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价值与运用

2022-05-30 11:56仲旭
文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插图语文教学

仲旭

内容摘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插图是教材知识的另一种呈现形式,是教材知识内容本身的一部分。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忽略教材中插图的重要性,学生对插图的兴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面对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深入挖掘插图的隐性价值,并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插图应有的价值。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 初中语文 插图 语文教学

插图,在《新华字典》最新版(第十二版)中的释义是:“插在文字中间帮助说明内容的图画,包括科学性的和艺术性的”。插图作为教材的第二语言,与注释、附录、课后习题共同构成了教材助读系统[2]。在现实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会忽略教材中插图的重要性,挖掘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插图资源的教学价值并正确使用这珍贵的教学资源,值得探究。

一.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插图的分类及数量统计分析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根据插图位置不同,可以将插图分为封面插图、单元导读插图、阅读部分插图、写作部分插图、名著导读插图、课外古诗词诵读插图、口语交际插图、活动探究插图、综合性学习插图。根据插图内容的不同,可以将插图分为人物插图、动物插图、景物插图、故事场景插图、书法作品插图、补充扩展插图以及图形程序插图。人物插图主要通过插入作者肖像插图或文本主人公肖像插图,可以让学生观察外貌神情,对作者及文章主人公有初步的了解。动物插图可以让学生了解自然规律,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形象。景物插图由照片、名家作品等方式展现,呈现与文本相关的自然景色,既可以通过插图预先了解文本内容,也可以通过插图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故事描述插图主要是对文章叙事性内容的再现,拉近读者与文本的距离,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书法作品插图一般出现在诗歌文本中,具是名家名迹,引导学生欣赏传统艺术文化,临摹名家书法,进而提升审美意识,领会书法精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补充扩展插图主要体现为名著导读插图,教材中插入了名著的封面或名著内部的插图来展示相关名著内容,从一开始就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避免枯燥性、无趣性、任务性的阅读。图形程序插图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非常大的帮助。

按照插图内容分类,插图分布统计如下:七年级部编版语文上下册教材中,人物插图共24幅,动物插图共4幅,景物插图共11幅,故事场景插图共36幅,书法作品插图共2幅,补充扩展插图共5幅,图形程序插图共9幅,总计91幅,文本总数为99篇,插图占比率为92.86%。八年级部编版语文上下册教材中,人物插图共18幅,动物插图共4幅,景物插图共20幅,故事场景插图共13幅,书法作品插图共1幅,补充扩展插图共6幅,图形程序插图共12幅,总计74文本总数为111篇,插图占比率为66.67%。九年级部编版语文上下册教材中,人物插图共9幅,动物插图共0幅,景物插图共9幅,故事场景插图23幅,书法作品插图共2幅,补充扩展插图共3幅,图形程序插图共14幅,总计60幅,文本总数为100篇,插图占比率为60%。可以看出整个初中阶段部编版语文教材中,人物插图共51幅,动物插图共8幅,景物插图共40幅,故事场景插图72幅,书法作品插图共5幅,补充扩展插图共14幅,图形程序插图共35幅,总计225幅,文本总数为309篇,插图占比率为72.82%。(注:写作部分、综合性学习部分、名著导读部分、口语交际部分均算作一篇文本)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看出:1、从总体来看,初中阶段部编版教材中的插图数量占文本总数的72.82%,足见插图的重要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插图的作用,挖掘教材编者的用意,充分利用。2、从不同类型插图的比重来看,人物插图与故事场景插图占总插图数量的比重最大,分别占22.67%、32%,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多关注人物插图与故事场景插图的内容,将插图蕴含的内容与文本内容建立联系,提高教学效果。3、随着年级的增加,插图数量呈降低趋势,七年级教材总插图数量为91幅,八年级教材的总插图书为74幅,九年级教材总插图数量为60幅,这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分不开的,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教学资源的补充,激起學生的学习兴趣。

二.插图的性质

(一)规范性

部编版教材由教育部组织编写,教材的选文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时代性、科学性、逻辑性,教材中的插图较多,分布广泛,每册部编版初中教材都具有六个单元,且每个单元开头都设有单元导读,并适配与单元主题相匹配的插图。文本中做到图文同页的同时,还将文本内容与插图内容紧密联系,有利于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

(二)直观性

部编版教材中的插图形式丰富,故事描述详细,趣味性十足,通过优美的线条,纷繁的色彩,给学生带来一种直观的视觉冲击与审美体验,让学生感到新鲜,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启发性

插图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纳入教材之中的,是教材的第二语言,是帮助教师教学、学生理解文本的重要辅助手段。它通过不同于文本的方式,来表现并补充文本的内容与思想情感,与内容相呼应,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的同时仔细观察图片,感受插图所蕴含的丰富的、隐性的、有价值的信息,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洞悉文章的内涵。

(四)艺术性

教材中优选的插图,充满了艺术性,学生在观察图片的同时,就是在欣赏一幅幅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陶冶艺术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五)趣味性

初中学段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受到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再加上单纯的文字太过枯燥,这就需要外部刺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插入了一些色彩艳丽、外形夸张、表情动作设计奇特的图片,图片故事性强,趣味性十足,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

(六)导向性

部编版教材插图的选编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把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首要原则,对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发挥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规范社会行为、维持社会秩序、承担政治责任、引领社会风尚、树立文化自信等社会功能,起到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传播正确的价值导向,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和责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部编版教材编者把许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非常巧妙地融入插图之中,兼具历史知识、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知识元素,具有传递知识、传播思想,集政治性、普及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特点。

三.插图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卢梭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学生拿到教材的时候,一般都是浏览教材中的插图,遇到特别感兴趣的插图,就会仔细阅读文本内容,相比文字,插图对学生更有吸引力,这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被激发阅读兴趣,初步熟悉文本之后,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进行立德树人教育

部编版教材不乏祖国大好河山图、传统风俗图、书法作品图、英雄人物图、历史图片,特别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革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便快捷地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中华文化精神内涵,理解和尊重多样的文化,为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提供了桥梁,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感,充分体现了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方针。正确使用插图对学生价值导向的正确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也正是贯彻了“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一初心使命。

(三)辅助理解文本内容

由于学生的之间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不同、自身素质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再加上初中教材选编了一些比较抽象的说明文、议论文等文章,学生在学习一篇文本的时会有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文本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插图的辅助性,通过插图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讲解插图中的内容,启发学生联系文本与插图,深入文本,把握文本内容,将抽象的语言具体化,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四)培养提高审美能力

插图是丰富的鉴赏资源,蕴含丰富的艺术美、科学美、结构美、情感美、趣味美等种种美的形态,学生在仔细观察插图的同时,可以感受图中的美育气息,关注现实、人类与自然的同时,丰富学生对各种美得感性认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四.插图使用现状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真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运用课程资源。然而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往往会忽略教材中插图的重要性,经常轻描淡写或者通過多媒体展示的其他网络图片来代替教材中的图片,没有挖掘教材中插图的使用价值,从而浪费了珍贵的教学资源。学生对插图的兴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把文本与插图联系起来,甚至随意涂改插图。

从教师角度来分析:首先,部分教师未能正确地认识到插图的重要性。插图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资源,对文本内容起补充与解释说明的作用,历来教科书都具备插图这一部分,足见插图是教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插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关注文本的同时也关注插图的作用,将文本与插图相融合,融入教学设计之中,充分发挥插图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其次,部分教师不知道插图应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新课程标准未能在插图使用发面做出相关的规定及案例,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明确教学目标,仔细研究插图,开发插图的正确使用方法,深度挖掘插图蕴含的内容,与文本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的运转,引导学生寻找插图与文本之间的联系,从多角度展开思考,充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建构与完善。最后,部分教师没有深入挖掘教材中插图的真正内涵。部分教师在使用插图的时,仅仅停留在插图最浅显的内容,并且在赏析部分插图时,无法真正把握插图的内容。教师对插图的理解会影响学生对插图的理解,甚至产生误导,所以教师要提高读图技巧与能力,正确合理地利用教材插图。

从学生角度来分析:学生缺乏使用教材插图进行学习的意识,仅仅停留在趣味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审美能力,这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

五.插图使用策略

(一)预习——领会文本主旨

单元导读是对本单元总的引领,指出整个单元的中心主题,并让学生了解该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水平和能力,而单元导读的插图是对一个单元的辅助性开启,与单元主题相契合,让学生能在预习环节能够清晰的领会到单元主旨,如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插图,该单元的主题是增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加强对人类自身的理解与反思,培养尊重动物和善待生命的意识。与此同时在该页的下半部分,插入了一幅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图片,图中五个小朋友与一条狗走在土坡上,画面自然和谐,图中的氛围与主题相呼应。本然单元的课文分别是《猫》《动物笑谈》《狼》,都是和“人与动物”相关的文本,且这三篇文章都插入了动物相关的图片,学生通过插图就可以建立单元导读与文本之间的联系。

(二)课前——备图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先行环节,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备好课,才能使课堂教学更为高效,打造高效课堂。在备课时,教师应当把插图也纳入备课环节。插图是教材编者根据文本精心挑选的教学资源,首先,教师自身需要根据文本深入研究插图,分析从自身角度对插图的看法,把握作品的主题和内容,读懂教材编者的意图。其次,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插图,根据学生与自身分析结果的异同,设置疑问,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品味鉴赏插图与文本的内在联系,挖掘出更多富有价值的资源,实现读者、文本作者、插图作者、教材编者的有机统一,发挥插图的最大效力。

(三)课中——析图

1.导入新课

插图是通过视觉刺激,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进行导入,带领学生观察插图,让学生描述插图中的内容,并基于插图提出与文本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本,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最后一课》中的第二张插图,教师在上课前可以让学生观察插图中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察人物的外貌、着装、神情、动作,说出对插图的相关认识,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做什么?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带入这些基本的问题进入文本初读。通过插图导入,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顺利进入文本学习。

2.深析文本

《课程标准》中指出:“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3]。”插图何尝不是一种既有的语文知识?插图往往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通过分析插图,可以挖掘出文本作者的情感流露与文本的主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挖掘文本内核。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这是史铁生先生写的一篇抒发对母亲怀念之情的散文,笔触凝重,用一个个平凡细节,诠释了母爱的内涵。这篇文章初读会感觉到作者与母亲的不幸与内心的痛苦,并以悲剧收尾,但文中的插图作者的面容却是微笑的、乐观的、开朗的,这与文章的氛围截然不同,这就会让人感到疑惑,教材编者为什么会选择这张图放入文本?这就需要探讨母亲的话“好好儿活”的意义。这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从开始作者的颓废不愿出去到和妹妹去北海看菊花,体现了作者收到了母爱的熏染,即使母亲重病在身,依然引导作者“好好儿活”,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所以,这幅插图与文本主题、作者的信念相一致。插图不仅仅起到补充解释说明的作用,也可以通过表面的矛盾深入挖掘更深层次的情感思想,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珍贵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本主旨。

(四)课后——扩图

1.观察插图,培养写作能力

教材中的插图是珍贵辅助性教学资源,课标要求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因此在教学故事场景图片和景物图片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写作,引导学生学会读图——说图——写作,这对以后中考看图作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九年级下册《溜索》:首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中所描绘的具体场景内容并列出场景要素,比如高俊险恶的峡谷,湍急的江水、两条高悬的锁链,一个飞渡铁索的人等。其次,让学生通读文本,再用口语将列出来的场景要素组合起来,叙述故事场景内容,锻炼逻辑思考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能力。最后,进一步描述深入文本与插图的联系,进行写作,锻炼文笔,既要突出怒江峡谷的险要、高俊、孤悬,又要表现马帮汉子沉着冷静、从容不迫的姿态,既要赞美马帮汉子粗狂豪迈的性格、勇敢无畏的精神,也要呼应主题,表现出人们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难时镇定自若的姿态。

2.配图、改图,激发多重能力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早已进入课堂,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补充插图,拓宽学生视野。教材中有插图的文章占比很大,但有部分文章没有插图。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补充相关的正确合适的插图来匹配文本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当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合作配图,改图并进行评价。

配图主要是针对没有插图的文本,基于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把握文章主旨、领会作者思想情感后,匹配插图、创作插图,这有益于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例如在描写景色的诗词古诗文文本中插入景物插图或者书法作品。改图,主要是在原图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创作,网络上有很多画手在符合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作的例图,这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这是锻煉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导读,本单元课文是富有想象力的童话、诗歌、神话和寓言组成的,下方的插图中是一匹长着翅膀的马,可以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自身的体验进行二次创作,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配图、改图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审美能力,锻炼搜集信息的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审美能力、想象力等能力都有帮助。

在部编版教材中,形式内容丰富的插图是重要的教学辅助资源,具有规范性、直观性、启发性、艺术性、趣味性、导向性、辅助性等性质,并且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立德树人教育、提升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作用。笔者认为,需从教师与学生角度分别分析插图使用现状,在课前、课中、课后根据文本内容配合插图资源进行教学,以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焦会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J].教学与管理,2021(28):39-43.

3.冯国福.插图资源——初中语文教学的利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1(18):76-77.21,40(06):16-17.

8.李艺.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插图使用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DOI:10.27459/d.cnki.gynfc.2021.000723.

注 释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焦会银.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插图的教学价值及其实现[J].教学与管理,2021(28):39-43.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部编版教材插图语文教学
“趣”教“乐”学
部编版教材到底该怎么教?
论写作教学的不断探索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在部编版教材中的渗透教学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