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课堂,让语文学习真实发生

2022-05-30 10:48任顺增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35期
关键词:习作情境语文

任顺增

“核心素养”时代的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发生真实、深度的学习。只有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学习才能真实发生。那么如何让课堂教学的水“活”起来,如何才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呢?

一、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情境”实际上就是一种以情感调节为手段,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整体发展为目的,优化语言学习与语言生活环境的教学模式。通过精选、开发与重组相关学习内容,还原学习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升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质量,让语文学习真正发生。如《伟大的悲剧》是一篇极具抒情色彩、内涵丰富的文章,但对于文中“悲”之所在,不能只停留在贴标签似的分析上,而应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找出作品中人物一一离去时最悲痛的描述,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人物语言的特色,进而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以文本为基础,拓展想象空间。文学作品中意义的空白点,大到故事情节的推进、人物命运的发展,小到人物对话的神情、细节产生的缘由等。《最后一课》的故事是在高潮中戛然而止的,人物命运的未来发展有着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可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来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二、基于学情,激活课堂

我们所说的“把课教活”,不仅是指教师应当如何“教活”,而且还指通过教师的努力,怎样真正让教学的对象——学生“学活”。吕叔湘先生说得好:“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动脑筋,这是根本,这是教师给学生的最宝贵的礼物。”比如教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很自然地会想到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有关片段,学生的认知就可能被他人的解读所取代,从而失去了个性。如果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自己对文本的解读和表演探究寻找杨志有哪些不足之处,去思考杨志虽然精细,生辰纲又何以被劫的问题。这样,人物的性格、故事的情节、文章的主题便清清楚楚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教无定法,激活课堂

语文课堂是一个通过听说读写活动提升语文能力的课堂。课堂活动形式要力求生动丰富,不断变换课堂节奏,学生才有激情,训练才有力度,否则形式过于单一,没有任何的波澜,课堂就很难有思维碰撞、新知生成。积极实践开放式、互动体验式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让孩子们参与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水平。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才有深度,学生也就自然而然进行着深度学习。

寻找师生情感的契合点,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阅读兴趣。如:组织课外语文小组,教学生自己编课本剧、演课本戏,进行讲故事、诗歌朗诵、背诵比赛,以课外辅导手段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办语文知识手抄报。在这块学习的园地里,学生既可评析自己的优秀习作,又可介绍读写常识;向报刊推荐优秀习作。学生的习作发表在报刊上,家长看到欣慰,亲戚看到高兴,朋友看到喝彩,学生也感到了一种经过艰辛努力的小小成功,无言之中又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不断改变阅读的角度,学会取舍教学内容。如教《范进中举》,可抓住人物的出场,以出场带动全文阅读,串联相关内容,并从出场看吴敬梓对人物个性化描写的特点,分析人物性格。在此基礎上,再提供写作情景让学生练习人物的描写,使学生学有目标,练有方向,把课本教学与阅读、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实际效果甚好。

猜你喜欢
习作情境语文
不同情境中的水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习作展示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