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2022-05-30 14:57贾小庆邓锐
理论观察 2022年5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生产力

贾小庆 邓锐

关键词:科技创新;国家发展;生产力;自立自强

中图分类号:F124.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5 — 0061 — 0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1]将科技创新置于战略性、全局性视域中,根本目的在于使我国发展方式由要素和规模驱动转变为科技创新驱动,提高现实生产力与综合国力,弥补发展的短板,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更好满足人民需求。理解、落实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必须从理论逻辑、现实照映、历史鏡鉴、实践导向四个维度综合分析和把握。

一、关于科技创新核心位置的理论分析

理论提供发展依据。唯物史观视域下的科技创新,具有鲜明价值导向:科技创新的直接受益者是人民群众。生产工具革新作为科技创新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生产力范畴中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2].科技创新作为现实生产力飞跃的内核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直接或间接导致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

(一)辩证统一:科学与技术、科技与创新的基本关系

科学与技术、科技与创新皆为辩证统一的范畴。“科技”既可以是现实生产机器、工具的代名词,也可以作为“指示器”抽象概括生产力发展的整体水平。唯物史观视域下,科学与技术辩证统一:科学应用于技术,一旦科学脱离技术,科学将陷入本本主义,空谈理论,脱离实践;技术发展于科学,没有科学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探索将停滞。“创新”的本质则是促发展,即事物在原有基础上,通过创新,产生量与质的变化,展现出原有事物所不具备的新特征。科技创新内嵌于生产力变革之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其本质是劳动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方式的优化、生产效率的提升,外在化表现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能力增强,由不可知向可知的转化加深。

(二)从“无”到“有”: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视域下的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作为事实判断,陈述了科技进步的事实。这个事实中,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判断,即科技创新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是否改善人民生活,是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所在的资本主义社会,已有一百多年跨越式的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所创造的新生产力,远超过去所有社会形态中蕴含的生产力之和。不可否认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进程,然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科技创新,决定了科技创新终究是为资本主义分工、扩大化再生产而服务,为剥削工人剩余价值而存在。私有制下的科技创新在对客观世界不断探索的同时,也在大肆破坏自然环境,导致人与自然界的矛盾激化。此外,先进生产机器投入生产,在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产生异化:工人的劳动与其劳动的产品相异化,劳动变成资本家的附属,劳动产品变成资本家的归属品,科技创新的成果即生产机器的发明并没有改变工人贫穷现状,反而加剧了工人贫穷;劳动本身的异化,劳动在私有制和机器的支配下变成摧残肉体和精神的方式,由主动劳动演变成被动劳动;工人与其类本质相异化,剩余价值的剥削使得工人不再是工人,而是作为“机器”与机器竞争,丧失了人的类本质生活,劳动仅仅成为维持生存的手段;工人与工人相异化,机器的发明导致工人之间的竞争加剧,失业率上升,工人不断降低工薪条件获得就业机会。而在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中,根本宗旨决定一切工作始终都是围绕着人民群众“是否赞成”“是否满意”“是否高兴”“是否答应”来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观就是要回答好科技创新为了谁、依靠谁、科技创新的成果由谁共享的问题,其根本在于是否坚持人民至上。我国的人民群众是科技创新的直接受益对象,科技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由“表”及“里”:现实生产力飞跃的内核是科技创新

纵观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史,生产力变革体现在生产活动中介即生产工具(机器)的革新之中。生产活动满足人的需要,一切历史的首要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3](531),人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的问题,这就需要人生产“解决问题”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531)。人在满足第一个需要后开始产生第一个历史活动,即“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运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3](531),新的需要即是生产物质生产资料,包括新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生产工具作为劳动资料中的主要内容,因此有何种生产工具,就有何种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就会结成何种生产关系。生产工具的革新代表生产方式的进步,内在地体现了生产力的飞跃,这种革新进而要求生产关系发生变革以此来适应更高水平的生产力。从资本主义手工业工场生产,到资本主义大工业工厂生产,以生产工具革新为标志的科技创新,烙印在现实生产力的飞跃之中。恩格斯在早年调查英国经济现状时就记录下英国第二工业部门金属加工业在伯明翰和伍尔弗汉普顿发展情况:“这里很快就采用蒸汽力为辅助力,再加上实行分工,结果使金属制品的生产费用降低四分之三。同时,从1800年到1835年输出量增加三倍”[3](102)。由此可见,科技创新作为现实生产力的“内核动力”,改进生产工具、优化生产方式、变革生产关系,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首先改进的是现存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如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资本主义大工业逐渐取代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实现产量的大幅提升、原料耗费的大幅减少、劳动力资源节约等。进而变革生产关系,如“小作坊”式的劳动关系向雇佣与被雇用的私有制生产关系转变以及私有制生产关系向公有制生产关系转变。

(四)贯穿始终: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科技创新的实力影响国家的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推动人类社会变革。科技创新彰显国家发展的繁荣程度,“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重视科技的历史作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4](23)。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中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可以发现,科技活跃的时期,华夏民族的综合国力亦趋强盛,与各民族交往密切,遥遥领先于世界。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的“兴”“强”即指繁荣兴盛、发展水平高,实现“兴” “强”则必然通过科技创新这一途径。科技创新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融。“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3](520)。马克思所提出的三要素之核心在于生产力,科技创新作为现实生产力飞跃的内核,推动分工不断深化、促进民族内部交往,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得以發展。科技创新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变革。科技创新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贯穿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之中,作为现实生产力飞跃的内核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而间接影响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革。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就指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生产关系将成为这一时期生产力的桎梏,必须变革生产关系的形式,以此适应当前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3](592)。总的来说,科技创新作为“助推器”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助推器”自身也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不断更新换代,二者相互作用。

二、关于科技创新核心位置的现实分析

现实决定为如何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胸怀“两个大局”就是对现实的准确把握:一方面,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要靠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将核心技术所有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4](23),解决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

(一)科技创新: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坚实支撑

把握时代契机,从时代发展变化中抓机遇、赢优势、谋出路。随着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改变以及国际力量“东升西降”格局的变化,应对好复杂矛盾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时代发展的大局观,重视科技作用的历史观。经过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打基础”时期和改革开放后四十多年的“加速赶超”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总体实力、人民生活水平都迈上了新的台阶。从国内发展特征来看,长期依靠我国丰富的物质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取得的发展成果造成了我国的“阿喀琉斯之踵”[5]现状,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板块发展不平衡、前沿科技突破存在短板、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同时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效率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从我国外部发展境遇来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加速演变,表现为:国际经济复苏势头低迷,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依旧持续;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多数国家部分产业链供应链断裂,西方国家利用疫情对我国打“政治牌”;西方边缘政治性国家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一定威胁;逆全球化势头崛起,产业竞争加剧等,这些因素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危中有机,世界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正在飞速发展,科技前沿领域不断有新的突破,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把握机遇,迎难而上,在“危”中抓住“机”,把“危”转为“机”,是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根本出路。

坚持科技创新,抓机遇争优势。如何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站住脚,现实告诉我们,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科技核心竞争力争得主动权。从国际关系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发展核心技术的阻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拦路虎”,处理好中美关系是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答卷上的“必答题”。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对华政策致使两国关系紧张,2018年中美贸易战美国对华制裁清单显示,美国对我国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所规划的十项自主制造项目大部分施加了进口关税,涉及领域皆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支撑产业,如高端医疗设备、生物医药、新型材料制造技术、5G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芯片、人工智能机器人、计算机软件与技术、航空航天领域装备等。从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前沿领域行业存在国外技术垄断的情况。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基本通过引用国外先进技术来发展自身,科技实力得到迅猛提升,短期来看有益于经济技术迅速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长期来看会造成真正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卡脖子”难题,若现阶段仍用此发展路径,我国将在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中处于“跟跑”地位,在国际产业链中处于低端,缺乏核心竞争力,不利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变发展思路,紧紧依靠自主创新,将科技创新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我们不识变、不应变、不求变,就可能陷入战略被动,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整一个时代”[6](112)。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正是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演变的背景下把握发展大势、实现核心领域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的题中之义。

(二)科技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依靠科技创新解决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通过科技创新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

消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的关键在科技创新。党的十九大以来,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究其缘由在于以要素式、规模式发展而导致的经济结构发展失衡、不通畅的状况虽有改善,但影响依旧存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更是加剧了失衡与不通畅。后疫情时期,作为实体经济核心的制造业企业在遭受疫情冲击后,大多数出现复工复产困难的情况,因疫情导致的产业链供应链局部断裂波及全球,企业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的进口渠道阻塞,原材料进不来,产品出不去,加剧产业链供应链的崩溃,制造业遭受沉重打击。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后疫情时期的我国复工复产需要提出落实“六稳”工作、完成“六保”任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就要求提升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运转能力,提升企业生产制造的效率与稳定性,只有打通科技创新这个点,以自主供给解决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矛盾,才能弥补供应链的断裂,摆脱对国外进口原材料和设备的依赖,满足制造业企业所需,稳固国内产业链。同时,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亦是保障人民群众就业的前提,解决好人民群众就业问题,有利于提高消费能力,畅通国内大循环。

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依赖科技创新。我国科技现代化事业发展内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6](112)当前,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迫切需要科技创新来作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坚实支撑。在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医疗与医药领域,我国在高端医疗检测装备方面技术缺乏,严重依赖进口,同时部分专利药物被国外医药公司垄断,创新药物研发所需要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等领域还有待提高,这也是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消费方面,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众新的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导致供给侧与需求侧失衡:例如,由于低耗能、环保等特点,新能源汽车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域,依靠国家的大力扶持,新能源汽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但在锂电池续航能力、驾驶系统、充电桩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并且新能源汽车品牌多而杂,核心技术竞争力不强,整体水平不高,亟需产业升级与产品更新换代。可见,科技无处不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发展科技就是保障民生,在扩大内需的战略背景下,通过科技创新解决好人民群众新的需要问题,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任务。科技好比是动力齿轮,只要输入动力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科技创新带动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同步发展,补齐短板,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三、关于科技创新核心位置的历史分析

历史提供发展镜鉴。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明确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中扮演的“角色”,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中国化的经验总结。

(一)科技创新:造就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工业基础与国防实力

以科技创新奠定工业基础,造就国防实力。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党中央将“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作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以生产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推进国家工业化和促进农业生产的科技创新思想,主要体现在党的过渡时期的《提纲》中,毛泽东同志指出只有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转变,才会引起新的技术革命,从而以各类先进乃至最先进的机器生产工具替换当时我国简单而落后的工具。这一思想的应用体现在1953年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业作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国防工业和重工业,决定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水平。基于国内农业生产合作化能够积极动员扩大生产的灵活性优势,国营轻工业拥有较好基础,加之国际上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禁运和战争威胁以及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为了人民长远利益而着想,党中央作出以一切资源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决策。“一五”计划中,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冶金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基础设施、电力供应、轻工业等方面也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國防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对世界范围内科技迅猛发展的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党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的口号,制定调动知识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的政策,编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五年计划”的安排部署,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一套工业部门体系,真正实现了“从无到有”。完备的工业部门体系、工业发展的有序推进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以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为标志,彰显我国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我国国防实力显著增强。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8]。

(二)科技创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抓手”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9](274)。改革开放后,新一轮科技变革在世界范围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发展和影响,以相对论、量子论为理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技术、原子能技术、宇宙探索展现出强劲生命力,推动生产力飞速发展,新的工业技术革命不断演进,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效率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综合国力水平的影响愈来愈深刻。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正确的道路,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邓小平同志对于科技和教育高度重视,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直接影响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成果,高科技成为未来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直接决定因素,瞄准高科技前沿领域这个关键点,“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9](377),同时指出科技发展必须有相应的制度配套才能更好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向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化。不仅要重视科技历史作用,还要重视科技体制的改革,重视人才,不断解放科技创新发展的限制。在世纪交汇点,发达国家科技成果对于经济增长贡献率在知识经济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江泽民同志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建设的战略意义,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0]。进入21世纪,我国科技水平虽有较大提升,但是科技大而不强,创新能力不够,核心技术掌控权没有把握,科技综合实力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将科技创新摆在发展的首要位置,推动我国从创新型大国向创新型强国迈进。改革开放后,我国通过实施“八六三计划”“火炬计划”“科教兴国”战略等一揽子推动科技创新的政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每秒一亿次以上运算的“银河”计算机的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研制取得突破,3G网络发展领先;在基础建设领域,三峡工程顺利完工投入运营,青藏铁路成功建设,高铁动车在建设以及运营方面实现了自主创新,在速度和里程数上实现了突破,使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在核能领域,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自主化率不断攀升;在国防等重大科技领域,东风5号洲际导弹首次全程试射成功,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均实现了新的突破。改革开放以来科技创新所取得的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8]。

(三)科技创新:新时代以来总体布局的“核心”和开创未来的“密码”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加速推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核心,在经济建设中不断推进由以往要素、规模发展模式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转变,由以往资源带动经济增长向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转变,落实精准扶贫,以科技带动扶贫,消除了绝对贫困,科技创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胜利提供了坚实支撑。新时代以来,我国科技水平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效率显著提高,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过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载人航天深空探索、万米深海探索、5G人工智能高端产业、民生科技领域、国防科技领域取得显著成就,科技在抗击新冠疫情、稳定复工复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在疫情防控中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疫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为渡过疫情难关提供了重要保障。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十三五”时期科技成果展时再度强调科技创新发展的“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就是要瞄准基础研究的创新,基础研究是活水之源,能够促进科技创新实质性进展;面向经济主战场,就是要以科技服务经济,解决经济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科技“卡脖子”难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就是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真正将科技创新落到实处;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科技创新最根本的价值导向,人民群众对于生命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必须以科技创新回答问题,提出解决办法。这“四个面向”成为新发展階段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任务,既深化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是突出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开创未来,就是要从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实践历程中汲取养分,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科技创新中国化,向科技强国目标迈进。

四、关于科技创新核心位置的实践分析

实践决定并检验发展成果。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推进”[8]。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道路上,我国仍需在加强基础领域原创性研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加快创新人才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与创新治理上下功夫。

(一)对关乎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任务进行组织实施的同时,加强基础研究

以“长眼光、短目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科技任务要坚持问题导向,瞄准当前“十四五”时期我国科技发展存在的“短板”,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资金投入,通过与国外相关企业合作来学习先进技术的方式,以“谁能干就让谁上”“谁干的好就让谁干”的标准,贯彻实施“揭榜挂帅”“军令状”等方式,集中力量攻克目前“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如核心零部件、电子芯片、计算机软硬件、先进材料等。同时,在跻身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基础上,按照科技强国“三步走”战略,以“长远光”瞄准具有超前沿性和战略性的科技创新领域,如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芯片制造技术、高速网络、战略性航空航天、深海深地探索等领域,为其做技术研发准备和铺垫,超前规划部署技术研发部门。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进一步加大基础研究的经费投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基础研究突出对基本知识、事物变化规律、科学原理的研究,不具有目的性,反映了原始创新能力的程度,应用基础研究则在基础研究的成果之上,具备一定的目的性,面向现实科技与工业,为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来源于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要加强数学、物理、生物等重点基础学科建设,鼓励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在原创性发现、原创性理论、原创性方法上实现突破和创新,针对我国科技发展存在的“卡脖子”短板,提供更多的理论源头支撑。同时,随着基础研究的比重逐渐加强,要加快构建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促进科研成果与学术交流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科研论文的真正价值。

(二)强化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和区域性高新技术试验区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创新队伍。创新主体是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活动的载体,是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撑,科技创新依赖科研机构、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端科研院校、科技领军企业等专业团队。打造创新主体首要的是提高政治意识,明确所扮演的不同“角色”的“共性”与“个性”。创新主体的“共性”即创新主体从事工作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出发点,“个性”即为不同创新主体角色的具体任务不同。创新主体要强化底线思维,提高对科技发展领域判断力与敏锐性,立足于国家战略目标和当前发展问题,整合国内国际创新资源。高端科研院校要从整体与部分上深入把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等理念,加强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不同研究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协同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双一流”创新型高校的建设。

优化科技创新空间布局。在国家科技发展空间布局上,区域协同发展在科技创新等领域同样能起到辐射带动的作用。在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上,加快推进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形成北京、上海、粤港澳“三角”国际科技创新重点区域。同时加快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实现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鼓励和支持科技创新高水平的区域或城市引领科技创新水平不高的区域或城市走向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最终实现国家科技空间创新水平的整体性提升。

(三)深入贯彻人才强国战略,自主创新的关键点在于人才

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充分激发人才的创新活力”[11]。从事科技创新的人才范围广,从宏观来说是指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素养和技能手段的人,具体来说是指研究院所和高等院校中从事科研的人才以及在企业中从事科技研发的技术型人才。首要的是地方部门、单位坚决贯彻落实创新驱动人才战略,制定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对于科技创新的发展事半功倍,并且要加大从事先进科技研发的国外人才引进,以更适宜的政策吸纳人才、留住人才。我国人才主要来源于国内高校,高校要在贯穿创新理念、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进道路上发挥先锋作用,深化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认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实现政治素养与创新能力高度融合。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要积极主动与高校合作,为高校毕业人才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和发展空间,促使人才在其研究方向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四)完善科技体制创新体制机制,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将创新部署到全方位发展工作中:完善重大组织任务实施机制,关键在于解放创新动力方法的创新与试点;建立健全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鼓励支持原创性科学理论的探索,不断推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推进科研问题评价与保护机制改革,完善科研评价机制是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的关键,突出科技评价的客观性、可靠性和实效性,同时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要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12]。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既是对人才科技创新成果的保障,又是推动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催化剂。

(五)形成科技创新的全球性视野,扩大科技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科技治理

科学技术要有时代概念和地域视野。马克思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3](538),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程度建立在生产力普遍发展的基础之上。在国际上,坚持“一带一路”政策,扩大对外开放,以科技交流与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带动沿途国家的科技发展,促使沿途国家走上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社会更好发展。“一带一路”政策就是以生产力普遍发展理念为基础,带动“一带一路”上的各个国家经济文化交流互鉴,共同发展。

统筹发展与安全。聚焦国际上发展的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等,积极献言献策,展现大国思路与大国担当,我国提出的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就是针对本国发展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思路,为世界各国树立科技创新治理的榜样。在享受科技发展带来的福利的同时,提高对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风险挑战、伦理问题、规则冲突的判断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框架,积极弘扬科技正面效益,使科技真正为增进人类福祉而服务。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0-10-29)[2021-12-19].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0/1029/c64094

-31911510.html.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3.

[3]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98.

[6]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89.

[8]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EB/OL].(2021-11-11)[2021-12-19].http://www.qstheory.cn/yaowen/2021-11/11/c_1128055427.htm.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0]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21.

[11]张涛.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N].人民日报,2021-05-11(017).

[12]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并讲话[EB/OL].(2020-12-01)[2021-12-19].http://www.gov.cn/xinwen/2020-12/01/content_5566183.htm

〔责任编辑:秋 水〕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生产力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理性思考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