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比较分析

2022-05-30 10:48孙萌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比较人教版语文

孙萌

[摘   要]文章通過比较《散步》在人教版和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编排位置,以及相对应的单元导读、预习提示、课后习题、注释、写作板块等,探索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异同。

[关键词]初中教材;语文;人教版;统编;比较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0-0009-0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是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基础上经去粗取精汇编而成的符合时代特点的优秀教材。一方面,它汲取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优点;另一方面,它规避了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不足。本文从既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又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统编教材)的《散步》入手,对这两版教材进行比较分析。

一、编排位置比较

在人教版教材中,《散步》为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一篇文章,而在统编教材中,《散步》被放到了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无论是人教版教材还是统编教材,《散步》所在的单元都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教版教材直接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亲情,这一要求较为生硬,而统编教材则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亲近自然”,所选编的文章均是描绘自然风光的散文及诗歌,单元导语中提及“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通过学习第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学生能较好地把握朗读的技巧。学生在初步掌握朗读技巧的基础上,再学习第二单元的讲述亲情的课文,便能深化对朗读技巧的认识,更容易通过朗读体悟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二、单元导读比较

(一)单元导语比较

人教版教材和统编教材的单元导语都概述了单元主题、学习方法、学习重点等,但是在语言表达、方法指导、层次等方面,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

从语言表达上看,统编教材的单元导语更加优美,也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比如,人教版教材是这样概述相应单元的特点的,“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读来略感生硬。而统编教材则是“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阅读这样的单元导语更像是和朋友交谈,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也在不经意间被拉近了。

从方法指导上看,在两版教材中,《散步》所在的单元都注重朗读指导,但是统编教材的方法指导更具体。人教版教材中的相应提示语是“学习本单元,要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统编教材中的相应提示语是“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虽然两版教材的相应提示语都提及了朗读,但是统编教材的还将朗读的具体方法传达给了学生。

从层次上看,统编教材的单元导语的层次性更强。首先,统编教材的前后单元之间存在接续性和逻辑性,因此,相应单元导语之间也存在接续性和逻辑性。这样的单元导语不仅能提高学生对学习方法的重视程度,还能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其次,统编教材的单元导语内部呈现层次性,如《散步》所在单元的导语分别介绍了单元主题、学习方法、学习重点等,条理十分清晰。

(二)单元导读插图比较

两版教材的导读插图都与相应的单元主题——亲情相关,不同之处在于统编教材的插图更加生动,人物的动作、表情更加传神,“亲情味”更足,这样的插图更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统编教材的插图中的人物占比面积较人教版教材的大了许多,这样的设计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将插图和单元主题联系起来,更易加深学生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

三、预习提示比较

两版教材的相应预习提示都简要概括了《散步》的大意,但统编教材的相应预习提示的指导价值等更高。

首先,相较于人教版教材的相应预习提示,统编教材的相应预习提示明确标注了“预习”二字。标注“预习”二字能够使学生有效关注这部分内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学习。统编教材的相应预习提示还增加了方法指导,“朗读课文,力求读出文章的情味”,因而其指导价值比人教版教材的更高。

其次,从语言表达上看,统编教材相应预习提示的语言表达较人教版教材的更为精准和典雅。同样都是为了表达亲情浓厚,人教版教材的相应预习提示语是“一家三代人散步时,出现了矛盾,终归于和谐”,而统编教材的表述则是“会感觉到正是这平常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滋润着家人的心灵,承托起一个温暖的家”。统编教材的相应预习提示通过优美的语言将浓浓的亲情自然地展现在学生眼前,画面感十足。

最后,就内容而言,人教版教材的相应预习提示仅给学生简述了《散步》的大意,且有意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传统美德,而统编教材的相应预习提示则更加关注文本本身带给学生的真切感受,致力于引导学生感受文中的温情。王荣生教授在《阅读教学教什么》中指出,语文教学内容的改善要建立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显然,统编教材的相应预习提示更加契合《散步》的文本解读。

四、课后习题比较

两版教材的习题内容差不多,只是人教版教材将课后习题统一归入“研讨与练习”板块,统编教材则将课后习题分别归入“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两个板块。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统编教材的习题板块设计更为合理,划分两个板块实际上是将习题的难度进行了分层。学生通过完成这两个板块中的习题,能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这样的设计不易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产生疲惫感,符合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

从习题相关要求的语言表述上看,統编教材的更精准。比如《散步》的课后练习,两个教材版本的第一题都是让学生换个角度给这篇文章另拟题目,人教版教材的表述是“你觉得这个标题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一个标题”。这样表述可能会让学生产生“《散步》这一题目起得不好,不符合文本主题”的误解。而统编教材的表述则是“朗读课文,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这一表述不仅肯定了原文的题目,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其中的“朗读课文”也给学生指导了另拟题目的方法,使学生能有效解决问题。两版教材中《散步》课后练习的第二题都是让学生对关键语句进行解读,人教版教材的表述是“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并与同学交流”,统编教材的表述是“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从中可以明显看出,统编教材的表述更为精确,并传达出“课文深层意蕴”这一关键信息。同时,在抓取关键语句时,统编教材的编者有意删掉了“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一对称式句子,减少了对学生审题的干扰,降低了习题的难度。

从例句的典型性来看,统编教材习题中的例句更具代表性。两版教材《散步》的课后练习中都有关于对称式句子的习题,人教版教材所示例句为“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统编教材所示例句为“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统编教材所示例句是典型的对称式句子,且结合本单元“亲情”的主题来看,这一例句更能展现一家人的和睦和其乐融融,更有“亲情味”。

从习题的数量上看,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统编教材中《散步》的课后练习增加了一个关于朗读的题目,“本文与《秋天的怀念》有着不同的感情基调。与同学一起探究本文的感情基调,并试着通过朗读来准确传达作者的情感”。这一习题和单元导语中提及的学习方法“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形成了巧妙的对应,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散步》与《秋天的怀念》的感情基调,深化了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两个版本的教材都设置了读写板块,人教版教材的只出示了需要学生掌握的字词,统编教材的则将需要学生掌握的字词放在了方便学生练习书写的田字格中。这一改变体现了编者对学生规范书写的重视。从长远考量,这样的设计能助推学生书写水平的提高。

五、注释比较

两版教材都对《散步》中的相关内容做了注释,不同之处在于,人教版教材中的注释数量较统编教材的多,但这并不表明人教版教材的注释不精或者统编教材的注释不丰富。相反,这样恰恰体现了编者对学情的精准把握。在广泛使用人教版教材的年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少,理解词意时多依赖课本,因而课文中的注释较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愈加丰富,于是统编教材便精简了相关的注释。同时,这样的改动也体现了编者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视。

六、写作板块比较

两版教材中《散步》所在单元的写作教学目标都是引导学生学会记叙并写出真情实感。

从写作方法指导来看,人教版教材的相应写作方法指导条理清晰,列举了“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三个要点,但是仔细阅读后会发现,要点内的具体表述较空。如第二个要点“感受生活”内的具体表述为“观察生活,不只是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思考就像磁铁一样……”,这其中,编者只是告诉学生要用心思考,却没有告诉学生要从哪些方面思考、怎样去思考等。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人教版教材的相应写作提示中,如针对第三个写作方向“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编者给出的提示是:“1.从你记忆的仓库中认真调取生活素材,不许虚构。要有感而发……”“2.根据你选定的素材确定写法,可以模仿《秋天的怀念》,写得质朴一些;也可以模仿《荷叶母亲》写得灵动一些”。学生并不能从这样的写作提示中获取丰富的写作信息。统编教材的相应写作方法指导则更为具体,很好地贯彻了“小步子”原则,如先讲明“写清楚是记事的基本要求……事件的经过是记叙的主要内容……”;再搭建支架,给出《散步》的脉络图让学生填写,以使学生真正领会《散步》中所描写的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提示学生要写出真情实感,并给出具体的方法指导;最后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锤炼语言,让学生结合《秋天的怀念》“思考探究”中的第二题,想一想文中的句子是怎样表达感情并感染读者的。统编教材的相应写作提示也更为具体。如针对第三个写作方向“记叙家庭生活的美好”,编者给出的提示是:“1.……可以写家庭成员间的互敬互让,也可以写成员间的关怀与支持……。2.把要写的事情梳理一遍,看重点写什么……。3.要恰如其分地表达你的情感……让人感动。”学生能从中获得较多有效的写作信息。

从写作方向来看,统编教材提供的写作方向更加贴合本单元的主题——亲情。人教版教材给学生提供的三个写作方向分别是“描绘秋天的花草树木”“描述与朋友等的交往”“记叙或描写一位关心爱护你的亲人”,而统编教材给学生提供的写作方向均能与“亲情”联系起来:让学生给描述亲情的语句“添枝加叶”;将题目《那一次,我真                 》补充完整并写一件给你带来情感冲击的事;以《我们是一家人》为题写一篇作文。

通过相关比较,可以小见大得出如下结论:从课文的编排来看,统编教材汲取了人教版教材设定单元主题的优点,并对课文进行了整合,使每个单元主题之间的衔接更紧密,每个单元内部的结构更具逻辑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从单元导读方面看,在单元导语部分,统编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规避了人教版教材语言略为生硬、方法指导欠缺操作性的问题,并且继承了人教版教材的蕴含单元主题、学习方法、学习重点等的整体编写结构;在单元导读插图部分,统编教材汲取了人教版教材“符合单元主题”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情,选择了更契合的图片,并适当调整了图片的样式。从预习提示方面看,虽然两版教材都有预习板块,但统编教材在板块开头增加了“预习”二字,体现出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视,还在内容里添加了具体可行的方法指导。从课后习题方面看,人教版教材和统编教材在习题数量上没有太大差别,但是统编教材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将课后习题分别归入两个板块,使得习题的难易层次更加分明;读写板块的田字格设计表明统编教材提高了对培养学生书写能力的重视程度。从注释方面看,统编教材在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将相关注释进行精简,使得注释更加符合时代特点和学情。从写作板块方面看,统编教材提供的相关写作素材更加贴合单元主题,给出的写作方法指导规避了空而大的缺点,从实处贯彻了“小步子”原则,更具实用性。

总的来说,两版教材各有优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人教版教材十分注重工具性。统编教材汲取了人教版教材的优点,在关注工具性的同时,又兼顾人文性,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优秀教材。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立梅,吴中胜.一曲春的赞歌:统编版与人教版《春》比较[J].学语文,2019(4):4-7.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比较人教版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同曲异调共流芳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