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的课堂 无声的变革

2022-05-30 10:48张娟娟
关键词:佐藤小事宁静

张娟娟

放寒假前,学校给教师推荐了一本教育学著作——《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该书是日本学者佐藤学在观摩了近一万个课堂后的力作。他聚焦课堂教学实践,真实再现了教师多样的教學实践和学生多彩的学习生活。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本书引发了我些许深思。

一、宁静的课堂,成长细无声

课堂的重建、课堂的改革在广泛而深刻地进行。在今日,教师所追求的课堂教学也正在发生着变化。什么是宁静课堂呢?在受访的学校里,令几乎所有教师着迷的教学是在娴雅的关系之中师生相互倾听彼此的心声,使得一个人的细腻思考可以得到细致交流。能够紧扣当今教师心弦的教学绝不同于以往那种受到喝彩的、热热闹闹的、华而不实的教学,而是借助“纤细的交响”展开的、静悄悄的、返璞归真的教学。如今,在日本的教室里,正在进行着这种内隐的、宁静的“文化革命”。

小事情成就“大风景”。作为东京大学的一位教授,佐藤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虽然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教育学者,但几十年如一日地关心发生在教室里的“小事”:孩子的一颦一笑总牵动着他敏感的神经,学校里的点点滴滴都令他心驰神往,跑学校、进课堂成了他最大的爱好。他时常发现各种小事:害怕数学连书都不翻的芳树,今天在敏子和秀树的合作学习中虽然偶有失误,但毕竟开始做练习题了;总是闭着嘴、躲开他人视线的良子,今天穿着绣着小花的裤子来上学了;不参与课堂的小修在汽车工程的操作中竟然安静倾听、主动回答问题了……这些“小事”不正是课堂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吗?这里的每一件无声的“小事”都支持和促进着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对教师来说这比“大规模”改革重要得多。我们的课堂中不也有这样的学生吗?从最初他们走进校园陌生的眼神到对你信任的目光,无处不在进行着悄无声息的改变。

二、倾听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正如佐藤学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虽然世界各地的课堂风景各不相同,但所有的课堂都在进行合作学习。面对普遍班额大、学生多的教学现状,我们更需要运用合作学习。只要我们平时训练好小组合作的常规,学生在互助合作学习中就能“各取所需”。

要构筑合作互惠的学习关系,就要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佐藤学在这本书里不断地重复着三个关键词:倾听、串联、反刍。这三个词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从倾听开始,这就意味着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不断地调适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水平,要求迅速作出反应,或比较或争论或整合或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最后一个环节的反刍,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学习的自我建构,它的意义在于把知识纳入个人的经验系统。课堂上,给学生发展智慧的力量,每一次思维的碰撞与交锋就是一首交响乐,美妙并充满智慧。

当然,教师也应当是耐心的倾听者,关注、接纳每位学生的发言,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将这些发言串联起来,使学生不但感受到自己得到了应有的关注,而且让他们意识到通过其他伙伴的发言,自己的回答可以得到延伸。当每个人的发言都建立在其他人思考的基础上,课堂上的观点就能如同珍珠一样被串联起来。那么学生之间的倾听与合作关系就会水到渠成。

课堂有时看起来表面上像大海一样宁静,实则海底暗流汹涌,这种力量恰恰是难以抗拒和不可估量的,让宁静的课堂变得不再“宁静”。

三、尊重和信赖是合作教学的基点

尊重能把课堂变润泽。佐藤学提倡的是一种安静、润泽的课堂氛围,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安心学习。而滨野老师的课堂正呈现出这样一种润泽、柔和的状态。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来朗读,他们在喜欢的段落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读完课文他们互相讨论着,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佐藤学认为,滨野老师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他对每一位儿童的尊重。

信任让每一位儿童轻松自如地参与、自由地交流思考与意向。在滨野老师看来“任何人的发言都是精彩的”,这使学生能够自由地思考、轻松地交流,从而使整个课堂更加丰富而深入。

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教育的门,在21世纪的学校里,不仅追求学习的“量”,更追求学习的“质”。或许我们的课堂教学风格正在发生着静悄悄地变革,这是教师的责任,更是对教师的挑战。素质教育的今天,宁静的课堂不宁静。来吧,面对挑战我们不惧怕,相信知难而上的我们在课堂改革的大路上一定会踏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描绘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作者单位: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佐藤小事宁静
宁静之宅
关于快乐这件小事
《巷口的宁静》
每一件小事都又烦又重要
小事不小
佐藤学:世界上没有比教师更难的工作了
难忘那件小事
佐藤海山的诗
中日两国合作学习理论的比较研究——以王坦与佐藤学为例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