《中国的亲属关系名词》(Chinese Relationship Terms)[3]一文,运用了罗维的分类系统,对中国的亲属关系名词进行了研究,称中国亲属制是“二分旁系型”的亲属制,并根据交表婚来解释父之姊妹之子女和母之兄弟之子女使用同樣的称谓的现象;1937年,翻译了我国三国时期刘劭的《人物志》,将之译为The Study of Human Ability(即《人类能力的研究》),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被介绍到西方的论述个人能力的心理学专著,对西方的人才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

施赖奥克与中国学者冯汉骥共同撰写了多篇论文:1933年,《中国神话与弗格森博士》(Chinese Mythology and Dr. Ferguson)[5]一文,对作为十三卷本《所有种族的神话》(The Mythology of All Races)之一的《中国神话》(Chinese,1928)部分,与弗格森博士(John C.Ferguson)的书写方式进行了介绍与评析;1935年,《黑魔:中国所谓蛊》(The Black Magic in China Known as ku)[6]一文,结合考古发现、文字学知识对中国传统“巫”“蛊”的意义进行追溯,就其应用与变化、在当时的意义进行了分析,文本中还英译了《搜神记》中的十三则故事;30年代还与冯汉骥合作撰写了《彝族起源史》,原文为英文,文中对川滇黔三省彝族的历史做了简要的论述,特别是对截至30年代中外有关彝族族源问题的各种学说做了系统的、扼要的介绍,并对其中若干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对进一步研究彝族族源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意见[7];1950年,又共同撰写了《宜昌附近的婚俗》(Marriage Customs in the Vicinity of I-Chang)[8]一文,从拿八字、填庚、求肯、报期、嫁奁、过礼、升号、上头、伴郎、取亲、圆亲、送亲、交亲、闹房、见大小、回门、谢媒、送梳头油这些方面,详细地描绘了当地的婚俗情况。

施赖奥克对当时美国学者的研究状况、具体作品多有评述,曾在《美国中国研究述评》(Review Progress of Chinese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中谈到:“在美国的中国研究领域,接受过专业学术训练能够以科学的方式从事这一课题研究,同时又具备保证能为汉学作出真正贡献所需的汉语和中国知识的学者目前还是少数,但这样的学者数量正在上升。” [9]可见其自觉的研究意识与专业性的方法论。他本人还发表了大量评论性文章:1931年,出版专著评论了沃尔芬登的《藏缅语形态学纲要》(Outlines of Tibeto-Burman Linguistic Morphology)[10],还写了许多评论性文章,比如评论孙念礼( Nancy Lee Swann,1881-1966)的博士论文《班昭传》( Pan Chao:Foremost Woman Scholarof China)[11]、恒慕义译文中的顾颉刚自序[12]、以及德效骞(Homer Hasenpflug Dubs,1892-1969)主持的英译《汉书》[13]等等。施赖奥克曾任《美国东方学会学报》(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主管东亚的责任编辑,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称为20世纪上半叶美国对中国研究的评论家,这一现象与美国汉学在当时的发展是相呼应的,而施赖奥克作为其中的知名学者,也不应该被忽视。

本书以安庆为研究中心,以地方志书《怀宁县志》[14]为主要文献依据,对安庆的寺庙、信众以及背后反映出来的神灵信仰、民众心理进行了研究,著作篇幅虽然不长,但是书中涉及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共性,典型地反映了整个华中地区的宗教文化风貌。施赖奥克对中国文化有较深入的了解,对中国人民有深厚感情,由他来写一本关于中国宗教的书,可以想见他能以“研究其他文明的宗教时所必须具备的同情心态”,客观真实地反映自己的所见所闻,这就与带有意识形态或文化偏见的著述大不相同,因而本书具有很高的史料学价值。

施赖奥克从机械论和目的论原理引入中国对科学和伦理的态度,认为科学观念的缺失在中国思想史上是一个独特的现象,自孔子起,人们就更加重视伦理情感与政治,远远大于宗教情绪,所以中国的宗教呈现出一种独特性,中国神谱系中的大多数神灵都是将英雄神化的结果,而且其中许多影响生活的年代还并不太遥远,或是以潜在的万物有灵观念崇拜文人、贤人,上层统治者也利用这种情感来教化人民,推动造神运动。施赖奥克对安庆所见神灵划分为六等:一,区域神,如土地神;二,代表自然力的神,如火神、雨神;三,工艺神,如纺织神、木匠神;四,被神化的英雄;五,代表政治或社会组织的神,如府城隍和县城隍;六,代表抽象观念的神,如战神、文学神、幸福神。这些等级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从他的分类可以看出,这些神灵更多的是民间信仰中的组成部分,是否能够被称为宗教仍旧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因而本书虽名为“宗教信仰”,但实际上应该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又融入了对佛、道两教的研究。

本书还对民间信仰中多神体系的混杂性与独立性进行了分析,施赖奥克提到,《怀宁县志》并没有界定任何一所寺庙是属于儒教、道教还是佛教,可能有人会认为那是因为这件事本来是一目了然的,但作者不这样看。他曾向一些权威请教过诸如某一寺庙到底是属于道教还是佛教的问题,但很少能得到肯定的回答。寺庙虽然常常供奉某一个或几个神灵,但它并不就属于该神所属的宗教[15]。统治者以天为尊,但是民间诸神却混杂多样,相互分离,在信徒头脑中也是如此,因而民众对诸多神灵都带有同样的敬畏,平时或许并不虔诚,但一旦遇到事情,就会祈求神灵的帮助,而这些神是具有广泛性的,人们将自然人格化的时候,所触及的对象皆为神祇,它们只是在神幻故事中才被编造出了神灵系统,寺庙作为信仰的物质载体,自然能够反映出其背后的深刻含义,施赖奥克正是在考察寺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六分法,将中国的寺庙分为以下六类:一,祠堂(祖庙);二,名人祠;三,官庙;四,佛寺;五,道观;六,各色信仰。这种分类有其合理性,在今天也能够为我们的研究启发思路。

此外,施赖奥克还就翻译问题,讨论了两个颇有争议的词,第一个词是“神(Shen)”,一般译为god(神)或gods(诸神),施赖奥克认为将之译为spirit(灵魂)更合适,因为这个词不仅用于孔子的牌位,也一般地用在祖先的牌位上,祖先当然与高高在上的神不太一样。虽然“神(Shen)”这个词在许多情况下确实具有高高在上的神的含义,但在祭祀时译为“灵魂”可能还是比较妥当点。另一个词是“祭(Chi)”, 施赖奥克将其译为sacrifice(牺牲),因为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在其辞典中将“祭”定义为:“向神传达人意,沟通人神,在崇拜仪式中供奉牲肉,供奉牺牲。”很多外国作家的观点与马礼逊相同,例如人们在将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英国国教的祈祷书)译成中文时,用“祭”这个词来指在圣餐礼(Communion Service)祈祷时的奉献牺牲[16]。在这种文化内涵的类比中,施赖奥克选择了他认为最为接近的词来表达,不得不承认,这种学术视野与文化内涵挖掘是值得学习的。

施賴奥克目前广为人知的,是他对安庆寺庙的研究,而这种知名,还是安庆地方文化机构对本地文化的挖掘而顺带为之的结果,但是,除了上文所列举的各方面研究之外,施赖奥克对儒家、儒教的研究在早期也是非常知名的,《国家宗教:儒教的起源和发展》对以往长期流传的一些关于孔子亡灵崇拜的错误观念进行了纠正,比如:至少在汉代,孔子在整个国家宗教中的地位就已经坚不可摧了,认为对孔子的崇拜和儒学发展一样,都有着起伏的过程,他围绕着他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类,并且提出,只有在掌握其他官方宗教发展史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儒家“这一国家宗教”的真实情况。他在追寻孔子崇拜起源的过程中指出,中国古代的亡灵崇拜对直系后代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孔子在官方祭祀中获得非凡地位的原因是亟需阐释的。而施赖奥克的这本书,正是对这种历史的揭示与探究。遗憾的是,本书目前尚无中译本。

施赖奥克所处的时期,海外学者对中国研究已经有了初步基础,高延、理雅各、翟理斯等人的研究在施赖奥克的著作中都有多处引用,这种学术网络的日益密切也使得这些学者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使其研究的科学性、专业性、综合性更强。其研究成果与学术思想的整理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英)李约瑟著;何兆武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思想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08.

[2]冯汉骥著;张勋燎,白彬编.川大史学:冯汉骥英文卷[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05.

[3]吴原元著. 隔绝对峙时期的美国中国学(1949-1972)[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8.12.

[4]吴原元著. 走进他者的汉学世界:美国的中国研究及其学术史探[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06.

注 释

[1]Kuei Yuen Huang and J. K Shryock, "The Use of the Word Tao i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The Open Court: Vol. 1930 : Iss. 8 , Article 4.

[2]K'uei Huang and J. K.Shryock, "The Use of the Word Jen in the Confucian Analects.," The Open Court: Vol. 1930 : Iss. 12 , Article 5.

[3]Chen, T. S., and J. K. Shryock. " Chinese Relationship Terms."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4.4(1932):623-664.

[4]王国席,程曦编著.《安庆近代中西交流》,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04,106.

[5]H.Y.Feng andJ K Shryock,“Chinese Mythology and Dr. Fergus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933, 53(1):53-65.

[6]H.Y.Feng and J. K. Shryock. “The Black Magic in China Known as ku.”,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55.1(1935):1-30.

[7]马尔子著:《涼山民族研究3:1996-1997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3. 05,24-38.

[8]Feng H Y, J K.Shryock,“Marriage Customs in The Vicinity of I-ch'ang”,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1950, 13(3/4):362-430.

[9]J.K.Shryock,“Review Progress of Chinese Stud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01.51,No.4(Nov.,1931),P341.

[10]Shryock, J. K. Outlines of Tibeto-Burman Linguistic Morphology, by Stuart N. Wolfende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1.

[11]J.K.Shryock,“Review of Pan Chao:Foremost Woman Scholar of China by Nancy Lee Swann ",Joum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1.53,No.1(Mar.,1933),p.91.

[12]J.K.Shryock,“Review of The 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Historian",Joum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52, No.1( Mar., 1932) ,p.100.

[13]J.K. Shryock,“The History of the Former Han Dynasty:Translation.Vol by Homer H.Dub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Vo1.58,NO.3(Sep.,1938),pp.485-488.

[14]即舒景蘅主編的《怀宁县志》,民国四年(1915)编成.

[15][美]J.K.施赖奥克著:《近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安庆的寺庙及其崇拜》,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1,32.

[16][美]J.K.施赖奥克著:《近代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安庆的寺庙及其崇拜》,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1,64-65.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艺术创作研究室)

猜你喜欢
评述
微流控液滴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多理论视野下的企业慈善捐赠内涵评述
农产品供应链及其优化理论研究评述
《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评析与完善
金属纳米簇应用于环境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线粒体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关于国内外医患关系研究现状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