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导入艺术策略

2022-05-30 11:06吴海莲
天津教育·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活化创设情境

吴海莲

英语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个基本课程,是着重培养学生英语表达素养和拓宽文化视野的一个重要科目。教育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并让学生具备优秀的应用能力。当代教育应以学生为核心展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路径,教师应把教学导入视作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一门艺术,重视课堂导入的教学价值,对课堂导入模式进行合理优化,把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导入内容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向。通过课堂导入帮助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利用课堂的导入教学活动活跃学习的气氛,并让学生迅速进入英语的思维状态,有助于提高学习质量。

一、课堂导入的教学要点

(一)帮助学生做好学习准备

要想顺利完成一件事情,首先就是要有充足的准备。课堂导入的作用就是要帮助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以积极的心态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目前由于学生每天的学习任务都是紧张而繁忙的,而且每天都要在各科课堂不断的转换学习状态和思维模式,也导致学生非常疲惫,思维变得迟钝,在进入新的课堂后可能并未完全做好学习的准备,或者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找到学习状态,这就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内心需求为出发点、创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快速地转变思维。并找到更加适宜的学习路径,更好地完成对所学知识的预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思路也更加明确,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二)调整学生的听课状态

导入教学能融合大量常规课堂不具备的教学资源,给学生带来充满活力的课堂内容,这样学生的思维变得发散,能通过自身思考与联想,完成课堂学习内容的有效拓展,对提升学科思维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另外,目前教学设计应试化教学思想仍然存在,这是教师需要重点的解决的,要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比如,通过课堂导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促进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完成学习。教师必须通过多元化的设计模式来完成课堂导入,发挥出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帮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中。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把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为一体,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导入性的学习,为课堂增添一些活力元素,实现从备到学,再到灵活应用的一体化学习体系,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堂导入的教学策略

(一)设计趣味歌曲导入

英语专业教学应该注重锻炼灵活的英语思维,并从不断的应用中掌握一些使用的技巧,促使学生熟练地听说英文。在教学创新中非常需要注意的是,英语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传授型课堂,而是从英语课文或者文章中找到英语的语言规律,重视英文单词或者短语的应用场景,包括相应的文化背景。英语科目的学习包含着很多教学素材和拓展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做出有效的开发利用。传统教育理念中,学生只能根据教材内容学习,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和能力,造成学生的英语文化视野非常狭窄,也是很多学生英语学科素养不强的原因。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英语教学创新中,高中英语教师可以运用英语歌曲进行课堂导入的方式,让学生能探究出英语语言的应用逻辑,让学生打好英语知识基础,教师在英语课堂上应更多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通过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加入更多的自我创造元素,同时学生对课文内容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举例来说,在英语教材“music”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英语歌曲为探析主题,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首先向学生介绍一些英文歌曲的种类、背景,比较有名的歌曲或者演唱者,让学生通过英语歌曲去了解一些西方文化。然后让学生共同演唱一首当下高中生非常喜欢的英文摇滚歌曲如Its My Life,这是一首节奏鲜明,充满力量的歌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歌曲的快乐,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并为学生讲解这首歌的歌词。同时在课后教学任务中布置英文歌曲词的探究任务,让学生自主寻找一些喜欢的英文歌曲,在课堂上为大家演唱,与课堂导入环节形成良好的呼应。学生演唱了Auld Lang Syne、You give love a bad name、Big big world等非常经典的英语歌曲,拓展学生英语知识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一定的爱好,给学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思路。高中英语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文章背诵,默写、朗读,英语阅读需要全面的、生动的、整体性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千篇一律的复制。英语教学应多元化发展,调动学生的大脑思维,完善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激发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灵感。同时让学生产生对英语学习的向往,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创设生活化课堂导入环节

生活化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这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是一致的。相较于以往传统教育下教师“教死书、死教书”,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的情况,生活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沉闷的课堂走出来,从奇妙的、丰富的现实生活中体验英语的奥妙,锻炼自身的实践运用能力,构建学做一体的教學体系。生活化课堂导入环节的创设能帮助学生完成深度学习,就是要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中根据自己的思考方式实现不断创新。英语教育应推广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指导,并加强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实践。当下开展良好的生活化教学创设必须要以学生为核心,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本导向,让学生沉浸在生活情境中,并引导学生能从心出发,形成基本的创新理念,实现教学的目的。通过教师的合理运用,可以为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举例来说,在“Europe”中,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化的语言,其在许多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较强的文化底蕴以及人文内涵。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中西方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更加密切,英语也随之逐渐形成了一种必备的能力,但是要想学好英语光依靠积累单词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充分重视中西方文化方面的差异,需要学生了解各地的民族文化以及风土人情,这样才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所以在生活化课堂导入环节中,可从学生感兴趣话题切入,比如,将中国的春节与西方圣诞节进行比较,让学生找出二者的异同点,再结合教学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寻找答案,比如,除夕夜、新年第一天与圣诞节有什么相仿和不同的习俗?新旧知识的对比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课的重要内容,并通过比较,学生学习到了更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再结合第二篇万圣节的内容,让学生对西方的风土人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知识点进行互动引导,从而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学生在生活化情境中主动思考问题、积极分析知识,逐渐增强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同时通过运用情境导入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三)创设趣味游戏课堂导入

游戏活动是一种能给人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体验到快乐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课堂导入的一种方式。学生的天性就是爱玩,而游戏情境刚好适合学生的学习认知。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使用游戏导入环节是非常有效的。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和需求设计游戏。趣味性的游戏情境设计,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的兴趣将会有效发展,学生会自愿加入学习活动,实现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举例来说,在“Life in the future”的课堂导入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可以设计猜谜游戏情境创设,不仅要说出单词,还要说出相关信息,这对高中生的英语逻辑组织能力,以及学习拓展来讲都非常有帮助,可以辅助学生完成英语学习。英语教师先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与太空活动相关的英语知识等。然后,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教师拿出一个提前准备好的不透明盒子,盒子里面装上不同航空设备的卡片。当教师拿出盒子后,学生都会被盒子所吸引,感受到与平时的课堂不一样的趣味,迫切地想知道教师准备怎么授课。接着,英语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布置抢答的活动,说出图片上航空设备的名字以及功能。首先,由教师在盒子里随机抽出卡片,让学生进行抢答,用英语说出自己的答案。比如,抽出了火箭,学生就会抢答:“Rocket,The function of rockets is to use satellites or space shuttles.”抽到了卫星,学生就会回答:“Satel? lite, Satellites can be used for navigation, weather monitoring, auxiliary communication, etc..”为了提升游戏课堂导入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进行一定的游戏延展,比如,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之间进行互相抽取,然后进行回答,看看哪组答对的多。在游戏环节的引导下,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让的乐趣,课堂变得轻松有趣,也为高效教学打造基础。

(四)通过信息技术完成课堂导入

对学生来说,学习状态快速转化存在难度。学生若是在学习的前期无法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也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十分重要。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學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深入理解视频展现的难点和重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扎实掌握知识点,不仅牢固掌握知识,还对学习视频中的知识提高兴趣,由此更加积极地复习、学习。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进行情境创设,在其中添加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关注和重视。举例来说,教师在讲解“Films and TV Programmes”这节课时,为了提高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教师可以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电影片段向学生进行展示,如《阿甘正传》《奔腾年代》《穿PRADA的女王》等,既带给学生一定的英语学习资源,也能开拓学生的眼界,学生可以通过拓展教学素材的观看学会一些教材上不具备的英语单词或者句子,比如,影视素材中的描述:“You should never give up your dream, because the distance between you and your dream is not far away. The road between them is very short. It is important for you to find this road.”或者“Everyone has a different way to go, but not everyone can reach the end. Sometimes, al? though we dont reach the end, the scenery along the way is still beautiful.”。这些句子能带给学生新颖的词汇和实景应用的模式,为学生增添演讲的素材。让学生通过生动的画面以及精彩的剧情,而对本节课主要讲述的主题产生深刻的理解,使学生通过主动地学习思考过程,而对课文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让学生从视频内容出发,进行英文交流和探讨,这样便能逐渐构建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入英语语境,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五)利用思维导图完成课堂导入

思维导图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帮助学生实现思维延伸的有效教学手段,能把来自不同单元或者课文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进行互联,并指导学生找到其中的联系点,解决学习中的疑难杂症,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认知,依照导图来完成英语学习体系的构建。另外在导图的辅助下学生也能对英语文章完成深度阅读,带着符合英语应用规律的正确思考方式去解析文章,一改往常只能跟随教师的模仿式阅读模式,并且在阅读中不断的寻找有价值的英语知识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举例来说,在对英语课文“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教学时,教师给学生来构建有效的导图教学资源,设计课堂导入教学内容,首先建立思维导图框架,根据相关教学内容来设计主线围绕“Three Gorges”展开,接着与学生完成互动交流,使学生建立对Three Gorges的认知以及相关英语句子或者单词的使用方式。先让学生提出“Who can introduce the scenery of the Three Gorges?”,接着向学生提出“Besides tourism, what is the value of the Three Gorges?”,再向学生提出“What beautiful places have you been to?”。利用英语对话的指引,延展思维导图的方向,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回答对学习内容进行延展,既培养了学生的英语思维,也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拓展延伸的能力,从根本上加强了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质量与思维品质。

三、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单一的教材教学,英语教师应重视情境创设的重要性。传统的死板传授英语知识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淘汰,课堂教学需要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改革背景下积极拓展教学宽度,以学科育人为己任,开拓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科学合理地运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邱瑞玲)

猜你喜欢
生活化创设情境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不同情境中的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