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内涵的角度谈比赛型导游词的创作

2022-05-30 05:53黄燕
广西教育·B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技能大赛文化内涵

【摘要】本文根据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导游服务赛项的竞赛规程,从讲解内容、文化内涵、讲解结构、讲解策略和导游词语言等方面论述比赛型导游词的创作内容,提出富含文化内涵的比赛型导游词创作的技巧,即深入挖掘景点物质文化功能丰富导游词文化内涵,正确把握景点行为文化导向编写导游词,合理利用景区精神文化内容编写导游词。

【关键词】文化内涵 比赛型导游词 技能大赛 导游服务赛项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0-0121-05

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导游服务赛项于2014年设立,2016年暂停,2020年重新开赛,至今为止成功举办了4次。该项比赛的举办不仅促进了中职学校旅游专业的发展,激发了旅游专业学生的潜力,还充分展示了中职旅游教育的教学成果和中职学校师生的风貌。2021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导游服务比赛由理论知识、导游讲解(景点解说)、导游专题讲解、才艺展示等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理论知识30分,导游讲解(景点解说)50分,导游专题讲解10分,才艺展示10分。

历年来,导游讲解(景点解说)部分占分最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导游服务集表演艺术、语言艺术、综合艺术于一身,其精彩之处集中体现在导游旅游景点的讲解说明之中。导游的精彩讲解,可以使祖国大好河山更加生动形象,使各地民俗风情更加绚丽多彩,使沉睡千百年的文物古迹得到展示,使难以理解的自然奇观有科学答案,使造型奇特的工艺品栩栩如生,使风味独特的名店菜肴内涵丰富,让游客充分体验旅游生活的趣味性,从而留下深刻的、难忘的印象。因此,导游的讲解能力往往被视为衡量导游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技能。赛项中的导游讲解环节除了考验选手讲解的基本功、自信心、临场表现力,导游词好坏也是制约选手分数高低的关键。比赛中使用的導游词我们称之为比赛型导游词,这是徐慧慧在2015年首次提出的说法,她指出比赛型导游词主要用于各种导游服务技能大赛,有时间和比赛规则限制。比赛型导游词遣词造句更为讲究,语言要求口语化,但又必须字斟句酌。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时间和字数限制下,参赛选手尽量不要使用华丽的辞藻或空洞的语言。

一、比赛型导游词的创作要求

2021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导游服务”比赛规程中明确规定了导游讲解(景点解说)环节为50分,自选全国5A级旅游景点或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整体或局部);时间不少于4分钟,不超过5分钟。景点的选择范围决定了导游词丰富的讲解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时间的限制则要求不同于带团导游的灵活性和随机性。比赛型导游词既要来源于实际,又要高于实际,要求参赛选手在设计上肯花时间、肯下功夫,是集中化、精炼化的艺术表现。比赛型导游词的创作应符合以下几个评分标准(如下页表1所示)。

(一)讲解内容

讲解内容占11分,占分比重为22%。要求内容健康,信息准确、完整,点面结合,主题鲜明,与时俱进,合理创新。景点解说导游词限时5分钟,不是在整个景点常规带团导游词中任意截取的自然片段或者局部讲解,而是内容整合重新构建的浓缩精华。选手要在5分钟之内讲出景点特色和精华,就必须选择适当的主题,点面结合,应把主题聚焦在景观价值的定位上,切忌泛泛而谈。

(二)文化内涵

文化内涵占9分,占分比重18%。要求文化内涵深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没有内涵。从某种意义上说,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一种文化消费,也是一种文化鉴赏。尽管旅游形式多种多样,旅游内容丰富多彩,但主要还应聚焦让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品味文化内涵,感受文化魅力。因此,将文化融入旅游,实际上是回归了旅游的本源,为旅游注入原动力。文化内容宽泛而抽象,导游词能从历史、建筑、人文脉络、山水景物、民族风情、饮食节庆等方面对景点文化进行具体形象的讲解并赋予其生命,从而帮助旅游者深入地了解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由于比赛型导游词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要凸显景点的文化内涵就难上加难,但这又是决定参赛选手能否脱颖而出的关键。因此,导游讲解要做到文化内涵深厚,首先要选取能代表整个景区文化风格且意义深刻的景点作为导游词的创作中心;其次在导游词的讲解过程中要求选手避免单一乏味的游程式解说,避免内容空洞无深度,而是要对讲解的主题和对象进行深入的剖析,纵横双线深度挖掘文化内涵与深意,阐述时代精神、哲学思想或人文情怀,表现出厚积薄发、娓娓道来的自信与涵养。通过文化传播让听者认同,甚至有所感悟才是导游词创作的灵魂所在。

(三)讲解结构

讲解结构占6分,占分比重12%。要求结构合理,层次分明,详略得当,逻辑性强。结构之于导游词就像骨骼之于人体、框架之于建筑,简洁的结构在整合材料上清晰而高效,打破常规的结构在传播信息上新颖而独特,复合的结构则赋予导游词抽丝剥茧的层次感和深邃的整体感。一篇导游词包含的内容多样,结构的使用也因景而异,因人而异。

(四)讲解策略

讲解策略占8分,占分比重16%。要求角度适当、新颖,通俗易懂,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符合情境和服务对象特点。导游讲解策略即导游讲解技法,常用技法有突出“……之最”法、问答法、制造悬念法等。参赛者可根据景点讲解的内容和主题、设定的讲解对象等因素选择一些巧妙的讲解策略,最终做到以小见大、推陈出新,让听者感觉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导游语言的使用。在比赛中,很多选手缺乏带团经验,导游词辞藻华美,通篇以朗诵稿、演讲稿的形式出现。但导游语言要求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由于比赛的性质,在遣词造句方面既要体现口语化又要求规范化。因此,导游语言要多用经过加工提炼的口语词,少用书面语和文言词;多用短句,少用长句;避免使用晦涩、生僻的书面语和音节拗口的词语。

一篇优秀的比赛型导游词必须有完整的讲解内容、深厚的文化内涵、合理的讲解结构、适当的讲解策略,但想要在比赛中脱颖而出,深刻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体现参赛作品的优胜性。

二、文化内涵对比赛型导游词的重要性

根据表1分析,文化内涵占分比例仅次于讲解内容位于第二位,可见文化内涵对比赛型导游词的重要性。

旅游就是一场文化盛宴,如果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那么文化内涵就是导游词的灵魂,因此开掘深厚文化内涵是导游词创作的重中之重。导游讲解应让游客深入地了解和体会旅游地区的民族文化历史、社会经济生活、风土人情、民族风俗、文化艺术等,如果选手就景区的人文、历史、自然资源泛泛解说,内容空洞乏味,缺乏文化内涵,导游讲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作用。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景物外在的美和奇是可以直接感知的,而对其本质特征只凭借感官则无法深入了解,这恰好就是景物的文化内涵,它需要依托导游词才可以很好地引导和传达。比赛型导游词的创作要在选定的主题和内容的基础上,在描述美观奇景、民风民情的同时,注意引入相应的文化内容、着力深挖景区景点的文化内涵。5分钟的比赛型导游词创作着眼点要小、要细,由小的着眼点再讲透、讲深,篇末再升华到人生感悟或哲学启发。面对知识面广、文化积淀深厚的评委老师,参赛选手要讲出文化深度,让评委认同甚至有所感悟,这样才能在景区讲解项目上拔得头筹。

三、富有文化内涵的比赛型导游词的创作技巧

在导游景点讲解环节,选手在全国5A级景区或世界文化遗产地范围内挑选景点进行创作。世界文化遗产地本身就蕴涵丰富的文化内容,而5A级景区类型多样,有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建设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园林景观等;有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建筑景观、公共艺术景观等人文景观;也有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树木等自然景观。且大多数5A级景区是人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点文化反映的是景点在历史、民族、宗教、建筑和自然等方面的旅游价值,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最外层是有形的物质文化,如建筑、园林、器物、工具、饮食和服饰等,具有被人感受到的物质形态;中间层次是行为文化,是指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式行为、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和服务方式等;而核心层是精神文化,由价值观念、审美追求、道德情感和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

正确而深刻地理解景点文化内涵,并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是我们了解景点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它能使导游词的文化内涵展示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操性。而中职生选手年龄在16—18岁间,社会阅历和文化知识层面不够深厚,因此,教师要结合选手的特点指导他们既要写出富有文化内涵的比赛型导游词,又要讲出文化内涵的韵味。可见,教师在指导参赛选手创作时要从景观的三个文化特征及精华入手。

(一)深入挖掘景点物质文化功能,是丰富导游词文化内涵的基本手段

物质文化是景点文化内涵的外在显现或外在的物化,能够为外界所感知。对中职生而言,他们难以理解较为抽象的文化内涵,而建筑及物品属于实物,又是民族科学技术、艺术才能和审美情趣的综合产品,中职生更加难以把控。建筑及物品的建造原理、装饰既有物质的一面,也有体现精神文化的一面,其竞赛导游词可以从建筑及物品的功能和美感入手丰富导游词的文化内涵。

例如,2020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中职组(导游服务)赛项的《布达拉宫》导游词(选手:吴梦璐 指导教师:梁妍 获奖等级:二等奖)。

公元1642年,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取得政权,重修布达拉宫,并将政权机构从大昭寺迁回布达拉宫,红山上的宫殿再次成了西藏政教权力的中心。此后的多年,布达拉宫经过了多次的修建,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布达拉宫集中体现了西藏建筑、绘画、宗教艺术的精华,它的修建被称为建筑史上的奇观。站在布达拉宫的殿堂中,我们能感受到徐徐凉风,犹如天然的“空调”,这是如何做到的呢?布达拉宫的修建不开挖地基,不破坏山体,在崎岖的山体上,工匠们依山势纵横起墙,然后在这个人工形成的平面上修建殿堂,地板下面就形成了地垄,这些地垄成了天然的通风管道,空气和阳光从每一个房间的天窗进入,再通过地垄与外界循环,所以,即便有5米厚的墙体,宫殿内部也能保持光线充足,冬暖夏凉。

千百年来,布达拉宫凝聚了藏汉工匠的精湛技艺,也见证了藏汉文明之间的交融与对话。在藏族人民心中,布达拉宫是最神圣的场所,因为它守望着藏族人民最纯洁的信仰,人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

每每讲到西藏布达拉宫,很多选手多从历史发展和民族民俗的角度进行讲解,而该导游词从建筑建造的功能与美感的角度挖掘文化内涵,既生动又直观,且更为新颖。

(二)正确把握景点行为文化导向,是体现导游词文化内涵的重要原则

景点文化内容广泛,特别是对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导游员需要把握正确的导向。我国56个民族各具特色,在民俗、宗教文化宣传讲解中,要本着科学的态度客观地评价。民俗文化并不是民族文化的全部,要避免以民俗民风代替民族文化。宗教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哲学、文学、艺术等内容,历史上宗教文化对我国文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而我国文化对外来宗教文化也产生过重大影响,促使外来宗教文化本土化、地方化。最终导游员要以科学的态度传达宗教文化,避免传道士式的宣传,需挖掘其积极的因素。

例如,2020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中职组(导游服务)赛项的《敦煌莫高窟》导游词(选手:陆芳全 指导教师:黄燕 获奖等次:一等奖)。

大家看看这幅壁画有景有路像什么?很多游客回答地图,对的。这幅巨幅壁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形象地图,长13.45 m、高3.42 m,图中详细描绘了从山西太原到河北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方圆五百里的山川形势及佛教史记。如此宏大的画面,丰富而详尽的内容,世界罕见。大家看在北台下部的大佛光寺。1937年,建筑學家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凭借这幅地图的指引,在五台山找到了壁画中描述的大佛光寺这一唐代木结构建筑。大佛光寺的发现有力地驳斥了当时日本学者关于中国已经没有唐代木结构建筑的观点。

黑格尔曾不屑地说,中国人连透视都弄不清楚,还谈什么绘画艺术。其实古代敦煌画工已经运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原理,在平面图中表现建筑群的立体场景,比欧洲早了700年,只不过我们不叫透视法,而称远近法。大家看这幅五台山图中轴对称,远山近水,透视关系清晰可见,内容有高僧说法、信徒巡礼、著名史迹等,非常全面地展示了敦煌壁画的写实。敦煌壁画的写实与文人画的写意共同构成了中国美术史绚烂的两极。

该导游词在讲解世界文化遗產地敦煌莫高窟时,从61窟最大的佛教传经壁画为讲解点,着重讲解该壁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通过壁画的绘画原理,证明中华绘画艺术的文化内涵,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三)合理利用景区精神文化内容,是提高导游词文化内涵的重要亮点

精神文化是指属于精神、思想、观念范畴的文化,讲解该部分内容时可以从大家熟悉的诗词、书法入手。而我国的旅游景观,就有一些是因为古代名家的诗文、书刻而成为名胜的,人们前往景区既是观景,也是寻找诗文、书刻。结合中职生语文学习的经历,在这类景观的介绍中,就可以搜集整理人们耳熟能详的诗句文赋作为导游词的讲解要点,诗文书法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所以在导游讲解中深挖景点中的诗文书法文化也是非常有内涵和亮点的。

例如,2015年广西职业院校技能比赛中职组(导游服务)赛项的《桂林靖江王城——独秀峰》导游词(选手:陈淑青 指导教师:黄燕 获奖等次:一等奖)。

在这里小青姐想问大家,大家都是冲着哪句话来桂林旅游的呢?答对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可不是一句广告词哦,这句话的真迹就出自独秀峰的摩崖石刻,大家马上就可以看到代表桂林山水的这句千古名句了。请大家顺着小青姐手指的方向看最右边这块石刻,从左往右数的第三竖列,看到了吗?从清代以来,我国的历史学家都在考证“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名言的来历,就连郭沫若先生也一直没有真正考证出来。那是在1983年,桂林市文物工作队的拓片师傅杨寅生和胡湘武在独秀峰读书岩内拓印碑文时无意中发现的。这块碑写于南宋嘉泰元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作者是当时在桂林做官的浙江宁波人王正功。而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赞美了桂林山水天下第一;二是为了勉励桂林的学子努力学习,考上状元,争做国家栋梁。

该导游词在讲解靖江王城独秀峰时以耳熟能详的“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诗文为着力点,细讲发现该诗句摩崖石刻的过程和历史故事,同时提炼其含义,丰富了独秀峰景区的文化内涵,使人记忆犹新。

总之,高水平的导游词创作是获得导游服务比赛好成绩的关键,比赛型导游词基于实际应用又高于实际,是应对型导游词集中化、精炼化的体现。而文化内涵是导游词的灵魂,在精简的篇幅中将景观中蕴藏的文化内涵全面、准确地创作出来。大赛的举办,让选手们增强了导游服务的技艺,增强了导游词的书写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心理素质,增加了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最终做到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徐慧慧.比赛型导游词的创作研究: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为例[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5(11).

[2]钟华,张大鹏.比赛型导游词创作小议:以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导游服务赛项)为例[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8(1).

[3]徐永计.导游词创作应注重文化内涵[J].应用写作,2002(9).

[4]张红娟.技能大赛中的导游词创作浅析:以陕西省高等职业院校导游服务技能大赛为例[J].价值工程,2017(11).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职语文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与专业融合研究与实践——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为例”(GXZZJG2020B21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黄燕(1983— ),广西南宁人,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教学。

(责编 林 剑)

猜你喜欢
技能大赛文化内涵
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教育发展影响的研究
论技能大赛对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的激励效应
“以赛促学、赛教结合”的工程造价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点、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相结合的研究
从世界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竞赛培训制度的建设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